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透析回血技巧

来源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lal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院血液净化中心有常规血液透析机器65台,维持性透析患者约360例,年总透析量约43 000例次,透析结束时,回血方法采用密闭式回血法。笔者工作中发现密闭式回血方法存在一些缺陷:密闭式回血时动脉侧管近心侧的血液回输有阻力且耗时长;较常规回血方法多50ml生理盐水;如果患者动脉端压力高(假性动脉瘤),不宜采用密闭式回血。自2010年笔者采用回血小窍门(巧妙应用动静脉连接头),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其他文献
摘要:在项目建设过程中,相关企业需要不断加强制度和机制的完善,以确保港航项目建设质量。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在各个环节配置一些具有较高工作经验的专业人员。如果出现共同的质量问题,技术人员可以及时采取科学的方法进行处理,从而保证工程的质量,减少企业的损失。  关键词:港航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  引言:在混凝土施工過程中,如果发现问题要立即停止施工并查找原因,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处理相关问题,避免出现施工质
目的 依据评分量化决策CCU护理干预分级.方法 修订及编制CCU护理干预分级量表(简称分级量表),根据量表评分与医生开具医嘱护理等级相结合,对CCU住院的406例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分级.结果 依据量表评分分值界定护理干预评分分级范围,CCU护理干预级别无1级预防性护理,评估项目总分低于30分为2级护理,评估项目总分30~45分为3级护理,评估项目总分大于45分为4级护理;经检验,据分值判别护理干预级
目的 探讨肿瘤患者临床化疗的全方位护理。方法 对临床化疗的步骤进行分析并进行妥善的有针对性的护理。结果 全方位护理能最大程度地减少或避免化疗给患者带来的不良反应。结论 对肿瘤患者实施临床化疗的全方位护理是完成化疗计划的保证。
摘要:现如今,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城市化建设不断加快,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生态环境问题逐渐显露出来,然而城镇化趋势不断加快,我国土地资源越来越紧张。因此,在发展过程中合理规划土地,加大土地空间开发新格局,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对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土地利用规划;环境保护规划;三界四区;空间衔接  1生态红线“、三界四区”以及环境功能分区概念  1.1生态红线  生
门诊注射室是门诊进行治疗的重要场所,注射和输液是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由于门诊注射和输液的患者密度大,时间紧,工作量不稳定,难以做到计划安排,往往造成这里是差错多发的场所.随着医疗条件的普遍改善,群众的医疗卫生素养的提高,护理人员对质量标准的划分,超越了传统的一元质量认知,需要寻求一种新的管理模式,来提高服务质量。
目的 评价预期健康教育计划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制定预期健康教育计划,将需进行腰椎间盘突出症开窗或半椎板切除髓核摘除术的6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1例)应用预期健康教育计划干预,对照组(31例)应用传统的常规健康教育方法.健康教育达标率及患者满意度在患者出院前1 d进行调查,作为住院期间健康教育效果评价指标,采用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评分,比较分析患者术前及术
目的 调查入住心脏外科ICU患者家属的心理状况,分析可能的相关因素,提出预防及干预措施.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入住心脏外科ICU的100名患者家属进行问卷调查,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本组100名患者家属SCL-90所得总均分为(173.46±0.87)分,高于国内常模的总分(160.00±0.8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00,P<0.05),患者家属普遍存在焦
摘要: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背景之下,新媒体技术作为一种特殊的媒体形态,主要以移动电视以及网络作为媒介。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媒体,新媒体的出现更好地迎合了人民群众对于精神文化的需求,满足了人民群众的信息表达需要,因此具有重要的影响力。本文就高校共青团在新媒体时代的建设路径进行探讨,希望能够积极探索共青团工作开展的新思路,使得共青团工作与新媒体技术得到更好的契合。  关键词:高校共青团;新媒体时代;建设路
目的 调查分析PBL教学法对于培养本科护生科研能力的效果.方法 把60名本科护生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与实验组各30人,对照组以传统教育方法实行老师一对一指导.实验组分三个层次采用PBL小组形式教学.结果 两组护生实习前科研能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习结束后实验组护生的临床科研能力及毕业论文写作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PBL教学法能够充分调动本
摘要:在公共建筑施工中,明确隔震支座施工技术应用要点,加大质量控制力度,对于保障公共建筑质量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针对此,本文概括了隔震支座技术的原理、施工特点、应用价值与施工流程,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质量控制措施,旨在为技术人员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关键词:公共建筑;质量安全;隔震支座  前言  近年来,公共建筑数量及规模不断扩张,并逐步成为现代化城市建设的重要标志。与此同时,随着生活质量水平的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