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进行问题情境创设浅谈

来源 :速读·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tt322134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设置问题情境,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提高教学的有效性。问题情境创设的方法有:实验法或媒体展示法;通过矛盾设置问题情境法;知识生成点突破法。问题情境创设需要注意的问题有:趣味性要浓;创设时机要好;要以现实生活为基础。
  关键词:新课标;高中数学;问题情境;创设方法;注意事项
  新课标背景下,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应该成为学生的领路人、好朋友、巧助手,教育教学活动应该在教师的主导下,真正以学生为主体而开展。因而,教师能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也就很是关键,它甚至会决定一堂课是成功的还是失败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可采用的方法很多,本文笔者作为一名高中数学教师,主要想在本文中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一谈如何从设置问题情境入手,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以提高教学有效性的问题。
  一、什么是问题情境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有目的、有意识地创设的各种情境,以促使学生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即问题情境的创设在这个过程中,问题的设置应该有明确的目的,不能过于随便。特别是在新课导入的过程中,一定要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去发现情境中的数学问题,从而引发他们去寻找解决问题求知欲。例如,在进行概率一课的教学时,问题情境的创设的作用便显而易见。学生对概率虽说在初中已经有过接触,但因种种原因可能对概率变得有些陌生,那么教师就不妨用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赌博”来进行一个问题情境的创设。如开始上课时,教师手中可以准备刻有1-6数字的两个骰子,上课后同学们做几分钟游戏,教师和同学们各自买掷出的点数之和,并可以根据时间安排掷骰子的次数最后教师获得了胜利,那么我们就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为何老师获得胜利的概率更多呢?其中有什么秘密?这就很自然的引入了概率的教学。
  二、问题情境创设的方法
  1. 实验法或媒体展示法
  数学不是化学,但数学依然能实验,就像我们前文中提到的概率的问题,学生在学习了概率的知识后,就可以进行实验。同样的“采光率”的问题也可以用实验来解决,虽然学生不能将楼房进行改造,但通过同学彼此家庭住房“采光率”的计算,就是通过实验来证明自己所学的知识。而对于一些几何的图形教学,则利用多媒体的展示效果更佳。媒体展示能让学生从抽象到直观,通过教师的指导由直观上升到抽象的过渡。
  2. 通过矛盾设置问题情境法
  此方法适于问题答案较有争议的,或者是答案较为模糊的问题,教师可以先提出假设,甚至给出错误答案,引导学生通过对问题的矛盾焦点所在进行分析。学生处于矛盾的氛围中, 更容易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
  3. 知识生成点突破法
  其实数学知识靠的就是知识点的不断构建和生成来进行的,教师利用这一点就可以设置问题的情境。如《用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必修)教学中,让学生通过正比例函数图象过(3,5)求解析式,再用反比例求解析式。接着设计这样的问题:已知一个一次函数图象通过(3,5)求解析式,一个二次函数图象通过(3,5)求解析式。在前面两个问题的分析下,通过第三个问题的矛盾来引起学生们对知识点的质疑,从而提出待定系数的方法,让知识点在问题的解决中得到生成和构建。
  三、高中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需要注意的事项
  1. 趣味性要浓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而在高中数学问题情境的设置中要根据高中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他们对知识的认识规律人手,这样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通过喜闻乐见的情境投入到对数学知识的学习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通常为谜语或者趣味故事,如在对等比数列求和公式的讲解中可以使用故事教学法来引导学生进入到学习中。作为数学教师可以讲述类似下面这样的故事:古印度一个发明家发明了国际象棋,在接受封赏时,国王问:你想得到什么样的奖励呢?发明者说:我想在棋盘的64个格中,第一格放1颗麦穗,第二格放2颗,以此类推,放到第 64个格子,然后这里的麦穗都归我。但是国王后来找人一计算,发现就是把全国的粮食给他都不能满足他的要求。然后这时候再提问同学:你们能不能帮助国王算箅到底是多少颗麦穗?这样的故事很容易让学生进入到教学情境中,就对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很有好处。
  2. 创设时机要好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进行问题情景设置的最好时机有三个,第一是在导人新课的时候,往往在此时教师可以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第二是在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出现短路或者阻碍的时候;第三是学生在对已学知识进行巩固提高的时候。在导人新课程的时候进行问题情境创设,可以将所要学的新知识的教学目标、内容都包含在问题情境中,这样很容易在教师的带动下使学生形成好奇心,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以一种积极的心态去学习和探索知识。比如讲“抛物线”这一章内容的时候,就可以以体育课上抛铅球作为例子,问同学们要想让铅球抛得远,得到高分的办法是什么。这时候学一定会立刻进入到教学情境中。当学生遇到问题的时候进行问题情境创设,可以帮助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以及思维框架,最终使学生能够在问题中找到自己思维的困境,帮助学生走出困惑,寻找到问题解决的关键。比如在讲授异面直线的过程中,学生并不能够马上理解,会出现这样计算的疑惑,此时,作为教师就应该设置情境,如举现实生活中立交桥、跨海大桥、河流这样的例子,以最直观的形式作为引导,帮助学生找到这些事物的共同性,然后让他们自己得出相关的定义。当学生在对知识的巩固中遇到问题的时候,教师的情境教学能够帮助学生疏通新旧知识的关系,并最终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3. 要以现实生活为基础
  任何知识的学习都最终是要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而在数学课程的教学中重要的一点是以现实生活作为基础来创设问题。将数学知识和生活实际紧密相连,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从生活实际实例出发组织教学内容能够使学生易于理解,而问题情境教学法的使用也能够使学生将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所以说,实际生活和教学是互相联系的。
  总之,注意到以上三个方面的事项,我们就能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设置好问题情境,实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提高教学有效性的目的。
其他文献
《网络营销》是电子商务时代的新型课程,该课程的理论教学与实践相脱节一直是教学领域中的一大难题。《网络营销》课程需要打破传统的纯理论课堂教学模式,取而代之的应该是“
有关带电粒子在洛伦兹力作用下作圆周运动问题,是高考的重点内容也是难点.这些考题不仅涉及到洛伦兹力作用下的动力学问题,而且往往与平面图形的几何关系相联系,这也正是高考
所有测试方法 ,尤其是制修订的标准方法 ,保证能重现测试结果是非常重要的特性。在公布这类方法之前 ,或在进行室间精密度试验等之前 ,进行一次强化试验是一种有效的措施。这
摘 要: 2015年新课标Ⅱ卷全国高考理科综合生物试题紧扣考试大纲的说明,能很好地体现《考试大纲》对考生能力的要求。通过分析本套生物试题特点发现,试题整体难度不大,题目较平稳,在考查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的同时也突出了对学生能力的考查。这就要求师生在复习备考过程中重视基础,注重学生多种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 新课标Ⅱ卷 生物试题分析 选择题 非选择题  2015年新课标Ⅱ卷全国高考理科综合生物试题紧扣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的教学背景下,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小学数学教学的需要。因此,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必要探索“对话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以往的教学模式相比,对话教学不但突出了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而且也调动了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对话;交互发展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小学数学难度不断增加,对学生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小学数学教学中
2015年3月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文中特别指出:与东盟国家陆海相邻的广西,其特殊地理
心理健康是身体健康的必要条件,应城市老年大学重视对老年人的心理关爱,在开设医疗保健课和法律、心理、医疗讲座的基础上,2010年秋季,又成立了法律、心理、医疗咨询室,为老
模具制造技术的发展,对培养高技能模具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一体化教学模式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本文对我院模具专业一体化教学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做了积极的
高职院校在开展职业素质培养的过程中,要将知识和能力培养有机结合。在强调专业核心能力培养的同时,还要加强智力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的培养;既注重专业知识的传授,也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