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多媒体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来源 :现代教育教学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196651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课程标准体现了课程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教育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在学生现实生活中培养道德情感、形成正确的道德判断;把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学会“做人”作为课程的核心;不仅关注生活体验的本身,而且更加关注对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培养,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参与性,重视学生主体性学习。在多媒体技术日趋成熟的现在,我们英语教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的优点,实现优化组合,把它立体化、全方位融入学生英语教育中,将教材资料缺乏、抽象难以理解的内容用计算机屏幕直观地表现出来,辅以声音、文字、创造出良好的教育氛围,疏通教育过程中的疑难,就有利于激发学生自觉地学习,发挥多媒体优势,促进学生思想素质的提高。形象地展示教学内容;艺术地激发学生的真情实感,让学生在体验情感过程中产生共鸣;生动、具体地指导行为训练,使学生感到可学、可做、乐于实践。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参与,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益。
  学习英语最佳的途径就是使学习者置身于外语使用环境之中,自然地接受所学语言的熏陶。英语多媒体教学在为学生提供趋于逼真的语言环境时,帮助学生直接接触英语国家的文化风俗和习惯,使语言的学习与了解有关背景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从而迅速、准确地掌握外语。
  在运用多媒体设计的课堂教学中,有的教师把整堂课设计成多媒体课件,这些课件从开头的课题到结尾的Thank you,把课堂的45分钟或大部分时间都用多媒体课件控制起来了。结果课堂教学呈流水线式的程序化模式,而教师成了这一模式的“机器操作者”,学生注意力集中在课件的画面和音响上,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被一个冷冰冰的机器隔断,学生的思路处于僵化的状态,这种教学方式在课堂教学造成的后果是整个课堂的主体不是教师、更不是学生,而是多媒体课件。这是典型的以媒体为中心,反客为主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违背了现代教学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一个多变的变量,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应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认真考虑各种应变措施,因此,教师在使用多媒体技术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 时机的选择
  多媒体具有综合信息传播功能。运用得体,则能画龙点睛,起强化作用;否则,会分散注意力,画蛇添足,起消极作用。因此,把握住多媒体运用时机至关重要。一般来说,多媒体适用于下列情况:在语言难以表达或需要用较多的时间情况下;在授课内容抽象,如教语法时;在实物、挂图无法显示清楚时;在固定的图片无法说明变化和发展时。
  2 语言的配合
  多媒体是以一定的知识为前提的,这就为精讲多练提供了条件。这种条件下的“讲”可省去画面已说明的部分;“练”可触景生情,借题发挥。一般来说,语言的配合有三种情况:画面显示前,以语言作启发性引导,触发思维,如提问等;画面呈现时,进行简练阐述或解释;画面呈现后,归纳总结语言规则,让学生进行练习,巩固语言知识,发挥语言技能。
  3 画片的设计
  多媒体的设计必须紧扣教材,图文并茂。既有简洁、明确的文字标题,又要提供情景。多媒体课件宜少而精,具有一定概括力,富有启发性、抓住主要情节,便于发挥、叙述。在运用多媒体课件时,应采取不同的、适当的显示方式,以调节刺激强度,使光线强弱交替,色彩协调变化,形象逼真自然,表达形式多样。
  4 节奏的调节
  运用多媒体课件时,课堂教学节奏加快,学习强度也因之加大,所以会更加紧张。因此,教师随时调节教学节奏,适当给学生缓冲时间,让学生有思考余地。否则会造成思路脱节,产生心理上不安而影响上课或给复习反馈带来困难。
  5 频度的运用
  有些教师为了体现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在一堂课中尽可能多地使用计算机多媒体,甚至误认为,多媒体用得越多,学生参与率就越高,所讲授的语言材料越易于让学生掌握,效率就越高。事实上,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上的无意注意过多,教学信息在传递过程中的干扰过大,学生对语言素材的获取量相当有限,导致学生在有限的课堂上缺少语言训练的时机,即使有所训练,也很不足。所以,在“引入”或“呈现”这两个环节上我们可以多用些,在其它环节上少用一些。但是不论是在哪个环节使用多媒体,教师都应有一个目标,那就是我们之所以要使用多媒体,是为了挖掘教材中的情景语言点,是为了“活化教材”,创造真实的情境,使学生在用英语思考,用英语表达的“海洋”中学会“游泳”。
  总之,教师在使用多媒体技术时,不必强调课件的整体性,而应从实际出发,制作一些如“插播片”“片段片”“素材片”等课件,在具体的活动中有效地利用课件,恰当、适时地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以其精美的画面,摆脱时空的局限,让学生在生动的意境中,身临其境地体会课本上的道理,以其优美的音乐,激起学生的共鸣,创造出高尚的精神氛围,让学生得到启迪。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根据不同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合理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努力优化教学过程,寻找多媒体技术与英语教学的最佳结合点,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最终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其他文献
从学生的心理活动分析,学习包括两个过程:一是感觉——思维——创造,这是认知过程;二是兴趣——情感——意志,这是意向过程。一方面,认知决定着意向的强弱,当认知活动深入进行时,意向过程会得到相应的加强;另一方面,意向又决定着认知水平,当学生对所学知识不感兴趣,情感不强烈,意志薄弱时,就难以激发他们智慧的火花。只有把认知和意向这两个客观过程有意识地统一起来,才能获得相得益彰的学习效果。  1 转变教育教
期刊
初中历史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是在进行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同时,充分发掘课程内容的思想情感教育内涵,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熏陶,以期提高初中历史课堂的艺术性。  1 创设相关情景,提高课堂的艺术性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创设相关情景,既能激起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激活与引导学生的思维,又能引发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让学生更好地体验和领悟,同时也是提高课堂艺术性的一种有效手段。  例如:
期刊
【摘 要】 语言是人类在社会发展中所特有的交流思想的工具,是人与人之间传递信息的特殊纽带。语言能力的好与坏可以显示出一个人是否有判断力、交流能力与思想内涵,作为21世纪具有文化内涵群体之一的中学生更需要有着良好的语言能力,才能为他们的成长奠定良好的素质基础。作为语文教育工作者的我们,需要在教学中把语言教学作为重点课题,带领学生在课堂中挖掘语言文字的魅力,让学生在创新的语言教学模式中发现语言文字的文
期刊
黑龙江省教育援藏第四期  日喀则小学校长培训班在哈隆重开班   (本刊记者:王宏 冯青青)2010年11月4日,由黑龙江省教育学院承办的黑龙江省“教育援藏”日喀则地区第四期小学校长培训班在哈尔滨举行隆重的开班式。黑龙江省教育厅副巡视员牧童,黑龙江省教育学院院长孙登林、副院长张晓明,黑龙江省教育厅人事处副处长赵立新,黑龙江省教育学院教育干部培训中心主任宋志辉、副主任衣心宇出席开班式。开班式由张晓明主
期刊
【摘 要】 岩彩艺术作为近十几年才逐渐在中国凸显出来的绘画形式语言,它适应现代的审美趣味,顺应了时代发展潮流,己令世人注目。笔者从西藏日喀则地区夏鲁寺古典岩彩壁画艺术的历史文化背景入手,探讨在多元文化因子影响下,夏鲁寺古典岩彩壁画多元并存的艺术风格,形式语言、表现技法,以及其独特的绘制材料。  【关键词】 夏鲁寺 岩彩艺术 多元并存    夏鲁寺,坐落于西藏自治区后藏日喀则东南约20公里处,现为全
期刊
小学英语教学时学生学习英语的起始阶段,其主要任务是培养学习学习英语的兴趣,激发学习自觉地探求知识的欲望。心理学家认为,最好的学习动机是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也就是说,浓厚的興趣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启迪智力潜能并使之处于最活跃状态,激起强大的学习动力。因此,如何激发小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就成为小学生英语教学中首先应该解决的问题。在教小学英语的过程中,我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认真探索。  1
期刊
1 理论背景   十九世纪末,西方资本主义正从自由资本主义阶段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资本主义的阶级矛盾日益加深,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而意大利等西欧国家的无产阶级革命却遭到了失败。葛兰西在1926年写的《关于南方问题的笔记》中写到:“都灵的共产主义者十分具体地给自己提出了‘无产阶级的领导权’问题,那正是无产阶级专政和工人国家的社会基础。”  1.1 对《君主论》的解读。
期刊
【摘 要】 我国高校普遍存在的人文精神缺失和法制教育观念滞后,在很大程度上造成大学生对他人权利的漠视和法制观念淡薄,心理健康教育缺失,心理疏导缺位则是大学生心理问题频发的重要原因。中国的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准人才,是和谐社会建设的生力军,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他们的精神面貌、思想态度和行为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  【关键词】 犯罪原因 教育缺失 心理矛盾    据北
期刊
“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实现基础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已成为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一项基本策略。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也属高中阶段教育,职业技术学校的大部分学生毕业后将直接面向社会,走上就业之路,他们的信息素养如何,直接关系到他们今后的发展。目前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各专业都有《信息技术基础》这门必修课,如何上好这门课,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职校学习阶段能培养良好的信息素养,是教师的责任,而教师如何通过“讲
期刊
兴趣是一个人对某事物的喜好情绪。在朗读教学中,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師,只有激发了学生的兴趣,真正发挥学生朗读的主动性、积极性,激发他们朗读的欲望,努力让他们在兴趣中愉快的朗读,才能取得理想的朗读效果。朗读是口、耳、眼、心并用的过程。朗读对领悟课文内容、增强语感、陶冶情操等,起着其它任何活动所不能代替的作用。但在现实的教学中并不如意,很多学生不大愿意读课本,甚至厌烦读课本。这并非认识不够,主要是学生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