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区域一体化到世界一体化的难点分析与探索

来源 :企业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y_w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当前国际分工的加深和国家间开放程度的不断扩大,国家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但是由于受次贷危机的影响,贸易保护主义又死灰复燃,并有愈演愈烈的趋势,与世界一体化的进程唱起了反调。本文采用归纳和演绎法论述和分析了世界一体化进程中的阻力因素,如国家间的普遍联系性、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等,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区域一体化 世界一体化 阻力因素
  一、引言
  20世纪90年代末,互联网的大规模应用大大降低了跨国交易的成本和风险,也使得人们能够更为便利地获得各种信息。这样,随着国际分工的不断加深,“国界”的概念逐渐变得模糊,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也开始不断涌现。根据WTO统计,截至2011年,全球计划中和谈判中的区贸协定已超过500个。过多的RTAs相互交叉重叠,纷乱无章,就像一碗理不清的面条。这被形容为“意大利面条碗”现象(Bhagwati,2002)。
  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席卷全球,世界经济陷入低迷。在这种经济形势下,贸易保护主义又纷纷浮出水面,甚至出现愈演愈烈的趋势。基于上述事实,人们不禁提出疑问:区域一体化是世界一体化的垫脚石还是绊脚石?世界一体化能实现吗?这些问题学术界仍在争论。本文将使用归纳演绎法对世界一体化进程中的阻力因素加以分析。
  二、文献综述
  区域一体化是指一种多国或多地区的经济区域的形成,在这个经济区域内,贸易壁垒被削弱或消除,要素趋于自由流动。关于区域一体化的研究,最早是Viner(1950)的关税同盟理论,该理论具有开创性,后来逐渐成型并成为区域一体化的理论基础。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效应是由Viner(1950)、Makower和Morton(1953)、Meade(1955)、Lipsey(1960)等学者对关税同盟进行实证、量化分析之后得出的,后来逐渐成为判断区域一体化是否成功的首要标准。20世纪80年代的新贸易理论将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等纳入到规范的贸易理论分析之中,随后的新新贸易理论又加入了企业的异质性,这些研究视角的变化改变了学者对区域一体化所能带来的收益、如何进行量化等问题的看法(De Melo和 Panagariya,1992;Ethier,1998)。20世纪90年代以后,区域一体化进入飞速发展时期,并出现了许多不同于以往的特征,这被称作“新区域主义”(New Regionalism)。目前学者们对“新区域主义”的研究仍在探索当中。
  从国内研究来看,东艳(2006)对区域一体化的“轮轴-辐条”双边主义进行了理论与实证的分析,发现轮轴国获得的利益远高于辐条国,并认为中国应努力打破以其他国家为轮轴的“轮轴-辐条”体系,积极发展和巩固自身的轮轴国地位,在以中国为轮轴的双边协定体系基础上推动东亚自贸区的建立。徐现祥(2007)对我国经济转轨时期存在的市场分割和区域一体化现象进行了研究,认为地方政府为了利益最大化,可能选择市场分割也可能选择区域一体化,因条件而异。条件成熟时,理性的地方政府会选择区域一体化,而且最终能形成全国统一开放的大市场。
  世界一体化最早由荷兰经济学家简·丁(1954)提出,他描绘的是世界各国或地区组成一个统一的经济整体的过程,是经济一体化的最终、最高级形式。后来此概念也被不断延伸。关于当今世界一体化的特点,王潇怡(2006)认为,主要是世界市場进一步扩大,国际分工更加深入,跨国公司成为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主角;徐元(2006)认为,世界一体化在新世纪呈现出加速化、复杂化、跨区化、南北化等特点。在走向世界一体化的路径上,马强(2007)指出以下几点:一体化覆盖的内容由少到多;集团与集团之间签定一体化协定进行合并(下文用A+B模式代替);已有的一体化集团吸纳新成员(下文用N+1模式代替)等。最后,赵颖(2010)指出,区域经济一体化能提高世界科技开发水平,也能拉大南北差距。
  可以看出,目前大多数学者只是单独研究区域一体化或世界一体化,对两者联系的研究并不多,而世界一体化能否实现这一问题在学术界仍有分歧。
  三、走向世界一体化的困难
  即使世界一体化能够实现,也将是困难重重。目前为止,世界上比较有名的区域一体化组织有欧盟(EU)、北美自贸区(NAFTA)和中国-东盟自贸区等。在逐步走向世界一体化的过程中,这些区域一体化组织需要合并、拆解或重组,不论哪种方式都有诸多难题。除此之外,还有国家间的普遍联系性和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等。下面将分别予以介绍。
  1、国家间的普遍联系性。在世界一体化进程中,由于各个国家和地区之间来往非常紧密,会出现“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局面。例如2008年之前,欧洲银行大量购买了美国的证券化金融产品,于是次贷危机爆发后,欧洲很快受到了影响,各国政府为了摆脱衰退,只能不断增加财政支出,造成了欧洲各国债务的不断上升(张尔升,2012)。由于欧洲各国经济低迷,GDP的增长速度难以使政府维持债务,于是加速了欧债危机的到来。可见,美国的次贷危机是欧债危机的重要推手。
  假如在未来的某一天,世界上的很多经济体实现了高度的一体化,此时突然出现剧烈的外部冲击,那么该一体化组织会不会土崩瓦解?在本次欧债危机中,由于希腊在2011年债务占GDP的比重已超过170%,而欧元区国家遇到经济危机时又只能使用财政政策,无法使用独立的货币政策,因而希腊希望退出欧元区。由此看来,世界在走向一体化的过程中会不会经常出现类似问题,使之前的努力前功尽弃呢?正如中国的一句古话: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全球化不断加深过程中的传导机制会成为阻碍世界一体化的因素之一。
  2、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列宁曾经说过,落后国家会先爆发社会主义革命,原因在于当今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纵观经济发展的历史,平衡是偶然的,不平衡是必然的,这样,在经济上才会出现自然垄断,在政治上才会出现霸权主义。在2011年的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美国正式提出TPP协定,其最终目标是建立覆盖APEC所有成员的亚太自由贸易协定,这其中就体现着霸权主义的思想(张琳,2012)。由于发展的不平衡性,APEC成员中的小国无法满足TPP的门槛,就不会去签署TPP协定。   TPP事件只是霸权主义思想的一个例证。霸权主义会使该国希望世界按照它自己的意愿去发展,不惜损害其他国家的利益,导致敌对行为出现,进而阻碍一体化的进程。
  3、A+B或N+1模式的谈判。前者指两个一体化组织合并为一个新一体化组织的过程,其中一个组织由A个成员组成,另一个组织由B个成员组成;后者指某一体化组织再吸纳一个新成员的过程。在世界一体化的进程中,必然要经历这两种模式的其中之一,或两者都要经历。不论哪一种模式,都要经历反复地谈判,每一方都会针对自身的利益而提出要求,一旦双方在大的问题上产生分歧,就会使谈判过程僵持,若没有任何一方肯做出牺牲或让步,一体化的进程就会被拖延。前者由于涉及到两个大的同盟之间的利益,双方的讨价还价能力都比较强,对一体化的阻碍作用也更大。
  在N+1模式中也有一些谈判的阻力因素。(1)地理因素。吸纳地理位置相邻的国家,可以降低运输成本,并且该国可能与现有组织成员之间具有相似的偏好,但是地理距离不能代表经济距离,如中美两国地理距离远但经济距离近。(2)文化因素。文化决定着人们的价值观,进而决定人们的生活方式。如果新成员国与组织内成员国存在文化冲突,那么即使能将该国吸纳到组织中来,该国也难以享受一体化带来的好处。(3)利益分配。这是一国考虑是否融入一个一体化组织时最看重的因素,如果加入该组织后国民的福利水平得不到改进,或者产生大量贸易转移而非贸易创造,或者极有可能被边缘化等,就不会选择加入。(4)政治因素。2011年,美国的债务水平已接近GDP总量的100%,面临严重的债务问题,若债务继续增加,也迟早会爆发债务危机。目前美国仍然享有世界霸主地位,一方面要遏制发展中国家的崛起,另一方面还要转嫁债务危机,主要是通过对外干预,其中TPP倡议就是干预措施之一。俄罗斯在2012年的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提出了欧亚太平洋的合作倡议,也希望APEC成员国能够积极响应。对于每一个APEC成员国来说,加入TPP还是欧亚太平洋,就要考虑政治因素。
  四、结论及建议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虽然国际分工的深化和社会化大生产有促进世界一体化的趋势,但是从普遍联系性、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A+B和N+1两种一体化模式谈判的艰巨性等可以看出,要实现世界一体化绝非易事。由此看来,世界一体化在短期内无法实现,即使在长期,可能也要等到大多数国家爆发社会主义革命并取得胜利后才可能实现,因为资本主义制度有自身难以克服的缺陷,如难以根治危机爆发、霸权主义思想严重等,因此,现阶段很难实现世界一体化。
  那么,在当前的一体化进程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首先,建立一体化组织时,既要充分考虑各个成员的利益,又要制定嚴密的经济政策和救助措施,减少曲折和反复;其次,发展中国家要加强团结,争取改变当前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防止发达国家转嫁危机;再次,各国之间应多进行文化交流,形成相似的价值观,这样有利于形成相似的需求偏好,促进一体化组织的形成。
其他文献
市属国有企业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履行社会责任等方面负有重要使命。当前,国有企业的改革发展已经进入一个攻坚破难的阶段,越是深化改革,越要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加强和
目的:围绕心血管内科急性心绞痛37例临床诊治成效予以分析.方法:2018年9月-2019年9月间至本院行急性心绞痛诊治病患中挑取37例展开研究,结合诊治方案差异分为两组,对两组病患
【摘要】期末考试中大学生作弊现象是当前大学教育中普遍存在,而又难以解决的现实问题。针对这一现象,文章建立了监考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两阶段非对称演化博弈模型,并求解和分析了其演化稳定策略;进一步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相应的制度约束,用于解决期末考试中大学生作弊的问题。研究结果将有助于改善大学生期末考试中的作弊行为,形成良好的考试和学习风气。  【关键词】演化博弈 大学生 作弊  一、问题来源  无论是在国外
目的:探究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子宫内膜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7年12月至2019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207例子宫内膜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
在李泽厚的伦理思想中,理性凝聚是指“理性支配感性”.按照理性凝聚的思想,理性的主宰应是文化心理最关键和最重要之所在,而这样一来,李泽厚的思想就应该走向理性本体,而不是
摘要:社区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是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针对于现阶段社区工作存在问题进行优化,完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是本文要研究解决的重点。  关键字:社区 党风廉政建设  社区作为基层组织成为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重要关口,但在实际的社区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却因为认识不够以及管理方法陈旧、不健全等问题导致严重制约着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有效实现。本文将针对在社区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研究分
目的:研究在膝关节隐匿性骨折的诊断中应用核磁共振的效果.方法:选入我院50例患者为此次研究对象,分别对其实施核磁共振检查及CT检查,检查结果交予本院资深医师完成诊断,对照
西晋前中期的玄学与文学存在不兼容的现象,但到了永嘉时期,一些兼通玄学和文学的士人获得清谈家王衍的欣赏,并成为东海王司马越的僚属,凭借着偏擅玄学的高层政治人物的影响力
在中国文学史上,诗、赋关系紧密,汉魏六朝赋却对诗歌产生着较大的影响.萧统《文选》首选者是“赋”,而且差不多占了全书三分之一的篇幅,由此可知赋在当时人们心目中的重要性.
姜夔创作的《扬州慢》,以具体城市为对象,写出战争摧残下的今昔之感.这种模式,在词体文学的创作中是一种创造,也有着重要的影响力.从宋末元初开始,不少作家借鉴这种模式,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