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与综合应用”生活化策略

来源 :当代家庭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8865205208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的教育理念也在不断的创新与完善。为了提升小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推出了生活化教学法,符合小学生的思维特征,促进了数学知识在生活问题解决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价值。基于此,以人教版小学数学“实践与综合应用”为例,针对当前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生活化在其中的有效应用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实践与综合应用;生活化;现状;策略
  【中图分类号】G 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9)16-0128-01

1.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新课改与教育体制改革的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目标、方法、理念等均发生了一定程度上的变化,很多先进的教学设备、全新的教学方法走进课堂,为小学数学课堂带来了全新的活力。但是,由于课程改革处于初级阶段,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依旧存在一些问题,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改善,如部分数学教师仍旧坚守固有观念,讲授式教学方法依旧在课堂中占据重要地位,全新的教学方法多流于形式化。又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重理论而轻实践的情况普遍存在,课堂教学脱离了小学生的生活实际,增加了学生对知识理解的难度,同时导致了小学生理论大于实践的“死读书”状态,不利于小学生数学综合学习能力与核心素养的提升与发展。此外,学生在数学课堂中的参与性与实践操作度不高,因课堂时间有限,教师为了追赶教学进度,为了满足考试需求,而产生课堂独立探究、合作互动等实践活动会浪费大量实践,而此在“实践与综合应用”的课程教学中,选择将教材中的现有知识直接讲解出来的方式,这种为了应付考试而开展的“教”与“学”的方法,限制了小学生思维能力与创造意识的发展,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

2.“实践与综合应用”中的生活化教学策略
  (1)课前导入中渗透生活化。精彩的课前导入能够吸引小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专注力,以生活化元素导入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在《实践与综合应用》中的学习兴趣,尽快进入到学习的状态中,为接下来的课堂教学活动打下基础。如在一年级数学“小小商店”中,对于刚刚步入小学校园的他们来说,课堂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处于直观思维状态的小学生,对于抽象知识难以理解,此时利用生活中的常见情景或者参与实际的商场购物活动,创设模拟的商店购物情节,让小学生分别扮演收银员、导购员、购物者,并在询问价格、付钱、找钱的实践活动参与中,提高小学生对人民币的认识,并且在实践活动中掌握购物中的人民币计算方法,以此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引导学生对知识的深入探索,为接下来的课堂教学内容顺利完成做好了铺垫。
  (2)课堂教学中融合生活化。在实际的课堂教学过程中,为了实现课堂教学内容与生活化教学方法的有机融合,教师需要注重教学观念与教学方法的创新,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从现实问题出发,创设适宜的教学环境,活跃课堂氛围,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利用生活中的观察,发挥已有的知识基础与生活经验,对“实践与综合应用”中的问题进行猜测与验证,最终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如在“节约用水,珍惜水资源”的教学内容中,可以在课前让学生收集相关的水资源资料,并以小组的形式观察学校中的某一处水龙头存在漏水情况,记录一分钟漏水的数据。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重点引导学生根据收集到的数据,计算一个这样的水龙头平均每天会浪费多少水,一年呢?十个、百个或者更多这样的水龙头呢?这种融入生活实践的课堂教学方法,调动了学生在“实践与综合应用”课堂中的学习热情,发挥了主体性,在实践活动中不仅总结出了“水滴量与时间”之间的关系,强化了学生的实践能力,更加培养了小学生的节约用水意识,实现了智育与德育的共同发展。
  (3)课后作业布置的生活化。在以往的题海战术下,教师布置的大量课后作业仅仅局限了重复性的理论练习,这种课后作业布置方法不仅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还抑制了小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升,因此需要教师认识到课后作业布置中存在的问题,优化课后作业布置方式。生活化在课后作业布置中的运用,提升了课后作业的开放性与实践性,将课堂理论知识延伸到课外实践生活中,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在生活中应用数学,提升了课后作业布置的趣味性,如在关于物体长度测量的相关知识学习中,教师可以布置学生回家测量桌子、电视机、床的长度分别是多少,如何利用测量的数据计算出物理的体积。又如在《分类与整理》中,让学生课后整理自己的小书房,在实际操作中掌握分类整理的方法与规律,以此体会到成就感,拉近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关系。
  综上所述,生活化教学方法在小学数学“实践与综合应用”中的应用,对于提升小学生对知识理解的深度以及实践应用能力具有重要的帮助,对此,小学数学教师需要结合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特点,制定科学合理的生活化教学方案,以提升小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促进小学生数学综合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高祯祯.浅谈小学数学“实践与综合应用”的教学生活化[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7(03):75-78
  [2]吴海武.淺谈小学数学“实践与综合应用”的教学生活化[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7(08)

其他文献
摘 要:“解决问题的策略”是小学数学教学中比较重要的内容,有利于学生形成策略意识,会借助策略更好更快地解决问题。针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文章提出了以下几个策略:认真钻研教材,准确把握教学目标;创设情境,初次体会策略的价值;充分利用课堂生成资源、体验策略内涵;创新运用,促进策略内化。  关键词:解决问题的策略;列表;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
期刊
摘 要:“深度学习”是在理解学习的基础上,以培养高阶思维能力、反思能力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为旨归的一种学习。伴随着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不断深入小学教学课堂中,教师们也逐渐发现了应该转变过去“愚昧”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们以“理”会“知”,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们养成“知其所以然”的求知欲。本文就探索了如何让一个数学老师能够合格的做到以“理”会“知”—做一个“讲道理”的老师。  关键词:深度学习;生
期刊
摘 要:数学一直是学生和家长谈之色变的一门学科,由于繁多的公式和定理造成学习数学非常复杂,需要记忆并且融会贯通的知识太多,更进一步地,由于它存在严格的前因后果关系,需要很强的逻辑性,所以对大多数学生而言,学习数学困难,同时因为难学,它也失去了趣味性,这就导致学生不爱学数学,更加不会自主地去学数学,这样的“死循环”,说谈“数”色变一点都不为过。针对这一现象,本文系统地讨论了通过创设问题情境、采用启发
期刊
摘 要:生活化的教学模式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越来越多的教师运用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特别是在培智数学的教学中,以学生实际生活为切入点,引导学生逐步理解抽象的数学定义,让学生利用周围所熟悉的事物,掌握数学的解题思路,从真实的生活实践中掌握学习数学的方法,并且能够运用数学知识应对生活中出现的问题。而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注意力不易集中,思维不连贯,要让他们学好数学知识,必须要采取有效的方法,注重教学方式
期刊
摘 要:阅读能力是现代人必须具备的一种学习能力,小学语文教育作为整个语文学习过程中奠定基础的重要部分,这一阶段阅读能力的培养对整个学习阶段有着重要影响。而目前,小学语文教学还存在着许多的不足,导致这一阶段的阅读能力培养质量无法提高,使得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困难也愈加明显。本文通过对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能力培养的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希望能够为国家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
期刊
摘 要:在小学美术教学的过程之中,教师要注重运用得当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进行美育的教学方法才能够使得美术的教学具有实效性。教学方法对于任何学科的重要性而言,都是不能够忽视的,教师必须在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认知规律的前提之下进行美术教学,让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认知规律能够符合学生所处的年龄段。  关键词:小学美育;方法;策略  【中图分类号】G 62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
期刊
摘 要: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也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在基础教育阶段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尤其对于小学生来说,正处在奠定基础的关键时期,因此培养小学生的写作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然而,就目前小学生写作的现状来看,却并不让人乐观,所以直面小学生写作的种种现状,并探索解决的策略,以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无疑就成为了每一位小学语文教师必然要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  
期刊
摘 要:随着新课改不断深入,广大教育工作者正在不断探索新颖教育教学方法,全面实现学生学习主体地位,提高他们综合素质,促进其全面发展。校长是一个学校的思想者、领头者和决策者,更是一名管理者,不仅需要加强教师师德师风和专业技能培训,还要带领他们一起实现学生主体地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本文中,笔者根据多年学校管理经验,就新课改背景下如何实施提高学校管理效率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学校管
期刊
摘 要: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对于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小学义务教育阶段正是学生人生观、思想观和价值观形成最重要时期。班主任要结合学生自然天性特点,积极创新教学理念和管理方法,以良好实现班主任管理实效。本文主要结合当前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展开了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具体策略探究。  关键词:新时期;问题;小学班主任;策略探究;班级管理  【中图分类号】G 625.1 【文献标识
期刊
摘 要:在小学德育中渗透红色文化教育对于小学生来说,不仅能够培养学生朴素、勤勉的优秀品质,还能够激发学生的爱国热忱、坚定信念,成为道德素质过硬、信仰坚定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基于此,本文首先探讨红色文化教育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探讨小学德育中渗透红色文化的有效路径,具体如下。  关键词:小学德育;红色文化;渗透;路径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9)1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