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医院的发展,专业技术人员在提升医院综合实力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如何管好、用好这些专业技术人员,使他们在医院发展中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并从中选拔各专业领军人物,为医院可持续发展储备人才,建立高效的人才梯队,则是人力资源管理者的核心工作,而完善的专业技术人员档案制度及其动态管理方法,则为专业技术人员的评估提供了全面的信息支持。
一、专业技术人员档案管理范畴
1.基本概念
专业技术人员档案,顾名思义即在组织活动中直接产生的以反映个人经历、政治思想、职业道德、工作表现和业务实绩等为内容的文件材料。
2.归档范围
专业技术人员业务考核表、卫生技术人员工作考核表、职称晋升考核表、进修学习成绩单、公开发表的论文、继
续教育记录等。这是以个人为立卷单位,按照一定的原则和方法加工整理而成的个人业务档案。
二、专业技术档案的特点
1.专业性
集中反映了医院各类专业技术人员业务学习、工作业绩、职称晋升、论文课题、继续教育等业务活动状况。
2.连续性
从技术人员分配进医院见习期开始,到转正定级、初、中、高专用网技术职务的评定;从执业规范化培训、历年业务水平考核,到历次外出进修学习;从论文发表到科研立项、鉴定等各阶段的业务活动,真实地反映了专业技术人员个人专业技术水平的连续变化过程。
3.动态性
专业技术人员的个人成长过程,也意味着其个人业务档案的不断丰富,这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
三、专业技术人员档案的管理
1.从新员工入手,建立专业技术人员对档案的认同感
专业技术档案之于职工个人,乃是其整个职业生涯的真实记录,也是对职工在专业领域活动的不断总结,为其职称晋升、职务认定以及取得学术带头人地位提供最有效的帮助。
以作者所在医院为例,在每年的新员工培训中,医院将专业技术档案的作用,及对职工今后职业生涯的影响作为一项主要内容进行讲解,使他们充分了解建立个人业务档案的意义及与切身利益的密切关系,从而充分调动了专业技术人员支持和参与的积极性,专业技术人员在发表学术论文、参加继续教育,进行科研课题方面也更加积极主动。
2.多方合作,及时掌握专业技术人员动态
鉴于专业技术人员档案的特殊性,管理者可在具体管理当中采取由相关业务部门、职能科室及专业人员个人三方共同承担的方法,实行动态管理,三方齐抓共管各自分离又互相制约。
(1)专业技术人员个人形成材料的管理。各类专业技术人员是个人业务档案形成的主体,根据管理者指定的归档要求,在专业技术人员对各自专业工作中形成的论文、论著及科研申报材料必须在任务完成时,先在主管科室登记备案,再将材料及时移交档案室,档案室签字认可后才能办理各类报销手续。
(2)业务主管部门形成材料的管理。由医务、护理、科教等职能部门根据年初制定的工作计划,对各自管辖范围内的专业技术人员在业务活动中形成的培训、考核等文件材料,进行统一收集、保管,定期集中向档案部门移交,年终考评时根据档案室登记备案情况确定其考核项目完成情况,一方面确保了文件材料的完整,同时也使各专业主管部门对各自管辖的专业技术人员的学术水平、工作状态有了充分的了解。
(3)档案部门的管理。针对专业技术人员个人及主管部门移交的文件材料,档案部门按专业技术职称高低顺序进行分类,排序,随时整理、补充,集中保管、存放。同时,根据医院实际工作情况如职称晋升、医师规范化培训等,档案部门做好沟通工作,每项工作结束提醒相关主管部门及时将材料归档。
四、为医院人力资源管理提供的信息支持
专业技术人员档案的真正价值在于为医院人力资源管理提供信息支持。
1.信息输入
以计算机管理为依托,以月为周期,将归档个人信息输入计算机。
2.信息汇总
以季度为单位,将全院专业技术人员发表的论文数、参加学术会议、进修培训、院内业务考核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3信息服务
根据医院人力资源管理需要,将信息上报医院管理层,为医院下一步对专业技术人员的管理提供依据。同时,完整的个人专业信息也为人力资源部门随时了解相关人员情况提供详细的数据。
实践证明,有效的专业技术人员档案管理,为医院全面了解医护、科研、管理等专业人员的业务情况,考核他们的业务水平及工作能力,进行有计划的专业培训,提供有力的支持,对促进医院专业技术水平持续改进、提高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作者单位:郑州市骨科医院)
一、专业技术人员档案管理范畴
1.基本概念
专业技术人员档案,顾名思义即在组织活动中直接产生的以反映个人经历、政治思想、职业道德、工作表现和业务实绩等为内容的文件材料。
2.归档范围
专业技术人员业务考核表、卫生技术人员工作考核表、职称晋升考核表、进修学习成绩单、公开发表的论文、继
续教育记录等。这是以个人为立卷单位,按照一定的原则和方法加工整理而成的个人业务档案。
二、专业技术档案的特点
1.专业性
集中反映了医院各类专业技术人员业务学习、工作业绩、职称晋升、论文课题、继续教育等业务活动状况。
2.连续性
从技术人员分配进医院见习期开始,到转正定级、初、中、高专用网技术职务的评定;从执业规范化培训、历年业务水平考核,到历次外出进修学习;从论文发表到科研立项、鉴定等各阶段的业务活动,真实地反映了专业技术人员个人专业技术水平的连续变化过程。
3.动态性
专业技术人员的个人成长过程,也意味着其个人业务档案的不断丰富,这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
三、专业技术人员档案的管理
1.从新员工入手,建立专业技术人员对档案的认同感
专业技术档案之于职工个人,乃是其整个职业生涯的真实记录,也是对职工在专业领域活动的不断总结,为其职称晋升、职务认定以及取得学术带头人地位提供最有效的帮助。
以作者所在医院为例,在每年的新员工培训中,医院将专业技术档案的作用,及对职工今后职业生涯的影响作为一项主要内容进行讲解,使他们充分了解建立个人业务档案的意义及与切身利益的密切关系,从而充分调动了专业技术人员支持和参与的积极性,专业技术人员在发表学术论文、参加继续教育,进行科研课题方面也更加积极主动。
2.多方合作,及时掌握专业技术人员动态
鉴于专业技术人员档案的特殊性,管理者可在具体管理当中采取由相关业务部门、职能科室及专业人员个人三方共同承担的方法,实行动态管理,三方齐抓共管各自分离又互相制约。
(1)专业技术人员个人形成材料的管理。各类专业技术人员是个人业务档案形成的主体,根据管理者指定的归档要求,在专业技术人员对各自专业工作中形成的论文、论著及科研申报材料必须在任务完成时,先在主管科室登记备案,再将材料及时移交档案室,档案室签字认可后才能办理各类报销手续。
(2)业务主管部门形成材料的管理。由医务、护理、科教等职能部门根据年初制定的工作计划,对各自管辖范围内的专业技术人员在业务活动中形成的培训、考核等文件材料,进行统一收集、保管,定期集中向档案部门移交,年终考评时根据档案室登记备案情况确定其考核项目完成情况,一方面确保了文件材料的完整,同时也使各专业主管部门对各自管辖的专业技术人员的学术水平、工作状态有了充分的了解。
(3)档案部门的管理。针对专业技术人员个人及主管部门移交的文件材料,档案部门按专业技术职称高低顺序进行分类,排序,随时整理、补充,集中保管、存放。同时,根据医院实际工作情况如职称晋升、医师规范化培训等,档案部门做好沟通工作,每项工作结束提醒相关主管部门及时将材料归档。
四、为医院人力资源管理提供的信息支持
专业技术人员档案的真正价值在于为医院人力资源管理提供信息支持。
1.信息输入
以计算机管理为依托,以月为周期,将归档个人信息输入计算机。
2.信息汇总
以季度为单位,将全院专业技术人员发表的论文数、参加学术会议、进修培训、院内业务考核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3信息服务
根据医院人力资源管理需要,将信息上报医院管理层,为医院下一步对专业技术人员的管理提供依据。同时,完整的个人专业信息也为人力资源部门随时了解相关人员情况提供详细的数据。
实践证明,有效的专业技术人员档案管理,为医院全面了解医护、科研、管理等专业人员的业务情况,考核他们的业务水平及工作能力,进行有计划的专业培训,提供有力的支持,对促进医院专业技术水平持续改进、提高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作者单位:郑州市骨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