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之过,教育之伤

来源 :云南教育·视界(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ankcod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众人物、成功人士对下一代的培养教育,不只是家庭问题,还关乎一定社会责任
  此刻的李双江,一定承受着数倍于普通父亲的煎熬。作为74岁的老人,17岁的爱子继前年无证驾驶、暴力伤人被劳教后,此次涉嫌轮奸案被刑拘,情何以堪?作为知名歌唱家和声乐教育家,晚年屡因儿子之过向受害者公开致歉,形象受损,委屈谁解?
  而那位新闻主角,想来也有“做名人之后难”的委屈。此次涉嫌轮奸而被警方刑拘的同时有5人,但公众注意力与舆论焦点,几乎全聚集在李双江之子身上。如果不是名人之后,何至于引来如此关注和舆论压力?未满17岁的少年,照片、名字被不加处理地发布,成长经历、家庭成员被连根扒出,这样的“社会处罚”是否失于公平、有违法规?
  当然,也不得不承认,身为公众人物、成功人士的家庭,被过度关注、消费,甚至引来标签化评价,这也是无可奈何之事。公众人物必然要让渡部分私权空间,社会对他们在孝敬父母、培养孩子、关注公益等方面的社会示范和道德品行,也有更多期许。正因如此,公众人物、成功人士对下一代的培养教育,恐怕也不只是家庭问题,还关乎一定社会责任。
  作为这些公众人物的下一代,有更好的成长条件。且不说父辈的成功经历是孩子最好的成长教材,单看这些父辈,或是达到一定地位,或是握有一定产业,与普通家庭相比,孩子们往往有条件接受最好教育、见更多世面、有更多成功机会——事实上,这些家庭中走出了无数优秀的下一代。
  不过,这种家庭下的教育也需更加慎重。孩子们大多不曾经历父辈成功前的艰苦打拼,倘若只展示“成功效应”,恐怕孩子就会误以为,享受“最好”是天经地义、拥有“机会”是顺理成章、有个“好爹”就万事不愁、遇到批评就斥“代沟”“过时”。没有要不到的东西、没有摆不平的事情,势必会把父亲大名当成嚣张的通行证、把炫耀财富视为理直气壮、把无视法律看做勇敢者行动,以致做出种种伤天害理之事,并最终只能害己。而倘若父辈在财富聚敛的过程中有不道德、不正义的成分,在权力的运行中存在违规、犯法,这样的“言传身教”,后果则更加危险。
  教育的失败,对孩子来说,是极端不负责;对家庭来说,将带来悲剧;对社会来说,不仅有损公共形象,还易引发群体对立——诸多“坑爹”个案之所以升级为社会热点,就与其中夹杂身份、暴力、嚣张等元素有关。更何况,他们所处的时代,还需要纾解阶层分化的心结、搭建社会信任的桥梁。
  几年前,李双江夫妇接受媒体访谈,说到培养孩子,曾表达过这样的意思:不会过高要求孩子,不期望孩子人生多“成功”,只愿他快乐、自由地成长,有点个性、带点叛逆也是天性。这样的教育观本身并无错,甚至是对传统功利教育的突破和进步。然而,今天再看,应该引起“这一代”更多思考:当“成功”有了更丰富平实的内涵、社会对新生代价值取向与人生选择有了更多尊重、家庭有条件提供更好的成长环境时,如何不去误导、松懈引导?在培养价值观、树立是非观、增强道德感方面,我们为孩子、为社会做了什么、该做什么?(来源:《人民日报》)
其他文献
编者按:2012年,举世瞩目的十八大胜利召开、航母出海、莫言获得诺贝尔奖,多少大事将彪炳史册。2012,又有多少小人物和他们的故事,深深打动着网民和他们的心。无论他们身处哪里,无论他们是伟大或者是平凡,无论他们在什么样的岗位上工作,那些声音,总激励我们、鼓舞我们,传递着“正能量”,令我们振奋前行。本文集结了校长、教育界名人论教育的名句,以飨读者。  校长寄语:大学为理想而生存  复旦大学校长杨玉良
期刊
“我国大多数县区的校际差异比发达国家还要大,相当一部分乡镇和农村学生成绩达标率不到40%。”全国政协委员、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在两会上的发言,引起了很多代表委员的共鸣。校际差异拉大造成“名校独大”:动辄上万人的超级名校,好教师和好生源越来越多;周边的学校“失血严重”,越来越弱。(新华网)  当下,学校与学校、教师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权益差距在不断扩大。以2012年为例,“超级中学”的超能力有目
期刊
纪录片《为什么贫穷》有这样一段对话:初中老师问王盼,你为什么要上大学?她说,我上大学是为了脱贫。看得人那么心酸,感慨万般皆下品,读书下下品。对中国人来说,贫穷并不是一个新鲜话题,在农村更是司空见惯,但是读书致贫却是一个新现象,无数的中国贫穷家庭,不惜举债供孩子上大学,高昂的债务使得这些本不宽松的家庭陷入了漩涡。  作为农村的孩子,从小就被贯穿读书脱贫的思想。励志读好书是曾经年少时共同的追求,上大学
期刊
金华婺城公安分局站前派出所的王警官,接到了一个让人挠头的“报警”——报案人是个妈妈,带着自己10岁的儿子。妈妈说,儿子拿了家里39元钱,她要带儿子自首。转过头,她又偷偷跟警察说,她是想让民警帮忙,“吓唬吓唬”儿子,教育他一下。  想让民警帮忙“吓唬吓唬”儿子,教育他一下。妈妈的做法用心良苦。但这种做法不可取。妈妈重视在儿子身上出现的不良行为,是没有错的,应该说很有必要。但是在如何对待儿子身上出现的
期刊
首次当选全国人大代表的铁飞燕来自云南昭通,生于1992年,是一名普通的交通收费员。  2010年5月4日,铁飞燕随父亲一起到绵阳旅游,飞身跳河勇救4名落水工人。网友评价她是“最美‘90后’女孩”、“英雄,中国的骄傲”、“‘90后’的楷模”。2011年9月20日,她获得了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  她说,“90后”也是值得信赖的,是勇于担责的一代,未来“90后”会担负起更大的责任。  第一年履职为
期刊
目前我国在校博士生已超过25万人,每年授予博士学位的数量超过5万,比美国多出1万多。自2008年起,我国就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博士学位授予国。  如此庞大的博士生规模,质量又如何呢?  创新性是博士培养质量的主要评价指标,而目前这一指标主要体现在有足够国际影响力的学术论文发表上,论文的引用次数直接反映影响力的大小。根据ESI数据库统计,收集在该年的论文中在数量方面,美国排在第1位,中国虽排在第二,但总
期刊
编者按 当前,我国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约有3.4亿。孩子们能否快乐、健康、自由地成长,涉及亿万家庭的幸福,事关中国梦想的可持续实现。受一些不良社会环境、家庭环境的影响,部分少年儿童在成长过程中,人生观、价值观遭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与冲击,出现了人格及心理上的危机。  过重的学业压力,压抑了孩子的个性发展;不完善的家,缺失的爱,使孩子过早地与孤独相伴;上网成瘾、网络色情、校园暴力等“毒素”侵蚀着孩子
期刊
日前,笔者在美国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教育培训及观摩、考察活动。其间,印象最为深刻的便是美国的社会资源高质高效地服务于教育。特别是,美国中小学依托优质社会资源,让孩子们接受素质教育。  学校与社区和社会资源共享  美国学校没有围墙,一切讲求简约、实用。学校与周围社区相通相融,与社会资源相互共享,特别是对校内外教育资源的高度整合与高效利用,成为美国教育的一大亮点。具体而言,如下:  充分利用各类博物、艺
期刊
四月份是高考艺术生“发证”的时候。但是,选报播音主持专业的汪莉却始终没有等到合格证书的到来。她找出春节前到北京某培训中心参加培训时签的“包过”协议书,拨打协议书上的手机号欲问个究竟,听到的回音却是“你拨打的是空号!”  据汪莉诉说,自己文化课成绩不好,音、体、美也没啥特长,在老师和父母的劝说下,她只好选了播音主持专业。她报的是“特训班”,时间是3个月,培训方承诺:名师上课,签协议“包过”,培训费两
期刊
近年来,许多人出于对国内教育的失望,把目光投向外部,非常推崇国外特别是美国的教育,经常建议用美国的教育模式取代现行的教育模式。每一个国家的教育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都有值得他人学习借鉴的地方。自二战以来,美国的教育成功取代欧洲,达到了辉煌的顶点,吸引了全世界的优秀学生,自有其非比寻常之处。但我认为,推崇应当建立在真实了解的基础上,借鉴必须依赖于本国具体国情。否则,单纯盲目的移植必然会导致南桔北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