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课堂语言

来源 :中外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gh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语文课,对于思维不是很宽阔的小学生来说,既抽象又枯燥。如果一名小学语文教师不能使小学生在课堂上专心听好每一堂课,很多东西都要求他们去死记硬背,那我们的课堂就收不到很好的效果。要想成功地上好每一堂语文课,语文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的语言修养,熟练的掌握语文教学语言的运用技巧和艺术。一名出色的语文教师,应当用优美的语言渲染创设美好的课文意境,用真情激起学生心灵的震撼,勇敢地拨开文本的重重迷雾,用诱导引发学生对问题的深远思考。小学语文教师的课堂语言要符合以下几点要求:
  
  一、以情激情,教师的语言要有感染性和形象性。
  
  李艳杰教授曾说:“讲到最典型的人物,最生动的事例,最感人的情节,要绘声绘色细致刻画。使听众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一堂四十分钟的课,对于大部分好动的小学生来说,可能是一种“煎熬”。针对这种现象,教师更应驾驭好课堂语言,化抽象为具体、化深奥为浅显易懂、化枯燥为风趣,使学生从课堂中体会到意想不到的享受和乐趣。
  
  二、深入浅出,教师的语言要具有启发性和趣味性。
  
  在教学中,教师要用启发性的语言和适当的情境去点燃学生的好奇之火,去打开学生的思维之门,用语言把学生的心点亮。我国古代的教育家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使学生觉得语文课有趣,关键在于教师能否设疑激趣,扣人心弦。曾听一位教师讲《台湾的蝴蝶》,多媒体课件中翩翩飞舞的蝴蝶加上老师诗一般的语言,很快便让人进入到诗情画意的美好情境当中。接着又把蝴蝶比作会飞的花朵,虫国的佳丽,有生命的灿烂图画。学生们一个个浮想联翩仿佛置身于蝴蝶的海洋。老师接着问:“同学们,在你们的眼中,那五颜六色的上下飞舞的蝴蝶像什么?”学生个个灵感大发,有的说像空中飘动的树叶,有的说像彩色的纸片,有的说像五彩的花瓣,有的说像五彩缤纷的风筝,有的说像五颜六色的星星,还有的说像彩色的雨滴,等等。这种课堂灵感的引发,正是教师用自己优美的教学语言巧妙地激发了学生的思维,点燃了孩子们智慧的火花,才使语文课堂变得如诗如画。这也正是教师语言功底的表现。
  
  三、严密准确,教师的语言要具有规范性和美感性。
  
  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理应是学生语言的样板,直接影响着学生语言和语感的训练。所以教师教学时必须用标准的、规范的普通话。在语音、吐字、音量、语速、词汇、语法等方面要符合要求,吐字清晰、表达流利。教师在运用语言“传道、授业、解惑”时,要有能力充分驾驭课堂语言,注意语言的抑扬顿挫和轻重缓急,最大限度的发挥语言的桥梁作用。同时讲课时要有音律感、节奏感,优美生动,当高必高、当急必急、当缓必缓。关键词语应有重音,重点之处应有反复,难懂之处应仔细咀嚼。教师应从课堂语言的声调变化中显示出讲课内容的重点、难点、深度和广度。要学生驰骋想象的地方应以声传情,并辅以适当的手势。还要较为熟练的运用汉语的“整齐美”、“错落美”和“节奏美”,使学生从课堂中体会到意想不到的乐趣,这也是语言的规范性和美感性的魅力之所在。
  
  四、抛砖引玉,教师的语言要具有启发性。
  
  学生是教育的主体,教师在将书本知识和教学用语融合成课堂语言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赋予课堂语言以情感,要
  多采用鼓励性的语言,努力发挥其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掌握知识的功能。心理因素对于任何一个阶段的学生来说都很重要。因此,学生很重视教师的评价。课堂中教师每一句自以为无意的评语,往往都会左右学生的听课情绪,甚至影响学生的一生。针对这一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妨将课堂中对各个层次学生的随意性评语变为可启发学生积极思维的刻意性评语,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评价效果。
  总之,好的语文课堂语言,应当是鲜活的、生动的、具体的、有生命力的。教师的语言应当规范、通俗易懂、清晰简练、生动形象、风趣幽默,还要有启发性和科学性。归纳起来就是用自己的智慧让课堂语言变成启迪学生智慧的钥匙。
其他文献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1]在现代社会中,无论从事什么工作,人人离不开写作,人人离不开写文章。因此,写作能力就成了一种特殊的社会交际能力,也是一种处理信息的综合能力,是创造性思维能力在语言文字表达上的具体表现。正因如此,写作教学在语文教学中
本文简要介绍了Torquemeters ET2145测扭器的工作原理、性能参数,详细介绍了测扭器在整机试车台的调试与应用.通过对车台水力测功器与测扭器所测量的发动机功率进行对比分析,
我们的阅读教学应该以学生身心的愉悦为基础,应该引导学生充分地体验作品中的美,以求达到丰富学生的内心世界,构建学生健全人格的目的。因此,阅读教学的过程应是一个师生共同感受美的过程。      一、在阅读中应该引导学生领悟作品中的人性美    所谓人性美,就是一种求真向善的美,是文学作品永恒的主题。人活在世上到底是为什么?怎样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在阅读中我们可以找到答案。在阅读《战争与和平》时,我们会
一、在与文本的对话中,体现师生双方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阅读教学的过程,是每个学生潜心读书、获得个人体验和独特感受的过程;是学生、教师、文本对话、思维碰撞、情感交流的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在阅读实践中不断实现自我建构、学习阅读、促进表达的过程。  第一,阅读教学要从教师教阅读的思路转为学生学阅读的思路,要以学生潜心读书为本。  阅读是极具个性化的行为。只有直接面对文章、潜心读书,才能获得个人的理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与现场施工管理水平取得了大幅提高,但是目前施工技术与现场施工管理中依旧存在着施工工序过于繁杂、消耗人力物力过大的问题,但是施工过程中因为技术或者工程难点问题引发各种各样的施工问题。为满足社会需求要求,所需要采取的对策就是不断的发展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不断的强化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管理。本文针对土建施工现场的施工技术和施工管理的相应策略进行优化,希望能对目前的建筑工
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在社会中居统治地位、起支配作用的核心理念,反映着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是一个社会必须长期普遍遵循的基本价值准则,对社会起着规范行为、稳定秩序、提供精神动
实践过程中开展检定工作时,需要注重电导率仪的合理使用,确保检定结果准确性,满足实际生产活动需求.针对电导率仪检定中的存在问题,需要选用有效的解决方式避免这些问题影响
摘要:除了“纯自然”的危机事件以外,危机的实质是人的问题;在自然危机中,人也起作用;危机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战时机制”有很大局限,应从多方面努力建立科学的危机管理机制。  关键词:危机的实质 战时机制 危机管理机制  一、危机的实质及其产生的原因  由于信息的缺失、信息的不可靠或不完备,导致不确定性的存在,影响决策行为和质量。决策行为可分为两类:一种是程序化决策,另一类是非程序化决策。危机事件
[摘要]本文对桩筏基础补桩加固设计与施工的基本流程进行了分析,并以具体的高层建筑工程为实例,对桩筏基础补桩加固施工要点进行了探讨分析。  [关键词]桩筏基础:加固设计;案例分析承载力  1、桩筏基础补桩加固设计与施工的基本流程  第一,分析桩筏基础承载力不足的形成原因。如采用的灌注桩,应参考勘察资料中的地质、设计方案中的承载力计算、质检报告中的桩身强度、施工方案中的施工工艺及上部主体结构有无加建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