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不良反应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1版)

来源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guangyun_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的临床应用显著改善肝细胞癌(简称肝癌)病人预后。随着ICIs在肝癌中的广泛应用,免疫相关不良反应(irAE)越来越受到重视。肝癌复杂的疾病特征和多手段结合的治疗模式对irAE管理提出挑战。因此,《肝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不良反应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1版)》编审委员会组织多学科专家共同讨论并制订该共识。该共识聚焦肝癌irAE管理相关问题,提出建议,旨在提高临床医师规范、安全用药的能力,从而使病人从免疫治疗中得到最大获益。“,”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 (ICIs) has significantly improved the prognosis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 patients. With the widespread applica-tion of ICIs in HCC, the management of immune-related adverse events (irAE) gaine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However, the complicated disease characteristics and various combination therapies in HCC throw out challenges to irAE management. Therefore, the editorial board of the \'Chinese expert consensus on the management of immune-related adverse events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treated with 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 (2021 edition)\' organizes multidisciplinary experts to discuss and formulate this consensus. The consensus focuses on issues related to HCC irAE manage-ment, and puts forward suggestions, in order to improve standardized and safety clinical medication, so as to maximize the benefits of immunotherapy for patients.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EVAR)后内漏发生的特点及Ⅰ、Ⅱ型内漏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2018年1月至2018年10月德阳市人民医院收治行EVAR治疗的241例腹主动脉瘤患者.统计术后内漏发生情况,对术后发生Ⅰ型、Ⅱ型内漏影响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241例患者术后Ⅰ、Ⅱ、Ⅲ、Ⅳ或Ⅴ型内漏发生率分别为8.71%、7.47%、1.24%、0.83%.瘤颈长度≤1.5 cm、瘤颈角度>45o 、钙化>25%、形态不规则是发生Ⅰ型内漏的独立危险因素;瘤腔腰动脉数量增多是发生Ⅱ型内漏的独立危险因素.
目的 探讨脑血管介入术后穿刺血管局部血管缝合器不同压迫时间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四川大学华西护理学院收治的行脑血管支架植入术的123例脑梗死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术后血管缝合器压迫时间的不同将患者分为A组(术后6 h取3 M加压固定胶带)、B组(术后9 h取3 M加压固定胶带)和C组(术后12 h取3 M加压固定胶带),每组41例.观察3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并比较术后6 h、12 h、24 h 3组患者的舒适度、疼痛感及焦虑情况.结果 术后6 h,A组患者的
目的 探讨腰硬联合麻醉对腹腔镜子宫切除术老年患者凝血功能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影响.方法 收集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九医院行腹腔镜子宫切除手术112例老年患者临床资料,根据麻醉方式不同分为A组(n=57,采用腰硬联合麻醉)和B组(n=55,采用全身麻醉).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收缩压(SBP)、舒张压(DPB)、心率(HR)、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疼痛评分、Ramsay镇静评分、苏醒质量、凝血功能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
外周动脉疾病(peripheral artery disease,PAD )是由于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狭窄或闭塞引起的一种疾病,会出现间歇性跛行、局部缺血性疼痛和坏疽等一系列影响生命体征的症状.研究表明,患有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 )的PAD患者比单独患有PAD患者的死亡风险更高[1].CKD合并PAD的危险因素、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本文通过探讨2例CKD合并PAD患者的病例特点和诊治经过,并结合CKD合并PAD的相关国内外文献,分析其危险因素、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案的选择
肾动脉瘤是一种罕见的临床疾病,发生率为0.01%~0.97%[1-2].虽然肾动脉瘤通常被偶然发现,且患者无特殊的临床表现,但其可导致高血压及自发性破裂,从而引起腹膜后出血,危及患者生命[3-4].大部分肾动脉瘤为囊状,位于肾动脉分叉处[5].可采用开放血管修复术或血管腔内修复术治疗肾动脉瘤,目标是将动脉瘤隔绝于血液循环之外,保持血流通畅,防止动脉瘤再次破裂出血,并维持肾功能.肾动脉瘤的治疗方式取决于动脉瘤的解剖位置;位于肾动脉分叉的动脉瘤很难排除,通常需要牺牲部分肾脏[6].本研究探讨1例孤立肾肾动脉瘤
欧洲临床营养与代谢协会(ESPEN)于2021年3月15日在线发布最新版ESPEN肿瘤病人营养治疗实践指南。该指南从临床实用性出发,对ESPEN 2017年发布的肿瘤病人营养治疗指南进行缩减,包括肿瘤病人营养治疗的总体原则和特殊类型肿瘤病人的个体化营养治疗,总计43条推荐(内容无变化),并添加流程图,更便于临床医师、营养师及护士等在临床实践中使用。“,”The European Society for Clinical Nutrition and Metabolism (ESPEN) online rel
目前ICC(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的定义、分类和中文命名存在争议。ICC属于肝癌还是胆管癌,归属不清晰,而且“肝内胆管癌”与“胆管细胞癌”两个名称在临床中无区别地同时应用,给实际工作带来混乱。笔者依据国内外权威文献,对ICC的归属、分类和中文命名、以及胆管癌分类提出新建议,指出cholangiocarcinoma的中文翻译应为“胆管上皮癌(胆管细胞癌)”而不是“胆管癌”;将肿块型ICC归属于“原发性肝癌”,命名为“肝胆管细胞癌”;而管周浸润型ICC和管内生长型IC
肝脏是结直肠癌最主要的转移靶器官,近50%结直肠癌病人在病程中发现伴有肝转移,约25%病人发生同时性肝转移,25%病人为异时性肝转移,肝转移是导致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结直肠癌肝转移的预防与治疗是攻克结直肠癌的关键,积极手术治疗可以给病人带来生存获益。笔者总结并分析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器官移植科收治的1例结肠癌肝转移病人多学科团队治疗过程,探讨该病肝切除术的治疗策略。“,”Liver is the most important metastatic target organ of colorectal
减重代谢手术是治疗肥胖症及其合并疾病的有效治疗方式。胃旁路术一直是代谢手术的金标准,但目前袖状胃切除术应用较多,两种手术方式均存在缺点。近年来袖状胃切除术衍生出多种旨在提高其疗效的手术方式,主要包括袖状胃切除+胃束带术、袖状胃切除+空肠旁路术、袖状胃切除+十二指肠空肠旁路术、袖状胃切除+单吻合口十二指肠回肠旁路术、袖状胃切除+单吻合口保留幽门的十二指肠转位术、袖状胃切除+单吻合口十二指肠空肠旁路术等。笔者对袖状胃切除术的新兴衍生手术方式与胃旁路术疗效及安全性的比较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B
腹腔镜解剖性肝切除术已被临床证实安全、有效,逐渐成为腹腔镜肝切除术的主流手术方式。笔者通过对Laennec capsule重新认识,发现其与肝蒂及肝静脉间存在天然解剖间隙,提示Laennec capsule可作为腹腔镜解剖性肝切除术的解剖入路。肝脏的左叶、右前叶、右后叶各有1个独立的肝蒂,在不破坏肝实质的前提下可经Laennec capsule入路在肝外行Glisson蒂横断式肝叶切除术。离断平面上肝静脉的显露同样可以经此入路实现,此操作安全、可靠、方便,具有高度可重复性。Laennec capsule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