地理空间定位能力的培养

来源 :金色年华·教学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_gre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笔者通过对近几年全国高考文综地理试题的研析发现,几乎题题都有图,要求根据地图提供的地理事物提取出相关信息去解决地理问题。所有的地理事物最后一定要落实到具体的地理位置上来表述,因而较强的地理空间定位能力可以帮助考生快捷的提取有效信息,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地理事物的空间定位能力是高考文科地理解题的第一道门槛,也是文综的门槛,越过门槛,在高考中能获得更好的成绩,故提高地理区域的空间定位能力还有助于提高高考地理试题成绩。通过高三地理教学多年的摸索,积累总结了一些培养学生空间定位能力的方法和措施,为中学地理教师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提供提供参考并进行探讨和磋商。
  一、必须全面掌握地理空间定位的基础
  (一)地图的基本知识。(1)极点与赤道的空间定位—这是区域空间定位的原始起点。(2)经线和纬线—应注意高、中、低纬度经纬网投影后的形状变化,逐步建立起图形的基本感觉以提高解题效率。(3)经度与纬度—掌握经、纬度的划分和空间分布规律是定位的前提。(4)重要的图例与注记—掌握重要的山脉的地形类型、河流、湖泊、交通干线、城市、洲界、国家和省市界线,可以辅助定位。
  (二)熟悉《中国地图》。涉及“中部崛起”“西部大开发”“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石油生产、消费、进口与石油安全问题”等热点话题在高考中屡屡出现,这就要求师生必须具有较高的用用中国地图的能力。
  (三)熟悉《世界地图》。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进步,世界变得越来越小,世界重要区域、国家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对于相关地理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十分重要。对世界安全、稳定和发展有着巨大影响的热点地区、热点问题的了解,必须在世界这一巨大的空间来进行。
  二、必须全面了解地理空间定位的基本要求
  (一)确定地理事物的地理坐标。
  (二)确定东西、南北半球的位置,海陆位置等。
  (三)判断地理事物所在的区域、具体的名称。
  三、必须准确把握地理空间定位的基本方法
  (一)根据地理事物的地理坐标、相对位置定位。
  (二)根据地理事物的典型特征定位。(1)根据地理事物的面积、轮廓和形状等特征定位。(2)根据气候、地形、植被、动物、土壤等自然地理事物的特征定位。(3)根据工业、交通、人口、城市等人文地理事物的特征定位。(4)根据当地的代表性地理事物(包括特殊自然景观、文物古迹、现代建筑物、文化现象等)定位。
  (三)依据图例、注记、比例尺等图中信息辅助定位。
  (四)依据题目中的文字提示信息辅助定位。
  四、必须全面了解与“位置”有关的地理知识和能力要求
  (一)与纬度有关的能力要求。(1)确定位置、判断方向。(2)南北半球的划分。(3)正午太阳的高度与日影长短,昼夜长短与日出、日落时刻,地球自转的线速度,物体偏向力的大小等。(4)直射点的纬度,与季节有关的现象。(5)确定高中低纬度。(6)确定气压带、风带。(7)确定热量带、气候带、自然带。(8)确定农业带。(9)纬度地带性规律。
  (二)与经度有关的能力要求。(1)确定位置、判断方向。(2)东西半球的划分。(3)经度与地方时、时区、区时的换算。(4)经度与“日期分割”问题。(5)根据经度(海陆位置)判断气候类型。(6)估计实地距离。
  (三)与区域有关的能力要求。(1)以区域为背景,考察地球、地图的基本知识和原理。(2)以定位为基础考察地理事物的名称、分布。(3)以区域的自然、人文要素统计资料为信息,分析区域的自然、人文地理特征及其原因。(4)以区域信息为基础,比较两地的区域特征的异同,并分析原因。(5)从区域特征入手,分析区域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其对人类的影响,指出解决问题的措施。
  五、必须掌握并熟练运用几种常见的空间定位方法
  (一)地理坐标定位法。弱智到某个地理事物的具体地理坐标(或坐标范围),就可以确定该地理事物的区域位置和占据的空间。
  (二)典型区域特征定位法。
  (三)特殊地理事物定位法。代表性自然景观、文物古迹、现代建筑物、文化现象等往往是定位的重要线索。
  (四)面积、轮廓、形状定位法。有的地理事物有独特的轮廓和形状,我们可以通过其面积大小、轮廓和形状特点确定它的区域位置。包括河流、山脉的走向、长度,河流的源地、注入的海洋,大洲、世界主要国家,我国省级行政单位的面积大小、轮廓形状等。
  (五)海陆位置定位法。有的地理事物位于大陆内部,有的地理事物位于大陆东部或西部(临海),有的地理事物被海洋包围(如岛屿)。根据这一特征可以确定地理事物的大致位置。
  (六)相对位置确定法。在地图上,可以通过某地理事物与周围相关地理事物在方向、距离上的比较,确定它的区域位置。
  (七)用图例、注记、比例尺等图中信息辅助判断。如图中的河流、湖泊、山脉、等高线、沙漠等图例、注记往往是重要的提示信息;根据比例尺往往可以初步确定区域范围,有利于定位。
  (八)用题目中的文字提示信息辅助判断。有的题目在题干或问题中提示了区域的大致范围或自然、人文特征,对缩小定位的范围和提高定位的速度很有帮助。
  上述方法不是孤立的,解题时往往需要多种方法“协同作战”。平时复习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培养地理空间的整体定位意识和能力,这样才不会感到无从下手或判断失误。
其他文献
期刊
工业机器人是自动化技术高端集成发展的产物,是高新技术产业,对社会和生产的发展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研究了机器人在国内外的发展历程;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对比分析;明
相比较于收付实现制,权责发生制有众多优势,其有助于提升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水平和风险控制水平,是事业单位应当选择的会计制度。虽然如此,在我国事业单位全面推行权责发生制
随着农村税费改革及乡镇综合配套改革的不断深入, 作为最基层一级财政的乡镇财政为加快地方经济发展,更好的服务"三农"起到了良好的助推作用。但乡镇财政收入渠道不多,总量不大,负债沉重,财政运行艰难,大部分乡镇财政属于典型的吃补助财政。乡镇财政的问题,是关系到党的基层政权建设,关系到党和国家方针、政策在农村贯彻落实,关系到减轻农民负担、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的大问题。如何从根本上解决乡镇财政收不抵支,负债运行
期刊
培养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重视提高学生自主锻炼的能力。是当前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教师应在钻研教材的基础上,认真研究教法、学法。通过各种方法激发学生对体育课的浓厚兴趣,使他们自愿地去活动,愉快地去活动。培养学生上体育课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教师必须加强对学生进行学校体育课目的性教育,从理论上提高认识,使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沿着正确的轨道持久的巩固下去。  一 影响小学生对体
本篇文章首先对内线安装的基本含义进行概述,从安全性原则、保障性原则、操作性原则、经济性原则四个方面入手,对内线安装遵循的原则进行解析,并以此为依据,提出电力工程的内
摘 要 随着国家经济水平和文化事业的发展,以及高校近几年的大规模的扩招,高等教育越来越大众化,大学生的数量激增,那么同样就会出现求职的竞争加大,再加上经济危机的影响,大学生的就业压力更加的严峻。在这样的情况下,大学生就会出现找工作难的问题,也必然影响大学生的心理,这些影响对大学生的生活和发展也会带来不和谐的因素。通过了解和分析大学生在就业中的心理以及造成压力的原因,从而了解大学生的就业心态,希望能
也许中国工程机械企业还缺少成为国际化大公司的必要条件,那就是形成所谓的行业“寡头”.而出现这种寡头的一个前提是行业必须要具有很高的集中度,只有这样,优质资源集中在几
海洋用钛材今年来蓬勃发展,而航洋极端环境下的摩擦学问题是其所面临最大的挑战之一。本文采用微弧氧化(Micro-arc oxidation,MAO),研究了不同电解液组合对膜层耐磨性能的影响。结
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我国电力产业取得了长足进步.电力是涉及民生的重要领域,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为了保证电力事业的稳定发展,对火力发电厂安全管理应加强.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