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高中学困生心理分析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jiejng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对于农村高中来说,学困生的转化面临诸多困难。学困生存在厌学、情绪敏感、心理逆反等现象,这包含了社会原因、家庭原因和学校原因。
  [关键词]农村高中学校;学困生;现状;原因
  [中图分类号] G6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7)09-0097-01
  每个班级都有学习困难的学生,能否转化,是学校能否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而对于农村高中来说,学困生的转化更面临诸多困难。本文针对农村高中学困生心理,分析现状及存在的原因。
  一、存在的背景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很大的提高,农村家长对孩子成长的投资力度也随之加大。经济条件较好的家庭都希望把孩子送到城区高中就读,而留在农村高中的都是那些经济条件较差、自控能力较差、父母外出务工的留守青少年。由于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时期,城市与农村在经济、教育、文化、生活环境各方面的差异很大,农村青少年自身的适应能力差,部分青少年开始否定自己,接受现实的差距,不思进取。
  二、存在的现状
  1.厌学
  农村青少年容易自我认识模糊,面对应激事件不能正确全面地评估自己的应对能力,夸大自己的缺点,忽视自己的优点,自信心不足,自卑感强,害怕接受新事物等。他们缺乏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和积极性不强;上课不专心,下课不复习,作业抄袭成风,对自己的前途漠不关心。
  2.情绪敏感
  有很多学困生的父母外出打工,爷爷奶奶看管他们,爷爷奶奶年纪大了,看管无力。他们放学经常到同学家串门、逃课上网,对学习越来越没有兴趣,本来不错的学习成绩急剧下降,甚至产生了辍学的念头。行为习惯自由散漫,上课开小差、做小动作、玩手机是家常便饭,影响他人,顶撞教师,群殴同学也司空见惯。有的学生常去结交社会上的闲散人员,甚者彻夜通宵,导致在课堂上昏昏欲睡。
  3.心理逆反,听天由命
  《心理学》告诉我们,逆反心理是一种情绪厌烦或情绪对立状态,是人在感情上的反感、烦闷的体验。学困生产生这种逆反心理,对教师及同学的情感疏远、淡漠,甚至无故仇视教师或仇视优秀同学。而听天由命也是他们的另一种通病,他们“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学习上也曾一度发奋,但遇到困难或挫折时,就“知难而退”,心灰意冷。
  4.“早恋”现象
  缺乏上进思想,学习兴趣不浓,故少数学生把精力分散到与异性之间的交往上,一旦处理不当,就出现早恋的苗头或现象,甚至越陷越深,不能自拔。
  三、存在的原因
  1.社会原因
  在农村有一种新的读书无用论:上学成本高,就业压力大,上高中读大学没什么用,工作照样找不到,不值得。结果出现有希望有条件就进城就读,无希望无条件的家长就抱着“让孩子认识几个字,读好读坏无所谓”的态度。另外,书刊和网络中充斥着颓废、消极、色情、暴力、荒诞的内容,无形中对学生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2.家庭原因
  “问题”学生往往来自“问题”家庭,我们对学习困难、行为不良学生的家庭进行了初步的调查。大部分父母学历不高,基本是初中文化水平,有的甚至只有小学的文化程度,他们缺乏正面对孩子“言传身教”的影响力。有些家长热衷于打麻将喝酒,夫妻常吵架,对孩子的成长不问不管;有25%左右的父母常年在外地打工,缺乏与孩子的沟通;有些家庭离异、单亲、不和或生活相当困难,这些都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和生理、心理上的健康成长。
  3.学校原因
  作为教书育人的教师,应该具备正确的人生观,但有的教师人才观和质量观上具有片面性。“恨铁不成钢”,要求学生面面俱到;有的教师以学习成绩衡量学生。缺乏积极有效的心理优化措施和方法来引导、帮助这个“弱势群体”,而是片面追求成绩;对学生关愛不足,教育工作缺少耐心,艺术性不够。
  由于上述外因,再加上学生的厌学、违纪、忌教、早恋、学习方法不对等内因或所谓的非智力因素,造成这些学习困难学生的存在。因此,对于农村青少年的教育,教师一定要保持热情与爱心,多观察多归因,要以正确的方法教育他们,且要多学习心理知识,与他们正确地交流。
  (责任编辑 斯 陌)
其他文献
将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落实到初中地理教学中,是全面深化教学改革对地理教师提出的更高要求。教师应及时更新教育理念,注重发挥地理学科的育人作用。初中地理教师应依据学情
立足初中生物教学现状,从小组分工实施“角色轮换制”、合作学习内容选择遵循适度性原则、合作学习方式丰富化、坚持“双主”学习理念等四个层面探讨了初中生物合作学习的策
[摘 要]民族音乐在全球化的今天,对于弘扬中华文化起非常关键的作用。但在中学音乐教学中,多数教师过于重视分数,缺乏专业设备,导致中学民族音乐教学僵化。针对此种情况,只有深入挖掘民族音乐的资源,理解民族音乐的作用和有效教学方式,才能够弘扬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  [关键词]民族音乐;音乐教育;音乐素养  [中图分类号] G633.9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7
[摘 要]结合教学现状和教学实践,总结出一套循序渐进且行之有效的作文教学法,可有效提高高三学生的作文水平。“辨文体,夯基础”“严审题,巧立意”“积素材,添内容”“巧借力,真写作”是高三作文时效性训练的四个主要阶段。  [关键词]高三作文;实效训练;四阶段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7)21-0038-01  作文训练是高三教师极为重
对基于HTTP live streaming(简称HLS)协议的流媒体直播系统的工作原理以及结构进行了系统的介绍,利用网络数据分析仪来深入研究客户端与服务器的交互传输过程,剖析了这种技术应
多次反射腔体是激光吸收光谱气体传感器的核心组件,其结构和性能直接影响到整个设备的灵敏度和稳定性.分析了White腔、Herriott腔、CEAS腔等国内外主要应用的多次反射腔体的设
对于《细胞生活的环境》一课,教学设计时采用问题驱动教学模式,以问题为主线,借助生活情境创设,在问题驱动下通过讨论探究、图文分析、总结归纳、角色扮演等活动促进学习的发生,同
基本上所有的范畴都具有转喻结构,英语时态范畴也不例外。和隐喻一样,转喻出现在时态范畴的概念、形式和语义等各个层面。时态系统的范畴化涉及转喻和隐喻两种基本机制,两者构成
目前初中生数学阅读能力不容乐观.研究提高农村初中生数学阅读能力方法有现实意义.
[摘 要]初中語文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的时候,可以把娱乐活动和阅读教学结合起来,创新阅读教学形式;在教学的过程中,淡化灌输式教学,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在布置拓展任务的时候,要兼顾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学习层次。只有教师创新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课型,才能引导学生高效地开展阅读学习。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课型;创新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