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合中的数学思想

来源 :高中生学习·高一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enm07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集合中蕴含着丰富的数学思想,在解有关集合问题时若能灵活运用这些数学思想,可以简洁、巧妙地解决这些问题.下面谈谈集合中常见的数学思想方法.
  
  1. 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数形结合思想,是将抽象的数学语言与直观、具体的图形结合起来,通过“数”与“形”的相互转化,达到化难为易、化繁为简的目的.集合中常用的手段是数轴法和韦恩图法.
  例1 设集合[M={x|][-2  解析由[M⋂N=N]得[N⊆M].
  ①[N=∅],[2t+1≤2-t]时,[t≤13,M⋂N=N]成立;
  [[2t+1]][[2-t]][[-5]][[-2]]
  ②[N≠∅]时,由图中数轴所示,
  可得[2-t<2t+12t+1≤52-t≥-2],解之得[13  综上①②可知,实数[t]的取值范围为{[t]|[t]≤2}.
  点评应用数轴解答有关集合问题时,应先画出数轴,然后依据题目的条件将集合准确地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再借助数轴的直观性,从而使抽象的集合问题的解答过程简捷、巧妙、形象、直观.
  例2 设[I]为全集,[S1、S2、S3]是[I]的三个非空子集且[S1∪S2∪S3=I],则下面论断正确的是( )
  A. [∁IS1∩(S2∪S3)=∅] B. [S1⊆∁IS2∩∁IS3]
  C. [∁IS1∩∁IS2∪∁IS3=∅]D. [S1⊆(∁IS2∩∁IS3)]
  解析如图,[S1∪S2∪S3=I],[∁I(S1∪S2∪S3)=∅],
  即[∁IS1∩∁IS2∪∁IS3=∅].
  点评对于涉及的集合个数、信息较多或未给元素的抽象集合,研究其关系或运算时,常考虑用韦恩图求解.
  2. 等价转化思想
  等价转化思想就是在解答问题时,需要对所给定的条件进行转化,只有通过转化,给定的条件才能以有效利用.
  例3已知集合[A={x|x2-5x+6=0},][B={x|mx+][1=0},]且[A⋃B=A],則实数[m]组成的集合是.
  解析由题意知,[A={x|x2-5x+6=0}={2,3}.]
  ∵[A⋃B=A⇔][B]是[A]的子集,
  又[∵B={x|mx+1=0},]
  [∴B]是[A]的真子集.
  ∴[B=∅]或[B={2}]或[B={3}].
  ①[B=∅]时,[m=0].
  ②当[B={2}]时,[2m+1=0]解得[m=-12].
  ③当[B={3}]时,[3m+1=0]解得[m=-13].
  [∴m]的值组成的集合是[{0,-12,-13}].
  点评数学语言通常包括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和图形语言等,在处理集合问题时,我们经常需要将这几种语言进行转化,但在相互转化的过程中要注意转化的等价性.
  
  3. 分类讨论思想
  分类讨论的思想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也是一种基本的解题策略.就是化整为零、各个击破的解题手段,使问题变得条理清晰、层次分明、易于解决.
  例4设集合[P={m|-1<m≤0}],[Q={m∈][R|mx2+4mx-4<0]对任意实数[x]恒成立[}],则下列关系中成立的是( )
  A.[P]⫋[Q] B.[Q]⫋[P]
  C.[P=Q ] D.[P∩Q=Q]
  解析[Q={m∈R|mx2+4mx-4<0]对任意实数[x]恒成立},对[m]分类:
  ①[m=0]时,-4<0恒成立.
  ②[m<0]时,需[Δ=(4m)2-4×m×(-4)<0],解得[m<0.]
  综合①②知[m≤0].
  [∴Q={m∈R|m≤0}.]
  答案A
  点评分类讨论是解决集合问题的常用方法.但在分类时,必须要统一标准,简明扼要,做到不重不漏.集合[A]中含有参数[m],需要对参数进行分类讨论,不能忽略[m=0]的情况.
  
  4. 方程思想
  方程思想是中学数学最基本、最重要的数学思想. 就是从分析问题的数量关系入手,把变量之间的关系用方程的关系反映出来,然后通过解方程或对方程进行讨论的方法,使问题得到解决.
  例5 已知全集[U={1,2,4,6,8}],集合[A={8,m,][n,p}],[B={1,mn,mp,np}],且[A=B],求[∁UA].
  解析[∵A=B],
  [∴8+m+n+p=1+mn+np+mp①8mnp=1×mn×mp×np②]
  由②得[mnp=8].又[m、n、p∈U],且[m、n、p]互异,故[m、n、p]中不能有6,只能分别为1、2、4(顺序不定),显然1、2、4也是①的解.
  [∴A={1,2,4,8}],即[∁UA={6}].
  点评本题利用两个集合(有限集)的性质解集合相等的问题,其实质是用方程的思想和方法,即从A=B中找出两个独立的等量关系,要注意排除与集合元素互异性或题设相矛盾的情况.
  
  5. 正难则反的补集思想
  例6已知集合[A={x|x2-4mx+2m+6=0},] [B={x|x<0},]若[A∩B≠∅],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解析[A∩B≠∅],说明集合[A]是方程[x2-4mx][+2m+6=0]的实根组成的非空集合,并且方程①的根有:(1)两负根;(2)一负根一零根;(3)一负根一正根, 三种情况,分别求解十分麻烦,这时我们从求解问题的反面考虑,采用“正难则反”的解题策略,即先由△≥0,求出全集[U],然后求方程①两根均为非负时[m]的取值范围,最后再利用“补集”求解.
  设全集[U={m|Δ=(-4m)2-4(2m+6)≥0}]
  [={m|m≤-1或m≥32}.]
  若方程[x2-4mx+2m+6=0]的二根[x1、x2]均非负,则
  [m∈Ux1x2=2m+6≥0,x1+x2=4m≥0][⇒] [m≥32.]
  ∵[{m|m≥32}]关于[U]的补集为[{m|m≤-1}],
  ∴ 实数[m]的取值范围为[{m|m≤-1}].
  点评在解数学题时,有时从正面求解比较复杂、比较抽象,若调整思路,从问题的反面入手,探求已知和未知的关系,往往能化难为易,从而将问题解决,这就是“补集思想”的解题策略.
其他文献
“快点儿,把它给我吃掉!”听,爸爸又在吼叫了,“不吃头菜,就吃泥鳅(就是鞭子)!”  唉,这就是我的爸爸。可是,我的爸爸他不知道,我一见那黑乎乎的头菜就倒胃口,更何况还是满满一大碗!但是,我那嫩嫩的皮肉之躯,又怎能禁得起他那“泥鳅”的侍候?我百般无奈,只能慢吞吞地把头菜往嘴里塞,心中却在愤愤地想:我要是能当一天爸爸……那该多好啊!  要是真有一天能够跟爸爸位置互换,我要狠狠地教训他一下,让他也体会
听说森林里来了一只拉链熊,小动物们不知是祸是福,便派长耳朵兔子去打探情况。  兔子在森林里走来走去,终于碰到了拉链熊。可是,兔子觉得,它和普通的熊好象没什么区别,除了胸口上有一条“金光闪闪”的拉链——好漂亮的拉链呢,怎么看都像人类穿的夹克衫。可是,熊身上怎么会长出人类的拉链呢?  兔子正在迷惑不解,拉链熊转过身来。兔子忽然好害怕,吓得拔腿就跑。咚!兔子撞在了一棵大树上。  “扑嗵、扑嗵”,拉链熊走
摘要:在苏教版的小学语文教材中,提出了许多独具特色的阅读教育方式和模式,全面有效地提升了小学生的语文阅读水准。在本课题中,结合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的特征以及实际教学经验,对如何有效提升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以及如何创新教师教育工作做了深入研讨。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能力 教育创新  在小学语文教育中,一个十分关键的部分就是阅读,在针对低年级的学生进行教学是,老师通常是注重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识得更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