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初中美术课教学中寓教于乐

来源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jc4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术教育是一门艺术教育。初中美术教育的目的,是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和“术”的教育。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美术教育,既使其掌握基本知识,能认识和欣赏美,又掌握基本的技能技巧,能够表现美和创造美。因此如何使孩子们在轻松和谐的环境中学习到基本知识显得尤为重要。
  一、运用直观教具,引发学习兴趣
  直观性教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领会教学内容。所以,我在教学中通过收集、自制等方法展示教具,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拓宽学生的视野。收集的教具,一般是指图片和小型工艺品,用于欣、许多有益的精神食粮。但这些精妙的工艺品容易使学生产生一种“可望不可及”的心理,所以,教师在传授除“欣赏”以外的课题时,要配有另一形式的教具进行教学活动,即自制教具。自制教具在绝大多数教学活动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这种形式的教具有图片等所没有的“真实”感,学生很容易在心理上接受。如讲授《立体构成———纸塑》,我自制了《傣族少女》,学生马上被吸引住,赞不绝口,并且产生了自己亲自动手制作的冲动。这一方面提高了学生对教师的敬佩心理,正所谓“信其道而乐学也”;另一方面,引起了学生极大的求知欲和好奇心,“知识是一种快乐,而好奇则是知识的萌芽。”在好奇和兴趣的驱动下,他们主动、愉快地接受基本技巧训练,从而为以后的创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再则,由于这是教师亲自制作的,在教学中融入了自身的体会,那么教学活动将会更加生动。
  二、创设课堂情景,激发学习兴趣
  课堂情景教学,就是让学生通过教师所创设的某一命题场景,设计并完成作业。比如:讲授《装饰色彩基椽——色彩渐变》,上课时我挂出用色彩渐变构成的挂图,先布置“装扮海底世界”这一作业,然后讲授知识点,请学生欣赏、总结、归纳鱼的外形、鱼身的装饰图形,再做作业。这几大步骤全都处在我所设计的场景中。不仅激发起师生之间情感的交流,而且促进了学生主动、积极地吸取知识。
  三、利用求新心理,提高审美情趣
  中、小学生普遍存在着一种求新心理。他们注重学习中的一切新动态,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掌握新的东西,来点缀自己的生活,那么,美术教学就可以利用这一心理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比如:我教他们做《打开的喜悦》,启发他们的扩散思维,帮助他们搜寻各种身边拈手而来的材料比如废弃的易拉罐皮、旧毛线、破牛仔布、自制的干花、等等教他们用自己灵巧的双手制作精美的立体卡片,用来馈赠亲朋、好友、师长。还可以装点自己的房间。学生在学习中既学到了实用知识又美化了自己的生活,何乐而不为呢?所以,课题的设计首先就引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而且在作业制作过程中通过思索、体验、尝试之后,实现了自己的愿望,有了更多发挥个性和创造性的余地,他们会为自己的劳动成果而激动、自豪,教与学双边活动搞得有声有色。
  四、活跃课堂气氛,升华学习兴趣
  教师上课一般重视讲解、学生练习,而不重视学生智力发展。这种教学方法很难吸引学生,不能集中学生的有意注意力,而机械地练习又使学生觉得枯燥乏味,容易产生厌学心理。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注意活跃课堂气氛,时时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力,来升华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竞争心和自尊心都很强,把竞争机制引入课堂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比如我上《立体构成———累积结构》这堂课时就相对引入竞争机制,使学生们的作业处于竞争状态,我要求每个同学完成三个立方体,然后分八组进行累积造型,制作建筑模型,看哪个组的建筑模型重心最稳,造型最新,结构最美。这种竞争不仅使学生主动、愉快地获得了知识,加强了技能训练,而且使学生在学习中培养了创造能力和集体主义观念。
  营造课堂气氛,还可以借助于旁类艺术。例如传授《装饰色彩基椽——色彩的感情与印象》一课时,让音乐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从欣赏音乐到回忆与音乐内容相关的自然环境,以及启发学生归纳和指导学生作业,整个教学过程全处于一曲《秋日的私语》伴奏的欢快游戏状态中。良好的课堂气氛,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和智慧潜能的发挥,使他们在学习中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五、及时评价反馈,巩固学习兴趣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付出辛勤的劳动,他们需要教师的理解,所以教师在评价时不要一味地寻找缺点,而是要多鼓励,使学生在心理上得到满足,在学习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并且获得学习动力。教师评价学生作业,要做到及时,恰当,多用鼓励性的语言。《立体构成》的作业空间大,所以,我采取了下课前十分钟开始为已完成作业的学生批改作业,批改作业时及时指出优缺点,并且听取学生对教学的反馈意见,学生可以根据我的评价保持优点,改掉缺点,重新制作,作业效果相当理想。
  加强美术课兴趣教学的手段多种多样,而且可以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以上只是我提出自己几点浅显的看法,望能得到各位同行的指正。
其他文献
摘要: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随着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传统的体育教学方式正受到越来越严峻的挑战,传统体育教学的弊端也暴露无遗,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合理地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对于优化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于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有事半功倍之效。几年来,我在从事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尝试着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辅助教学,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现就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在初
一、作文教学中不可忽视的现象  长期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小学作文教学中“人文分离”的问题十分突出。具体表现为:  作文已异化为应试的工具。于是,教师的作文指导更趋于急功近利。学生的作文中说假话的有,说空话、说套话的也有。  作文评价的标准单一,评价的手段单一,评价的过程单一,甚至于片面地偏向于字数的多少、字写得好坏等等。这些都极大地阻碍了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有碍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  二
21世纪是信息的时代,随着信息技术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初中学生熟练掌握和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显得尤为重要。而初中信息技术课属于基础文化教育,是以传授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培养学生自学创新能力为目的,是以提高学生素质为目标,与素质教育、终身教育的时代主题相一致的。作为初中信息技术课的教师应如何教好信息课呢?通过这几年的教学实践,我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信息技术课教师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 
随着信息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对计算机应用技术进行创新,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然而在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实际操作中怎样进行创新实践,依然是一个难点.本文在分析我国计
摘要: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是人的素质所包含的两大系统,两者辨证统一,互相促进。语文教学中既要注重学生智力的开发,更应注重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关键词:初中语文 非智力因素  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是人的素质所包含的两大系统,两者辨证统一,互相促进。语文教学中既要注重学生智力的开发,更应注重非智力因素的培养。那么,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呢?  一、什么是非智力因素?  从广义上说,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