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传统文化内涵看中职语文教育

来源 :作文成功之路·教育前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q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作为文明古国,中国在历经数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内涵丰富,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语文学科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外在的表现和载体,在课程的学习上可以极大地帮助学生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和内在优质核心。近年来的语文教育理论中也要求不断要求将优秀文化渗透在语文教学之中。本文将从传统文化对于中职语文学科的具体意义入手,探讨在传统文化的内涵要求下中职语文教学的具体授课策略。
  【关键词】
  中职语文 传统文化 内涵 教学
  一、传统文化在中职语文中的具体体现
  中职语文学科由于中职教育的独特性,在课程设置上以模块化为主。由基础模块、职业模块、拓展模块三大部分共同组成了独具特色的中职语文课程教学体系。根据教育部《中职语文课程标准》对于语文学科的要求,学生在中职阶段學习时,通过语文学科的学习须进一步提升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素养,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进步文化。而传统文化作为我国数千年来留存下来的精神文化瑰宝不仅是语文学科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在语文学科教学过程中承载的本质内涵。我们可以发现在中职语文课程各个模块的教学过程中,传统文化在教材中都有具体的体现。以基础模块教材为例,教材中精选了十余篇经典古文,时代跨度从百家争鸣时代起直至明清,题材包括论述、记叙、戏剧、小说不等。教材中课文的选择对于学生而言一方面可以通过课堂学习了解传统文化我国历史发展的各个阶段不同形式的发展和演变,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深刻了解传统文化的具体思想内涵与精神内在。
  二、当前中职学校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知识教学的问题
  鉴于《中职语文课程标准》对于文化教学的相关要求,中职阶段语文教学过程中需要体现出完善的传统文化内涵和思想教育。但是在当前的课堂上由于各种原因导致了学生对传统文化内涵的学习动力、学习兴趣均较低,教学工作无法有效开展。
  (一)学生的传统文化知识匮乏,传统文化意识不强
  中职学生在对传统文化知识的积累方面普遍存在不足的情况。一方面学生往日里并不注意对传统文化知识的积累,导致课堂上相关课文的学习上,学生并不能对相关问题进行反应和理解。另一方面中职语文教学上相关传统文化表达和呈现的理论在形式上比较枯燥死板,学生在感受与现代文字“同形不同意”的古文时,难免有一种陌生感和隔阂感,使得主观学习兴趣无法被有效激发,学习热情低下。
  (二)多元文化冲击下学生对传统文化认识发生改变
  当前伴随着全社会信息技术发展的日益深入,互联网信息媒体在舆论引导和观念普及上扮演者重要角色。作为中职学生每天密切接触的主要媒体,互联网媒体由于自身的去中心化和匿名等特性使得信息在互联网上呈现出开放的特点。开放信息的背后,各种多元信息的交织很容易使得各种文化在互联网上失去真实的价值。网上对于传统文化的诋毁和偏见常常会影响中职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正确认识,导致在学生对课堂中传统文化相关内涵的理解发生了偏差。
  三、基于传统文化内涵下的中职语文教育
  鉴于当前学生学习传统文化内涵中出现的问题,对于语文这门传统文化教学融入最为深入的学科而言,必须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积极地改革,帮助学生重新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内在魅力。在传统文化的内涵借鉴下,语文学科可以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筛选和选择进行优化。
  (一)教学内容的优化
  在语文教材中,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类型的课文对在传统文化概念的基础上积极引入现代的理解来开展教学工作。这样一方面可以赋予传统文化新的时代气息同时也可以便于学生理解。比如在中职语文教材中《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由于文章探讨的是广开言路对于社会和国家的积极意义,教师可以根据课文积极选取当下互联网舆论中的若干热点问题进行结合教学。这种方式一方面帮助学生在理解古文时扫清了认知方面的障碍,同时利用现代理念与传统思想相互结合的方式也可以有效便于学生理解。
  (二)教学方法的优化
  教学方法方面,教师可以根据多种先进的教学理念,将相关传统文化的知识嵌入至课堂教学中,达到一种渗透教育的形式。首先教师需要彻底摒弃传统语文单一的教学方法,采取互动式的研究来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如在戏剧《窦娥冤》一课的讲解过程中,教师可以采取多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方式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观看由《窦娥冤》改编的一系列电影、话剧、电视剧等,通过学生在众多艺术形式的了解基础上基本回归到戏剧本身进行学习。在学习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杂剧特点来提出诸多关于传统文化中的相关概念和理念让学生带着问题在课堂上对课文进行探究。这样一方面学生通过相关影视素材的观摩可以对课文情节形成具体的概念,在后续学习上可以结合各种概念对课文主旨和细节进行研究,同时探究式的学习方法也可以让学生进行主动学习,更好地提升自身的学习能力与对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
  【参考文献】
  【1】王惠.中职语文教学中有效渗透传统文化的教学策略研究【J】.职教通讯,2016(30)
  【2】刘莹莹.在中职语文实践活动中践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J】.课程教育研究, 2018(19)
  【3】韩莎.创新中职语文教学,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 2017(12)
  【4】马倩.对中职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J】.山西青年,2017(16)
其他文献
对语文阅读教学进行主问题设计,可以使学生有充分的自主阅读时间,也可以使学生在阅读文本时能够掌握重点,这就从根本上解决了学生的无效阅读问题,而且,对文本的充分阅读、抓
写作活动是一个紧张、严密而富有创造性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写作者需要借助对生活的观察和理解,在形象思维的基础上,通过创造性思维而将生活中的所见所闻和所感,以文字的方式,富有逻辑性地表达出来。写作对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是具有积极促进作用的,同样,思维能力也同样作用于写作。在小学作文教学中,要切实抓住写作过程的“物”“意”“文”三个阶段,训练学生的形象思维、创造性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这样才能更好地提升学
摘 要:本文从营造平等竞争环境、满足馆员追求自我发展愿望、尊重馆员个人兴趣和感情需求四个方面,论述了图书馆应如何通过实施人性化管理,开发馆员潜能,促进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图书馆人性化管理
第一,要在思想观念上创新。任何一项工作的发展和创新,都离不开一个崭新的有创意的思想观念。档案工作的建立、发展、壮大离不开创新。然而在当前,档案工作创新面临着许多思想障碍和框框套套。比如,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许多思维定势,档案工作与经济工作脱离,档案工作者在继承和创新关系上的犹豫彷徨等等,这些都不同程度地影响档案工作的改革与创新。思想上患得患失,工作上畏首畏尾,改革十白出乱子,创新十白担风险。有的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中华文明绵延五千年,在漫长的历史长流中,我们的祖先留下了无数灿烂文化精髓。先秦散文,唐诗宋词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滋养了一代又一代华夏子孙。然而,随着外来文化的渗透,许多优秀民族传统文化正在消失。在当今的语文教学中,也逐渐迷失了母语教育最基本的落脚点,甚至出现了许多学生母语使用能力不如外语的现象。越来越多的中国孩子热衷于外来文化,他们吃的是洋快餐,看的是日韩动
任何一个地区,在经济社会发展中都应充分考虑资源和环境的承受能力,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生态、环境相协调,为子孙后代留下应有的发展条件和发展空间,这是可持
邓小平经济伦理思想既充分肯定了人们追求正当个人利益的道德合理性,又强调在追求个人利益时不能危及国家、集体和他人的利益,从而实现义与利的高度统一。这是邓小平经济伦理思
针对防病毒软件对机房的安全威胁防范作用具有局限性的状况,提出了一种基于Agent的安全检测方案,将具有各种安全检测功能的移动Agent派遣到被检测机器上执行任务,检测机器的
构建地方公共财政运行新机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现代化建设的推进,地方财政的困境问题日益凸现,成为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立健全公共财政运行新机
河南有比较雄厚的工业基础和丰厚的工业资源,如何激活这一巨大的工业存量资源,使之成为中部崛起的巨大资源动力、经济支撑和物质保障,是河南必须加以重视和亟待解决的重要时代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