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摄影史论研究的新视野

来源 :中国摄影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eying970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6年4月22日至23日,《沙飞:现代中国的重要摄影者》(The Photographer Who Shaped Modern China: Sha Fei and His World)学术研讨会和文献展览在哈佛大学费正清研究中心举办。此次在波士顿举办的会议是由哈佛大学艺术史系和中国美术学院中国摄影文献研究所合作发起,由费正清研究中心、哈佛燕京学社、哈佛燕京图书馆联合主办。
  在为期两天的会议中,汪悦进(哈佛大学)、高铮(马里兰大学)、克里斯多夫·菲利普斯(Christopher Phillips,纽约国际摄影中心)、胡素馨(Sarah Fraser,海德堡大学)、杜琳(哈佛大学)、顾铮(复旦大学)、蔡涛(广州美术学院)、高初(中国美术学院)、司苏实(沙飞研究中心)分别作了主题报告,裴宜理(Elizabeth Perry, 哈佛大学)、鲁道夫·瓦格纳(Rudolph Wagner,海德堡大学)、韩琼(Carma Hinton, 乔治梅森大学)、叶凯蒂(Catherine Yeh,波士顿大学)等学者参与圆桌讨论。从美国各地赶来的艺术史和中国研究领域的学者十余人列席。在会议间隙,参会学者查阅了沙飞的女儿王雁女士捐给哈佛燕京图书馆的资料,并参加了在费正清研究中心举办的沙飞影展的开幕式。
  此次会议是2015年12月27日至29日在杭州中国美术学院举办的《战争时期的中国摄影》学术研讨会及文献展的后续研讨。关于边区摄影的个案研究,由《中国摄影》杂志副主编李波先生组稿,于2015年7月号的《中国摄影》上刊载了其中14位战地摄影者的个案作品;12月底在杭州举办的国际学术研讨会,《中国摄影》杂志也是发起单位之一,并作为独家媒体报道与学术支持机构参与。来自国内与国际的学者40余人做研讨会发言,各地的青年教师和学生30余人自发汇集到杭州参加了这次会议。杭州会议分10个场次进行,涉及多个学科作为分会场,会议最后一天也包含出版界和策展界的圆桌专场,力图将图像档案的整理(档案界)、研究(学术界)、展览(美术馆界)、出版(出版界)打通,达成中国摄影史论从档案整理到学术研究、展览、出版的密切合作。
  就摄影档案的学术性整理工作而言,最大的不便在于大多数摄影档案如同其他革命时期的档案一样,是非公开的资料,很少能为学术界所见。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抗战时期的摄影档案较少在档案界与学术界得到整理,而是通过摄影师群体及其子嗣的努力而得以汇集、整理与出版。摄影家后代所做的整理汇编与结集出版工作,例如围绕沙飞、高帆、齐观山、吴群、袁克忠等摄影师,均有很好的成果。在2015年12月,刘峰摄影集刚刚出版,杭州会议邀请了刘峰的家属分享他们的经验和困境,并希望能对家庭档案在学术界的激活,以及青年学者对档案工作的密切参与提供积极的经验。在2016年4月,王雁也在哈佛燕京图书馆向参会的学者赠送的近年来国内出版的摄影资料,如最近再版的《我的父亲沙飞》和石志民先生主编的《晋察冀画报资料全集》。


  顾棣先生是抗战摄影资料在战争年代的重要保管者和整理者,也是重要研究者。他曾在《晋察冀画报》社、《华北画报》社和《解放军画报》社工作,调《山西画报》社后也未曾停止关于这些档案的思考。1980年代中国摄影家协会编写《中国摄影史1937-1949》时,顾棣调取了一批图像,在之后研究和出版中,也不断收集新的资料。他陆续出版了《中国解放区摄影史略》(与方伟合著),《崇高美的历史再现》(和蔡子鄂合著),并在2009年将一生收集的资料和所做研究,结集为《红色摄影史录》。可以说顾棣先生是这个领域最重要的资料整理者。司苏实先生在《红色摄影史录》的材料整理和编辑出版过程中做了大量和细致的工作,写出了精彩的学术文章。自1980年代起,沙飞的家属和沙飞的战友关切和致力于沙飞的档案整理和沙飞的平反工作。王笑利女士和顾棣先生在1980年代做了大量的采访。而王雁女士主持的沙飞的档案整理和研究,与学术界与美术馆联系紧密,这一成果在2005年结集出版为《沙飞摄影全集》,她个人的《铁色见证—我的父亲沙飞》也有颇多学术讨论。这也是近年来战争时期摄影的个案研究最好的成果。最近几年,王雁女士代表沙飞家属,积极推动将沙飞的原始档案捐赠给哈佛燕京图书馆。哈佛大学艺术史系的汪悦进教授作为这一项目的协调人,在协调与衔接档案事务的同时,也邀请学者深入参与到有关沙飞及同时期中国摄影师的研究与讨论中,并筹备一次在哈佛大学举办的围绕沙飞档案与沙飞研究的学术研讨会。这一会议设想经过中国美术学院中国摄影文献研究所主任高初与汪悦进教授的商议,决定由中国美术学院和哈佛大学联合举办这次学术研讨会,将其分为2015年12月在杭州和2016年4月份在波士顿的两场会议,并将杭州研讨会的题目扩展为“战争时期的中国摄影”,成为一场多领域、跨学科的国际学术会议。
  近年来对于摄影档案的整理,有着注重个案研究和口述史抢救的特点,同时也注重跨学科的方法论,在将其引入到中国摄影史的研究的同时形成中国摄影史的学科边界和学科自洽。在海外学术界,越来越多的学者和青年学生将中国的视觉材料作为研究与写作对象,并在广泛地面对和使用近代以来中国的摄影材料的同时,也积累了一套经验和方法。
  摄影文献的整理和研究,也将涉及展览和出版。会议试图将图像档案的整理(档案界)、研究(学术界)、展览(美术馆界)、出版(出版界)汇成一个完整的链条。这呼应着中国摄影史这一初建学科的特性:学者需要身兼口述采访人、策展人和图书编辑等身份,在汇集、整理、展览和出版摄影档案的同时进行研究。这种学术生产和社会生产的紧密合作,使得近年来摄影史的研究卓有成效:个案研究的文献展、学术展、回顾展,地域性的市级美术馆与省美术馆的学术合作,围绕某一历史议题的档案成果的集中出版,由双年展引发的国际策展界的讨论等等,共同组成了围绕“摄影”这
  一社会性档案的整理、研究与讨论。中国摄影文献研究所作为摄影理论与史论的学术研究与教学机构,活跃在文献汇集、学术生产和展览实践的最前沿。杭州会议的出版界圆桌,汇集了过去十年来最有活力的专注于摄影文献、摄影译介与批评、摄影史论与理论的出版社。而策展界的圆桌讨论,则汇集了近年来活跃的文献展与学术展的策展人。


  这两场会议的另一特点是跨学科的学术视野,杭州会议分为9个场次,有艺术史、近代史、革命史、传播学、社会史、人类学、文化史、文学史、摄影史、视觉文化研究、画报研究、女性研究等各个领域的学者参加。围绕近代中国的视觉材料作为研究对象,如此广泛的学科之间的交流还是第一次。为此,近代史会场的召集人王奇生(北京大学)、艺术史会场的召集人汪悦进(哈佛大学)、传播学会场的召集人陈卫星(中国传媒大学)、摄影史会场的召集人晋永权(《中国摄影》)、摄影档案会场的召集人高初(中国美术学院)、沙飞会场的王雁女士和司苏实(沙飞研究中心)等都做了大量的与会学者的沟通工作,使得关于议题的讨论不但可以汇集和深入,也使得开放性的议题设置易于其他学科的学者参与讨论。这与摄影史这一学科在材料上和方法论上的特点是一致的。也是出于这一原因,杭州会议将留出更多的时间讨论与交流,而非宣读报告。波士顿会议的发言学者也来自各个领域,如哈佛燕京学社的社长裴宜理教授从事政治学和历史学研究,胡素馨教授和汪悦进教授都专长于中国美术史研究,而鲁道夫·瓦格纳教授则专长于文学和思想史领域。
  这两次会议之后,与会的国内外学者不但保持着密切的学术沟通,并且也逐渐参与到围绕中国摄影史研究的国内与国际、院校与机构、以及美术馆、出版界的通力合作的工作网络和长期计划中。这一现象折射着中国摄影史论研究领域的跨学科研究和国际学术合作的进入新的阶段。
其他文献
两位伟大的头脑相遇,不管做什么想必都会引起瞩目。近期,国内的文化艺术界就迎来这样一件好事。都为德国人的亚历山大?克鲁格(Alexander Kluge)和格哈德?里希特(Gerhard Richter),一位是著名导演,电视制作人,德国文学最高奖获得者;另一位是当代最重要的画家,“最昂贵的在世艺术家”,两人以“书”的形式展开合作,里希特提供照片,克鲁格负责文字。2016年5月14日,北京人文艺术中
期刊
经过半年的精心筹划与准备,由《中国摄影》杂志社主办的“摄影译文研讨会”于2016年6月25日在北京中国摄影家协会召开,来自翻译界、摄影界及两界双跨的多位专家学者,以及近百位嘉宾出席了本次研讨会。  “诚邀旧雨新朋,勤于思考勇于实践的摄影译界名宿新声,书写专业文章,争辩基本问题,清茶一杯道心曲”本着这样的初心,自2016年1月至研讨会举办,本刊工作人员与参会嘉宾反复沟通,就研讨的问题进行前期的交流讨
期刊
今年6月,曾在香港领一代风骚的摄影家何藩的离世,引起内地摄影界对他前所未有的关注。何藩以及他的作品,对于更多人来说,还是有着很多陌生。  1931年出生在上海的何藩,宿命般地在13岁那年得到了父亲送他的一台柯达 Brownie相机,这台相机决定了他未来生命的走向。少年何藩带着相机在黄浦江边散步,看到一艘小船,不经意地按下快门,父亲帮他到冲晒店把相片做好,家人都觉得照片好看,鼓励他拿去参加美术比赛,
期刊
柏拉图在2000多年前提出了 “洞穴比喻”:一群人生来就被捆绑而不能转身,只能看见身后的阳光和火炬投射到洞底的影子,以为那就是真实的事物;假设有人挣脱枷锁,能够回头看到这些影子的源头—太阳,最初还会头晕目眩、痛苦不堪,还需要一个逐步适应的过程。这个比喻往往被解释为柏拉图完成了两个世界的划分:文字所代表绝对、永恒的理念世界,可知而不可感;日常所见的变动易逝的世界只是幻象,可感而不可知。这个歧义丛生的
期刊
问:我听过你在ICP做的演讲,当时你说对你的创作产生影响最大的因素有三个,分别是《白鲸记(Moby-Dick)》,让-吕克·戈达尔(Jean-Luc Godard)和贝托尔特·布莱希特(Bertolt Brecht)。可以讲一讲他们分别怎样影响了你的创作吗?  答:想要一次性把他们都说完话就太长了……简单来说的话,阅读《白鲸记》让我对19世纪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让我开始认真思考我自己的创作与这种媒
期刊
2016年6月10日,中国著名摄影家、西藏摄影的代表人物蓝志贵在成都去世,享年84岁。  1932年,蓝志贵出生于四川庆巴县白寺驿附近的一个村庄。1945年,经人介绍来到当时民国的陪都重庆最好的三家照相馆之一皇宫照相馆当学徒。1951年7月,蓝志贵以随军摄影记者身份随十八军入藏,成为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批拍摄西藏的摄影师。他在西藏生活和拍摄了20年,留下数以千计高质量的照片,记录了自1950年至197
期刊
常驻多哈的南非和波多黎各摄影组合“克里斯托和安德鲁”(Christto & Andrew),通过一个近期举办的展览《失调的情绪与欲望》(Parataxic Distortion),编织出当地人和海外人对于海湾国家的印象。  克里斯托·桑兹(Christto Sanz)和安德鲁·韦尔(Andrew Weir)在2012年组建了自己的摄影组合,他们利用摄影、多媒体和电影进行创作。  他们的系列作品《失
期刊
20世纪上半叶是一段战乱纷扰的岁月,中国当时的摄影也因为1930年代抗日战争的爆发而突变,从摇摆于与中国传统视觉艺术的融合和现代主义的初步探索,迅速转变为抗战宣传为核心的基本面貌,并且在其后的解放战争和新中国的摄影的基本格局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与其它中国现当代文化研究领域一样,在如此历史背景下,与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战争密切相关的影像被冠以“红色”之名。  从抗战开始至新中国成立的是红色影像体
期刊
时间:06.11—10.02  地点:洛杉矶/罗德美术馆  亿万富翁兼慈善家埃利·布罗德夫妇出资1.4亿美元建造的洛杉矶布罗德美术馆迎来了它的首个特别展,主角是重要摄影艺术家辛迪·舍曼。她的大型特展《辛迪·舍曼:生命的模仿》(Cindy Sherman:Imitation of Life )由菲利普·凯泽策划,囊括了布罗德30年来收藏的一百多件辛迪·舍曼的摄影作品。展览集中梳理了辛迪·舍曼40多年
期刊
2010年的某一天夜晚,那时我在云南怒江拍摄作品《素歌》,我们住的山村小屋停电了,黑暗中我拿着小电筒观看白天拍摄的玻璃底片,电筒的光照亮了玻璃上的银粒子。那些没有被银粒子覆盖的暗部,是完全透明的玻璃,它们沉入了黑暗的虚空。电筒的光穿透了玻璃,影像摆脱了平面的二维空间,在另一个空间维度上生成了一个幻影。这类似于在暗室中用放大机把底片投影在相纸上,制作一张影像的过程。当一幅影像作品最终悬挂在展厅的墙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