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哲族传统图案在黑龙江旅游产品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 :旅游纵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li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赫哲族是我国人口数目最少的少数民族,该民族的传统图案文化,蕴含着本族人生活中的许多内容,是黑龙江省文化传承中的重要一环,与中国传统图案一脉相承。赫哲族图案的传承具有现实意义,其特有的图案文化可以运用在黑龙江省旅游文创产品中,既可以作为文化传播的一种方式,还可以带动旅游经济的发展。黑龙江属于旅游大省,其需要通过发展旅游业带动经济增长,其中旅游产品在旅游经济中占比较大,但纵观今天的赫哲族图案纹样的应用,在传播上存在一些偏差和桎梏,缺乏传承意义。本文探究赫哲族传统纹样的类型和意义,并将其与现在的旅游市场进行结合,使传统的赫哲族纹样应用于黑龙江省旅游产品的设计中。
  关键词:旅游产品;传统图案;赫哲族
  中图分类号:J505 文献标识码:A

一、赫哲族传统图案的文化内涵


  (一)赫哲族图案文化概况
  赫哲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数目最少的一个,该民族没有属于本民族的传统文字,主要通过赫哲语,以口口相传的形式将民族文化代代相传。虽在文字方面没有留下痕迹,却在传统图案方面,保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在赫哲族人的日常生活中,从服饰到建筑,无论载体的大小,都暗含着渔猎文化,极具民族特色。
  起初赫哲族以图腾作为崇拜,宗教信仰为萨满教。赫哲人信奉灵物,通过赫哲族人在日常使用工具上的图案描绘,可以推断出赫哲族人对动植物等自然界的生灵的崇拜感。他们将自然界的动植物概括成图案,以表现图腾样式。这些文化信仰奠定了赫哲族传统文化图案的基础样貌。其图案文化与中国传统图案一脉相承,很多图案纹样都蕴含着与中国传统纹样相通的吉祥寓意。如商周时期的饕餮纹,在赫哲族的传統图样中,也出现了与之相类似的纹样变形。其纹样凝聚了中国传统文化内核以及世世代代赫哲人的精神内涵,是中国少数民族纹样的一部分。目前,这些优秀的图案却存在严重的流失问题,传承力度跟不上,是传统图案发展的最大阻碍。以何种面貌将传统图案及文化重新展现在人们的面前是当下要解决的问题。
  (二)图案造型寓意
  赫哲族传统图案纹样,涵盖了赫哲人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无论是生产工具、生活中使用的器皿、日常用具、居室图案、服装上,无不包含赫哲族纹样的影子,其图案的造型十分具有研究意义。
  笔者仔细分析这些图案的源头发现,其运用的都是与图腾以及原始崇拜分不开的造型。例如,用于赫哲人装火刀的袋子制作就十分讲究,火刀是赫哲族人须臾不可离身的工具。其袋子的图案造型为模拟太阳的光辉,将火刀袋上镶嵌一枚圆铜饰,代表太阳的中心,并划出四射的光芒,表现光芒,下方两条弦纹代表大地,似有太阳普照人间,送来温暖和火种的寓意,同时反映了赫哲人的“火崇拜”观念。赫哲人尊称火为“佛佳玛发”,自称为“太阳的后代”[1]。这类图样都源于赫哲族古老的图腾崇拜,这类图案大多包含动物纹样或是其变形体,将动物特有的生活习性与图腾寓意相连接。同时也与赫哲族人生活的方式有关,纹样大多模仿鱼鳞或鱼的形态。这些纹样这从侧面反映出,鱼在赫哲族人的生产生活中,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三)与材料结合应用的广泛性
  其在材料的加工和使用上,同样展现了赫哲族人民的智慧,他们擅长于将自然界的材料,用以生产服装、日常器皿等物。同时也十分注重装饰,无论是服装服饰,还是器物,在其表面上都有图案的装饰。其同样重视图案与材料结合效果,这些图案也因材料的特性和受限范围形成了不一样的特点。桦树皮生产的盒子容器,造型大多采用椭圆的形状。这样的形状,完整地保留了树皮自然形成的肌理,同时又增强了盒子的膨胀空间,防止开裂。其上的花纹也对应着容器的形态,大多按照容器的造型成二方连续的形态排布,大多以吉祥抽象的纹样形式出现,其形也简练疏朗,常常在容器表面留有空白,空白疏密处理得当。
  另外一种常用于图案装饰的材料就是鱼皮。捕鱼和打猎作为赫哲族人最原始的生活方式,因此赫哲族人对鱼的感情十分深厚,甚至流传着“鱼的后代”的说法。类似的人鱼结合、繁衍后代的故事,赫哲族还真不少,一般男性都是人,女性都是鱼,看来希望女方获得鱼一般的生殖能力,是人鱼结合的神话含有的深层意义[2]。鱼皮也因此大量地运用到服装、装饰品上。这种将鱼皮的纹理与手工艺品上的图案相结合是赫哲人的智慧。鱼皮镂刻挂饰,也因此成为赫哲族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手工艺品,逐渐成为黑龙江地区的一大特色。被普遍称作“黑龙江龙”或“赫哲龙”,系赫哲族图腾龙的典型造型。彩龙的锐鳞纹正是“赫哲龙”的特征,它由鲟鲤鱼脊背硬鳞演化而来,赫哲语称龙为“木杜尔”,本义为“有山脊一样的”,因此,“赫哲龙”应划入鱼龙体系[3]。在鱼皮的图案装饰上也表现了鱼鳞的肌理效果,用镂空的效果展现鱼鳞通透的感觉。鱼皮的肌理纹样同样也被单独抽象出来,作为服装的图案纹样,其中蕴含了吉祥的寓意,也正因此“赫哲龙”的纹样作为当地的龙鳞婚服。

二、赫哲族传统图案的应用与问题


  赫哲族纹样虽然题材丰富,但就目前的市场分析,仍然停留在传统的手工艺制作上,无法实现批量生产。而且市场中存在很多复杂的传统图案没有进行处理,就直接运用到产品中,导致图案语言过于复杂无法突出产品特征。
  (一)旅游产品表现形式单一
  旅游产品是最能将地方特色突显的一种宣传方式,但赫哲族的旅游宣传大多集中在服装和鱼皮画上,这些体量较大的产品,不方便人们携带。也因材料形态受限,使鱼皮服装在日常生活中缺乏实用性。这都是赫哲族传统图案在旅游产品中面临的一大问题,能将实用性与便携性运用到旅游产品的案例更是少之又少。
  赫哲族中有很多传统图案可以与旅游市场结合应用,做出符合本土文化的装饰性产品,如便携的车饰。或将部分的传统图案简化处理运用到服装上,也可将这些图案应用在小型的服装配饰上,如帽子、围巾。这些实用性的物品都符合黑龙江省特有的气候条件属性,可以满足当代人对于旅游产品视觉上的诉求。   (二)材料受限与批量生产
  鱼皮材料是现在最能表现赫哲族文化的一种符号材料,但鱼皮的制作周期较长,其在生产中也是需要考虑的问题。材料处理的复杂性,加上手工制作的工期,都让鱼皮工艺品不能大规模且快速的生产。这也导致了鱼皮画艺术作品的表达与技术的革新不平衡的问题。笔者经研究调查发现,在赫哲村不存在大型批量生产鱼皮工艺品的机械工厂。而且存在图样翻新速度慢、生产效率低等问题。这都将间接的影响鱼皮画的生产,甚至是图案纹样的传承、应用与创新。
  (三)市场与图形应用
  在传統图案的运用上也存在与原始纹样出入过大的问题,很多商家为了迎合消费者的喜好,甚至将与本族传统图案毫不相关的图形与故事,刻意地套用在赫哲族特有的鱼皮装饰画上,使产品丧失本民族应有的图案特色。
  纵观赫哲族传统图案在市场中的应用,赫哲族众多艺术作品中,鱼皮图案占据大多数,其中以神话故事题材数目最多。如以具象的人物和故事,通过这种直观的图形表达来吸引消费者,缺少对民族传统符号的传承。
  笔者参观赫哲族风俗文化馆,发现赫哲族人对于神灵的崇敬之情,都体现在图案上。还有动物、植物的抽象图形表达样式,无不透露着赫哲人对大自然的崇拜和仰望,这些样式皆展现出他们对自然的敬畏之心。赫哲族人早期信奉萨满教,从很多图案中亦可看出他们早期图腾崇拜的影子,这些图腾大多给人一种万物有灵的感觉,这也是赫哲族人生活的追求。同样,这也是他们文化底蕴与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使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此种图案精神,同样也是中华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三、赫哲族传统图案文化与当今旅游市场的融合发展


  赫哲族传统图案在当今市场应用时存在一些问题,为了短暂的商业利益,将大量不符合赫哲族传统图案的具象元素,应用到旅游产品设计中。而不采用传统的图案,但纵观旅游产品市场,很多地区采用传统图案造型设计旅游产品,也颇受消费者们的喜爱。随着艺术创作和形式的不断发展,民间传统图案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开始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并认可,在现代设计行业中也并不例外[4]。
  (一)图案元素的提取
  笔者通过查阅文献资料与实地考察发现,在赫哲族传统鱼皮画工艺品与桦树皮容器类物品中,应用云纹和螺旋纹的图案作为装饰数目较多,且丰富多彩。其中还蕴含着大量的夸张变形处理后的花草和鸟兽鱼虫图案作为装饰。这些传统图案无形中都透露了在赫哲族的文化中以万物有灵作为精神文化的基础。在实际的应用中需要保留这种图案文化特色与精神追求。
  (二)产品与受众群体
  从赫哲族人传统图案应用与文献记载中不难发现,其对于图案的应用也是有选择和寓意的。将熊、虎这些动物作为图腾的生灵,并且常举行安葬动物等的仪式,“目的是要安抚动物的‘灵’,平息它的愤怒,重新获得它的友谊”。还有一些植物,如树,他们将树视作神灵、生命的象征。对于这些对生命和自然敬畏的题材,其对当代的儿童具有十分重要的教育意义。而且儿童对于事物的认知还处于识别阶段,没有受到其他客观因素的干扰,这样也就代表处在这个阶段的孩子,对于事物的识别未被社会过度同化。主观的认识强烈,自然对于物象的接触、识别、掌握能力要比成人高。通过这样的思路分析,可以在黑龙江省旅游产品设计中融入此类图案元素,旅游产品集中在儿童常使用的物品中,如玩具、水杯、糖果包装中。让儿童在使用这些物品时,受到这些图案的影响,体会人类对自然、动物与植物的敬畏和爱护。
  (三)传统图案新语境
  笔者通过分析目标受众人群寻求赫哲传统图案的变化,是探讨赫哲族旅游产品的一种方式和思路。同样也可以结合黑龙江的地理条件去完成传统图案的转型,更能突出地方产业优势。将黑龙江地域特色的黑土文化以及自然风景旅游一并带入,与地域风景特色、独有的历史文化一体化,更可以拓展赫哲族传统纹样在产品生产中的应用思路。
  黑龙江省的少数民族图案纹样都有些相似,如北方游牧民族鄂伦春族,生活在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其生活方式也与赫哲族相似,同样以打猎为生,以黑龙江本地的桦树皮作为容器制作的材料。在这些材料的制作加工过程中,形成了黑龙江特有的材料肌理。两个民族对图案的抽象处理手段,都是相似的。所以赫哲族特有的图案元素是可以表达黑龙江地区艺术文化的。这种黑龙江特有的图形艺术语言,一方面展现了生活在黑龙江地区的赫哲族人的生活方式;另一方面也表达了赫哲族人的精神信仰与寄托。在中国传统纹样的设计美学研究中,赫哲族传统纹样不仅具有抽象、形式美的特征,还具有独特的寓意以及民族文化精神内涵。
  笔者结合现代的图形语境来分析,图形越来越趋向于抽象化处理,其中应用的线条及元素越来越精炼简化。这种图案处理方式更加科学,将人脑分析图形的时间缩短,从而更快地掌握图形信息,更能适应现代人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在赫哲族传统图形的简化处理中,也可以运用此种方式。在传统图形的处理上,就如平面构成中的打散与重构一样,将传统的图案其中一部分结构分离出来,将这部分元素进行重构,构成符合现在所提倡的能够让人快速捕捉到信息的图形。

四、结语


  黑龙江的经济发展需要通过文化旅游产业来拉动,但这种文化上的拉动要借助于艺术手段。旅游产品的发展离不开设计,而且这种图案设计不应该脱离传统文化。对于新的图形重构创意,既要符合当地的传统文化,同时也要符合时代特性。旅游产品中手工艺品的文化传承性最强,但为达到工艺水平,生产周期会相对较长。要突破材料限制,手工艺与技术的发展要齐头并进,以达到将这些图案语言批量生产的目的。赫哲族传统图案的应用与中国传统文化一脉相承,对于现在这种墨守成规的设计发展,需要得到人们的重视,赫哲族文化传承正在流失,文化传承需考虑人群受众。设计师需采用新的艺术设计手段,满足当代人对于旅游产品设计上的视觉诉求,拯救传统图案刻不容缓,这是需要设计师、各大企业乃至各地的地方政府一起努力的。

参考文献


  [1] 王英海,孙熠,吕品.赫哲族传统图案集锦[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11:1-7.
  [2] 徐昌翰,黄任远.赫哲族文学[M].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1991:9.
  [3] 刘根源,马浩瀚.中国民间传统图案艺术应用研究[J].中国民族博览,2019(16):178-179.
  [4] 列维-布留尔.原始思维[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 229-235.
其他文献
摘 要:在商业化浪潮的冲击下,人们对传统手工艺的传承缺乏重视,过于追逐经济效益,使靖西旧州绣球的民族手工艺传承面临工艺纯度下降的困境。本文运用文化再生产理论,探讨旧州绣球的多元文化传承路径,是优化平衡旧州绣球商业效益和工艺纯度的一个研究方向。  关键词:旧州绣球;文化符号;文化再生产;靖西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基金项目:自治区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202010604129)。
摘 要:在鄉村振兴的时代背景下,旅游产业在发展中尝试将旅游产业与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结合起来,积极探索非遗文化视角下乡村旅游发展的新思路和新举措。江西省有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具备旅游产业开发的优势,必须基于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契机,积极走“乡村旅游+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之路。本文主要就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乡村旅游”发展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提出应对策略,以指导当地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
目前,很多城市开始重视公共空间景观建设.在提升颜值同时,一些旅游城市的客流量也逐年攀升.伴随而来的是游客与当地居民行为之间的相互影响.城市居民的“居”与外来游客的“
摘 要:平潭国际旅游岛的建设正处于上升阶段,南海乡作为平潭旅游发展规划空间布局的五组团之一,同时也是未来离岛规划主要旅游目的地,其许多旅游资源还未进行大规模开发。本文通过对南海乡江尾村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进行分析,并对江尾村提出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构思,总结出平潭离岛乡村旅游的发展规划思路。  关键词:旅游资源;规划设想;平潭南海乡;江尾村  中图分类号:F320;F592 文献标识码:A引言  《
摘 要:随着文旅融合的不断深入,文化创意产业在国家软实力中影响力的不断扩大,乡旅文创产品已经成为乡旅特产的一种创新发展方式逐渐走入人们的视野。本文采用态势分析法(Strengths Weaknesses Opportunities Threat,SOWT),探索文旅融合背景下乡旅文创产品开发的环境,提出可实施的策略,对于促进乡旅文创产品的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文旅融合;SWOT分析
在文旅融合的背景下,随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日渐增高,夜间文旅消费逐渐成为一种新型的旅游方式,其具有非常大的发展潜力。本文根据德阳的地域特征、其特有的文化底蕴以及德阳发展夜间文旅经济的现状等内容,分析德阳夜间文旅经济发展存在的不足,针对这些不足,提出德阳夜间文旅经济发展的路径及举措,即统筹规划,多维拓展;政策保障,供给充足;文化IP,丰富业态;营销创新,激发需求,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彰显城市深度内涵,助力德阳文旅发展,提升城市品牌影响力。
摘 要:草原资源丰富的生态旅游区在牧草饲料业发展的同时草原旅游业也在快速发展,草地资源共享下的草原旅游对牧草饲料业带来一定负面影响,造成土壤环境和草原植被破坏及环境污染,降低牧草产量和质量,牧草饲料产业受到弱化,笔者建议有效建立草原生态保护机制,加快草原旅游产业的升级转型,科学划分草原天然牧区与开发牧区,设定草原旅游与牧草饲料保护区域,加快牧草饲料产业现代化发展。在积极维护草原生态体系平衡的条件下
摘 要:红色研学旅行是跨出传统课堂,让青少年接受红色文化教育,传承红色文化基因的一种活动形式。红旗渠精神作为一种团结精神,经过几代人艰苦奋斗,凝聚了几代人的心血。红旗渠作为我国知名的红色研学旅行教育基地之一,红旗渠红色研学旅行的发展模式是政府主导、企业投资、社区参与、市场营销、资源整合。红旗渠未来的创新路径是坚守红色教育理念、优化红旗渠纪念馆、开展特色化实景演出、开发特色红色文化课程以及体育项目融
摘 要:文化产业在西藏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文创产品也日渐成为我国民族文化软实力展示的重要窗口,随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与消费方式不断改变,自媒体的广泛使用促使互联网与文化深度融合。本文基于新时代发展的视角,分析了西藏文创产品的现状与营销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品牌文创、智慧文创的解决措施,从而促进文创产品的发展与创新,推动西藏文创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文创产品;营销路径;西藏  中图分类号:G124
摘 要:社会的现代化发展使人们生活水平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对旅游需求越加旺盛,旅游产业的发展也呈现出消费的大众化、需求的品质化、产业的现代化的趋势。然而国内的旅游产业的发展仍然处于地区发展不平衡和发展粗放的阶段,如何推动旅游经济的高质量的发展是当下面临的现实问题。本文基于新结构经济学的视角,尝试构建新结构旅游经济学的分析框架,探析适合地区旅游经济产业的发展机制,从而促进地区的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