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m-Fen/Ti1-xSnxO2复合催化剂的脱硝性能及抗硫活性

来源 :材料导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pur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Ti1-x Snx O2复合氧化物,浸渍负载质量分数10%的CuOx和FeOy活性组分,制备一系列Cum-Fen/Ti1-x Snx O2催化剂.探究不同Ti/Sn和Cu/Fe(物质的量比)对Cum-Fen/Ti1-x Snx O2催化剂的NH3-SCR反应活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Ti0.67 Sn0.33 O2载体可促进活性组分CuOx和FeOy的相互作用.当Cu/Fe为3:1时,在300℃ 下NOx的转化率达到91.3%;向反应体系通入286 mg/m3 SO2反应3 h后,NOx的转化率仅下降2.6%.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程序升温还原(H2-TPR)、程序升温脱附(NH3-TPD和NOx-TPD)的表征表明,CuOx和FeOy之间存在相互作用,与单一的Cu/Ti0.67 Sn0.33 O2和Fe/Ti0.67 Sn0.33 O2对比,复合催化剂表面吸附氧浓度相对增加15% ~33%,总酸量增大56%,从而提高了催化剂脱硝活性.
其他文献
近年来,纯有机室温磷光(RTP)材料由于具有长的激发态寿命、大的Stokes位移、丰富的激发态性质等特点而备受研究者的广泛关注.相较于重金属配合物或无机磷光材料,有机磷光材料的原料来源广、成本低、合成条件温和,兼具质轻、柔性、可大面积制备等诸多优势,室温磷光材料在数据加密、传感、有机电致发光、生物成像等领域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有机磷光材料具有长寿命发光和三线态发射的特征,利用时间分辨技术能有效扣除生物组织自身的背景荧光干扰,极大地提高生物传感和成像的灵敏度与信噪比,并通过与三线态氧气的TTA过程,有望实
碳化硅(SiC)材料在核能材料和半导体器件等领域有广泛的潜在应用,其辐照效应一直备受关注.结合动态恒温墙技术和恒温恒压热浴算法,本工作基于经典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构建了单晶立方碳化硅(3C?SiC)的连续辐照模型,并研究了室温下连续几千次碰撞级联引起的SiC晶体损伤(对应的辐照剂量高达1 dpa),首次从微观上呈现了SiC从无缺陷到损伤饱和(彻底非晶化、肿胀达到极值)的完整过程.模拟发现持续辐照使得SiC密度明显降低,并储存了大量能量,其数值与文献中的实验结果比较接近.SiC非晶化过程可分为缓慢增长、快速增
通过超声波辅助溶液浸渍的方法,将K2 S2 O8、Ca(ClO)2、(NH4)4 Ce(SO4)4及K2 Cr2 O7等氧化剂分别浸渍在钙基吸收剂表面,形成具有氧化性的活性位点,即氧化位点,改善钙基吸收剂脱除NOx的效果.通过正交实验,在不同超声波功率、浸渍时间和浸渍温度下,按照一定掺杂比例,利用氧化剂对钙基吸收剂进行化学调质.将改性后钙基吸收剂在固定床反应器上进行了同时脱硫脱硝实验,选择污染物的平均脱除率作为评价指标.正交实验结果表明:以Ca(ClO)2作为氧化剂进行超声波浸渍改性效果最好,最优改性工艺
采用水热法制备了不同含量的铝(Al)单元掺杂及铝(Al)、钼(Mo)共掺杂氧化锌(AZO、AZMO)纳米粉体,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荧光分光光度计(PL)、紫外分光光度计(UV-vis)、TG-DTA差热分析、激光粒度分析仪、四探针电阻测试仪等测试手段,探究了Al单元掺杂和Al、Mo共掺对AZO、AZMO粉体结构、形貌及光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所制备的AZO和AZMO纳米粉体为结晶度良好的六方纤锌矿结构.Al、Mo掺杂浓度影响纳米氧化锌粉体形貌、晶体
成功制备了能够在生理pH下快速响应葡萄糖的Alg-g-PNA/Alg-g-PNlPAM可注射复合水凝胶体系.研究了复合体系的温度和葡萄糖响应特性,结果表明,该体系在10℃时为溶胶态,37℃下转变为凝胶态;在pH=7.4条件下,随葡萄糖浓度增加,复合体系的低临界溶解温度(LCST)逐渐升高,葡萄糖响应性良好.考察了复合体系的流体力学特性,结果表明,复合水凝胶体系具有良好的热响应可逆性与自修复性.最后,探究了复合体系的体外药物释放行为,结果表明,48 h内,复合水凝胶在高血糖浓度下胰岛素的累积释放远高于低血糖
随着现代工业的快速发展,因危险化学品泄漏和溢出造成的水污染已引起全球关注.含重金属、合成染料、芳香族有机物的废水将造成严重的环境、健康和安全问题.吸附法是最经济、快速、有效的水处理方法之一.传统吸附材料(如活性炭、高岭土、聚吡咯等)对某种类型的污染物表现出高去除能力,但对其他类型污染物的去除效率较低,且存在吸附量小、物理力学性能差、可回收性差等缺点,使吸附技术面临巨大的难题和挑战.近年来,石墨烯的研究热潮推动了吸附材料的高速发展,石墨烯优越的性能使氧化石墨烯/壳聚糖(GO/CS)成为备受关注的研究热点之一
压电陶瓷作为一种可以实现机械能和电能之间相互转换的功能陶瓷材料,广泛应用于传感器、制动器、超声换能器、医学超声成像及发动机燃油喷射系统等领域.在压电陶瓷中,元素掺杂可以有效调控陶瓷的电学性能,伴随掺杂而产生的缺陷偶极子对压电陶瓷性能有着显著而独特的影响.因此研究缺陷偶极子对压电陶瓷性能的调控机理,有助于理解压电陶瓷诸多物理现象的内在成因,譬如老化、疲劳等.通过元素掺杂引入的氧空位会导致钙钛矿结构的压电陶瓷产生缺陷偶极子,而缺陷偶极子与自发极化之间的耦合效应会影响陶瓷的铁电响应行为,从而使得压电陶瓷出现束腰
在军事和日常生活中,过度出血是常见的紧急情况.控制出血不仅依赖于自身的止血机制,还需要外部干预止血,从而需要开发一种低成本、无毒、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的止血剂.由于淀粉具有特殊表面积、来源广泛、无免疫原性、可被人体吸收等特点,成为了止血材料的热门研究.本文主要综述了淀粉止血粉末、淀粉止血海绵以及淀粉止血凝胶这三种止血形式,并总结其未来发展趋势.
我国黏土矿物储量丰富,应用广泛.为满足经济建设发展要求和人民日益增长的需要,近年来,我国大力发展黏土矿物相关产业.在经济战略发展的重要时期,黏土矿物将是未来我国重点优势矿种,其相关研究成为我国矿物功能材料发展的重大突破口,可满足未来国家重大战略和发展需求.黏土矿物具有特殊的形貌结构、优异的理化特性、较好的生物相容性,在新兴生物医学领域展现出极大的应用潜力.一直以来,多种给药方式都受到药物泄露、突释、剂量依赖毒性等多方面限制,大大降低了药物的生物利用度与治疗效果,这便对药物载体提出了新的要求.目前应用于药物
为研究埃洛石纳米管(HNTs)协效常规阻燃剂(CFR)改性沥青的阻燃性能及机理,首先采用极限氧指数仪、克利夫兰开口杯和锥形量热仪对SBS改性沥青、常规阻燃改性沥青和埃洛石纳米管协效阻燃改性沥青进行阻燃性能测试;然后采用热重?差示扫描量热仪(TGA?DSC)研究沥青燃烧过程的质量损失和热量变化,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和热重?红外联用技术(TG?FTIR)研究沥青燃烧过程中固相物质和气态产物的时程变化,采用数码相机(DC)和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表征沥青残渣的宏微观形貌,来探寻HNTs协效C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