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语文教学的学科精神

来源 :成功•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y199009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教学,应该有自己的学科精神。有了学科精神,教学就有了共同追寻的目标,有利于形成学科的“风骨”与特质。语文教学的学科精神应该是人文精神、审美精神与研究精神的综合。
  
  一、人文精神
  
  语文是一门人文学科。语文教学是塑造人的艺术。人文精神是语文教学的基本属性。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写道:“没有人,一切创造只是荒芜、徒然,没有终极目的。”自然的最高目的是文化的人。中国文化灿烂古老,博大精深,语文教师作为传承祖国文化的人,根本责任是要把学生培养成有文化素养和有文化气质的人。怎样履行这一神圣职责呢?就多年从事语文教学的探索与感悟,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其一,语文教师自身要积淀一定的人文底蕴。《学记》说:“能博喻,然后能为师;能为师,然后能为长;能为长,然后能为君。”学高为人师,身正为人范。语文教师的作用,说到底,就是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腹有诗书气自华”,教师若能厚积薄发,自然会对学生产生深远影响。教师的本职和天职是教书育人,在各种自然学科中,将教书与育人融合得最好体现得最直观的莫过于语文。
  其二,语文教学的本質是语言教学。而语言本身是人的一种特性,因而语言具有鲜明的人文属性。没有语言,就没有人文。“不知言,无以知人也。”(《论语·尧曰》)因此,语文教学必须以语言的感受、涵咏、领悟、运用为基本内容,引导学生感受语言的灵动,品味语言的气韵,提高学生学习语言与运用语言的能力。语文即生活,生活即语文,这种语文的生活观,是值得我们从事语文教学的人深思的。
  其三,语文教学应具有浓厚的人文情怀。情感是语文教学的生命。没有情感,就没有语文教学。从阅读学讲,文章本是情铸成,字字句句吐衷肠。阅读是读者与作者心灵的对话。从写作学讲,作文是情感宣泄的一种方式,情到深处文自工。语文教学应把人文关怀、情感熏陶放在重要位置。有很多从事多年教学的老师说,在课堂上最好进行德育教育的是语文课。
  
  二、审美精神
  
  美学是真正的人学。我主张,语文教学走审美教育之路,即从审美的角度研究语文教学。语文教学过程实际上是审美活动过程。从审美的客体讲,现行教材中包含了众多审美因素,如小说中的主题、形象,散文中的画面、结构,诗歌中的意境、意象,戏剧中的人物性格与矛盾冲突,还有文章的构思美、立意美、结构美、意境美、语言美等等,这些都具有丰富的审美意义。从教学审美主体讲,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伴随着审美心理活动,如审美感知、审美理解、审美想象、审美情绪以及审美灵感等。从课堂美的创造主体讲,教师授课讲究教学艺术,即教学活动具有可欣赏性、创造性和个性,这本身就属于教学的审美范畴。因此,说得直接一点,语文教学就是在审美。
  语文教学伴随着丰富浓郁的情感活动,在这种情感活动中,最基本的情感是审美情感。爱美是人们的共性,学生更是如此。只有当学生对语文教学产生了美感,才会真正引起学生心灵的共鸣。审美是一种情感体验,也是一种价值判断。用审美精神关照语文教学,旨在把语文教学当作一个审美的整体加以感受,用审美的精神分析语文教学的各种因素以及这些因素之间的关系,揭示语文教学与美的联系,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兴趣,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操,培养学生一双审美的眼睛,让学生用审美的眼光去发现美、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进而提升语文学习的人文品位,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这正是我们期待的语文教学的高层次境界。
  多年的教学实践告诉我,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能促进智育的发展,并能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道德情操及健康高尚的审美观。
  
  三、研究精神
  
  语文教师应该成为研究者。英国教育家贝克汉姆曾经强调:“教师拥有研究机会,如果他们能够抓住这个机会,不仅能有力地和迅速地推进教学的技术,而且将使教师工作获得生命力与尊严。”我国语文教育是在研究与改革之中发展前进的。但有一个事实:历来的研究与改革“投身者少,旁观者多”。现在仍然如此。教师既是教学的主人,又是教学研究的主体。只有当这个“主体”的研究意识真正形成了,教学才可能得到真正的改观。传统语文教学的最大弊端,就在于大一统的教学思想的束缚,导致了语文教师专业自主权力的缺失,造成教学的依赖性过强。语文教师拥有研究精神就要把“研究”作为解放自己的武器。加强教学的全程研究,形成自己的教学系统。语文教师成为研究者意味着自己不再是一个旁观者,老是照着专家、学者的法子去套,而是在实践中开展行动研究。有了研究精神,就能够走自己的路,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就能够在学生面前树立真实“自我”的形象,做语文教学的主人。
其他文献
在语文教学中,美育的渗透一直停留在浅层次实践中,并没有引起广大语文教师的高度重视,一般是谈论起来重要,身体力行的少。其实,审美教育作为教育的一种方式,是人类全面教育的一个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人类实现自我发展需要的一个重要途径。语文教育与审美教育有许多交叉和包容的地方,它们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语文教材作为一种载体,不仅承载着语文知识内容和结构,而且蕴含着道德观念、审美情趣等,并且使这些内容得以
培养学生读写听说能力是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也是语文素质教育的实质所在。当前,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普遍侧重于阅读和写作教学训练,在培养学生读、写能力方面,收到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只有读写的语文教育,是残缺不全的。在生活工作中,阅读和写作能力固然重要,但说话的能力也不可缺少。不会说话就等于是哑巴,说话条理不清,或者语无伦次,不是一个人才。无论是立足当前,还是着眼于未来,人要生活,要工作,要奋斗,要
[摘要]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高校的师生队伍也在不断壮大,校区规模也出现分散化。如何保证校园环境的稳定和教学活动正常有秩序的进行,保障教师和学生的财产不受侵害,已成为目前高校安保工作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高校安保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06-0182-01  高等学校是一个特殊的场所,它是知识分子的集聚地,也是社
[摘要]通过我这学期的教学和以往教学作比较,我发现我这学期要比以前教学效果更好。那么我是怎么是上课的呢?首先,我不像以前局限于课本;其次,我把着重点放在怎样让学生学会自学,也就是说,怎样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关键词]教材 学生 学习能力    在2008年我们有机会去香港进行为期一个星期的教学培训,为我们培训的老师都是来自于西方国家。我非常清楚地记得几乎每一个老师都会问我们教学的时候是否有教科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不仅要教学生学会,更重要的是教学生会学,在课堂教学中指导学生自学是一条有效途径。进行课堂自学的指导,目的在于更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
伴同我国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公司法人治理制度已然变为了公司内部管理的核心制度之一,然而切实执行此制度期间却具有较多不足亟待改进,特别是中小股东权益时常被大股东蚕食
学生不喜爱生命科学,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一种可能是教生命科学的老师,本身就不热爱生命科学,这样怎能让学生爱上生命科学呢?只有老师先迷上生命科学,才有可能培养出热爱生命科学的学生来。  生命科學作为常识课,就是要学生们掌握它,这样才成为常识。迷上生物学,你会在探究生命科学的知识中,获得乐趣。如《分析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生存的影响》,面对沙漠,个个都知沙漠缺水,生物非常少。如果你不满意这个结论,开始收集有关
[摘要]本文分析了教学中女大学生产生心理障碍的原因,通过改变教学环境、教学方法以及考评措施,克服和消除女大学生学习武术的心理障碍,提高武术教学效果。  [关键词]教学 教学环境 教学方法    武术是女大学生体育课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女生较为喜爱的健身运动之一。然而由于女生基础不同,能力有别,特别是心理感受的差异,造成武术学习中的巨大心理障碍,从而影响了武术教学效果。为了克服这些不良心理障碍,笔者
我国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一直在探索有效的学生管理工作方法,但缺少对艺术类学生管理工作方法的研究.随着艺术类招生规模的扩大,面对充满“个性”的他们,学生管理工作沿用原有
为了适应新课程的改革,也为了充分体现素质教育的新理念和教学改革的具体要求,突出以学生为本的现代教育思想,我认为如何培养小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尤其是农村小学英语兴趣的培养尤为重要。农村小学的英语教师应从农村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及农村小学英语教学的现状出发,针对这一特殊实际,总结自身教学经验,探索适合农村小学英语教学的有效方法及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具有较强的实践意义。下面就谈谈农村小学英语兴趣培养的几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