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伴侣相处的十大误解

来源 :时代邮刊·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侣关系是人最重要的关系之一,维护良好的伴侣关系,人的幸福感和生活质量都会大幅提升。遗憾的是,许多人对伴侣关系的认识是不对的,更别说用恰当的方式去解决了。
  误解一:媳妇可以再娶,亲妈只有一个,我当然要向着妈了
  成年人应该明是非、讲道理。一个成年人结婚后,父母就相当于“前领导”,配偶才是你当下最重要的“合伙人”。父母是两口子,你和你媳妇也是,不论在法律上,还是人情上,这都是最亲近的关系。婆媳矛盾难以根治,但是能控制。控制的关键在于明是非、讲道理。
  误解二:老公的工资卡必须由我管着才放心
  作为妻子,你如果你拿走了丈夫的工资卡,他可能会失去上进心。和拿走工资卡相比,更好的家庭财政之道是“钱在他手里,我来定规矩”。例如按比例上交,就是一个能激励丈夫赚钱的好办法。真正见识高的女人,很少会追求控制丈夫的收入。
  误解三:我话虽然不好听,但都是为了你好
  这是一种质量极差的婚姻,关系中的优势一方对劣势一方百般嫌弃。一段婚姻变成这样,就很难长久了。贬低和侮辱确实可能让一个人在短期之内更听话、更服从。但长期来看,被侮辱一方的自尊会严重受损,丧失自信,能力退化,真的变成一个对方口中的“笨蛋”。
  误解四:他只是脾气坏,人还是不错的
  用这种方式为伴侣开脱,你未来相当长一段岁月可能就完了。判断一个人是不是“不错”,就要看他和身边人相处得怎样:能控制情绪、行动可以预期、关心喜欢的人,就是人好;乱发脾气、行动经常失控,就是人不好。和脾气坏的人在一起,你要忍受比一般人多得多的风险。
  误解五:真正爱一个人,就应该把对方放在第一位
  学习、工作、维护人际关系、实现个人成长等等,在爱情至上主义者眼里都是俗务。有些人总喜欢强调伴侣至高无上的虚拟地位。要知道,爱情要仰仗另一个人的慈悲,随时可能被对方收回,它其实是身外之物。
  误解六:老公跟我说他压力大,大男人怎么这么矫情
  我们的文化从不鼓励男人在伴侣面前表现出脆弱,也不反对女人在男人感受到压力时表现出温柔。现实中遇到男人说他压力大时,女人就别犹豫,赶紧去拥抱他,亲吻他,说自己在乎他。这不是肉麻,而是你提供给他的情感支持,也正是这一刻他最需要的东西。要做一对好夫妻、好伴侣,就一定不要舍不得表达爱。
  误解七:都老夫老妻了,还说什么甜言蜜语
  如果问大家“婚姻中是否需要努力保持激情”,大多數人会回答“是”。这就对了。亲密关系任何阶段,称赞伴侣都非常必要。有些人对这件事排斥和拒绝,不是因为不想,而是因为不会。称赞爱人,不用讲理,只需全力而为。
  误解八:心里没鬼的话,手机密码微信密码都会告诉我
  有些情侣和夫妻的关系,就像是警察和罪犯。这样的关系,会让人感到紧张、恐惧,内耗也会非常大。夫妻不能彼此扶持,更无法互相欣赏,每天就是猜疑、防备和计算,大家都没有幸福可言。一个高情商的人,一定会尊重另一半的隐私,不会没事翻他人手机,不会成天疑神疑鬼。
  误解九:如果你真的在乎我,就会让我赢
  “论输赢”是婚姻大忌。好夫妻都是“合伙人”,遇事会商量,开开心心过日子。那些总要分高下、争胜负的夫妻,关系都好不到哪去。没有谁天生就该让着谁,夫妻之间更不该有“输赢”两个字。两人只有一起向前看,才能让这个家更好。
  误解十:离婚的人都会过得很惨,我这辈子打死也不离婚
  近些年我们的社会有个很大的进步,就是对离婚这件事宽容多了。越来越多的人有勇气结束一段糟糕的婚姻关系。如果夫妻两人长期冲突、暴力、冷暴力,不如赶紧离婚的好。勉强自己陷于一段痛苦,甚至危险的婚姻关系当中,是极大的不负责任。有些时候,彼此放手,才是慈悲。
其他文献
在居住方式改变、个性化增强等背景下,加上现代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影响,中国城市社区已由过去的“熟人社会”变成“陌生人社会”。过去是远亲不如近邻,而现在部分邻里之间充斥着功利、冷漠、封闭、失信。这种由社会进步带来的社会病、社区病和邻里病,影响到邻里和谐,要想改变,就要推动“陌生人社会”向“新熟人社会”的转变。  ——中国社会工作协会副会长 马学理  传统的邻里关系是互助性的,目前城市新兴社区里出现的
采訪余秋雨,宛若品味一场文化盛宴,享用一次文化饕餮。  从学术研究、学校领导到实地考察、随笔写作,余秋雨经历了不少彻底的拦断和转换,每次都是在别人认为状态最好的时候离开,一遍遍地从零开始。他说:“我是个行路者,不愿意在某处流连过久。安适的山寨很容易埋葬憧憬,丰沛的泉眼很容易滞留人生,而任何滞留都是自我断裂,任何安顿都是创造的陷阱,任何名位都会诱发争夺,而任何争夺都包含着损毁。”  余秋雨认为,“行
《耶路撒冷圣安妮和圣埃提昂神学院藏乌尔第三王朝楔形泥板》一书于2010年由东北师范大学世界古典文明史研究所Journal of Ancient Civilizations (JAC)杂志社出版。该书为Periodic Publications on Ancient Civilizations (PPAC)丛刊第四种,由日本学者尾崎亨(Tohru Ozaki)和以色列学者西格瑞斯特(Marcel S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土地占用现象日益严重,越来越多的农民丧失土地资本,除此之外,失地农民的社会、物质等其他资本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本文调查分析了益阳市明山村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现状,仔细探讨失地农民保障遇到的困难及造成的原因,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失地农民保障问题的策略。  关键词:失地农民;保障;措施  1 引言   失地农民,无依无靠,只能游走于城、乡间,靠征地补偿艰难的生活,境遇令人
北京的天似乎亮得早些。  清早五点多,拉开窗帘,不仅天已大亮,太阳也有一丈高了。天的西邊还挂着半个月亮,与东边的太阳遥相呼应,一道难得的日月同辉景观。  北京于我,还是一座比较陌生的城市。十几年前来过一回,仅在天安门前留过影,连长城都来不及攀登就匆匆离开了,几乎没有了什么记忆。这一次,我得要好好看看了。  平时在电视上书本上,虽然对北京有所了解,但传媒对北京的雾霾、沙尘暴的报道,更令我记忆深刻。但
提 要:头枕是古埃及人日常生活中用于支撑头部的家具,也是伴随死者进入来世的重要随葬品。在新王国时期,出现了头枕形状的护身符(wrs)。因其形状类似古埃及观念中的地平线,头枕具有太阳象征意义,人的头部枕在头枕上,象征着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头枕可以托举使用者的头部,并将其从与死亡类似的深睡状态中唤醒。因此,作为丧葬用品的头枕能够在冥界唤醒死者,使其复活。此外,头枕的使用还表明了古埃及太阳神信仰的普遍性
《钱锺书选唐诗》即将出版,这一书名是出版社根据书稿的内容.另取的,杨绛先生在稿子的封面上,原来题写的名称是“《全唐诗》录杨绛日课”,钱锺书先生又补题了“父选母抄,圆圆留念”八个字,基本道明了它的性质。后来由于钱瑗不幸早逝,杨先生就把这部由她亲笔抄录的稿子,赠给了吴学昭(稿子的封面上有杨绛的赠语:“此八册抄本,赠吴学昭留念。绛二00九年二月十七日。”按,原稿实为九册)。吴在征得杨先生同意后,抱着学术
此前曾读过大兴的《在生命这袭华袍背后》,最近又读了他的书稿《诗与远方的往事今宵》。读了这两部散文集后,不由得感叹作者个人阅历的丰富多样,和一言难尽的心路历程。尽管作者一再表述自己的自我边缘化,甚至调侃自己抱着种种怀疑的随遇而安,但你还是能在他一个又一个的故事背后,在他弥漫全书的感叹之中,体味到一种对生命的深深眷恋,和比眷恋更深的无奈和荒芜。是的,无奈和荒芜。无常而短暂的生命在剧变的时代和永恒的时间
如果过了若干年,你半夜醒来发现自己已经好长时间没读书,而且没有任何负罪感的时候,你就必须知道,你已经堕落了。不是说书本身有什么了不起,而是读书这个行为意味着你还有追求,还在奋斗,还有不满,还在寻找另一种可能性,另一种生活方式。说到底,读书是一种精神生活。  过去是“书到用时方恨少”,现在是“书到用时方恨多”。今日谈读书,比以前更需要选择的眼界、阅读的定力、批判的眼光。  在信息铺天盖地的时代,要建
林语堂的这本写于一九三四年的《中国人》在八十年代的中国居然如此畅销,在不到半年的时间内连印两版,而且堂而皇之地挤上了小书摊,和琼瑶、亦舒等畅销书作家的作品并列在一起,这多少有点出乎我们的意外。《中国人》在书刊市场极度萎缩的今天却能享受如此殊荣,这究竟是因为林语堂这个多少有点使当今读者感到陌生的名字之使然还是由于这本书确有诱人的魅力呢?  其实,当林语堂一九三四年用英文写就《中国人》后的第三年,中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