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中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基本方法与策略

来源 :学习周报·教与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zhihud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对于中小学生来说,在阅读中需要老师通过有效导读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利用任务驱动,帮助学生科学制定阅读计划,让学生在阅读中有所体会、有所收获,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本文将结合当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探索如何提高学生阅读效率,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
  关键词:语文;阅读;教学;方法;策略
  一、阅读教学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一)有助于提升学生语文学习兴趣和动力。教师根据学生的个性特征和兴趣爱好,为孩子们提供一些阅读建议,让他们通过阅读一些感兴趣的文章和书籍,并教会他们一些基本的阅读技巧,从而使得他们在阅读中感受到中国汉语的神奇魅力,体会到学习语文知识的乐趣,从而进一步激发起学生对语文阅读和语文学习的兴趣。
  (二)有助于拓宽学生的视野和眼界。中国自古就有“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文学书籍当中具有大量的、丰富的知识,它不仅可以用“知识的海洋”来形容,书里更有一个大的世界,学生们可以看到和日常生活不一样的场景和画面,可以体验到世界各地的风土人情、文化习俗,可以学到课本上不涉及的生活技巧和生活常识,更可以通过文学作品的思想和情感,在潜移默化中锤炼自己的思想品行,在日积月累之中拓宽了视野和眼界。
  (三)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我们在学习写作时,一方面可以借鉴别人的一些写作手法,从多个层面和角度去提升写作的层次;另一方面,对于我们中小学生来说,生活阅历还十分有限,生活经验不足,在写作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经常会出现“无事可写、无话可说”的情况。而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们不仅可以被其中有趣的故事情节吸引,还能被作者的情感触动,这其中的优美语句和经典故事,学生们也都借鉴到自己的作文当中,进而在提升阅读水平的同时,助力学生们写作质量和写作能力的提升。
  二、中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中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多,但是实际效果差。语文阅读教学其实是一门教学方式多样的学科,从目前情况下,很多的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被运用到语文阅读教学中,如整本阅读、群文阅读等模式的运用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是从阅读教学的实际效果上看,很多一线教师局限于阅读模块的教学,在开展语文阅读教学的时候,不注意阅读的延伸和发散,在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上重视程度也不够,久而久之,学生对语文阅读教学也失去兴趣,导致教学的总体效果不佳。
  (二)中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不够,致使在目前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普遍存在单纯的以教材文本的单篇教学为主,采取的是以文章中心思想和段落梳理为重点、一问一答式的教学,实质上学生在上完课以后,只是简单地记住了这些知识,但是学生在阅读教学中并没有形成真正的自主学习能力,这些是如何形成的,怎样提炼的,大部分学生都是思想不清楚的。比如,古诗词、古文的学习过程中,除了分析诗词大意,更多的是要来分析感悟诗词的意境,通过感受诗词的意象美、音韵美、画面美、语言美、手法美、构思美、意境美、情感美,从而达到阅读教学的真正目的,但是这些美到底是怎么体现的,很多时候连老师也搞不清楚。
  (三)学生语文阅读教学的主动性不够。由于学习的科目多,压力大,加上一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没有形成,大部分时候除了教材中一些文章和一些名著以外,学生很少读书即使会阅读一些书籍,也未必能一字句整本通读,这就需要老师通过导读设计,有效地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利用任务驱动模式,帮助学生科学制定阅读计划,让学生在阅读中有所体会、有所收获,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他们自主思考的能力,允许其天马行空的畅想,也允许其大胆怪异的提问,充分解放学生的思想,从而达到良好的阅读教学目的。
  三、中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基本方法与策略
  (一)优化导读设计,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给孩子选择合适文学作品是老师首要的任务。初中语文教材这个设置有专门的名著导读、自主阅读推荐等栏目,教育部在新发布的《中小学生阅读指导目录(2020年版)》中共推荐300种图书,其中初中100种,学生不可能每一本都读,这就需要老师自己先读,从孩子的需求出发为每一位学生推荐最适合的作品。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老师要在导读课程上优化课程设计,我们可以尝试通过作者的生平故事或者社会背景入手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也可以通过选择文学作品的“经典片段”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借助影视作品入手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明确阅读任务,制定科学的阅读计划
  一般情况下,对于有着良好学习和阅读的学生,我们可以帮助他们根据自己的阅读能力,制定切实可行的阅读计划,自主地完成每天的閱读任务。而对于大部分中小学生来说,还处在阅读习惯的养成阶段,甚至有些学生存在不良的学习和阅读习惯,教师就需要设计出完整的阅读计划,并明确学生的阶段通读任务,以任务方式驱动学生完成整本书的阅读。
  (三)注重知识储备,突出情感价值的引导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我们要重视阅读与写作的关系,充分利用阅读中的素材,为学生的写作能力的培养储备必要的知识。教师在阅读指导过程中,要注重通过情感价值的引导,让学生通过阅读获得一定的情感体验和感悟。
  (四)培养阅读习惯,养成阅读作品的能力
  通过整本书阅读,可以增强学生的自控能力,培养学生学习的专注力,让学生在阅读中提升自己的语言水平、思维嫩能力和审美观念,提升他们的文学素养和综合素质。通过老师针对性的指导,并通过阅读进行强化训练,让学生掌握研读文学著作的基本方法,建立阅读文学著作的基本规范,在养成通读文学作品的基础上,养成学生深读、精读的习惯,把握文学作品中价值取向,养成终身阅读的习惯。
  除此之外,还要引导学生学会做摘抄、书写读书笔记,对文章的语言进行感知,对富有思想感情、语言特色的精彩片段、重点词句,在思考、分析、比较归纳的基础上进行摘抄,引导学生思考、感受、理解作者的意图和情感,从而形成丰富的知识积累。
  参考文献:
  [1]马登芳.阅读教学中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J].家长. 2020年26期.
  [2]吕姣姣.阅读教学中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J].新课程. 2020年08期.
  (新疆大学文学院;徽省六安市霍邱县育英学校)
其他文献
摘 要:活动性是小学语文课的关键特点,基于这一特点,教师需要从学生的内在需求出发,根据具体的活动主题,组织学生参与其中,使学生在获得内在满足的同时提升语文素养。对此,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重视活动教学的有效性,并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完成活动的构建,以此促进学生的学习与成长。本文则以小学语文这一学科为切入点,从以下三个方面对此展开分析。  关键词:小学语文;活动教学;游戏;情境  语文是小学阶段的一门基
期刊
摘 要:小学数学对大多数学生来说是一个难题,有些学生会拒绝数学,因为数学不够有趣,导致他们缺乏兴趣。因此,这就需要教师通过各种手段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其中,实验教学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循序渐进的探索过程中逐渐发现数学兴趣,从而更好地融入数学学习。  关键词:小学;数学;实验教学  《最强大脑》里一位嘉宾讲:“我对数学成绩优秀的人毫无抵抗力”,事实上,这代表着一个人拥有较强的综合能力。近
期刊
摘 要:思维素养是当下学生所应具备的一种比较基本的素养,这种素养能够使得学生更好地思考问题,促使学生有效解决自身所遇到的问题,让学生获得较好的发展。小学数学教师在展开知识教育的时候,还应当关注学生在思维素养方面的发展需求,尽量把培育学生的思维素养作为重要的教育目的,以此设计教学手段,展开对学生的教育,促使学生进行思维训练,掌握丰富的思维方式,让学生获得较好的发展。基于此,本文将对基于思维素养培育的
期刊
摘 要:学生受思想水平、人生经历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在学习上的表现情况会有所不同。在进行小学信息技术知识的教育时,应该充分地关注和了解学生所存在的不同性,尽量将分层教学法充分地应用到教育中,促使学生接收到比较分层化的教学。让学生积极学习知识,使得学生接收到符合自身学习水平的教学,从而让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基于此,本文将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经验,从多方面研究小学信息技术分层化教学方法,希望能够助力教育
期刊
摘 要:2003年以后,我国政府部门开始重视对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我国关于高校突发事件的研究起步较晚。近年来,由于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趋势,高校的突发事件增多,各类突发事件也呈现迅速增长的态势,对高校稳定和安全构成了极大的威肋,对高校治理和发展也带来了极大的警示。  关键词:高校;突发事件;成因  一、高校突发事件的特征  陈安认为突发事件具有自然特性和社会特性、内在规律性和外部表现特征、社会影响
期刊
摘 要:阅读在语文整个学习阶段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教师必须重视对学生课堂内外的阅读衔接,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提升学生在阅读方面的阅读能力和整体的学习水平。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衔接策略  教师是学生与知识间的衔接者,教师必须要充分发挥衔接的作用,引导学生用正确的方式去学习。  一、简述课堂内外衔接的作用  对于小学生的语文部分学习而言,不只是学习课本上的知识内容那么简单。学生要想在语文
期刊
摘 要:古诗作为现代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好古诗能够提高小学生的语文文化素养,培养小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现阶段,小学阶段语文古诗教学的学习效果并不理想,还需要广大教师在教学中不断更新教学方法。对此,本文将探讨小学语文古诗教学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詩;方法  一、积极引导,发挥学生自身主体作用  在语文古诗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学习,发挥学生自身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
期刊
摘 要:在素质教育理念下,语文教学不能停留在培养学生语文基本技能的层面上,要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发挥立德树人的作用,为培养高素质人才做出贡献。而互联网的普及推动了教育行业的发展,给教师教学打开了新思路。因此,作为高中语文教师,要注意语文课程与互联网的结合,借此改进教学的方法和形式,更好地实现高中语文课程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关键词:高中语文;互联网;立德树人;教学策略  互联网时代最明显的特征就是
期刊
摘 要:初中是小学到高中的过渡阶段,也是学生们面临心理发育以及学习基础转变的一个关键性的过程。初中阶段的学生们正值青春活力的最佳时期,在学习上有着优势,同时也有着不足之处。而语文这门学科是教学体系之中最为重要的学科,也是学生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语文教学,目的不仅在于培养学生的文化能力以及文化素养,还在于使学生能够形成稳固的学习思维,能够有着在学习中灵活应变的能力,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  关
期刊
摘要:德育是语文教学中的关键内容,在现代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了满足新课程教学改革要求,高中语文教师应注重德育的渗透,根据语文教学内容、课堂教学情况,开展多样性的教学活动,语文教育的本质是精神教育,通过语言构筑人的精神世界,教师通过渗透德育内容,能够满足社会发展要求。因此,高中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可行性具体体现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加强对德育工作的重视,促进教学活动的顺利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