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例创伤性脑挫裂伤护理分析

来源 :健康之路(医药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ery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创伤性脑挫裂伤患者的临床有效护理措施。方法:对45例脑挫裂伤患者的全程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45例脑挫裂伤患者经心理护理、围手术期护理等综合护理措施43例治愈,2例转诊。结论:创伤性脑挫裂伤患者常伴其他复合伤,护士通过专业、精心、全面的护理可减少并发症,提高治愈率,有利于患者顺利康复。
  【关键词】创伤性;脑挫裂伤;护理
  【中图分类号】R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6)04-0024-01
  脑挫裂伤主要发生于大脑皮层的损伤,可为单发,亦可多发,好发于额极、蹑极及其底面[1]。患者伴有头痛、呕吐、头晕、意识障碍、抽搐或偏瘫等症状。由于脑挫裂伤病情变化快,并发症多,专业性强,护理难度大,引起人们的关注。为提高护理质量、减少并发症、保证患者顺利康复,我科于2015年1月~2016年1月对收治的45例脑挫裂伤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围手术期护理等综合护理措施,结果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45例患者中,男31例,女14例;年龄12~76岁,平均40.5岁;所有患者均经CT诊断脑挫裂伤,其中合并胸部外伤2例、腹部外伤3例,骨折2例。
  2 护理
  2.1心理护理 病人受伤后常表现为精神紧张、忧虑烦躁,护理人员应针对病人的心理状态,对患者提出的问题耐心细致地解释,使患者了解疾病的病因、治疗及减轻控制症状的方法,让患者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树立与疾病做斗争的必胜信念,与患者通过语言交流进行心理护理,促进康复。
  2.2 一般护理 迅速清除口腔内异物,吸痰或血,必要时行气管切开;保持呼吸道及耳道通畅,吸氧,行心电、血氧监护,严密观察、记录意识状态、瞳孔大小、光反应情况及生命体征变化。休克患者迅速建立两条以上的静脉通道,全力进行抗休克治疗;需要手术的患者,作好术前准备,备皮、备血、留置导尿;当患者出现意识改变,两侧瞳孔不等大,应考虑到脑疝发生,及时通知医生进行抢救;保持屋内安静,减少头部搬动,翻身动作应轻柔。床头抬高15-30度有利于促进脑血液循环和水肿消退;饮食宜进高热量、高蛋白、高纤维素饮食。不能进食者,可鼻饲供给营养,记录24小时液体出入量,注意水电解质平衡,保持大便通畅;使用20%甘露醇脱水治疗时应快速静脉滴入,并确保针头在血管内,以免药液外漏导致组织水肿或皮肤坏死[2];在输液前向患者解释药物副作用,避免患者的紧张情绪;患病卧床期间使用6-氨基己酸或其他止血药时易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护士应特别注意双下肢有无肿胀疼痛等临床表现。
  2.3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①肺部感染:遵医嘱早期、合理、适量使用抗生素,可防止吸入性肺炎。对呕吐频繁的患者应采取侧卧位,及时清除呕吐物;痰多时随时吸出,定时帮助患者翻身、拍背。②昏迷患者的护理:保持皮肤清洁干燥,每2h翻身、扣背,保持呼吸道通畅,呼吸道有分泌物及异物时应立即吸出,以防窒息。必要时做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辅助呼吸,减少肺部并发症。有呼吸困难者,给氧气吸入。垫气垫床,床铺保持平整、干燥,避免压疮的发生。按摩偏瘫肢体保持功能体位。注意口腔护理,预防继发感染[3]。③发热的护理:有丘脑下部或脑干损伤出现中枢性高热宜早期采取人工冬眠低温疗法:头部戴冰帽、注意防止耳廓冻伤;腋下及腹股沟放置冰袋;50%酒精或温水擦浴;药物降温。④脑血管痉挛的观察及护理:脑血管痉挛分为急性痉挛期和迟发性痉挛期,床边经颅多普勒检查是较可靠的诊断方法。临床常使用尼莫地平扩张血管,防治脑血管痉挛,护士应严格控制好静脉滴注速度。⑤保持引流管的通畅:保持各种引流管道的通畅,留置导尿的患者每天更换集尿袋 1 次,并用络合碘每天清洁消毒尿道口2次,防止泌尿系感染。
  2.4康复护理 康复护理的目标是最终恢复患者复行走能力和语言清晰,使残疾减轻到最低限度,因此在神经学症状不再发展后尽早进行康复训练。首先对患者进行肌力的评估,然后和家属一起制定锻炼计划,本着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互动练习;诱导和鼓励患者说话,耐心纠正发音,从简到繁,反复练习坚持不懈;预防发生肢体功能障碍,每4小时做1次肢体被动运动和按摩,30分钟/次,帮助患者做关节内旋,外展,伸展等运动,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挛缩并将肢体保持在功能位置。然后练习翻身,促进肌力恢复。随着患者病情好转,能坐稳后要及时进行站立的行走锻炼,指导患者站立平衡训练;双手扶杆站立--单手扶杆站立--不扶杆站立达到三级平衡。行走训练,指导患者先原地踏步,走时由慢到快,循序渐进。
  3结果
  45例脑挫裂伤患者43例治愈,2例转诊。
  4体会
  由于脑挫裂伤常伴有多脏器损伤,护理工作复杂,需要护士熟练掌握本病临床特点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密切注意神志、瞳孔、血压的变化,注意控制血压在正常范围内,加强责任心,细心观察,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处理。关注以下并发症的发生与处理:①蛛网膜下腔出血:因脑挫裂伤所致,典型临床表现为突然剧裂头痛、恶心、呕吐、脑膜刺激征阳性和血性脑脊液[4]。护理人员遵医嘱给予药物对症处理,病情稳定、排除颅内血肿以及颅内高压、脑疝后,未解除头痛可以协助医生行腰椎穿刺,放出血性脑脊液;②消化道出血:停用激素,及时清理呕吐物[5],避免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发生误吸。补充血容量,应用止血药和抑酸药物;③外伤性癫痫:可采用苯妥英娜预防发作。发作时使用地西泮控制抽搐。此外,当患者出现高血压时应缓慢降压,每日保证足够的摄入量,并提高与患者的沟通技巧,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及家属的配合工作,加强基础护理,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本组研究表明,脑挫裂伤患者需要精心合理的临床护理,护理工作者除具备精湛的护理技术,良好的服务态度外,更重要的是完善医学基础理论和临床各科专业理论的学习,不断挑战和提高自身护理水平,达到优质护理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吴在德,吴肇汉,外科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61.
  [2]谭玉秋,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护理[J].医学信息,2009,22(8):1649.
  [3]李玉红,75例脑挫裂伤护理体会[J].中外医疗,2008,6,(18):128.
  [4]张繁荣,尹明达,不典型SAH误诊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7,10(8):142-143.
  [5]冯娟娟,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应激状态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5,4(3):369.
其他文献
【摘要】临床毕业实习是医学教育过程中的重要教学环节,是医学生将所有的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结合的关键阶段,毕业实习直接影响到医学生毕业后工作质量,因此,我们必须顺应当前医学教育改革的潮流,合理采用多种教学方式与手段,改进临床教学方法,以期提高教学质量与增强学生综合素质。本文就临床医学教学新理念进行探讨。  【关键词】临床医学 教学 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R-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
期刊
【摘要】目的:讨论分析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慢性腰腿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4年1月到2015年12月治疗的90里急慢性腰腿痛临床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30例,治疗组的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的患者采用西医的方法进行治疗。每组患者均治疗1个月,在一个月后,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鳞状治疗效果,研究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慢性腰腿痛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患
期刊
【摘要】临床上对于结核病多采用药物治疗方法,但是在治疗过程中,抗结核药物容易造成肝损害,一方面影响到结核病的继续治疗,另一方面则影响到患者的健康生活,因而了解抗结核药物致肝损害的研究对于做好早期预防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探讨的是抗结核药致肝损害的研究进展,全文在具体分析过程中,首先简单的介绍了抗结核药致肝损害的发病机制,同时分析了抗结核药致肝损害的高危因素,其次分析了抗结核药致肝损害与免疫机制的异
期刊
【摘要】目的:对小儿哮喘的发病机理与治疗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对在我院2014年4月至2016年4月期间接受治疗的90例小儿哮喘患者的基本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然后在此基础上对小儿哮喘的发病机理以及治疗方法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总结。结果:在本次研究的90例小儿哮喘患者中,外源性小儿哮喘占34.44%,内源性小儿哮喘占36.67%,混合型小儿哮喘占28.89%。本次研究采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抗胆碱药物治疗、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提高病房留置针使用率的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运用头脑风暴,进行主题选定。通过现状把握,目标设定,解析,拟定实施对策,进行效果确认。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后,病房留置针使用率有所提高。结论应用品品管圈的方法,能够保护患者血管,减轻反复穿刺痛苦,确保抢救成功;同时减轻护士压力,提高护士工作效率;提高患者对医院的满意度。  【关键词】品管圈;静脉留置针;使用率;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个性化心理护理干预在妇科肿瘤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4月我院妇科肿瘤患者78例,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n=35)和观察组(n=43),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个性化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SAS评分、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第 1 次排气
期刊
【关键词】糖尿病;自我管理;管理策略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801(2016)04-0017-02  糖尿病是一种与行为( 或生活方式) 相关的慢性终身性疾病,能否得到有效控制与其自我管理行为关系密切。陈霭玲等研究发现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与其生存质量呈正相关[1],但目前我国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处于中等或偏低的水平,并发症的发生率高达67.2%,严重影
期刊
【关键词】:深静脉血栓;预防;护理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801(2016)04-0022-01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临床上常见的术后并发症,是指由血液在深静脉凝结形成血栓,导致的静脉回流不畅。DVT治疗不及时可引起下肢疼痛,浅静脉曲张,加重患者的患肢肿胀,或引起严重性静脉溃疡,严重可进一步引起肺静脉血栓等严重并发症,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和预后质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患者麻醉措施和救治措施。方法:对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30例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患者的麻醉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例患者于手术过程中死亡,27例患者于手术室完成手术,25例患者麻醉苏醒、定向力恢复后回病房,2例患者未恢复自主呼吸带气管插管回病房。结论:快速有效的纠正低血容量性休克,选择恰当的麻醉方法,合理的用药是麻醉成功实施的关键。  【关键词】创伤
期刊
【摘要】目的:预防孕妇在怀孕期间各种不良反应的发生,同时为了减少胎儿某些先天性疾病的发病率。实现对孕妇本人和胎儿在怀孕期间的安全调理,以提高孕妇的生育质量,优生优育。方法:通过宣传怀孕前相关检查的内容及重要性,收集统计资料;另外对怀孕过程中的前、中、后三个阶段饮食和日常运动内容和作用的宣传,对体重及其它生理参数的统计结果进行分析、整理。结果:孕妇及胎儿在怀孕期间的发病率大幅度降低。结论:孕前检查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