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步走”让赏识落到实处

来源 :新班主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rui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婷学习很刻苦,可无论她怎么努力,成绩总是提不高,甚至不升反降。她很苦恼,在周记中写道:我天生不是一块学习的料,我对学习越来越没有信心,我是不是该安静地离开?
  思考良久,我决定分四步走,帮婷找到自信。
  第一步:消除顾虑。婷的苦恼,我看在眼里,急在心头,但先要打消她的顾虑。我对她说:“虽然分数原地踏步,可你的努力并没有白费,你的底子在潜滋暗长,到一定程度后一定会一鸣惊人。学习是慢功夫,你千万不能放弃,也不要学“挖井人”,今天在这儿挖几下,明天在那儿挖几下,其结果只能是半途而废。”
  第二步:技术支持。经过几次沟通后,婷的内心像微风掠过的小池塘泛起了涟漪。我和她一起分析考试失分的原因,认真地听她对考题的分析,这才发现很多题目都是婷会做的。其实她的思维并不混乱,只是书面表达能力较弱。我调侃着说:“你是‘茶壶里煮饺子,心里有就是倒不出’。要是考试只凭嘴说,不用写在卷面上那该多好啊,你一定能考一百分。”婷笑了。
  找到失分原因后,我给她出谋划策,辅以学习技术上的支持。在她的作业本上,我写道:“婷,不要贪多求全,一口是吃不成胖子的。学习嘛,慢慢来,别慌张。做题前,认真地理清思路,先在心里打好‘腹稿’,然后再试着把过程书写完整,一遍不行两遍,要不厌其烦,直到自己满意为止。只要这样坚持下去,肯定会有所收获!”
  第三步:体验成功。为了让刚刚燃起的火苗在婷的内心产生燎原之势,我决定让她尽快尝到成功的滋味。我把婷问过的题、做过的题进行组合,再搭配一些基础题,拟定了几套试卷,组织学生进行小测试。结果可想而知,婷终于“崭露头角”。经过几次测试,婷跻身到了班级前列。我在班上表扬道:“婷的进步有目共睹,我们是不是应该把掌声送给她?”在热烈的掌声中,婷激动得两颊绯红。
  第四步:鼓励跟进。婷有了学习的热情和愿望,我趁热打铁,使了一个“小花招”,聘请婷为学习小辅导员——我不在的时候,如果学生有难题可以向婷请教,婷有问必答,直到讲清楚为止;倘若婷也不会,就再来问我,我们共同探究。小辅导员的头衔一戴上,婷忙了起来,学习的热情也高涨了。慢慢地,婷从学习的阴影中走了出来。
  赏识教育不但要“赏”,还要“识”。“赏”只是欣赏,只是旁观者的点赞,除了点赞,赏识更需要提供发挥的平台,更需要“技术跟进”,只有这样,赏识才能发挥最大作用。
  (作者单位:河南省襄城县十里铺镇初级中学)
其他文献
我国现行刑法初步构建了董事忠实义务的刑法调控机制,但是该机制存在规定的激进与缺漏、有违平等原则、过分突出犯罪数额的作用以及与犯罪新形势不相适应等立法缺陷.完善立法
我做过小学班主任,博士毕业后一直在做班主任工作研究,有幸结识许多优秀的班主任。我发现优秀班主任的实践蕴含着宝贵的教育智慧,而他们的读物与作品却似乎无法与教育学术研究相通,且难以进入到教育学术话语系统之中。与此同时,大学与科研院中集中研究班主任、班级建设的学者“凤毛麟角”,学术积累的力量非常薄弱。  事实上,班级·班主任·班级建设研究领域太吸引人了,复杂而综合。我为了更好地投入其中,自2002年博士
教育的复杂性,决定着清洁卫生管理的多样性。关于清洁卫生管理,许多教育者有着深刻的思考,他们的观点并非真知灼见,或许只是一家之言,但我们也能从中受到启示,从而对清洁卫生管理的思考更全面、更深入。  化解学生不讲卫生的“顽疾”,必须多措并举,常抓不懈,方才有效。  变堵为疏。为了杜绝学生乱吃乱扔的现象,很多老师建议禁止学生带食品进入教室,但收效甚微。我没有这么做,而是注重引导,建议学生在家用早餐;若在
心理案例:女教师的一场惊魂噩梦  一天中午,林老师参加完一个活动回来,发现寝室的门锁着。稍一愣神,她立刻意识到,是和自己同寝室的小田老师将自己反锁在寝室里了。  林老师赶紧敲门,敲不开就打手机,可是,里面始终没有反应。林老师当即叫来学校领导后,让一名学生翻窗进屋才打开了房门。走进屋里,大家被眼前的一幕惊得目瞪口呆:小田老师服药准备结束自己的生命!  十万火急,大家第一时间把小田老师送到医院抢救,庆
议事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古代,小到家族、大到部落乃至国家,如果想就某件关乎集体的大事展开讨论,都会采用议事的形式完成。经过历史的发展与沉淀,议事被公认为是最能体现集体智慧的决策方式,并逐渐形成议事制度。这些议事制度也为学校的班级管理提供了全面、丰富的理论与实践参考。因此,制定较为健全的班级议事制度、开展班级议事活动,不仅仅是班级管理的需要,也是学生发展成为社会人的需要。  一、概念认同——什么
1990年,体育系专科毕业后我参加工作,被分配到一所农村学校教体育。这所学校没有操场,体育也不是考试学科,上体育课就是“放羊”,我是学校第一个专业体育老师。自从8岁进入校体队,我就一直是县运会上的佼佼者,30年前创下的短跑记录至今还保留在县志上。  1992年成人高考,我报考了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管理专业。1995年暑假,教育管理本科函授毕业,我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  蜕变——学科跨越 人生突围  
想当年,是“小时候以为你很美丽,长大后我就成了你”的浪漫情怀,让我走上了三尺讲台。从做教师那天起,誓言要像杨老师一样当教师,做班主任,让我对教育,对教师职业,对班主任岗位始终保持着一份不灭的激情,促使我在涅槃中不断自我修炼。  星星点灯:开启五彩斑斓教师梦  刚进入初中那段时间,无论是英语老师的风趣幽默、数学老师的和蔼开朗,还是历史老师的侃侃而谈,都让我感受到教师的人格魅力,我当一名教师的欲望变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