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髓系白血病伴末梢闭塞性脉管炎皮肤溃烂一例并文献复习

来源 :白血病淋巴瘤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chus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提高对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伴末梢闭塞性脉管炎皮肤溃烂的认识。

方法

报道1例AML伴末梢闭塞性脉管炎皮肤溃烂病例的临床诊断思路、治疗过程及预后,并进行文献复习。

结果

患者为35岁男性,2019年7月11日入住甘肃省武威市人民医院,诊断为AML(M2b型),入院后行第1个疗程DA方案(柔红霉素+阿糖胞苷)化疗,10 d后患者左上肢皮下触及一个2.0 cm×0.5 cm的小结节,于2019年8月5日行第2个疗程IDA(盐酸伊达比星+阿糖胞苷)方案化疗。化疗过程中患者左上肢红肿明显,张力高,出现黄色透明分泌物,并有溃烂坏死现象,疼痛难忍,局部出现感觉障碍。经病理分析符合慢性脉管炎及脉管周围炎。经2周综合治疗,左上肢前臂溃烂坏死创面全部愈合。

结论

AML化疗中发生末梢(浅表)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致皮肤溃烂罕见,局部组织病理检查是诊断的关键。

其他文献
可能切除胰腺癌(BRPC)在初诊胰腺癌患者中占比较高,新辅助治疗后手术切除是目前BRPC的主要治疗方式。近年来,BRPC的新辅助治疗备受关注,一旦治疗方案有所突破,可大大改善胰腺癌患者的总体预后。本文就BRPC新辅助治疗发展历程、具体方案、各方案优缺点和目前BRPC新辅助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目的探讨胆道局部抗生素冲洗治疗慢性增生性胆管炎(chronic proliferative cholangitis,CPC)的疗效。方法建立大白兔CPC模型,随机分为CPC组20只(胆管不冲洗氧氟沙星)和实验组20只(胆管内冲洗0.5%氧氟沙星)。仅切除胆囊,游离胆总管(假手术)大白兔20只设为正常组。对正常组、CPC组和实验组胆管组织内炎症情况、胆管细胞增生及胆管纤维化程度、胆管结石形成能力进行
目的探讨不同解剖位置胆囊癌患者手术治疗的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联勤保障部队904医院经手术治疗的140例胆囊癌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性49例,女性91例,中位年龄64.0岁。根据胆囊癌发病位置,分为胆囊颈部组与胆囊底体部组,对比两组患者临床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单因素分析,采用Cox多因素回归分析单因素生存分析有意义的因素,判断影响胆囊癌患
胰腺癌恶性程度高,预后差,手术是唯一可治愈的方法。近年来,微创手术在胰腺外科中发展迅速,但胰腺癌常伴有血管侵犯和炎症粘连,增加了微创手术的难度,其可行性、安全性、肿瘤根治性等方面一直存在争议。本文结合现有指南与最新临床研究进展,比较微创与开放手术在胰腺癌中的应用,总结胰腺癌微创治疗的发展现状与争议。外科医生应严格把握微创手术适应证,进一步开展胰腺癌微创治疗临床研究,从而规范并提升我国微创胰腺外科的
目的探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行脾切除前后血液流变学的变化规律。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19年5月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合并脾功能亢进行脾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监测患者围手术期血液流变学指标,同时彩超监测术后门静脉血栓变化情况。结果共纳入30例患者,其中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12.0~62.0(31.7±14.0)岁。患者脾切除术后1周彩超检查均存在门静脉血栓,经
胰腺导管腺癌(PDAC)的发病率正在上升,预计将成为我国第二大癌症死亡原因。尽管人们对PDAC的了解取得了重大进展,但PDAC患者的生存率仍不尽如人意。PDAC的独特之处在于其明显的增生性改变,产生了一个由免疫细胞组成的大间质空间,包括免疫细胞、生长因子、细胞外基质和成纤维细胞,构成了肿瘤微环境(TME),可占肿瘤的15%~85%。TME在PDAC的肿瘤进展和化疗耐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虽然对PDA
门静脉型环状胰腺(PAP)是一种发育异常,发病率低。胰胆管成像检查可以进一步明确胰管系统的走行,为PAP分型提供依据。术前正确诊断PAP并进行分型,术中采取正确的手术方式,是避免术后胰瘘等并发症的关键。本文报道了一例73岁男性患者,术前诊断为壶腹部占位,行腹腔镜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术中诊断为门静脉型环状胰腺,主胰管走行于门静脉前方,遂在钩突与胰体融合处切断钩突,患者术后恢复良好,顺利出院。
期刊
目的探讨热休克蛋白22(Hsp22)对TGFβ1刺激的心脏成纤维细胞激活的影响,以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分离培养小鼠成体心脏成纤维细胞,采用TGFβ1刺激诱导成纤维细胞激活。采用不同浓度的Hsp22(1,2,4,8,10 μg/mL)孵育成纤维细胞24 h,观察其对心脏成纤维细胞活化、增殖和分泌的影响;采用CCK8试剂盒检测细胞增殖活性;采用RT-PCR检测促纤维化因子的转录水平;采用免疫荧光染
目的探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基因突变表达谱及基因突变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的128例初治ALL患者DNA标本,采用靶向特异的二代测序技术,针对恶性血液疾病相关的51种基因突变进行分析,描述其发生频谱。由于基因突变频谱因疾病亚型而异,基因突变涉及8类通路,包括DNA甲基化、染色体修饰、转录调节、肿瘤抑制、信号转导、RNA剪接、黏着
目的探讨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AITL)合并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PRCA)患者的临床特点、诊断以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江苏省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例AITL合并PRCA患者的临床诊治经过,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该患者以贫血和淋巴结肿大为主要表现,经骨髓相关检查及淋巴结病理确诊为AITL合并PRCA,给予激素、丙种球蛋白及环孢素治疗后有效。结论AITL合并PRCA较少见,临床表现无特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