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生互动:让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落地

来源 :教育界·教师培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jj_23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加强生生互动,倡导课堂参与是新课改新理念的新要求。语文学习的目标是培养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使学生拥有基本的人文素养和人际沟通能力。通过生生有效互动,可以让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落地生根。文章探讨通过创设情境、组建小组、明确任务、规范语言等方面促进课堂生生互动,使语文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真正落地的教学过程,对于落实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和促进生生有效互动有一定的啟发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生生互动;创设情境;组建小组;明确任务;规范语言
  语文学习过程中的生生互动学习,主要指在学生与学生之间,通过组内比较、评价、互学等形式,形成更为丰富、综合、全面、完善的新认识,通过生生之间的讨论引出新的开放性问题。生生互动学习,真正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学会人与人的交往,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教师要对生生互动学习中讨论、合作学习的结果及时交流评价,提高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使语文学习中核心素养的培养落实、落地。
  一、创设多样化情境,激发生生互动热情
  要让学生在课堂中充分互动,就要利用教材资源、生活素材、学生特长,创设活泼多样的情境,营造互动交流氛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点燃交流互动的欲望。
  1.创设游戏情境,人人参与学习
  游戏是孩子们最喜欢做的事情。喜欢各种有趣的游戏活动,是每个孩子的天性。游戏也培养了孩子们的规则意识,具有其独特的教育价值。在教学中适当穿插有趣、形象直观、适合儿童天性的游戏情境,既可以调动儿童的参与积极性,又能引发学生的好奇心,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参与课堂。
  低年级的孩子们特别喜欢游戏,有的老师就萌发了把“小猴摘桃子”“小兔采蘑菇”“走迷宫”等游戏活动引入孩子们课堂学习的想法,让学生小组竞赛读生词、解决问题,再以小组为单位汇报、点评、改正,然后再汇报,然后,学生就组上有特点和代表性的问题与全班同学交流分享。生生互动在一系列的自主学习活动中形成。
  在学习部编版一年级下册第二课《姓氏歌》时,老师让学生圈出文中的姓氏,找找身边有这些姓氏的同伴。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姓氏,这游戏既简单又接地气。
  同学们都活跃起来了,仿佛一个个都能说会道似的,都愿意讲,你讲我讲大家讲,互动氛围顿时浓厚,学习热情高涨。老师不用讲解课文,孩子们便能根据课文内容用拆分部件、称说偏旁、组词等方法把全班同学的姓氏介绍个遍。这样的游戏活动让学生既认识了字,又倍感亲切,对姓氏文化产生浓浓的兴趣。
  只要肯动脑筋,无论是低年级还是高年级,每篇课文都能找到相应的游戏活动激发学生互动学习。如,在学习《猜字谜》时,营造正月十五猜灯谜的氛围,在教室里挂灯笼,灯笼上写字谜,让每个孩子都参与猜字谜游戏。每人猜字谜的方法不同,在互动学习中孩子们纷纷分享猜字谜的方法,既巩固了识字方法,又了解了构字规律,还激发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在学习《中国美食》这课时,让学生开展“说美食大赛”,用上表示烹饪办法的“炒、烤、煎”等词语。民以食为天,孩子们的介绍五花八门,有本地的特色小吃,也有从书本、动画片、旅游时看到的自己感兴趣的美食,孩子们滔滔不绝,说个没完没了。这样生动有趣的游戏情境创设,为学生营造了很好的互动氛围。这种氛围,不仅仅只是表面的热闹,更有深层次的思维参与。
  2.创建民主氛围,生生平等对话
  教师要围绕学情设计教学目标与活动,站在与学生平等的位置进行对话,不要居高临下,颐指气使,要充分发挥学生主动学习的潜能,倾听孩子的心声,允许孩子各抒己见。这样的教育才能成就每一个孩子,让他们成就自己,认同自己的与众不同。因此,当他们不正确,甚至错得有点离谱的时候,不要忙着发笑,不要急于下定论,教师应该俯下身子与孩子交流,倾听他独特的见解,征求其他学生的意见。全班同学在老师的引导下产生思维的碰撞,会得到更全面,更正确,更完美的认识。如果教师独断专行,不让学生思考、讨论、交流、汇报,长此以往,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就会散失,其创造性的潜能和独特的想象力也得不到发展,可能会有无数爱因斯坦、莫言、屠呦呦被扼杀在摇篮中。
  有位年轻教师教《小壁虎找尾巴》时,她让学生通过字理识记“断”, 她通过幻灯片解释:“左边像被刀剪断的两束丝,而右边则是一把斧头,这断字有刀有斧。”我觉得“断”这个字与图有点差距,用字理识字有点困难,如果教师多让学生说说其他记字方法,学生有可能会用加一加,换一换,编儿歌等方法记“断”字。这样通过生生互动,强化了记忆,提高了语文课堂效率。让每位学生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尽情享受学习的快乐是每位语文老师应该做的事。
  3.利用各种时机,搭建互动平台
  生生互动应该贯穿整堂课,让每位学生尽可能在每堂课上都参与自主合作探究,从而提高课堂效率。教师不能只给予优生学习的机会,剥夺中、差生学习的权利。一些语文教师忽视了差生的情感需求,对其不理不睬,高高挂起,导致学生慢慢丧失了课堂学习热情。新课改要求我们应该多设置自主学习环节,为孩子们搭建各种学习平台,如小组讨论问题、讲故事、互相交流看法等。这样通过生生互动才能真正提升其各方面能力,实现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
  二、组建合作学习小组,落实生生互动特色
  小组合作学习是生生互动一个很重要而有效的方式,如何营造小组合作学习时的互动氛围,让互动进行得更为有效呢?
  首先,要合理搭配,组建互动小组。小组的搭配不仅要考虑学习差异的搭配,还有考虑性别、爱好、性格等方面因素。总的原则是,要方便组内好中差合作,组间公平竞争。
  其次,要充分发挥小组每位学生的智慧和才能。共同讨论组名,精心设计组牌,组牌内容要丰富,如吉祥物、小组成员的集体照、阳光向上的口号、组规、组训、组徽、组歌等等。这样做并不是搞形式主义,而是让孩子们在合作学习时有精神的动力,有利于凝聚合作精神,发挥孩子的学习潜能,形成合作中的竞争意识。   小组合作学习营造了很好的互动氛围,使生生互动能积极主动地进行,生动活泼的课堂在提高学习效率的同时,也培养了团队意识。
  再次,小组内的分工安排应该合理。做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任务,每件事都有人为之负责。
  最后,要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生生互动,并不单纯就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更是师生之间的互动。教师不仅要对学习小组的组长和组员进行培训,让他们知道每次合作学习时该怎么做,而且在课堂上还要进行小组学习的指导,让每个孩子都有学习任务,知道要互动交流什么,怎么交流,交流的意义是什么,让学生感受到生生互动是真实的、有效的,而不是流于形式的走过场。
  三、明确合作学习任务,教给生生互动方法
  生生互动学习过程中,许多学生好像参与了互动学习,但小组长“代劳”现象严重,学生的互动学习能力没有从本质上得到提高。只有掌握了一些基本的方法,孩子们才能循着这些方法积极地进行互动,主动地参与学习。
  首先,合作任务具体化,目标清晰化。如教学《桥》这课时,这样设计互动学习任务学生就会有话可说了:雨有多大?水势有多凶猛?环境描写有什么好处?老支书怎么说怎么做的?这样的结尾有什么好处?各小组组员先学习,再讨论,还可以有感情地朗读。接到学习任务后,各小组组织委员便分配任务,A找出描写雨大的句子,B再找出水势迅猛的句子,C划出老支书怎么说怎么做的语句,D思考这样的结尾有什么好处。一接到指令,各成员便纷纷开始动手学习。学完后,各成员即刻交流,有的谈体会,有的分享表达特点,还有的有感情地朗读。在小组互动学习中,老支书一心为公、无私奉献的精神越来越清晰,老支书伟大的形象便立刻浮现在学生心中。通过自读、自学、交流、讨论,生生有效互动达到不讲自明的效果。
  其次,教师要教给学生互动的方法。如前所述,教师不仅要培训好小组长,还要对生生互动的流程进行设计,形成互动的操作方法。生生互动的形式包括交流讨论、互动展示、互动表演、互动评价等,教师对进行哪种形式互动要胸有成竹,要提前设计好一些互动的流程和相关表格,让学生按照流程展开互动,确保互动过程有条不紊。
  四、规范合作互动语言,养成生生互动习惯
  1. 掌握互动音量,养成交流习惯
  在不同的场合该用多大的声音,这是每个人都应注意的。我们要让学生学会根据课堂不同形式的互动学习需要,决定用多大的声音进行互动。让他们明白在小组内互动学习时,要做到轻声细语,让组内同学听清即可,以免影响其他小组的学习;而在组际互动或集体自由互动时,则应声音洪亮,让所有人都听清楚。只有听清了才能让互动更有效,这也是尊重他人的文明表现。
  2.规范互动语言,课堂井然有序
  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若能掌握一些常规性的交流语言,课堂会更灵动、更加精彩,这些语言可分为常规性汇报语言和评价性语言。
  小组的常规性汇报语言:“同学们好!现在由我们小组向各位同学汇报,分享……”“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第××页第×自然段,由我来和同学们交流一下。”“请大家跟我们组的同学一起读”“我的感受是……” “我的发言完毕,接下来请我们组的××同学发言”“我代表我们小组发言,希望大家认真倾听。”等等。
  小组合作评价性语言一般先说优点,再说不足之处,语言要富有激励性。 “某某同学,你说得对……,我认为……” “你已经掌握了与他人互动交流的技巧,真了不起!只是……”“你的分享很精彩,瞧,大家都看着你,认真倾听!我觉得……”还可以进行学生之间的评价和小组成员之间的互评打分,评出最佳合作奖、热心帮助奖、踊跃发言奖等等。
  规范使用互动语言,使整个学习活动有序有声,有互有动,学生乐于交流、分享,课堂充满了激励与欢樂,充满了合作与进取。
  综上所述,生生互动的课堂从学情出发,把学生放在舞台的最中央,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老师只是学生活动的参与者、组织者、指导者,真正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落实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教育教学理念,从而让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工作得到落实。
其他文献
2月27日,北京平谷区大兴庄镇和邦铭农信科技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邦铭农信将免费为具备条件的蛋鸡养殖户安装传感设备,开通“360°养鸡管家”移动互联服务,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为首期20多个蛋鸡养殖户30万羽蛋鸡提供品种、饲料、防疫、舍管、销售、保险、金融和品牌等蛋鸡产业全链条保姆式服务,预计可实现年產、回购安全鸡蛋2000吨。回购鸡蛋将通过分拣中心筛选后,以“快乐的蛋”品牌化上市销售。致力打造北
当今经济增长快速,但资源过度开采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负担。我国国土面积较大,但森林覆盖率较低,我国森林面积仅占世界森林面积的3.9%,人均林地占有量仅为0.12公顷。至改革开放以来,森林面积减少了11.5%,林业的种植面积也急速减少。我国林木育种从20世纪60年代首个种子园建立起步,随后我国将林木育种被纳入科技攻关计划,并开展濒危珍稀树种调查与保存等工作。生物技术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等多种工程。
在深共融溶剂体系中电沉积制备了 Ni-Mo 合金。利用扫描电镜(SEM)、X 射线衍射仪(XRD)及电化学测试对Ni-Mo合金形貌、结构及性能进行了表征。SEM、XRD测试结果表明,Ni-Mo合金为纳
利用电渗透和高级氧化技术,采用自制实验装置对城市污水处理厂的脱水污泥进行了脱水研究,系统研究了过硫酸盐投加量、铁盐与过硫酸盐比例、电压梯度、脱水时间和污泥厚度对污
卢博士有机液肥选用海洋生物为主要原料,配以美国最新微生物菌群,采用现代生物工程技术,经发酵、酶解及流体纳米螯合技术生产而成,产品富含有机质、氮、磷、钾、氨基酸、微量元素,多种活性有益微生物及植物生长诱导体等,对提高农作物的品质、产量有显著效果,为验证卢博士有机液肥在谷子上的应用效果,特安排此试验,为以后大面积推广提供技术支撑及科学依据。  1 示范地点和作物  黑水镇农业中心试验基地,示范作物为谷
【摘要】数学学习和思维发展始终是相依相随、互相促进的。数学课堂是学生思维发展和提升的沃土,教师应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思维方式和特点,找准教学过程中知识的“生长点、关键点、聚合点、疑难点、核心点、梳理点”这些切入点,有计划、有方法地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引领学生向着思维深处漫溯,开启学生的智慧,绽放数学的魅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切入点;数学思维  能力是保证個体“能”顺利地完成一定活动、
对一种新型两段式水煤浆气化炉的气化效率进行了数值计算和分析。模型中将水煤浆的气化过程分为水分蒸发、煤热解、气相反应和气固异相反应等子模型。气相反应速率需同时考虑
基于当前教育改革形势下对学生核心素养建设和培养工作的重视,以及小学数学教学在学生教育生涯中的基础性作用,各小学院校应提高cf本校学生核心素养工作的重视,并通过教师与学生
基于智能技术的支撑,将有助于对高等教育价值的深度挖掘.对此,新工科的建设亦当与智能一级学科的设置相呼应,让智能科学技术成为理工科通识教育的主体,以切实培养出中国智能
词汇是英语学习的基础。词汇教学一直是小学英语教学的重点工作之一。为了帮助学生掌握词汇,教师会尝试各种教学方法。本文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从教学实际出发,结合英语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