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反应蛋白和高敏C反应蛋白在新生儿败血症早期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md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对C反应蛋白和高敏C反应蛋白在新生儿败血症早期改变进行研究和分析,并对其临床意义进行探讨。方法 选择我院从2009年10月到2011年10月收治的100例新生儿败血症患者,将其作为观察组。另外再选择同期收治的其他疾病新生儿患者10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对比两组在C反应蛋白和高敏C反应蛋白阳性率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中患儿的C反应蛋白明显高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高敏C反应蛋白的对比中,观察组的阳性率明显比对照组高,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生儿败血症患儿的C反应蛋白和高敏C反应蛋白有明显的变化,对于早期诊断新生儿败血症具有很大的价值。
  【关键词】 C反应蛋白;高敏C反应蛋白;新生儿败血症
  新生儿败血症指的是细菌入侵新生儿血液循环系统,并且在其中繁殖和产生毒素,从而造成新生儿全身性感染。这种疾病是新生儿常见的危重病。根据我国相关研究机构的调查,新生儿败血症的发病率大约为1.5%,其在早产儿中的发病率相对比较高,在10%左右,仅仅比新生儿肺炎的发生率低。新生儿败血症的发病比较隐匿,因为其临床症状缺少特异性。目前诊断新生儿败血症的标准是血培养阳性。但是这种方法有其相应的弊端,如诊断时间比较长、抗干扰性差等所以对于早期诊断新生儿败血症还需要通过实验室检查[1]。在本次研究中选择我院收治的100例新生儿败血症患者,将其作为观察组。另外再选择同期收治的其他疾病新生儿患者10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对比两组在C反应蛋白和高敏C反应蛋白阳性率的变化。现将结果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从2009年10月到2011年10月收治的100例新生儿败血症患者,将其作为观察组,将其作为观察组。其中男63例,例37例,入院之间为5-38d,平均入院时间为(14.2±1.4)d。患儿的体重在2500-4300g之间,平均体重为(3657.2±43)g。患儿的原发病情况如下:患有脐炎的有46例,患有肺炎的有34例,患有肠道感染的有18例,患有皮肤感染的有2例。另外选择同期收治的其他疾病的患儿100例,将其作为对照组。其中男61例,例39例,入院之间为6-37d,平均入院时间为(14.8±1.2)d。患儿的体重在2450-4250g之间,平均体重为(3671.6±48)g。患儿的原发病情况如下:患有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有75例,患有新生儿溶血病的患儿有25例。两组在性别、年龄以及入院时间等之间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所有患者在入院后都进行抽静脉血标标本,做双瓶血培养。并且取血进行C反应蛋白和高敏C反应蛋白血常规检查。选择CRP>8.0μg/ml为临界点,即如果CRP的测定结果大于8.0μg/ml就为阳性;选择hsCRP>3.0μg/ml为临界点,即如果hsCRP的测定结果大于3.0μg/ml就为阳性。
  1.3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1.0统计软件,数据用χ±s表示,治疗前与治疗后比较应用配对t检验,观察组和对照组之间的比较使用方差分析。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
  2 结 果
  2.1 两组在C反应蛋白上的比较 观察组的C反应蛋白检测阳性率为94%,对照组为8%。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 两组在高敏C反应蛋白 观察组的高敏C反应蛋白检测阳性率为97%,对照组为5%。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0.008
  3 讨 论
  新生儿败血症的发病率在0.3%-1.2%之间,其病死率大约为16%-52%。目前是新生儿死亡的最为主要的疾病之一[3]。传统的实验室细菌感染诊断是对患儿的血液、痰液以及脑脊液等标本进行图片镜检和细菌分离培养。这种方法检测出来的结果与实际结果存在着不小的偏差,并且检测的时间比较长,需要1周左右的时间。所以这样就不太适合其早期的诊断。新生儿感染一般不会出现成年人出现的临床症状,所以这有增加了对于新生儿败血症早期诊断的难度[4]。
  在本次研究中高敏C反应蛋白检测阳性率比C反应蛋白的检测阳性率更高,这就表明了高敏C反应蛋白阳性提示败血症的可能性比较大,提示高敏C反应蛋白检的临床意义比C反应蛋白更高。此外,联合检测高敏C反应蛋白检测阳性率比C反应蛋白的检测阳性率会提高新生儿败血症的确诊率。并且其还能降低误诊率。在本文中选择C反应蛋白8.0μg/ml的为临界点,大于这一临界点的为阳性,提示有细菌感染的可能。其原因是一般人的C反应蛋白都小于8.0μg/ml,如果将其临界值设置为1-2μg/ml就会出现潜在感染的可能。选择hsCRP>3.0μg/ml为临界点,即如果hsCRP的测定结果大于3.0μg/ml就为阳性。因为一般新生儿的参考值在1.0-2.0μg/ml之间[5]。总之,C反应蛋白和高敏C反应蛋白对于早期诊断新生儿败血症具有很大的价值。
  参考文献
  [1] 金正勇,朱在淑.C反应蛋白变化在窒息新生儿与感染性疾病关系的探讨[J].延边医学院学报,1995,18(3):189-191.
  [2] 周小坚,陈鲜威,陆中权.c一反应蛋白对指导新生儿缅菌感染抗生索治疗疗程的意义[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5,20(8):763-764.
  [3] 麦海珊,郭少萍.超敏c反应蛋白与新生儿感染的关系研究田.海南医学,2007,18(4):57-58.
  [4] 韩贵宾,张寿,崔可绩,等.高敏C反应蛋白检测对化脓性膝关节炎的临床价值[J].海南医学,2010,21(13):59-61.
  [5] 曾东良,刘倩如,莫宝tt,等.儿童支原体肺炎一氧化氮和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测定[J].海南医学,2010,21(23):109-101.
其他文献
民生新闻的出现.改变了“新闻立台”仅仅停留在政治层面的单一格局。走向市场的电视媒介逐步认识到了经济上要切实实现“新闻立台”。也学会了为栏目配上彰显特色的广告词,像《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次出血的原因及其防治措施。方法选择我院92例高血压脑出血手术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中12例患者在手术之后出现再次出血的表现,经研究显
目的探讨LEEP治疗宫颈疾病的安全性,以及CIN术治疗后复发的有关因素。方法统计分析630例采用LEEP治疗的宫颈疾病患者临床资料,观察子宫颈的创面出血具体情况。每月复查宫颈创
在研究物理问题时,从对事物的极小部分(微元)分析入手,达到解决事物整体的方法,称为“微元法”.这是物理研究中非常重要的方法,在高考中屡屡出现,从应用来看,可以分为选取微元
从九江防洪堤溃决到云南昆禄公路的百孔千疮,从沈四高速公路桥的垮塌到纂江彩虹桥的折戟沉沙,……媒体的不断曝光,令世人触目惊心,震撼不已。 据不完全统计,从1997年10月至19
摘 要:语文阅读教学的目标是理解并阐释文意,以从文本中获得知识或滋养情感,从而与作品产生共鸣。读者的理解和作者的创作初衷有多大的关联度,是评价阅读教学成效的重要指标。时下的一些个性化阅读往往只从某一角度解读文本,颇易歪曲作者的创作本意,并不能引导学生真正将文本读懂读透。从文本思路、结构入手,梳理文本内容,准确把握文本意义,是语文阅读教学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真语文;阅读教学;文本思路;抓手  中
【摘要】 目的 探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ARDS患者的影响。方法 随机抽取2009年11月至2010年11月期间患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的患者3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早期治疗组,每组各有18例ARDS患者。对对照组中的ARDS患者于机械通气治疗1周后给予肠内营养支持,而对早期治疗组中的ARDS患者于机械通气当天给予肠内营养支持。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在对两组患者进行机械通气后,
目的对诊断性刮宫后联合妈富隆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功血)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价。方法将96例围绝经期功血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48例,均给予诊断性刮宫,观察组与对
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必须把握好课堂结构,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落实到位。不能过分削弱教师讲解;对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认真设计;对学生的评价要恰如其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