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牙碜的河漏

来源 :烹调知识·原创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mo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说荞面河漏(古称,今也称)是人文始祖伏羲发明的。有碑文记载,伏羲“长于新市”,“新市”就是我的故乡——河北省新乐市,因此,在我老家流行着吃荞面河漏的风俗。
  河漏是一种面食,把荞面用淡碱水和匀后,用河漏床子轧成长条,煮熟后,配一两勺用碎肉条和青菜、韭菜制成的卤,味道鲜香可口。
  对吃荞面河漏最早的记忆,就是冬天我坐在老式自行车的横梁上跟祖父去赶集,他采购完家里的日用品,回家前总会花八毛钱给我买一碗河漏,让我解解馋、暖暖身子。
  后来读初中上高中,我一直在市里的重点中学住校,回家的机会少了,整天吃学校食堂的饭菜,荞面河漏渐渐在记忆中淡化了。直到读军校后第一次回家探亲,才突然想起了河漏。
  那是归队前一天的傍晚,和祖母一起在屋顶上回收晾晒的荞麦,我随口说了一句,有点儿想吃河漏了。没想到,晚上祖母竟然真的端着一大簸箕荞麦,到胡同口的石碾上碾荞麦面了。第二天一大早,我正收拾行囊,祖母垫着毛巾,颤巍巍地端来一碗热气腾腾的河漏,“刚出锅的,趁热吃点儿!”我惊讶不已,赶紧接过祖母的大海碗。河漏上面撒了一层均匀的腊肉方条,还有些葱花掺杂其中,香气扑鼻。
  或是为了表达感激之情,抑或是为了给祖母一些安慰吧,我挑起一大筷子塞进了嘴里。一嚼,嘴里嘎嘣嘎嘣响,牙碜得厉害,祖母看我表情突然有些异样,赶忙问我怎么了,我说有点儿牙碜,说完我又赶紧补充说,就有一点点儿牙碜,不碍事的!祖母刚刚紧张的面部表情又露出了一缕笑意,我大口大口地狼吞虎咽起来……
  后来,听堂叔说,我返回军校后,祖母一连数日,总自言自语地喃喃自责着,“咋会牙碜哩?荞麦没捡净?石碾没扫净?唉!你说说,俺孩儿想吃碗河漏也没吃顺心……”
  时光荏苒,转眼祖母驾鹤西去多年了,而那碗牙碜的河漏,我依旧记忆犹新。如今,多想再吃一碗祖母做的河漏,哪怕再牙碜得厉害,我都愿意!
  前几天,几位老乡聚会,一说起吃河漏,大家立刻变得兴奋了起来,你一言我一语,说着说着,我们的口水都要流出来了。在江南,没有人吃河漏,也没有像兰州拉面馆一样的河漏馆,甚至提起河漏,不少人根本不知道是什么。因此,河漏成了我们这些北方人头脑中的温情记忆。
其他文献
国家食药监总局会同公安部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安部治安管理局副局长华敬锋在发布会上证实,我国将成立食品药品违法侦查局,以加强打击食品药品犯罪,并表示此项计划有望很快落地。  “食药警察”怎么选出来的  公安部治安管理局华敬锋副局长表示,成立专门食药犯罪侦查局的问题已酝酿一年有余,目前公安部、食药总局等部门正在协调,这项工作将很快有一个结果。“食药警察”将从中央到地方,成为一支覆盖全国,打击食品药品
猪五花肉,即猪肋骨下面的一片较大的肉,有些地方称其为奶脯,其特点是肥瘦相互夹杂,五花三层。若细说还有“上五花”和“下五花”之分。通常看,“上五花”脂肪较厚,肥多瘦少,而“下五花”脂肪较薄,肥少瘦多。在家庭食用时,“上五花”大多是用来烤油,而“下五花”较适于做菜。我们这里向大家介绍的就是利用猪的“下五花”肉作为主料来制作家常菜肴的。  例一、汆白肉  这是一款较具东北特色的家常菜,而且在塞外飘雪的冬
美国的视觉文化已经超越了对国家自然美景和资源的欣赏。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一些艺术家已经开始表达他们对科技发展正使自然环境陷入困境的担忧,他们的担忧与美学有着复杂的
陈景韩主编的<新新小说>以"新新不已"为追求目标,不赞成梁启超的改良立宪模式,而要利用小说的社会作用建立一种"侠主义"."侠主义"有三个层次的含义:第一层次为设立一种无视当
【正】 美国克莱斯勒公司的最新产品Cirrus/Stratus。这是1994年还在生产的Spirit轿车的换代产品。
“现代主义”和“台湾文学”是我多年关注的课题,两者都在全球化加速的21世纪初受到不小冲击,产生了一些质变,使得许多旧有的研究典范不再适用,鞭策我们去探寻更具诠释力的分析框
<正> 装用CA6102型发动机的CA1091型载货汽车投入市场已历七年,不少车辆已到大修或接近大修里程,由于轴瓦与轴颈磨损,使配合间隙增大到使用极限时,就要修磨曲轴与更换轴瓦,或
一日三餐是世界上大多数国家人民的生活习惯,但也有个别国家一天吃一顿,也有的吃四五六顿,进餐时间也各不相同。  我国习惯一日三餐,早餐一般在7点左右,午餐一般在12点以后,晚餐一般在19点以后。亚洲菲律宾晚餐一般在19~20点才开始,部分国家则在21~22点才进晚餐。斯里兰卡的一日三餐相隔时间较长,早餐6点30分左右开始,与中国近似,但午餐则在13点以后,晚餐在21点以后。  此外,欧洲的意大利晚餐
杭州“胡庆余堂”,是清代的“红顶商人”胡雪岩于光绪四年(1878年)所创办的中药房。胡雪岩(1823-1885)原籍安徽,长于杭州,是清末“徽商”的代表人物。他出身贫寒,很早就表现出过人的
福建汀州府的伊秉绶(1754-1815)是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进士,他是著名的书画家。他在广东惠州、江苏扬州任知府时,为官清廉,政绩优良。扬州百姓为他塑像奉祀于“三贤祠”。  伊秉绶的隶书自出机抒,雅拙朴茂,奔放不羁,有汉简风韵和清人意趣。据说乾隆建成“承恩殿”,下诏群臣书写匾额。乾隆最终选中了伊秉绶书写的隶书。从此,伊秉绶清雅古朴的隶书名扬四海,有“一两金子一个字”的传说。  伊秉绶两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