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除一次性氧气管塑料气味

来源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zgtbh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氧气吸入是临床中最常见的急救措施之一,通过吸氧可以纠正各种原因造成的机体缺氧状态,有利于疾病的治疗和康复.临床使用中笔者发现,一次性氧气管拆开包装后常存有塑料的异味,且冬天使用时,塑料质地变硬,前端刺激鼻孔后患者感觉不适,有一部分患者因不能耐受而拒绝吸氧治疗,或是将鼻导管的前端远离鼻孔,影响治疗效果,不利于疾病的康复。

其他文献
门诊注射室是门诊进行治疗的重要场所,注射和输液是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由于门诊注射和输液的患者密度大,时间紧,工作量不稳定,难以做到计划安排,往往造成这里是差错多发的场所.随着医疗条件的普遍改善,群众的医疗卫生素养的提高,护理人员对质量标准的划分,超越了传统的一元质量认知,需要寻求一种新的管理模式,来提高服务质量。
目的 评价预期健康教育计划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制定预期健康教育计划,将需进行腰椎间盘突出症开窗或半椎板切除髓核摘除术的6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1例)应用预期健康教育计划干预,对照组(31例)应用传统的常规健康教育方法.健康教育达标率及患者满意度在患者出院前1 d进行调查,作为住院期间健康教育效果评价指标,采用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评分,比较分析患者术前及术
目的 调查入住心脏外科ICU患者家属的心理状况,分析可能的相关因素,提出预防及干预措施.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入住心脏外科ICU的100名患者家属进行问卷调查,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本组100名患者家属SCL-90所得总均分为(173.46±0.87)分,高于国内常模的总分(160.00±0.8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00,P<0.05),患者家属普遍存在焦
摘要: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背景之下,新媒体技术作为一种特殊的媒体形态,主要以移动电视以及网络作为媒介。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媒体,新媒体的出现更好地迎合了人民群众对于精神文化的需求,满足了人民群众的信息表达需要,因此具有重要的影响力。本文就高校共青团在新媒体时代的建设路径进行探讨,希望能够积极探索共青团工作开展的新思路,使得共青团工作与新媒体技术得到更好的契合。  关键词:高校共青团;新媒体时代;建设路
目的 调查分析PBL教学法对于培养本科护生科研能力的效果.方法 把60名本科护生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与实验组各30人,对照组以传统教育方法实行老师一对一指导.实验组分三个层次采用PBL小组形式教学.结果 两组护生实习前科研能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习结束后实验组护生的临床科研能力及毕业论文写作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PBL教学法能够充分调动本
摘要:在公共建筑施工中,明确隔震支座施工技术应用要点,加大质量控制力度,对于保障公共建筑质量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针对此,本文概括了隔震支座技术的原理、施工特点、应用价值与施工流程,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质量控制措施,旨在为技术人员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关键词:公共建筑;质量安全;隔震支座  前言  近年来,公共建筑数量及规模不断扩张,并逐步成为现代化城市建设的重要标志。与此同时,随着生活质量水平的不
我院血液净化中心有常规血液透析机器65台,维持性透析患者约360例,年总透析量约43 000例次,透析结束时,回血方法采用密闭式回血法。笔者工作中发现密闭式回血方法存在一些缺陷:密闭式回血时动脉侧管近心侧的血液回输有阻力且耗时长;较常规回血方法多50ml生理盐水;如果患者动脉端压力高(假性动脉瘤),不宜采用密闭式回血。自2010年笔者采用回血小窍门(巧妙应用动静脉连接头),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期刊
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发展被列上了议程。为了解决能源短缺的问题,人们必须关注新能源的研发,其中风能对新型清洁能源具有较强的应用价值。风力发电电气控制技术应用广泛,因此分析风力发电现状,了解电气控制技术和应用策略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风力发电;电气控制;应用分析  引 言:  经济发展造成能源快速消耗,加快污染,为了改善这一现状,持续研发新能源,目前新能源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起着重
静脉输液是临床工作中常用的护理技术操作之一,无论哪个科室每天均要进行此项操作,尤其在急诊科及内科较多.静脉输液是有创操作,因而必须严格遵守无菌操作流程.护士的慎独及工作态度也是影响输液质量的因素,这些都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切身利益。
期刊
患者男,27岁,某航空公司工作人员,于2010年8月24日所飞行航班在着陆时发生意外坠落,被困于机舱内,飞机在受到外力撞击下发生断裂,机舱内燃烧物起火散发出大量高浓度刺激性气体,患者吸入热烟雾(高浓度刺激性气体)后出现呼吸困难,伴咳嗽,咳黑色痰块或条索状,曾两次出现窒息,曾应用大量糖皮质激素(甲强龙500 mg/d)、阿奇霉素0.5 g/d、氨曲南2.0 g 2次/d,后改为泰能0.5 g每6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