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信息技术教学之探讨

来源 :当代教育论坛(下半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ke7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信息技术教育已成为新课程改革的热点,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对其他课程进行学习和探究的能力,努力创造条件,营造课堂氛围,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实践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认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以此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开发学生智能。
其他文献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只要灵活地使用教材,善于把教学内容放在真实有趣的情境里,让学生在探索中经历“再创造”的过程,相信一定能诱发出学生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
从信息传播理论的视角来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一种"点对面"的信息传播活动和过程。教师借助多媒体课件,将教材信息内容编码为各种形式的符号传送出去,学生对接收的符号
识字是低年级的教学重点之一。《语文课程标准》提出:1-2年级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会写常用汉字800-1000个。识字量占六年识字总量的60%,平均每学期识字450个左右。如此大
【摘 要】 实践表明,恰当地运用表演,不仅可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感悟和内化,还能活跃课堂气氛,使学习成为一种愉悦的精神享受。尤其是语文课堂上,一段可以用来给学生表演的文字,学生会很感兴趣学生在表演中,不但可以加深理解课文,他们把书面语言转化为口头语言,体态语言,让自己的感受通过表演表达出来。在表演过程中,还可以使师生之间,教学之间产生互动,活跃课堂气氛。  【关键词】 课堂表演 提高 效率  我国著
所谓的小组合作式学习即为将学生划分成若干学习小组,各小组中的成员之间进行相互合作,从而完成学习任务的一种教学形式。此教学形式对学生英语口语能力以及合作探究能力的培养
在瞬息万变的信息时代,教育要赶上时代必须借助计算机这一助手,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质,以适应社会的需要,教师作为学生的引导者’,更应具备掌握多媒体应用技术,了解学生心理,从教育观
【摘 要】 我从一年级小学生抓起,从培养识字兴趣入手,一方面是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认识教科书中要求识的字;另一方面是让学生自己利用各种资源,在生活中自主认字,课内外结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提高识字能力,发展思维能力。  【关键词】 小学语文 识字 激发兴趣  识字是读写的基础,如何改革识字教学,使其尽快满足学生读写的需要,是小学语文教学一个值得反复研究的问题。心理学告诉我们儿童6~8岁是儿童语言
近十几年来,书面表达一直是高考英语试题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要求学生有扎实的语言基本功,具备一定的审题能力、想象能力、表达能力、评价能力等。教者只有在平时教学中有意识地
小学基础教育是一门重点学科,在小学,使学生学好数学,激发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十分重要的。但是,数学课是一个比较抽象、枯燥的学科,如果老师不经心设计,就提讲题,频繁的做题就
从各种数量指标来看,中国融入全球化的趋势不可逆转,中国如何融入全球化成为了一个热点话题。中国融入全球化过程中面临着如何融入经济全球化和保留中国芯的两难困境,基于此,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