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脱习得性无助感,收获英语学习幸福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ni8637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英语习得性无助感的现象分析
  在经历小学三年级到毕业的四年英语学习后,在初一新生群体中,已经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批英语学困生。在平时的英语教学中,他们表现出以下状态:
  (1)在课上开小差,虽然跟着老师朗读,但从不记得读了什么,既不动脑思考,也不动手记录。(2)老师提问时低着头,被点名时紧张地不知所措地站起来,嘴里念念有词但无法回答问题。(3)作业拖拉,不能按时完成;瞎做或抄袭。(4)考试时拿到卷子写好学校班级姓名,选择题乱写一番后就趴着睡觉,非选择题空白一片。(5)当问到他为什么不主动学习时,他们就会回答:“不会,不懂”等。总的来说是主观上放弃了学习。
  这种心理现象就是习得性无助感(1earned helplessness)的一种表现。
  二、英语习得性无助感的原因分析
  1.心理无助感
  小学生心理较脆弱,在英语学习过程中遇到的挫折和失败严重伤害了他们的自尊心,打击了他们的自信心,使他们体会不到成功的滋味,从而产生了退缩行为,用消极的不作为方式避免引起同学和老师的注意。时间一长,挫折不断出现,就陷入了英语学习的恶性循环:难学→畏学→厌学→更难学→弃学,最终导致他们陷入失败的阴影中。
  2.归因无助感
  英语习得性无助的学生将自己英语学习差归因于自己智力低下,学习难等,而能力、学习难度系数等是稳定的、不可控制的因素,这样的归因会让学生认为改变现状很难。但如果将英语学习差的原因归为自己的不努力,学习方法不正确等等这些不稳定的、可控的因素时,学生就会觉得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改变现状。
  3.动机无助感
  习得性无助学生对失败的恐惧要远远大于对成功的渴望。他们在执行某项任务之前,不是想尽办法去努力成功,而是想着可能会失败,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一遇到困难就很快放弃。与普通学生相比,他们的动机水平要低得多。
  4.策略无助感
  英语学习策略在英语学习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直接影响着其英语学习的效果和效率。英语习得性无助的学生不能有效地使用英语学习的策略,如他们不知道用一定的策略来学习英语、复习英语;另外,就算告知他们学习英语的一些策略,他们也不具备基本的能力来运用。
  二、英语习得性无助感的干预分析
  1.抓住教育教学契机,做好心理疏导工作
  对于在小学阶段就形成的英语习得性无助,初一是一个新的起点,新的环境,是很好的教育转变契机。我们可以鼓励其以重新开始的心态投入到初一的英语学习中来。另外,我们要时刻关注他们,发现他们的哪怕一丁点的进步,及时表扬、肯定他们,让他们体验成功,增强信心,激发兴趣。
  2.设置不同学习目标,提升学习内在动机
  英语学习目标的达到,是最好的激励,也是英语学习的最直接的动机。但经过四年的英语学习,初一新生的英语水平有了高低。这时,需要我们教师尽早摸清每个学生的英语学习状态,积极实施分层教学和分层作业。这里的“不同”,不仅仅是目标任务在学生间的“不同”,更是要随着英语习得性无助学生的不同状态而“不同”。当他们连续几次达到一定目标后,教师就要设置稍高的学习目标,从而逐步提高,推动学生为实现更高地目标而努力。这种“大目标,小步子”,一步一个脚印的达标教学方法对改善习得性无助学生的学习心理起着十分显著的作用。
  3.引导积极归因方式,增强英语学习信心
  英语习得性无助学生习惯于把学习失败归因于自己能力不够或学习太难等无法改变的因素,从而学习积极性降低,最终放弃。我们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应该对他们进行归因训练,引导他们将学习失败的原因归因于不够努力。但如果更大的努力仍然不能带来进步,我们就要引导学生将学习的成败归因于学习方法上。这样的归因能使学生继续努力的同时又能使学生考虑如何努力,如加强认知技能,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和策略。
  4.掌握有效学习策略,提高英语学习效率
  学习策略是影响英语学习的一个重要因素,有效的学习策略会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在平时的英语教学中,可以适时的教授一些英语学习的策略,如:记忆策略、复习策略、做题策略。教了这些方法策略不代表学生就会运用了,对于习得性无助的学生我们还得让他们学会怎么用,这就要求我们平时多关注他们,多训练他们,进行个别辅导。同时,我们可以在讲解学习策略的同时,加入策略归因,维持学生已有的积极归因方式。
  总之,初一新生的英语学习正好处在中小学衔接的关键时刻。我们教初一的英语教师面对已经形成的习得性无助学生,要有爱心,耐心,信心,关注他们,为他们提供心理上的支持,不放过任何一次可以转变他们的机会,使他们通过自身的努力和外在的支持,鼓起勇气投入到新阶段的英语学习中,摆脱习得性无助感,收获英语学习的幸福!
  【参考文献】
  [1] Overmier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新课标提出:教师应倡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等学习方式。学会与他人合作是21世纪人才的重要特征。  【关键词】地理 小组 探究 讨论 合作  小组合作学习,打破了过去全体学生面向黑板,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的束缚。现在几个学生围坐在一起,面对面地合作交流、探究学习。我们学校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最近几年一直在倡导“小组合作学习”。下面就谈谈我在地理课堂上实施“小组合作学习
【内容摘要】课本例题、习题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不可能完全满足实际的教学需要。本文阐述了如何利用微课思想展开初中数学课本例题、习题的选编拓展,侧重从概念理解、巩固到纳入更大范围内的习题选编两大方面展开。  【关键词】选题 拓展 概念 点面 微课  数学课本例题具有典范性,但是对于初中学生而言,他们更需要从不同角度审视数学概念、定理等,需要通过多样的具体题目,才能够比较全面、深入地理解。数学习题是为了帮
【内容摘要】租界曾是列强侵华的基地,同时又让不少难民有了安身之所;租界既是资本主义列强搜刮百姓民脂民膏的根据地,又客观上推动中国近代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动;租界既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化程度,又是介绍西方先进文明的窗口。  【关键词】租界 国中之国 近代化  租界在中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一个半世纪以前,所以很早就有人进行了相关问题的研究。但由于历史的原因,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我国对于租界的研究主要在对租界的批判
【内容摘要】如何从学生个性差异出发,从激发学生数学兴趣,提升学生的数学认知水平,夯实数学基础知识入手,是中职数学教师应该深深思索和大力实践的课题。学生来自“四面八方”,个性突出,差异性较大,中职数学教师必须采取分层教学、个性施教,有针对性的开展课堂活动。  【关键词】学生 个体差异 中职数学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数学在人们生产、生活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渐
【内容摘要】教师在设置教学活动时更加关注着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我创新能力。对于初中历史课堂来说,学生的主导性仍然是教学的重点,教师仍然要以学生为本,找到符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也能培养其他方面的能力。  【关键词】以生为本 切入点 自主学习  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性越来越突出,教师采取的教学方法不仅要适应学生的智力发展,还要配合学生的情商发展。历
【内容摘要】有效的及时反馈是提升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保障。教师要密切关注学生在课堂学习活动中的眼神、表情、语言等,细致梳理教学流程中的独立探究、合作讨论等不同环节,捕捉每一个课堂反馈信息并且及时有效地做出回应,使得课堂教学中信息沟通得以更通畅、更真实和更敏锐,从而达到数学课堂的切实优化。  【关键词】初中数学 课堂反馈 回音壁  回音壁是天坛的一段围墙,它的墙面极其光滑,弧度规则,能够有效地对声
【内容摘要】有效教学必须设计有效问题,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设计有效问题要从实际出发,问在“点”上;加强联系,问到“心”里;科学设计,问出“质”来。  【关键词】有效教学 思想品德课 有效问题  提问是教师组织课堂教学的基本行为之一,问题是教学的核心。在实际教学中,我们经常发现,有些问题提出后,能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发言,也有些问题提出后,学生毫无反应,教室里犹如一潭死水。可见,教学中,我
【内容摘要】学习能力包括理解能力、分析能力、运用能力等,其中自主学习能力尤为重要。高中语文教学不应该停留在教师填鸭式教学阶段,而应该通过恰当的方法和手段引导学生在学习的基础上培养自学能力,从而让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  【关键词】语文教学 自学能力 手段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教学绝对不是把知识灌输给学生,如果一个教师只会把知识传授给学生,那肯定不会是一个成功的教师。在信息高
【内容摘要】职业高中学生的英语基础差,动机弱。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的有效思路之一,就当是结合学生的实际需要。信息社会下的职业高中学生拥有信息交流的软件与硬件,利用它们为英语学习服务,通过信息情境的英语化、信息交流的生活化、课后资源进课堂,可以让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入境并形成表达能力,从而树立学习信心,并为学习动机的持久建立奠定基础。  【关键词】职高英语 学习动机 激发 信息社会  信息社会带来的挑
新课程物理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物理知识和能力,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提升学生的全面素质。初中物理教师要落实新课程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教师要转变观念,运用先进的理念武装自己  在物理教学中,要实现创新教育,首先是教师教育理念的改变。实施素质教育的现在,教师应该更新观念,铸造学生优秀的品格,挖掘学生学习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自己勇敢地担当学生创新学习的示范者、组织者和鼓励者。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