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潜能,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实施成功教育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pehappy5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历史教学中实施成功教育,是指教师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挖掘全体学生的潜能,激发学生的成功动机,指导学生的成功行为,使学生感受到成功的愉悦,升华成功目标,取得历史学习成绩的提高,进而由这种自信带动其他学科学习成绩的全面进步。我在多年的教学中,逐步摸索出一些关于这方面的规律和方法。
  
  一、激励成功动机
  
  成功动机是取得成功的思想前提。我在平常的教学中有如下做法:
  一是作业评语激励。作业是师生之间交流思想感情的“宝地”,我充分利用这块“宝地”,在作业批改中寻找每个学生的成功之点,使用激励性评语,激励学生的成功动机。如有个学生篮球打得很漂亮,可历史成绩总是二三十分,后来我给他写了一段作业评语:“高超的球技,是你‘刻苦’锻炼的结果,你若像练习篮球那样学习历史,我相信你会得到更多掌声和喝彩。”这个学生看了评语后很受感动,主动找到我表决心,经过努力学习其历史成绩也逐渐提高。
  二是课堂讲评激励。利用课堂进行作业讲评、考核讲评、讨论讲评,是教师经常采用的方法,也是激励学生产生成功动机的极好机会。我善于捕捉学生尤其是平时学习有困难的或者学习不够专心、态度不端正的学生的闪光点,只要发现他们的亮点,立即利用课堂进行激励。比如表扬他们的字迹工整、规范,积极举手、踊跃发言等。我发现,这些平时不被看好的学生的历史成绩提高得很快,我又不失时机地对他们的进步给予充分的肯定,还借机讲到历史与其他学科的联系,激发他们争取各门学科全面进步的成功动机,他们的各科成绩后来确实进步不小。
  
  二、坚定成功意志
  
  历史课上,有一些“天天改过,天天犯;经常立志,志不长”的学生,他们确实有过成功动机的闪现,但要真正成功,则需教师不断地坚定他们的成功意志。
  一是加强意志教育。坚强的意志,是事业成功的思想基础。在我国历史上,意志坚定之士很多。如战国时期“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的苏秦,南北朝时期“闻鸡起舞”的祖逖等。我将古代这些典型事例进行系统整理,适时穿插运用于课堂教学之中,经常对学生进行正面的意志教育,不断坚定他们的成功意志。
  二是加强磨难教育。我在对学生进行大量的正面意志教育的同时,也非常注重收集材料对学生进行磨难方面的教育。这样的史事在我国是不乏其例的,如古代有屈原放逐后做《离骚》,司马迁受“腐刑”后完成《史记》,近现代有孙中山的“愈挫愈奋”、邓小平的“三落三起”等等。这些历史史实让学生认识到:挫折和磨难虽不是成功的表现,但如果我们能够正确地认识它,对待它,并从中吸取教训,挫折和磨难又会变成一种强大的动力,促使人们勇于追求更大的成功。
  
  三、指导成功行为
  
  教师及时指导学生正确的行为可让学生始终朝着成功的方向前进。
  一是指导制定成功目标。教师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层次不同的目标,做到目标制定的远近高低各不相同。学习困难的学生的目标可以制定得低些,成绩优异的学生的目标可以制定得高些;特别是对那些学习历史有困难的学生,要反复斟酌,做到起点低、见效快,使他们能时时看到成功的希望。
  二是指导学生及时调整成功目标。这包括两方面的内容:第一,及时发现和纠正不适当的目标。因为任何目标制定以后,都要通过学生的学习实践来实现,学生实践的过程也是检验目标制定适当与否的过程。所有过高、过低或过偏的目标,都是不适当的目标,发现后都应及时纠正。第二,及时升华成功目标。成功教育不仅具有明显的阶段性、连续性,还具有很强的升华性。也就是说,前一阶段的成功应是后一阶段目标制定的基础,后一阶段的目标应是前一阶段成功的提高和升华。
  
  四、促使学生成功
  
  教师促使学生成功的具体做法就是创设成功氛围和创造成功机会。
  一是创设成功氛围。我从三方面进行努力:第一,注重强化全体学生的成功意识。我在所教班级让每个学生将自己在教师指导下制定的目标写出来,贴在课桌右上角,使自己天天看得到,时时不能忘。第二,组织一些有助于学生成功的历史课外活动。让大家畅所欲言,讲述自己学习历史的成功体会,或是点滴收获,使学生们达成这样的共识:周围的同学都有成功的机会,我也要争取有所成功。第三,在历史课堂教学中促使学生广泛参与。即无论是教师提问还是鼓励学生发问,都要注意一个广泛性,不使课堂出现少数学生的重复起立。努力使每一节历史课形成“你想成功,我也想成功”,大家都通过积极思考,竞相回答、讨论来得到成功的那样一种生动活泼的局面。
  二是创造成功机会。环境影响固然重要,但对于课堂上知道答案却不敢举手,惟恐说错让人耻笑,甚至想提问题又不知如何提的学生,仍然需要教师设法创造成功的机会。我曾有意指导他们主持“历史问题讨论会”,也曾在历史课上故意把一些浅显的、具体的问题留给他们回答,一方面让他们从中得到锻炼,另一方面通过这些活动能够得到其他学生的肯定和赞扬,给他们提供感受成功的机会。
  我相信只要我们认识到成功教育的重要性,真心实意地按成功教育理念办事,激发学生潜能,就能把学生教好,让学生成功,有成就感。学生有了成就感,就会像春天的花朵一样竞相绽放,这对学生进入高一级学校的学习乃至以后的生活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成功的自信心会伴其一生,令其受益无穷。
其他文献
众所周知,物理是一门实验科学,物理实验具有真实、形象、生动的特点,极易唤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能够更深入地学习物理。同时物理实验为学生学习物理提供了符合认知的教学环境,它能够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也为理性认识提供了铺垫。然而在实验教学中,很多教师只是注重实验方案的设计、器材的选择、实验步骤的安排、学生的操作、数据的采集,却忽视了一个重要的环节——讨论。他们认为只要探究出物理规律就大功告成了,这就导致了
现在的英语教学,每单元都有阅读材料,那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处理阅读文章?是应该讲还是不讲?到底应该怎样讲?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讲当然是必要的,问题可能在如何看待讲和怎样讲
目的:观察个体化EH复合材料修复额眶部骨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09-01/2012-06用三维CT影像技术及计算机数控成型技术,制作个体化EH复合材料定制体,对35例额眶部骨缺损患者
目的:研究细胞周期蛋白激酶抑制因子p21和p27蛋白在不同年龄段兔晶状体上皮细胞(lens epithelial cells,LECs)中的表达规律。方法:分别取10,20,30周龄兔晶状体前囊膜组织,采用RT-
作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对习作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习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让学生达到乐于习作的目的,这是值得我们每位语文教师不断研究和探讨的一个课题。下面,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一、读中学写,读写结合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学生从阅读中汲取营养,利于学生读中学写,促进其写作能力的提高。  1.揣摩文章的思路和表达方式。在阅读教学中,作为教师要有意识地把习作指导渗透到阅读教学
识字重要,写字也很重要。写字教学在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方面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但从教学实际看,由于学生课业负担普遍较重,书写质量每况愈下,书写问题数不胜数,已成为提高教学质量的严重阻碍。由于初中课程中没有专门开设写字课,加强学生写字教学就成了语文教师当仁不让的责任。那么,作为语文教师,如何在教学中进行有效的写字训练呢?  一、认识写字教学的重要意义  很多学生认为,书写是小事,
<正>Idiom is an expression in the usage of a language that is peculiar to itself either grammatically or in having a meaning that cannot be derived from the con
目的:比较多焦点IOL植入联合角膜切口矫正散光与单焦点IOL植入术治疗白内障合并低度散光患者的视觉质量差异。方法:选取老年性白内障合并低度散光患者80例100眼,按随机原则分为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新课程的实施给学校管理带来了巨大的挑战。面对新课程所引发的诸多新的变化、新的情况以及新的问题,管理者必须本着有利于学校可持续发展,以及“以人为本”、“以校为本”,促进“人、校”共同发展的根本宗旨,选准新的立足点,赋予管理新的内涵,创造管理新的概念,从而进一步提高管理层次和管理效能,为课改的实施扫除障碍,保驾护航。因此,实施新课程,当前学校管理应处理好以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