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数学课堂成为师生共同成长的舞台

来源 :启迪与智慧·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shuangy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学生的发展势必促成了老师的不断成长。走进新课程,让课堂成为孩子们思维张扬的舞台;走进新课程,让课堂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平台;走进新课程,让课堂成为师生其乐融融的共享过程。”
  新课程中课堂教学强调师生之间互动交往,它主张在具体教学情境中通过实践与对话来展开教学,强调师生共同体验,探索而获得知识,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需要平等的交流,互相之间保持信息畅通。改变单一、封闭、不平等的师生交往,建立师生互动交往,实现师生双赢的运作过程,为新课程的实施作着理论的探索和实践的尝试;其次转变师生的观念,创设一种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让课堂成为师生成长的平台。
  一、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
  建立民主的、和谐的、宽容的、信任的师生关系,营造出一个民主、自由的学习氛围,是进行正常的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保证。师生关系融洽,他们可以大胆尝试、大胆想象、大胆发言,从而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产生学习数学的愿望、兴趣与信心。因此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是师生创造性得以充分发挥的催化剂,是师生更快成长的沃土。
  二、创设生动的教学情景
  创设适宜的教学情景,它不仅可以诱导学生学习的兴趣,点燃思维的火花,引发思维的灵感,从数学枯燥的外表里面挖掘出它的美丽和趣味来,成为连接学生“现实发展水平”和“最近发展区”的桥梁。还能使他们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身临其境,很快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
  《商不变性质》故事情境导入:淘气和笑笑准备吃西瓜,智慧老人把一整块西瓜平均分成2块,每人1块。爱吃西瓜的淘气说:“ 1块这么少,我想再吃一块。”智慧老人说:“给你2块西瓜,4块也可以。”淘气很高兴。可是,他分到的西瓜和笑笑的还是一样多。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学生被有趣的故事情境吸引住了,于是,通过师生的对话,叽叽喳喳地议论:原来淘气第一次是拿了整块西瓜的1/2,第二次拿了是整块西瓜的2/4,第三次拿的是整块西瓜的3/6。接着,就自然地引出新课题:《商不变的性质》。学生喜欢生动的课堂,学生“入戏”以后,就能够以角色的观点、立场、感情和态度来体验认知对象。
  三、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空间
  尝试是一种甜蜜的体验,喜欢尝试未曾见过的事物是孩子的天性,课堂上要给学生提供研究、发现和探索的机会。《圆柱和圆锥》实践活动:
  1.寻找日常生活中的三个粗细不同的圆柱体物体。量量它们的底面直径和高,分别计算它们的表面积和体积。
  2.制作一个底面直径和高都是10厘米的圆柱形纸盒。估计它的体积。
  学生在进行动手操作后,以数学小日记的形式记录并交流。作业上交后发现,学生对圆柱圆锥表面积、体积的认识颇为深刻,通过操作、记录、自由展示和交流,对这两个概念和计算方法有了更为直观感性的认识。学生在活动中思考,更好地感受知识的价值,增强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而教师也在和学生共同参与的活动中对学生的实际,教学的内容有更深的理解。
  四、让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
  “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是新课标的目标之一。在数学课堂上数学问题往往可以用不同的方法加以解决,通过合作学习的形式,每个学生都有机会提出自己的思路,同时分享别人的经验,在讨论不同方法优缺点的争辩过程中,学生的思路就会越来越明晰,能多角度、多侧面地寻求问题解决的策略,对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创造性思维十分有利。《面积》教学:学生首先理解了物体表面的大小或平面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接着要让学生探究比较两个平面图形面积大小的过程:先给每个同学准备了一份材料,材料的内容是3个长方形(大小不等,有两个长方形的面积比较相近、有一个长方形的面积较大)、数个小正方形、剪刀、硬币等。请学生自主探究:任选两个长方形,比较面积的大小。注意两个问题:(1)选择了哪两个长方形进行比较?(2)能够用哪些方法进行比较?让学生一边探究一边记录,最后和老师一起进行归纳总结,可以用直接观察、拼凑、数格子等方法。这样的探究活动加深了学生对比较面积大小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主动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从而让学生在充分而多样的数学体验中学会思维,形成数学观念。
  总之,在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应该不断学习,开展研究,更新观点,大胆实践,勇与探索,为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作出自己的一份努力,从而也使得自己得到更好的成长。
其他文献
古典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几千年来积淀起来的瑰宝,是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和语言素养的民族之魂。中国自古就有“诗教”的传统,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曾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伯语·泰伯》这指出了古诗教学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语文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语言素养。语文反映了社会历史的变迁,积淀着社会文明的精髓,有着丰富的人文内涵,语文教学首先要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全面提高学生
三描礼士蛇绿岩杂岩体由阿科杰和科托两个地块组成,它们具有不同的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特征。阿科杰地块呈现岛弧亲缘性,而科托地块为岛弧-大洋中脊过渡特征。阿科杰地块为富铬冶金
本工作以氯化镁、氢氧化钠为原料,氯化钠为衬底溶液,探讨了采用双注-水热法制备高分散氢氧化镁纳米片的可行性.结果表明:采用双注方式或提高衬底溶液氯化钠浓度均有利于降低反
我遇到不少家长,常常担心自己的孩子写作文总是拓不开思路,写不出有新意的文章。有时,读过一些佳作,思路反倒更受局限,作文写得更入俗套了。在我看来,这是孩子的创新思维还没有培养起来。  那么,什么是创新思维?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思考力?让学生能保持思维认识的敏捷性,保持思路开阔,轻松写出有新意的文章?  其实,创新思维是见解上具有新奇独到之处的思维活动,是对事物间的联系进行前所未有的思考。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