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性》:游走于两性世界之间

来源 :作家·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gqzgx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性》(Middlesex,2002)是美国希腊裔作家杰弗里·尤金尼德斯(Jeffrey Eugenide)的第二部小说。尤金尼德斯1960年出生于美国的底特律,他的祖父母是从小亚细亚来的希腊移民,父亲生于美国,母亲则是爱尔兰人的后代。尤金尼德斯曾就读于布朗大学,并于1986年在斯坦福大学获得英语及创作专业硕士学位。两年后开始在《纽约客》《巴黎评论》《耶鲁评论》等众多刊物上发表短篇小说和文章。1993年,他发表了首部长篇小说《处女自杀》(The Virgin Suicides),这部讲述五姐妹在一年中相继自杀的青春小说一鸣惊人,被译成34种语言,并成为女导演索菲娅·科波拉的荧幕处女作。1996年,英国老牌文学杂志“Granta”发行“最佳美国青年小说家”专号,选出了20位40岁以下的小说家,尤金尼德斯亦位列其中。2003年4月,尤金尼德斯凭借他历时九年、数易其稿写出的第二部小说《中性》荣获美国普利策小说奖。
  《中性》是一部以希腊三代人为背景的有史诗气质的小说。小说由主人公卡尔·斯蒂芬尼德斯讲述自己的故事形式展开:
  “我出生过两次:第一次是1960年1月,出生在底特律的一个丝毫没有烟雾的日子,那时我是一个女婴儿;第二次是1974年8月,出生在密执安州皮托斯基附近的一个急诊室里,那时我是一个十几岁的男孩子。”
  尤金尼德斯以这句匪夷所思的话作为整部小说的开头,引导读者继续读下去,而主人公卡尔的生命之谜也随之被一步步揭开。原来卡尔的祖父母本是一对同胞姐弟,1922年希腊土耳其战争期间,两人从土耳其的一个小山村逃到美国并秘密结婚。在两人以前生活的村庄里,表亲间的通婚是当地世代沿袭的风俗,而两人的结合较之这个习俗更进了一步。他们的儿子米尔顿成长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底特律,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并娶了表姐特茜为妻。一代代近亲结合的恶果最终在卡尔身上反映了出来。而这时,小说第一句话埋下的伏笔的谜底也渐渐显露——卡尔·斯蒂芬尼德斯原名卡利俄珀,出生时是漂亮姑娘。童年至少年的她生活得无忧无虑,与每个青春期女孩毫无二致。直到14岁那年就读于家乡女子中学时,她惊奇地发觉自己竟爱上了爱抽烟、有表演天赋的红发女同学,更可怕的是,她身上竟出现了一些男孩才有的特征……在父母陪同下她来到医院,医生告诉他们,卡利俄珀与众不同的原因是:她是个两性人。这个发现令大家震惊,尤其是等她偷看到有关自己病情的卷宗,明白自己根本不是女孩,医生却建议按她的成长背景将她变性成女性时,14岁的卡利俄珀逃跑了。她决心不再做女孩,于是“她”变成了“他”——卡尔,他剪短头,搭车来到旧金山寻找新的出路。在经历了一番波折后,由卡利俄珀变成的卡尔在父亲去世前回到底特律的家,投入了新生活。
  小说第一页,尤金尼德斯用寥寥数百字即把卡利俄珀一生的曲折呈现于读者眼前。此后他在这几百字构成的骨架上,加入了希腊与土耳其之争、移民美国、经济大萧条、禁酒运动、水门事件、底特律种族暴动等轰轰烈烈的事件,再注入祖孙三代长达八十年的家族命运起伏,于是整部小说就有了让人赞叹的史诗式喧嚣。
  不过,尤金尼德斯曾坦言自己毫不喜爱严肃凝重的历史叙事,当貌似无所不知的叙述者告诉你“这就是当时确切发生的一切”时,他会觉得不安,他希望用一种明快的语调来讲一个好听的故事。事实上,尤金尼德斯最初想写的是一部不超过300页的喜剧史诗,一部双性人的回忆录。而关于创作《中性》的灵感,最早要追溯到尤金尼德斯中学时代的拉丁课。正是在那时,他接触到了奥维德《变形记》中的双性人蒂利希阿斯(Tiresias)的故事:宙斯和赫拉争论男人和女人谁在床上更享受,于是找来最有发言权的蒂利希阿斯裁决,蒂利希阿斯说:“如果性快感为十,那么女人占其九,男人占其一。”对于15岁的尤金尼德斯来说,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信息。1984年,当他读到福柯编撰的《赫丘兰·巴宾:一名19世纪法国双性人的回忆录》时,为真实的双性人的恋爱故事所深深吸引,但却不满巴宾毫无文采的修道院风格以及福柯过于历史化的视角,于是决定自己写一部双性人的故事。双性人的角色以前就常出现在文学作品当中,如古罗马诗人奥维德的《变形记》中就有可以变换性别的先知提瑞西阿斯的故事,而英国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也写过《奥兰多》的故事。但是他们笔下的角色多半带有神奇的色彩,具有独特的洞察力甚至未卜先知的能力,而他(她)们的内心深处究竟是什么感觉呢?他们的成长过程又是怎样?为了解決心中的疑团,力求科学上准确无误,尤金尼德斯阅读了大量书籍,查阅相关资料。在资料中,他发现“群落中当一定数量的同系交配时,后代中可能出现双性人”的医学例证。他注意到双性人形成的生物基因条件之一是近亲结合。这时,他感到原来设计好的传记可以加进希腊人的历史,同时那也是作者本人家族的历史:由小亚细亚移民到美国的希腊人。这样一来,这部有关遗传构造的小说,不仅具备了一些最古老的创作和讲故事的特征——以史诗般的事件开头,并且也实现了将作家本人融入作品的目的。看过作品后,读者会发现作者将其本人的某些经历写进了作品当中。例如,他们都出生在1960年的底特律,都长在整日絮絮叨叨的希腊大家庭里。同作者一样,主人公卡尔住在柏林,她的女朋友也是具有日本血统的摄影师等等。对于这样的细节安排,尤金尼德斯本人认为,作品中的人物卡尔的身份与自己的经历相距太远,因而通过一些个人细节,可以使之更令自己信服,同时也更令读者信服。他是在把某些遥远的东西通过这种类似拉近。作家在处理作品时不可能完全做到“事不关己”,小说中必定有作家思想的某种形式的体现。同时小说也是经过艺术加工的结果,因此卡尔是作家创造的人物,而决非作家本人。
  同首部小说《处女自杀》一样,尤金尼德斯将《中性》中的故事发生地也选择在了底特律的格罗斯角(Grosse Pointe),这与他本人的经历不无关系。尤金尼德斯在底特律长大,对这座汽车城有着无限眷恋。他曾说:“我简直是变态地爱着底特律,一切关于她的回忆都那样鲜明。没有一个城市可以像她那样令我悸动,也许因为我离开了,所以才能将她贮存在时空胶囊里。哪怕世界变得不成样子,她在我心里也会始终如一,她就像是我的实验室。”事实上,底特律也确实代表了美国工业的发展过程。20世纪许多新兴产业在这里产生,最为突出的便是汽车工业——“最美国的东西”。它经历过辉煌的工业革命,也遭受过大萧条时期经济倒退的打击和60年代后期由此蔓延到周边其他州的极端种族冲突。既是作者熟悉的故乡,同时作者又想写一部史诗般的作品,两方面条件决定了选择这样一座充满故事的城市为小说《中性》的背景再合适不过了。   除恢弘的故事情节外,《中性》的叙述角度也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问题。小说主人公卡尔是一个双性人,以这样一个非同寻常的人物作为故事的叙述者,究竟有何深意呢?对此,尤金尼德斯曾解释说,他在创作《处女自杀》的时候,对叙述语调有着非常严格的规定:男孩子只能叙说自己亲眼看到或亲自发现、或被告知的东西。由于过于被男性视角所束缚,这部讲述五个神秘姐妹以及那些命运被她们永远改变的男孩子们的小说,在某种程度上就不可避免地存在缺陷,“对讲故事的男孩子们来说,势必存在一种理解上的差异,而且这种差异无法填补”。为了摒弃前部作品的缺点,于是在创作第二部作品时,尤金尼德斯做出了尝试与调整,他引入了一个新的视角,这个视角可以“做任何事”,即由一个可以游走于两性世界之间的双性人充当故事的讲述者。尤金尼德斯觉得,一个作家应当具有两性的想象力,这样他才能同时进入男性和女性的思维当中。实际上,在小说《中性》中,“身体上的变形”从一开始就“微不足道”。尤金尼德斯关心的是双性人的生理学问题——他孜孜不倦地拿出一大堆专业术语来阐述卡利俄珀的状况:“米勒管结构”,“双氢睾酮”,“5a-还原酶基因突变”——那给我们提供了扎实的细节和现实态度;而另一方面,他对卡利俄珀的心理描写又极富想象。她看到她喜欢的那位红头发姑娘长了很多雀斑,“好像发生了一场来自于她鼻梁那儿的创世大爆炸,这场爆炸的威力使大量的雀斑飞快地出现在她富有曲线、充满热血的宇宙四处。在她的前臂和手腕上,有成片成片的雀斑,而在她的前额上掠过一整道银河,甚至还有几道向外飞溅的类星体直奔她耳朵的耳孔。”将雀斑比作類星体可谓匠心独运。而她7岁时第一次接吻,感觉“好像一只青蛙从泥泞的湖岸边蹦了出来”,则又不乏思考的深度。当卡利俄珀离家出走,开始以“卡尔”的身份上男厕所时,他对这种性别区分的标志建筑进行了考量:“我在这时候明白了我所丢弃的事物:即某种共同的生活规律和现象的一致性。”或许正是这些幽默风趣、耐人寻味的片段,让读者在经历动辄上千字对工厂、教堂、学校、马路的白描后,并没有枯燥之感。事实上,正是这两种描写之间的距离,让我们意识到中性所代表的调和——理性和感性的结合。米尔顿驾车遭遇事故,车子栽入河流,临死之前,“他学会了如何驾驶飞行的汽车……把汽车带到了陆地上面,从科博会堂的上面飞过。他绕过以前他带我去吃过午饭的庞查特兰饭店的顶部……”这幅超现实的画面完全无法与同样是死亡的另一幕联系起来:爷爷左撇子死后,奶奶黛斯德梦娜从葬礼回到家中,平静地做完一系列生活琐事,而随后的一句事实陈述却感人至深:“在接下来的十年中,除了每星期五洗一次澡之外,她始终没有再走出屋子。”显然,尤金尼德斯明白表达目的和表达手段的关联,正如他意图从双性人的角度来钩织一个全知性的视野。卡利俄珀身上始终潜伏着两性之间交流的能力,这是一种立体的、互动的、变速的视角,不再是单性别的声音,而是一组互相缠绕、彼此影响的合声。因此,我们在看到历史和时间的细节清晰的横剖面后,也能欣赏到贯穿始终的神话色彩;在领略第一人称叙述的生动活泼时,也能毫无局限地从叙述者的角度观看所有角色的内心世界(无论他们与卡利俄珀是否有时空上的交集)。如果尤金尼德斯还没有在性别写作这一领域做出开创性成就的话,那么至少谦逊地说,他选择了最适合这一题材的写法。事实上,卡尔的塑造证明尤金尼德斯的初衷已经实现。这一视角不仅焕然一新,而且从最开始便将读者吸引,扩大了读者的视野和想象空间。
  在西方社会,文化的发展进程是建立在基督教教义的基石上的。“原罪”、忏悔和赎罪,在许多小说里是隐身在故事情节后的主宰。人们欲望的贪婪、勃发和压抑,常出现在人物发生命运变幻的关键之处。按这类常规的情节发展,卡利俄珀的痛苦——当是女孩时,缺少女性的生理特征,且无法压抑对同性的好感;当力求成为男子时,只能在马戏团里以展示自己的身体谋生——可视作对上代人情欲罪行的谴责,由此深化作品的道德观念,张扬弃恶从善的主题,也是一个不错的结尾。然而,《中性》却固执地回避了这种结局。尤金尼德斯的艺术创造力由此可见。他绕开了这条捷径,可能并非是他否定或厌烦这些。他小说中人物的希腊家世背景,是无法脱离希腊正教——作为基督教的分支之一的宗教的。人们可以猜测的原因之一,似乎是经典希腊神话对他的影响,所以小说里出现了荷马史诗的叙述方式和希腊神话中的典故。可以说,《中性》是尤金尼德斯用文学探索人性采用的一种独特的视角:非男性又非女性,又兼有男性和女性的心理活动,而且选择了人从幼儿到少年、青少年的性心理识别阶段,这样的青春期是最可能与成人世界发生矛盾的。青春期意味着对于身份和性别的迷惑,卡尔的焦虑在很大程度上具有一种普遍性,很容易引起共鸣。
  从表面上看,小说《中性》最为吸引人之处是讲述了一个双性人的成长经历。但事实上,《中性》能为诸多的写作者和部分怀旧的读者称道的最重要的原因,则是作者尤金尼德斯为小说的写作寻找到了一个突破口:用崭新的基因科学去激活古老的史诗传统,以全新的方式唤起了读者对伟大小说的记忆和向往,并让我们再次体验到文学的重量。
其他文献
丹尼尔·笛福被誉为英国小说之父和欧洲现实主义文学的先驱。虽然历经几个世纪,他在小说创作上的成就依然得到了世人广泛的关注。《摩尔·弗兰德斯》标志着笛福小说创作的巅
作者对18名骨肉瘤病人做了淋巴细胞玫瑰花形成比率的测量和淋巴细胞毒指数(CI)的测量而把病情按免疫水平分为四个时相(见图)。 The authors measured the lymphocyte rose
英国作家理查德·杰弗里斯(1848—1886)的短篇小说《捡橡果的孩子》写于19世纪80年代,收于他1884年出版的《田野的生活》一书。故事的时代背景是维多利亚时代晚期,农业社会结
摘要:爱尔兰小说家麦卡恩《黑暗》一书围绕一对父子间的复杂的、不断演化的关系展开,双方的恩怨、对抗、妥协与和解也成为了爱尔兰父权社会的一个缩影。本文援引萨义德、巴巴等后殖民主义大师的理论对小说中的父子关系,继而对爱尔兰的父权制进行了解析,探求解决父子对抗关系的新思路。  关键词:约翰·麦卡恩;《黑暗》;父权制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一 引言  《黑暗》是爱尔兰当代著名作家
每逢初冬,津市街头常有吆喝着:臭豆腐、辣豆腐。购买者大有人在。可见爱吃此味者甚多。 臭豆腐以北京宣武门外“王致和臭豆腐”为佳,设有门市部,名声亦随之远扬。于是又有王
健康专家警告:过量的咖啡因会把你变成一个非常疲倦、身体发颤、难以入睡的还魂尸,使你经常感到心口灼热、腹泻。这个样子与你本应该呈现的充满青春活力的形象大相径庭。 每天
腌制前要注意将腐败蛋、霉蛋检出.通常的检查方法是将蛋放在灯光近处观察.腐败蛋蛋内呈水样弥漫状,模糊不清.如果把蛋快速转动时,可见到暗黑色或淡白色的条纹,这是因为蛋被
常用技术难或不能鉴别垂体依赖性柯兴氏综合征和异位ACTH引起的柯兴氏综合征。作者对23例ACTH依赖性柯兴氏综合征患者作了26次选择性静脉导管插管和取血样测定ACTH浓度,以作
目前提高肺癌治愈率的主要希望在于早期诊断。本文对痰中癌细胞阳性而X线胸片阴性患者之癌细胞来源定位的检查方法及对X线胸片有可疑新生物而临床无症状患者如何确定诊断二个
芹菜是四季佳蔬,有水、旱两种,性能相近,但旱芹香气更浓,且入药较佳,故又名香芹或药芹。芹菜家常食法甚多,可凉拌生食,配制炒食,也可烧汤、作馅,其中芹菜炒肉丝、芹菜炒干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