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uanguowu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改革和实践,当前大学语文教学更加注重于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弘扬中国传统美德和优良精神。要想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应用传统文化,首先必须建设高水平、高素质的教学队伍,引进先进的教学模式和教材,以理论结合实践的方式为学生搭建传统文化教学平台,引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入思考,综合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本文就传统文化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深入分析,以期能够实现大学语文传统文化教学目标。
  关键词:传统文化;大学语文;教学
  大学语文是高等院校基础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起到重要作用。传统文化和大学语文教学是紧密相关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传承的历史非常久远,博大精深,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思想精神。传承中华传统文化,能够提高大学生的道德品质,陶冶学生情操,充实学生的人文情怀思想。为了促进学生综合发展,培养学生的人文综合素养,必须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应用传统文化,才能更好地弘扬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的语文知识积累程度,培养出社会主义合格接班人。基于此,下文就传统文化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一系列探讨,以期能够把传统文化有效融入到大学语文教学中。
  一、 传统文化应用于大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1. 大学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就是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对于大学生来说,经过小学、初中和高中阶段的系统语文知识学习,培养了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当学生具备这些能力之后,才能进入大学学习更深层次的语文知识内容。如果大学语文教学依然重复这些知识,那就无法拓展学生的语文知识视野,对学生的未来发展是不利的,而且也会产生“高四语文”的感觉,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学语文需要在当前的基础上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同时也要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传统文化是大学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
  2. 传承传统文化是培养语文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
  著名教育學家匡亚明先生曾经提到过:“大学语文作为一门边缘性学科,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知识内容,培养学生鉴赏语文作品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而且要在大学语文教学中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以期能够培养出道德素质高的综合性人才,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近几年来,中共中央国务院针对大学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教育体制改革发展规划,其中明确指出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应用传统文化教育,并且在小学、初中和高中语文课堂中引入传统文化,全面改革和创新语文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从而为大学语文教学创造良好条件,夯实基础。在中国大学语文课程中,必须加强传统文化教学。自此以后,我国的大量高等院校为了完成这一任务,纷纷开设了带有传统文化教学环节的大学语文课程。这种大学语文课程体系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民族语言和民族文化,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了解自己所处的文化背景,从而在自己的内心里打下深刻的精神烙印。
  3. 传承传统文化能够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传承久远、博大精深,是一代代先辈们在历史发展中积累下来的宝贵财富,其中蕴含了古人智慧和各种宗教文化思想,同时包含了中国传统道德伦理文化与思想价值观。在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过程中,这些宝贵的传统文化思想是不可缺少的。对于新时期的大学生而言,他们肩负着传承发扬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责任,所以在大学语文学习中必须深入了解和研究中华传统文化,这样才能促进中华传统文化发扬光大。目前,中国传统文化在大学语文教材中占据着极大一部分内容,作为大学语文教师,必须充分引导学生去了解和挖掘中华传统文化,帮助学生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价值。
  二、 大学语文教学中应用传统文化的策略分析
  1. 打造一流师资团队
  受到许多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的影响,大学语文教学的效率比较低下。许多高校制定的语文学时比较短,对于教育目标的要求比较高,任务非常繁重,所以难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同时,高校为了提高大学语文教育的实用性,在教学内容上容易发生偏差,教学计划偏向于写作课程,重视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学时比较浮动,半开半停的教学模式。正是由于高等院校教师对大学语文课程的定位发生偏差,所以造成了大学语文教学效率低下。在一些大学语文教学中,出现了各种代课、兼课的现象,许多任课教师对大学语文教学缺乏重视程度,认为只需要教好学生的理论知识即可。不愿意从深层次去进行精确教学、创新教学,缺乏对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的认识。有一些教师认为传统文化教育非常简单,认识过于肤浅,认为只要穿插传统文化,就属于传统文化教学,这种拼凑式的传统文化教学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理论知识体系。从实际情况来看,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应用传统文化教育,必须要求大学语文教师具备传统文化修养和综合性教学能力,这样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妙趣横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因此,大学语文教学必须打造一流师资团队,才能够推动传统文化教育的开展。对于大学语文教师来说,首先,必须具备系统、完整的语文专业知识;其次,要具备传统文化修养,能够深入了解中华传统文化;再次,必须具备崇高的理想和健全的人格;最后,作为大学语文教师,对文化作品的鉴赏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至关重要。只有具备了这些能力,才能够引导学生去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引导学生了解社会发展的历史文化,从历史发展中了解中华民族先贤们的人格道德品质和思想价值观。
  2. 选择蕴含中国特色文化的教材
  语文教材是实现大学语文传统文化教学的基础工具,所以必须用心选择合适的教材。语文教材内容不能一味地偏向于听、说、读、写等语文能力的培养,应该更加偏向于中国特色传统文化,这样才能促进学生学习中国特色传统文化。在社会转型发展的重要时期,为了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必须加强培养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所以在选择语文传统文化教材时,尽量选择与传统美德相关的教材,这样才能够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除此之外,语文教材还需要包含政治、经济和道德文化方面的内容,并引进现代化环境保护的内容,这样才能适应高校所有学科的学生语文教学需求。   3. 大学语文教学中密切联系学生实际,采用合适的教学手段
  教师在大学语文教学中,要做好积极备课和授课,及时更新传统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引导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密切联系学生的实际,这样才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会到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通过学习《道德经》、四大名著,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我国的文化历史和道德素养,让学生在阅读这些经典著作中,感悟人生哲理,提高人文道德素养。
  除此之外,教学手段对于传统文化教育来说至关重要。传统文化教育本来就是生涩乏味的,对于充满朝气和活力的大学生而言,非常排斥学习语文知识,认为语文知识对于自己的未来发展没有帮助,而且对传统文化缺乏兴趣。所以,为了提高传统文化教育效果。首先必须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可以通过游戏活动法或情境教学法来促进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知识。
  三、 总结语
  综上所述,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应用传统文化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有利于传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语文综合性应用人才。为了促进大学语文传统文化教育的开展,必须建设高水平、高素质的教学队伍,选择合适的教学模式和教材,以理论结合实践的方式为学生搭建传统文化教学平台,引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入思考,才能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黄志程.大学语文教学应如何传承传统文化[J].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2):258-260.
  [2]刘晓慧,刘慧敏.浅谈大学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教育的交融[J].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1):250-252.
  [3]郭海軍,张旭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大学语文课程建设[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2):181-184.
  [4]朱明言.浅谈在大学语文教学中贯彻传统文化精神[J].科教导刊-电子版(上旬),2016,(6):68-68.
  [5]李慧英.浅论大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挖掘与渗透[J].吕梁学院学报,2011,01(5):81-83.
  [6]姚俊平.注重传统文化提高人文素质——大学语文教学浅议[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4,(7):123-124.
  作者简介:
  哈森其木格,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通辽职业学院。
其他文献
摘 要:作文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着整个学习过程始终,兴趣是学习的催化剂,是学习的动力,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关键,只有教師认真钻研教材,探讨习作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才能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  关键词:习作;兴趣;阅读;批改  作文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着整个学习过程的始终,是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综合表现。春秋末期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
探究土壤浸制液是粤教版五年级《植物只喝水就够吗?》一课中的教学重难点,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不断总结、反思,并对土壤浸制液的探究活动进行改进、完善,教学效果提升明显,现结
摘 要:“因材施教”的教育教学理念对语文课堂教学实践的作用是明显的。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大体可以从课堂提问上分层次、课堂评价上有针对性、作业布置上分梯度与培养语文“偏才”四个方面对因材施教的应用进行研究,详尽地分析因材施教的具体实施及效用。  关键词:因材施教;中学语文;教学  在一切教学法中,因材施教可以称为教学的总原则。材,指的是认知水平、知识能力、性格特征等方面均有差异的学生。不同的学生有不同
将尺度综合归结为圆、直线轨迹包络圆的逼所问题,对于不同类型四杆机构的轨迹综合,提出统一的误差评定方法,建立统一的优化模型.为克服初始值选取和获得全局最优解等难题,采
通过图像自动处理与识别,根据连杆曲线的扫描图像得到曲线的图形特征参数,与数据库中的同类型曲线进行模糊匹配,综合出近似实现目标曲线的多种四杆机构.该方法具有自动、方便
文言词汇的教学可以采用联系推断法.联系字形推断,联系古今推断,联系语境推断,联系句式推断,在多方联系中巧妙推断词义,让文言词汇的教学充满趣味且效果明显.
该文用轨迹圆法对作者研究的新型6-RTRT并联机器人进行了位置逆解分析和求解。并求出了雅可比矩阵和速度正逆解方程。
会议
摘 要: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职高学生对生命缺乏清醒的、正确的认识。如果我们教师听之任之,那么中国的职业教育将如何发展?这是一个发人深醒而又亟待解决的问题。作为职高的语文教师,我们如何利用语文教学让学生树立科学的生命观就成为一项迫切而重要的任务。职高语文教学应以生命教育为本位,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进而形成科学的生命观,让语文教学与生命教育有效融合来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  关键词:职高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