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人说,“班主任工作是最好的毁容霜”。山东省威海市古寨小学“三人行”班主任协会的十三位姐妹们,却用自己的不懈追求,潜心研究班主任工作,尝试把班主任工作变成她们的美容霜。
馨雅之居,牵手你我
琐碎的工作常常使班主任们身心俱疲,无幸福可言。这种疲惫主要是缘自班主任工作的被动,教师自我成长意识的缺乏。教师们如果能够实现从被管理者到自我管理的转变,工作将会更有主动性和创造力,职业的幸福感也会随之而来。为此,学校领导经过研讨决定,成立班主任协会,让班主任老师“心有所属”。
曾获“山东省首届十大创新班主任”称号的于青老师有幸成为协会负责人的首选人物。她和学校领导一起为这个组织命名——“三人行”班主任协会。于老师在校园网站上发布了“三人行”班主任成立的公告,广纳学校所有热爱班主任工作的成员。此公告刚发布,就受到老师们的热切关注。十三名年轻的班主任积极报名,成为协会的第一批成员。充满热情的成员们拟定协会口号、会歌、会标,并制定了协会章程。章程明确提出,加入组织或退出组织,完全本着自由、自主的原则。协会的精神是为了“追求教育理想、享受教育幸福”。为了让协会成员能在组织中真正有所得、有所获,协会提出“每周一反思”“每周一活动”“每月一主题”“每月一本书”“1 1手拉手”“每年一精品发表”的六个“一”要求,规范会员的组织纪律性,发展会员学习反思的研究意识。
初升的太阳,像一颗心,预示着班主任要用爱心去做教育,外面的轮廓是古小“古”的拼音缩写“G”。 这便是让人耳目一新的协会会标。从侧面看,会标像三个抽象的人字,有近景有远景,人越来越远,象征协会将会长江后浪推前浪,人才辈出。向上看红色部分,象征初升的太阳,而下面的人形就转变为托举太阳的大手,教师就是托起太阳、托起未来的人。
于是,“三人行”班主任协会成为每位成员成长的馨雅之居。协会的成长深深牵动着学校领导的心。每次活动,几位学校领导都会列席参加,而且为了保持这个民间组织的纯粹性,他们始终以“旁听生”的身份参与整个活动的经过。
主题研讨,牵手心灵
在“三人行”协会中流传着这样的顺口溜:走进三人行,教育理念不新不行;协会研讨不抢不行;班级管理不钻不行。“三不行”带给成员们无限的成长动力,促使成员人人都得“行”。大家都期待着每周五的主题研讨,期待着一场精神的饕餮盛宴。
“我的智慧是大家的”。“认真做事只是把事情做对,用心做事才能把事情做好。”班主任工作千头万绪,“三人行”协会的每位成员潜心研究,用心思考如何让班主任工作更加得法。他们围绕“真正服务学生,为学生一生的成长奠基”,对班级特色活动、班级文化建设、好习惯的养成等进行深入探讨。研讨会上各位班主任集思广益,各抒己见,方法多了,教育思路也更清晰了。每次的研讨都让老师们受益匪浅,学有所获。研讨会上总结出的教育方法,老师们信手拈来,运用到教育实践中,教育智慧不断提升。每周的主题研讨为老师们插上了教育智慧的翅膀。
好书推荐活动也是协会研讨的内容之一。为了提升专业素养,“三人行”协会每位成员每月要读一本教育名著。大批的好书都来自协会顾问王校长的大力支持。老师们精心品读中享受好书的醇香,吸取书中的精华,写下品读的收获和智慧的感悟。随着研讨的深入,老师们笔下流淌的思想日渐丰盈。
“你的困难是大家的”。每周的研讨主题小到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大到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在这里,班主任们都能找到心灵沟通的知己;在这里,每个人都是资源。如果说有经验的老师是提供已经研究完善的课题资源,那么新老师就是提供亟待解决的问题资源。大家在一起相互启发,相互鼓励,一起行走在为人师的路上。
一次研讨会上,刚踏上工作岗位的张奕老师提出自己的教学困惑:她信奉“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认为只要让学生开心,喜欢上她的课,就可以包容学生的一切。然而不久她发现学生管理起来越来越难,甚至有学生对她说:“老师,我不喜欢上你的课。”她一脸忧伤地讲述着自己的经历。看到小妹遇到难题,大家纷纷帮她支招。董老师分析说:“教师没有爱是不行的,但光有爱也是不够的。师爱是需要讲艺术的,是需要智慧的。三分教学,七分管理。小学生的管理尤为重要。”宋老师告诉她,要学会充分发挥自己的个人魅力,让学生对老师产生崇敬之情,“亲其师,信其道”。
经过老师们的点拨,张奕老师恍然大悟,脸上洋溢着喜悦。第二周的研讨会上,她欣喜地告诉大家:现在孩子们爱上她的课了,课堂纪律也明显好转。
在协会里,大家的心是相通的。每个老师的一喜一忧都被大家看在眼里。哪位老师的情绪有些低落,大家就会及时给予心理抚慰。大家发自肺腑的话语就是医治他心灵创伤的神丹妙药,再大的困难在这里也会变得渺小。每个人都能从这个温暖的小屋里获得温暖和教育智慧,补足动力,心情愉悦地做好每天的工作。
“这方舞台是大家的”。“三人行”协会每周的研讨气氛都非常热烈,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表达着自己的观点,思想在碰撞,智慧在闪光。走进活动室,你一定会被她们的热情所打动。短短几周的时间,大家从最初的一两个人发言到如今的争先恐后、各抒己见,老师们的参与热情空前高涨,她们由衷地说:“三人行,不抢不行!”协会的研讨为大家提供了展示自己,交流思想的舞台。
快乐工作室,牵手收获
六个“一”的有效实施,使老师们收获着,幸福着,感动着。为了给老师们提供更广阔的交流空间,“三人行”协会又建立了自己的网站——“三人行”班主任工作室。进入工作室的人,不觉间会被一种温馨愉悦的气氛所感染,全面感受到协会的成长历程与每位成员独特的教育经历。
在网站上方,“教育因爱而精彩”的主题格外引人注目。王校长特意为工作室题写下对联,上联:谈师论道三人行;下联:栽桃种李丛中笑;横批:乐在其中。工作室设有“协会公告、协会规程、教学反思、教学故事、读书点滴、它山之石、班级特色、会员风采”八个工作间,每个工作间各具特色,异彩纷呈。
“教学反思间”“教学故事间”记录着老师们每周撰写的千字教学札记。作为一名教师,每天跟孩子们在一起,有不少的新鲜故事发生,每周千字的教学札记积累下了老师们教学的点滴。一开始,老师们觉得写作是一种负担,但很快大家就感觉到原来写作也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尤其是自己的文章被别人欣赏、肯定,成就感便油然而生,更激励着自己写出更好的文章。老师们在写文章的同时,也会对学生更添一份关注,多一份反思,多一份用心。
“三人行”班主任工作室不仅吸引着协会的每个成员,而且受到广大家长的关注。家长们欣赏到这个温馨小屋的一处处,一幕幕,感动之余,留下真诚的话语:班主任是伟大的;她不仅教孩子知识,而且教孩子生活;既是严肃的父亲,又是慈祥的母亲;不仅有善意的提醒和严肃的批评,更有细心的关爱。在感恩节的日子里,我代表古寨小学的家长朋友们,衷心感谢你们,你们辛苦了!老师们也用心回复:谢谢你们,可敬的家长朋友!这份浓浓的祝福我们收下了
馨雅之居,牵手你我
琐碎的工作常常使班主任们身心俱疲,无幸福可言。这种疲惫主要是缘自班主任工作的被动,教师自我成长意识的缺乏。教师们如果能够实现从被管理者到自我管理的转变,工作将会更有主动性和创造力,职业的幸福感也会随之而来。为此,学校领导经过研讨决定,成立班主任协会,让班主任老师“心有所属”。
曾获“山东省首届十大创新班主任”称号的于青老师有幸成为协会负责人的首选人物。她和学校领导一起为这个组织命名——“三人行”班主任协会。于老师在校园网站上发布了“三人行”班主任成立的公告,广纳学校所有热爱班主任工作的成员。此公告刚发布,就受到老师们的热切关注。十三名年轻的班主任积极报名,成为协会的第一批成员。充满热情的成员们拟定协会口号、会歌、会标,并制定了协会章程。章程明确提出,加入组织或退出组织,完全本着自由、自主的原则。协会的精神是为了“追求教育理想、享受教育幸福”。为了让协会成员能在组织中真正有所得、有所获,协会提出“每周一反思”“每周一活动”“每月一主题”“每月一本书”“1 1手拉手”“每年一精品发表”的六个“一”要求,规范会员的组织纪律性,发展会员学习反思的研究意识。
初升的太阳,像一颗心,预示着班主任要用爱心去做教育,外面的轮廓是古小“古”的拼音缩写“G”。 这便是让人耳目一新的协会会标。从侧面看,会标像三个抽象的人字,有近景有远景,人越来越远,象征协会将会长江后浪推前浪,人才辈出。向上看红色部分,象征初升的太阳,而下面的人形就转变为托举太阳的大手,教师就是托起太阳、托起未来的人。
于是,“三人行”班主任协会成为每位成员成长的馨雅之居。协会的成长深深牵动着学校领导的心。每次活动,几位学校领导都会列席参加,而且为了保持这个民间组织的纯粹性,他们始终以“旁听生”的身份参与整个活动的经过。
主题研讨,牵手心灵
在“三人行”协会中流传着这样的顺口溜:走进三人行,教育理念不新不行;协会研讨不抢不行;班级管理不钻不行。“三不行”带给成员们无限的成长动力,促使成员人人都得“行”。大家都期待着每周五的主题研讨,期待着一场精神的饕餮盛宴。
“我的智慧是大家的”。“认真做事只是把事情做对,用心做事才能把事情做好。”班主任工作千头万绪,“三人行”协会的每位成员潜心研究,用心思考如何让班主任工作更加得法。他们围绕“真正服务学生,为学生一生的成长奠基”,对班级特色活动、班级文化建设、好习惯的养成等进行深入探讨。研讨会上各位班主任集思广益,各抒己见,方法多了,教育思路也更清晰了。每次的研讨都让老师们受益匪浅,学有所获。研讨会上总结出的教育方法,老师们信手拈来,运用到教育实践中,教育智慧不断提升。每周的主题研讨为老师们插上了教育智慧的翅膀。
好书推荐活动也是协会研讨的内容之一。为了提升专业素养,“三人行”协会每位成员每月要读一本教育名著。大批的好书都来自协会顾问王校长的大力支持。老师们精心品读中享受好书的醇香,吸取书中的精华,写下品读的收获和智慧的感悟。随着研讨的深入,老师们笔下流淌的思想日渐丰盈。
“你的困难是大家的”。每周的研讨主题小到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大到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在这里,班主任们都能找到心灵沟通的知己;在这里,每个人都是资源。如果说有经验的老师是提供已经研究完善的课题资源,那么新老师就是提供亟待解决的问题资源。大家在一起相互启发,相互鼓励,一起行走在为人师的路上。
一次研讨会上,刚踏上工作岗位的张奕老师提出自己的教学困惑:她信奉“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认为只要让学生开心,喜欢上她的课,就可以包容学生的一切。然而不久她发现学生管理起来越来越难,甚至有学生对她说:“老师,我不喜欢上你的课。”她一脸忧伤地讲述着自己的经历。看到小妹遇到难题,大家纷纷帮她支招。董老师分析说:“教师没有爱是不行的,但光有爱也是不够的。师爱是需要讲艺术的,是需要智慧的。三分教学,七分管理。小学生的管理尤为重要。”宋老师告诉她,要学会充分发挥自己的个人魅力,让学生对老师产生崇敬之情,“亲其师,信其道”。
经过老师们的点拨,张奕老师恍然大悟,脸上洋溢着喜悦。第二周的研讨会上,她欣喜地告诉大家:现在孩子们爱上她的课了,课堂纪律也明显好转。
在协会里,大家的心是相通的。每个老师的一喜一忧都被大家看在眼里。哪位老师的情绪有些低落,大家就会及时给予心理抚慰。大家发自肺腑的话语就是医治他心灵创伤的神丹妙药,再大的困难在这里也会变得渺小。每个人都能从这个温暖的小屋里获得温暖和教育智慧,补足动力,心情愉悦地做好每天的工作。
“这方舞台是大家的”。“三人行”协会每周的研讨气氛都非常热烈,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表达着自己的观点,思想在碰撞,智慧在闪光。走进活动室,你一定会被她们的热情所打动。短短几周的时间,大家从最初的一两个人发言到如今的争先恐后、各抒己见,老师们的参与热情空前高涨,她们由衷地说:“三人行,不抢不行!”协会的研讨为大家提供了展示自己,交流思想的舞台。
快乐工作室,牵手收获
六个“一”的有效实施,使老师们收获着,幸福着,感动着。为了给老师们提供更广阔的交流空间,“三人行”协会又建立了自己的网站——“三人行”班主任工作室。进入工作室的人,不觉间会被一种温馨愉悦的气氛所感染,全面感受到协会的成长历程与每位成员独特的教育经历。
在网站上方,“教育因爱而精彩”的主题格外引人注目。王校长特意为工作室题写下对联,上联:谈师论道三人行;下联:栽桃种李丛中笑;横批:乐在其中。工作室设有“协会公告、协会规程、教学反思、教学故事、读书点滴、它山之石、班级特色、会员风采”八个工作间,每个工作间各具特色,异彩纷呈。
“教学反思间”“教学故事间”记录着老师们每周撰写的千字教学札记。作为一名教师,每天跟孩子们在一起,有不少的新鲜故事发生,每周千字的教学札记积累下了老师们教学的点滴。一开始,老师们觉得写作是一种负担,但很快大家就感觉到原来写作也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尤其是自己的文章被别人欣赏、肯定,成就感便油然而生,更激励着自己写出更好的文章。老师们在写文章的同时,也会对学生更添一份关注,多一份反思,多一份用心。
“三人行”班主任工作室不仅吸引着协会的每个成员,而且受到广大家长的关注。家长们欣赏到这个温馨小屋的一处处,一幕幕,感动之余,留下真诚的话语:班主任是伟大的;她不仅教孩子知识,而且教孩子生活;既是严肃的父亲,又是慈祥的母亲;不仅有善意的提醒和严肃的批评,更有细心的关爱。在感恩节的日子里,我代表古寨小学的家长朋友们,衷心感谢你们,你们辛苦了!老师们也用心回复:谢谢你们,可敬的家长朋友!这份浓浓的祝福我们收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