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浅谈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jincheng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数学无处不在,在我们生活中的每个角落都有数学的影子。日常生活中很多现象都渗透着数学,很多问题需要我们使用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关键词 生活中;数学
  中图分类号:C9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22-0184-01
  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数学知识贯穿于我们的生活中,可以说数学是无处不在的,我们每天都在不知不觉中运用着数学知识生活着。数学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以及空间模型等概念的一门学科。我国古代把數学叫做算术,又称为算学,最后才改为数学。数学源于生活,又运用于解决生活中的相关问题。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果能把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结合起来的话,数学知识将是学生身边摸得着,看得见的生活现象。学生学起这门学科将感到亲切、真实、有趣,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数学可以开拓人的思维,提高大脑的灵活性。对促进学生智力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具有深远的意义。因此,我们数学教师,要善于结合教学内容,捕捉生活中精彩的数学现象,来挖掘更多的数学知识。
  一、要能利用生活片断引入新知
  小学的数学是一门抽象性很强的学科,而小学生的思维主要是以形象性为主。因此为了学生能比较轻松地掌握数学知识,将学生熟悉的学生生活片段和感兴趣的事物作为教学活动的切入点,学生能迅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身临其境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借助生活片段引入新知。学生通过借助这些有意义的生活片段,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数学数学过程中,能用学生身边的生活片断引入新知,会使学生对数学感到亲切而好奇的情景,从而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
  如:在教学“圆的面积计算”时,我安排了一段导入,一个小孩上山放牛,他把牛栓在一棵树桩上就走开了,同学们思考一下,牛最后能吃到那些地方的草。吃到的草坪将是什么图形?我们学校的孩子多数是放牛娃,都能想到此情形,一口同声说出是圆,那你们想不想知道草坪的面积有多大?由此可见,借助实际生活背景引入新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结合生活,学习新知
  数学虽来源于生活,但它又是生活中抽象性的学科,我们教师要学会捕捉精彩片段,把抽象化变成简单化,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概括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要把学生引入到生活实际中,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联系学生的生活讲数学,把学生的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把社会生活中的典型、生动的题材引入数学的大课堂中,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那就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在教学“分数的认识”时,我准备了两个月饼让学生来分,先是让学生把两个月饼分给两哥弟,怎样分,学生们都能说一人一个,再出示一个月饼,平均分给两哥弟,学生们也能认知,一人一半,一半怎样表示?引导学生认识了1/2,在让学生把一个饼平均分成4份,其中一份用1/4表示。
  又如:在教一年级的学生认识加、减法应用题时,我举了这样一个例子,小明家有8只鸡,周末卖了三只,还剩几只?在农村环境中生活的孩子,对于买卖公鸡的事情是再熟悉不过的了,因而,学生们很快就能回答出这样的问题,并能从生活的角度理解“8-3=5”的真正含义。
  三、深入生活,应用新知,充分拓展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学生到生活中去,学生只有进一步走近生活才能让数学课堂富有生活气息,唤起学生对数学的热情,体会数学与生活同在的乐趣。《数学课程标准》指出:“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中学习数学与理解数学;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情中提供观察与操作的机会,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对数学产生亲切感。”这就要求教师不但要把生活中的数学引进课堂中,而且要让学生带着我们的数学问题走进生活,理解我们生活中的数学,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如:在教学“年、月、日”课题时,学生们充分掌握了平年、闰年、大月、小月和平月的知识点,在课堂最后几分钟,我留给了学生们这样的问题,“同学们,你们的生日是大月的请走”,走了部分学生,我又说,“你们生日是小月的也可以走了”,最后教室里剩下了三个小朋友,我走过去问他们为什么不走,他们说,“老师,我们的生日是平月”。就这样,应用此方法让学生进一步巩固了“年、月、日”的知识。
  综上所述,生活中存在着许许多多的数学问题,在我们体验生活的过程中,需要将自己所学的数学知识进行运用,在运用的过程中去强化。数学来源于实际生活,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我们要在生活中不断地去学习和强化。我们数学教师要勇于联系生活讲数学,把生活题材引入数学课堂,使学生把数学与生活现象紧密地联系起来,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把抽象的学科简单化、具体化,用生活的经验去分析、解决数学疑难,勇于探索和实践,让乏味的数学变得生动,变得有趣,达到不断提高和完善数学教学方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刘香梅.深入生活学习数学[J].小学教学参考:综合版,2007(6):23.
  [2]徐淑辉.让生活中的数学走进课堂[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5).
  [3]邵红强.让学生学习生活中的数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初探[J].全球教育展望,2010,39(5):90-91.
  [4]陈军.生活中的数学[J].广西教育,2014(40):52.
其他文献
摘 要 生本课堂逐渐在中国进行开展,在小学课堂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主要强调小学生进行英语训练要以学生为主体,小学英语课堂中提问环节是实现生本改革的关键,在小学英语课堂中增添提问环节,开展生本计划训练,在课堂上实现开放式提问,能够帮助学生进行自主性学习,逐渐实现小学生在英语课堂中的价值,激发学生思维的活跃能力,打造出创新型人才。  关键词 小学;英语;探索;课堂;提问;问题  中图分类号:G622
摘 要 课程游戏化符合幼儿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是幼儿园教育教学的主要形式,也是幼儿园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向。本文介绍了课程游戏化,分析了当前课程游戏化实施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实施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 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概述;不足;策略  中图分类号:G616,A,C41,S432.3 2,D0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22-0035-
摘 要在开展初中数学教学实践活动时,如何才能构建出高效化课堂呢?这一问题的答案自然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作为一线的教育者,对此给出的建议是,我们首先要设计好一个优化的导入,让学生最快速地对于学习活动生成期待。我们要注意联系学生的实际学情,因材施教,促使每一个学生都获得优化的发展平台。当然我们还需要开展本色化教学,促使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生成思维能力,能够用数学的视角来观察问题,进而让学生在积累
摘 要 游戏是人类的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娱乐活动,由于它的趣味性比较强,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深受同学们的喜爱。教师要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利用游戏引导学生参加各种身体活动,增强他们的体质,培养学生的优良品德,提高他们的基本活动能力和运动技能。通过这些游戏能吸引学生主动地投入到体育活动中去,为体育教学开辟一片新天地。  关键词 体育游戏;能力;作用;运用  中图分类号:Q611,B038,D924.1
摘 要 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小学数学教学情境改革成为专家和学者讨论研究的热点话题。受到传统教育思想的束縛和影响,小学数学教学课堂学习气氛沉闷,老师和学生之间缺乏互动性,学生习惯于被动地接受老师传授的知识,缺乏创新意识和主动学习能力。为了改变小学数学教学的现状,本文主要从新课程改革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情境创设的原则展开讨论,对我国小学数学教学情境课堂创设的具体方法展开探讨。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学;有
摘 要 导入是课堂教学的起始,导入环节的效果会直接对课堂教学的效果产生影响。因此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要想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就要在课堂教学的导入环节做文章。要尽量使导入环节具有丰富的趣味性和目的性。这样会使学生的思维快速地进入学习的氛围并能始终对课堂学习内容保持高度的关注。学生也只有对学习内容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才会主动地去探求。因此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要从课堂教学的导入阶段做文章,为学生的课堂
摘 要 随着教学工作的改进与创新,现代化教学手段中逐渐融入了多媒体等科技元素,让课堂形势更加丰富多样,幼儿教育是每个人成长的重要阶段,在此阶段,语言表达能力会得到充分发展。教师需要把握机会,通过使用多媒体手段帮助幼儿提升语言能力。  关键词 多媒体技术;幼儿语言能力;发展提升;巧妙运用  中图分类号:TP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29-0039-01  教师在进
摘 要 在小学阶段,语文课程的学习中听、说、读、写的能力至关重要,尤其是作文的学习也是重要一部分。小学作文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一个重难点,就如何引导学生写作,老师会感到很吃力。经过长时间的实践得出,作文教学在低年级展开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因此,在一年级的时候就要对学生进行引导,鼓励他们搜集优美的词语、写出通顺的句子等,做好储备工作,才能在后期的写作中增强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际,从三方
摘 要 分层教学能够挖掘学生内在潜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小学数学教师采用教学对象分层、教学目标分层、教学过程分层以及教学评价分层这四种形式,有效实施数学分层教学,继而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本文将围绕小学数学分层教学的实施策略进行浅显分析。  关键词 小学数学;分层教学;教学质量;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2
摘 要 现代教学过程中出现了较多的教学问题,教学方式单一,所涉及的教学难度较大,学生对所需要学习的内容学习兴趣较低,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较多的困难也无法进行有效的解决,难以对问题进行独立的思考。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十分重要。本文就主要对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当如何培养初中学生问题解决能力进行了深入探究,希望借此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  关键词 初中生;解决问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