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星探测接力

来源 :知识就是力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1212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环境恶劣的水星


  水星是距离太阳最近的行星,其次是金星、地球和火星。地球和它之间隔了一个金星。但实际上,从统计结果来看,比较金星和火星,水星反而更像是地球的邻居,原因就在于地球和这些行星的会合周期(和地球距离达到最大或最小的周期)差距:水星116天,金星584天,火星780天。因而,水星经常和地球“见面”,长时间都是距离地球最近的行星,而金星和火星经常性地位于太阳系中与地球相对的另一端的角落里。
  水星这个“水”字并没有科学依据,只是个说法而已。实际上它距离太阳最近,被炙烤得最厉害,水分和大气是极难保存的。地球距离太阳1.5亿千米,接收到的能量仅为太阳能量的22亿分之一,仅这些能量就强大到足以孕育地球上所有生命。水星距离太阳平均下来仅为4600~7000万千米,面对的条件却更加恶劣—它面对太阳的一面温度可以高达430℃(中餐的大火爆炒也仅在300℃以内),而背对太阳的一面则是低至-170℃的极寒地带。
其他文献
“我骑的只是电动车,凭什么让我赔偿损失?”生活中面对电动车引发的交通事故,骑车人往往会大声质疑。冤枉吗?不一定!设计时速超标,应在交强险限额内担责【案例】2016年4月,郑
期刊
随机研究188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的临床和细胞遗传学,以探讨核型与形态学、临床演变及生存期的关系。188例中环状铁粒幼细胞性难治性贫血(RARS)4例,难治性贫血(RA
亚利桑那凤凰城地区Waymo One自驾出租车车库  智能一词已习惯,  自主一词尚新鲜。  自主加上智能时,  人类社会大改观。  是的,智能设备一旦戴上自主这顶帽子,就将使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彻底改变。最终到底会变成什么样呢?尽管流传着各种推测和幻想,但严肃地说目前尚无定论。而这,也远非三言两语可以说清,以后有机会我们再去探讨。这期,我打算讲讲自主设备中的自驾车。因为这些年它被炒得最热,而且引起的
期刊
气凝胶是目前已知密度最低的物质之一。尽管气凝胶里有个胶字,但它其实是坚硬而干燥的物质,其物理性质与胶体一点也不类似。被称为胶是由于它的制造是由气体取代液体在凝胶中的位置而成。  尽管其体积的99%以上是空气,但气凝胶结构坚固。它们可以由许多类型的材料制成,包括陶瓷、碳或金属氧化物。气凝胶还是优良的热绝缘体,几乎能阻絕三种传热方式(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中的两种带来的热量转移。与其他绝缘体相比,陶
期刊
初识昴星团  昴星团,也叫昴宿星团,这是位于金牛座的一个疏散星团。整个星团的视亮度为1.6等,相当于猎户座参宿五的亮度。昴星团的英文名叫Pleiades,或者M45(梅西耶编号45)。一般用肉眼能看到其中的6颗最亮的星,视力极好的人可以看到7颗或更多的恒星,因此利用昴星团可以鉴别一个人视力的好坏。实际上,昴星团中最亮的9颗B型星(年轻的蓝色亮星)视星等从2.8等到5.6等,都在肉眼的可見范围内。根
期刊
2018年11月1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宣布,由于燃料耗尽,黎明号小行星探测器退役。其最终轨道经过精心设计,是距离谷神星最近的"安全轨道",可保证黎明号在接下来的至少20年里不会撞上谷神星,以防不慎污染了这颗矮行星。2007年9月27日升空的黎明号首次为人类揭开了小行星带中两颗最大天体—灶神星和谷神星的面纱。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黎明号这位"传奇神探"吧!
期刊
2018年年初,美国人马斯克用SpaceX猎鹰重型火箭将自己的爱车特斯拉跑车送上了太空,看得人热血沸腾。2018年10月27日,中国民营航天公司—北京蓝箭空间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三级固体运载火箭朱雀一号离开发射塔架,朝着太阳同步轨道飞去,由此也为中国商业航天的元年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期刊
2018年5月5日,洞察号火星着陆器前往火星。当时它刷屏了朋友圈,几乎全世界都在欢呼人类在探索太空的路程上又迈出了一大步。但作为航天从业者,让我们惊讶的是陪伴它的是两颗立方体卫星—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两个小的实验性立方星MarCO——"瓦力"和"伊娃"。它们的成功,意味着立方星迈出了向深空探测的重要一步。
期刊
白俄罗斯钢铁厂是白俄罗斯大型金属制品企业之一,生产钢帘线已有16年经验,开发了许多先进的钢帘线生产工艺和新结构钢帘线。与下卡姆斯克轮胎厂、ЯШЗ轮胎厂和白俄罗斯轮胎
"探空火箭"的"探空"(sounding)来源于航海术语"to sound",意思是"去测量"(sound本意是听)。可能你不曾想过,这个现在用来高空探测的探空火箭可是我们太空梦的垫脚石,或许它的发展史能让我们更了解它吧。探空火箭的家谱世界第一枚专门用于高空大气探测的火箭是美国于1945年秋研制成功的"女兵下士"火箭。它能将11千克的有效载荷送到70千米的高空。此后,美国和苏联利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