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数学教学过程的学生参与提高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素质

来源 :职业·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xpet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所谓素质教育,主要就是要求教师通过知识的载体,对学生实施能动的心理和智能的引导。面向21世纪的中等职业教育,应充分利用青年学子正处在长身体、学知识、增才干的独特阶段,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他们创造性的应用能力。教育学认为,学生无所谓“好”与“坏”,其差别只是学习态度和思维能力等方面有所不同。因此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素质和知识水平,是培养高水平创造型人才的途径之一。从人类的心理发展规律来看,青年是智能发展的重要阶段,特别是创造性思维能力发展的高峰期。高度的思维能力水平依赖于个体渊博的知识、丰富的生活经验、坚定的目的性等等条件。而中专学生已初步具备了这些条件。在中专阶段,正是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关键时刻。教学首先是使学生达到对知识的记忆,但记忆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将所学的知识经过思维的加工,予以改进、扩充,并与原有知识进行重构,即实现知识的迁移,方能为其所用,以解决新的问题。否则,单纯依靠记忆只能使所学得的知识僵化,于应用毫无帮助。而主动参与、学会思考是现代人不可缺少的具有可持续发展性质的基本素质,是培养学生数学素质的前提。
  一、提高学生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参与程度的意义
  数学教学是教师思维与学生思维相互沟通的过程,从信息论的角度看,这种沟通就是指数学信息的接受、加工、传递的动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充满了师生之间的数学交流和信息的转换,离开了学生的参与,整个过程就难以畅通。从认知心理来看,建构主义学习观把数学学习看成在每个学生不同的数学世界里,通过自身的内化、重组、操作和交流主动进行建构的过程,这就表明了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建构主义学习观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当树立“以学生为主”的思想,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促使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从认知学习论的角度看,数学学习的过程乃是新的学习内容与学生原有的数学认知结构相互作用形成新的认知结构的过程, 这个过程是主体的一种自主行为,而数学学科又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和高度的抽象性等特点,所以数学学习更需要积极思考,深入理解。
  数学学习是再创造再发现的过程,必须要有主体的积极参与才能实现。美国教育家波利亚在《数学的发现》一书中写道: “教师在课堂上讲什么,当然是重要的,然而学生想的是什么却更重要,思想应当在学生的脑子里产生出来,而老师仅仅应起一个助产婆的作用。”从当前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来看,激发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就是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这与以培养创造型人才为目的的素质教育完全一致。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不仅具有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近期作用,而且具有提高学生素质的远期功效。
  二、精心创设教学情境, 激发学生主动参与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 “如果教师不想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就会成为学生的心理负担。”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师的真正本领,主要不在于讲授知识,而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让他们兴趣盎然地参与到教学全过程中来。经过自己的思维活动和动手操作获得知识。所以要求教师的课要上得有趣, 要能激发学生的情趣,并且要求学生在学习中运用所学知识时有所发现,力求使学生亲自去发现事物的本质和事物的种种关系,使他们在这种发现中感到自己有所进步。这就是产生兴趣的一个最重要的源泉。学生有了兴趣,就会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教师要努力为学生积极思维创造条件, 时时引起学生的惊奇、兴趣、疑问、悬念、新鲜、亲切等情绪,使教学过程始终对学生有一种吸引力, 吸引他们主动去探索问题,发现问题,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了兴趣,就会在大脑中形成最优的兴奋中心,促进各种感官处于最活跃的状态,引起对学习的高度注意,为主动参与学习提供了最佳的心理准备。
  三、引导学生参与数学课堂教学的全过程
  教师主导作用的效果应以学生主体功能的发挥是否充分来衡量。离开了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 教师的主导作用也是没有意义的。教师的“导”要具有科学性、启发性和艺术性,充分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由于数学中的重要概念的建立、公式定理的揭示及知识的应用,都贯穿着人类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充满着人类创造性思维的“火花”,教师要启发、引导学生亲自参与这些创造性活动的过程,以达到开发智力和能力,提高创造思维的品质,增强创造力的目的,因而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设计出利于学生参与的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
  1.参与数学概念的建立过程,培养学生思维的严谨性
  数学概念的形成一般来自于解决实际问题或数学自身发展的需要,教材上的定义常隐去概念形成的思维过程,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数学概念的建立过程,使学生理解概念的来龙去脉,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必要时还可以通过举反例来准确把握概念的本质。
  例如函数概念的教学,可分几个步骤进行。一是先提出问题: 一台电脑的价格是4500 元,请你计算出x台电脑需要付多少钱? 二是思考讨论: 应付款数y 与电脑台数x 之间的对应关系。讨论后,学生对函数定义的实质理解更加深刻。
  2.参与公式的发现过程,培养学生思维的独创性
  数学公式定理形成过程大致有两种情况: 一是经过观察、分析,用不完全归纳法、类比法等提出猜想,而后寻求逻辑证明; 二是从理论推导得出结论。教学中的每个公式、定理都是数学家辛勤研究的结晶,他们的研究蕴藏着深刻的数学思维过程,而现行的教材中只有公式定理的结论和推导过程,而缺少公式定理的发现过程。因此,引导学生参与公式、定理的发现过程对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例如,在学习三角函数的图像和性质时,通过让学生动手画函数的图像,比较、计算,求函数的振幅、周期,让学生们发现振幅、周期、初相、相位之间的关系,从中领悟到研究数学问题的创造思维进程,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创新能力。
  3.参与解题方法的探索中,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
  解题方法,可用两种方法授给学生: (1)教师通过例题把解题步骤一步一步传授给学生;(2)引导学生思考、探索、发现解题的方法。如果(1)是给学生金子,那么(2)就是授给学生寻找金子的方法。如果要让学生选择,学生肯定选择(2),也只有(2)才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
  例如,在习题教学中介绍多种解法,发挥习题教学的理解功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发展功能。习题教学是应用数学概念去尝试解决问题,只有问题解决好,数学概念的形成才牢固,学生才有可能去创造性地解决一些新问题。在学生参与概念的建立或定理的发现等教学活动中,学生体验着发现者和创造者的快乐,心中产生强烈的探求知识的欲望。使新知识成为他们数学认知结构中的一部分,最终形成数学素质,使素质教育落实到实处。因此,我们要敢于挑战传统的教学法,授学生以“渔”,而不是“鱼”,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使学生终身受益。
  (作者单位:余丽川,四川省公路机械技工学校;
  王波,四川大学)
其他文献
自2007年在山西翼城大河口村发现霸国墓地后,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对该墓地进行了考古发掘。霸国墓地的墓葬规格高,等级差别明显,随葬品丰富,为研究霸国丧葬制度乃至西周王朝与地
针对甘蔗叶片中含有大量酚类和色素等干扰物质的现象.通过对甘蔗叶片蛋白样品制备、上样量和电泳条件等方面做了必要改进,建立了一套适用于甘蔗叶片蛋白质组分析的双向电泳(2-DE
新抗凝药-达比加群(Dabigatran)PK华法令华法令抗凝治疗挽救了一大批血栓栓塞性疾病患者的生命,改善了他们的生活质量。但是,华法令的治疗与安全范围非常窄,个体差异比较大。量不
【正】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已经基本解决了生活的温饱问题,进一步追求高质量的生活品质、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问题便提上了我们的议事日程。
研究背景:由能量代谢过剩引发的肥胖在全球急剧增加,英国学者2016在《柳叶刀》发表显示,到2025年全球肥胖率男性将达到18%,女性超过21%,过度肥胖率男性超过6%,女性超过9%。肥
对5种不同蛏类的ITS2核苷酸序列进行扩增、测序及分析。结果表明:5种蛏类的509个序列位点中共有49个保守位点,402个变异位点,318个简约信息位点,84个单突变位点。5种不同蛏类遗传
为促进我国联合收割机行业持续健康地发展,督促生产企业贯彻执行国家强制性标准,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国家质检总局对联合收割机产品质量进行了国家监督抽查,共抽查了黑龙江、河北、
体育教学艺术是在体育教学中教师所表现出来的技巧和风格,是遵循教学原则、教学规律和方法的创造性运用,是教师获得最优教学效果的根本保证。体育教学是一门科学,同时又是一
众所周知,幼儿园教育是人生教育起步阶段,非常重要。俗话说三岁定八十,如果把握好幼儿年龄段的兴趣爱好,采取有效措施和教学方法,能够让幼儿在快乐中学习和成长,并且注重发散
【正】对拥有不同心理问题的学生群体加以有针对性的诊疗,为他们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是每个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笔者通过实验,对优等生、中等生以及后进生群体进行分类教育,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