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识课程质量评价的实证分析

来源 :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6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通识课程质量评价为目的,探讨基于课程性质的质量评价工具的设计。通过基于学习体验的问卷,对S大学的通识课程质量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发现:教学质量是影响学生学习收获的直接因素;教学质量与学习收获之间存在学习投入的中介效应;学业任务可以正向调节学习投入,同时影响学习收获。据此提出改进通识课程质量的建议:从教师教学设计能力、实施能力及教学组织形式等方面提高教学质量;多途径提升学生有效的学习投入;正确处理学习方式转变与学业负担之间的关系,科学设计学业任务,激发学生深度学习;打造通识金课,提高课程的“两性一度”。
其他文献
基础类课程是高职阶段医学专业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该类课程的教学质量与教学水平对于医学专业人才培养至关重要。本文以《生理学》课程为例,对该课程开展多元化评价机制的改革进行分析,认为当前高职医学基础类课程评价存在评价方法匮乏、评价理念片面以及评价主体单一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从评价方法、评价理念以及评价主体等方面提出了该类课程的多元化评价改革策略,旨在改进当前高职医学基础课程的评价体系,提升教学
文章基于成果导向教育(OBE)理念和新工科发展的要求,对车辆工程专业课程达成度评价方法进行研究。首先探讨了建立课程评价体系的必要性,然后构建了本专业毕业要求与课程体系的对应矩阵关系,描述了课程指标点达成度的计算方法和评价反馈。通过评价反馈实现对课程体系、教学活动的持续改进,不断提升车辆工程专业的教育教学质量。
钢筋混凝土的建筑结构是目前建筑行业中使用范围最广的结构,在对钢筋混凝土建筑结构进行设计时,必须要加强建筑物的整体抗震性能。建筑物的抗震设计要从整体结构出发,加强结构的刚性和强度等性能的设计。本文参照国际上最新的抗震设计理念,并结合我国的在建筑结构抗震方面的法律法规和国家标准,制定出基于性能的钢筋混凝土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方法。
科举史研究和著述历来不少,但长期以来各界对科举误解的干扰,使相应的成果屡有偏颇,难以充分弘扬发挥科举遗产丰富的正向功能。刘海峰主编的《中国科举通史》是其在数十年研究丰硕成果的基础上,以科举学建设作支撑的压舱之作。该书以高水平的研究功力、全球性的眼光和水平,使科举研究、人才研究、高教研究、相关制度研究等相互砥砺,相辅相成。《中国科举通史》不仅在专业学术研究方面堪称典范,对于学术和教育研究的中国特色确
为顺应我国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求,当前研究生课程评价的重心正从教程向学程转型。文章从"学程"视角重构研究生课程评价的逻辑起点,深掘学程视域下的课程评价所承载的育人价值与教学潜能,并围绕课程定位的"学本化"、课程评价过程设计"内生化"、课程评价主体发展"赋能化"、课程评价结果解释"协同化"、课程评价方案迭代"常态化"几个维度重构研究生课程评价的理论进路与实践框架。
为解决用分数给学生贴标签、评价主体"伪多元"、"可有可无"的过程评价意识等问题,深化高职教育评价改革,以光伏发电系统规划与设计实训课程为例,依据成果导向理念,构建了成果导向的课程评价机制,提出了从课程链到成果链,再到评价链的实训课程评价改革思路,并在光伏工程技术专业开展了行之有效的实践,为新能源类专业课程评价改革提供了有效参考。
将《生物制品技术》课程评价体系中传统的终结性评价改为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线上与线下相融合,构建学校、教师及学生承担评价主体的评价体系。这对深化高职院校药品生物技术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具有积极意义。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指出,“应充分发挥语文课程评价的多种功能,尤其应注意发挥其诊断、反馈和激励的功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基于儿童诗创作的特点和班级学生的学习情况,笔者主要侧重评价的反馈和激励的功能层面,从而激励每一个学生喜欢创作、积极创作儿童诗。“童年遇见诗”写作课程的激励性评价促使儿童诗创作走向多元的互动领域,是儿童诗创作后的延展,
期刊
课堂教学是高校教学活动中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效果与学生受到教育的质量密切相关。因此,对高校课堂教学质量进行准确的定位评价非常关键。当前高校中对课堂教学效果的评价,一般是通过主观的定性描述来完成的。没有规范的评价标准可以参照执行,对于量化评价结果不能达到客观评定。本文通过将在安全科学和环境科学两个领域应用广泛的层次分析法与教学综合评价相结合,通过定量计算的方式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同时优化整个评
当前高等教育阶段课程质量评价效果参差不齐,不同学科专业课程特点决定评价方法存在差异性。通过专家论证和学生调研对评价指标进行修改,借助信息技术平台,优化评价体系,构建多元、合理的医学课程评价体系,能有效提升学生参评率和课堂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