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护理在改善艾滋病患者生活质量中的应用分析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iyomkg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分析在艾滋病患者临床护理工作中采用循证护理干预对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本院于2018年1月开始对艾滋病患者实施循证护理干预,在此之前对患者采用艾滋病传统护理,随机选取实施循证护理干预后收治的40例艾滋病患者为观察组,选取实施前收治的40例患者为对照组,对比2组患者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差异。结果:经过对所选艾滋病患者调查显示,观察组艾滋病患者生活质量各项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艾滋病患者临床护理工作中采用循证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艾滋病;生活质量;循证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6-0190-01
  引言:艾滋病属于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传染性疾病,其主要由于患者在感染人体免疫缺陷病毒后对人体免疫系统造成破坏,从而增加患者感染其他疾病的概率。现阶段,对于治疗艾滋病还没有更加有效的方法,只能通过治疗减缓患者病程的发展[1]。本研究以我科实施循证护理前后收治的80例艾滋病患者为调查对象,分析实施循证护理前后患者生活质量差异。
  1资料与方法
  1.1艾滋病患者临床资料 本院于2018年1月开始对艾滋病患者实施循证护理干预,随机选取实施循证护理干预后收治的40例艾滋病患者为观察组,选取实施前收治的40例患者为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男性为38例,女性2例,患者年龄范围在22岁至7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4.28±3.44)岁;对照组患者男性为39例,女性1例,患者年龄范围在22岁至7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4.25±3.45)岁。对比2组艾滋病患者临床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在实施循证护理前主要对艾滋病患者采用传统护理干预,患者入院后首先对其进行健康宣教,告知患者在进行相关治疗期间需要注意的事项,以及如何更好的配个医生和护士实施各项操作。同时还应加强对艾滋病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和环境管理,保证患者有效睡眠,降低其医院感染的发生[2]。本院于2018年1月开始对艾滋病患者实施循证护理干预,具体措施为以下几点:(1)组建艾滋病循证护理小组,本次成立小组过程中采用自愿参原则,组长由护士长担任,组员由骨干护士组成。定期组织循证护理小组成员进行循证护理培训,提高护理人员对循证护理相关知识理解,并定期对组员进行循证护理技巧和理论知识培训,从而有效提高其综合能力;(2)明确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经过对相关文献和资料进行查找,总结以往护理经验,探讨艾滋病患者护理需求,由于艾滋病患者抵抗力相对较低,因此极易出现发热、厌食以及消瘦等症状,对此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自身实际情况为其制定相应的护理方案;(3)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为患者制定相应的改善方案,首先加强对艾滋病患者进行并发症护理和预防,例如对于发热患者可以采用物理降温和药物降温两种方法;其次,营养师应根据患者身体素质为其制定科学的饮食方案,尤其是存在厌食的患者则应尽量选择一些患者爱吃的食物,以此改善患者身体素质;最后,还应加强对患者进行环境管理,注意按时对病房进行消毒和清理,降低患者住院期间感染的发生,避免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影响。
  1.3观察指标 采用生活质量量表对2组艾滋病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进行调查,量表共分为四个部分身体状态、心理状态、社会角色以及一般感觉,每个部分总分为100分,分数越高说明患者该项生活质量越优异。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显示,x2进行检验,计量结果以(

±s)表示,t进行检验,以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3]。
  2结果
  经过对所选艾滋病患者调查显示,经过护理后乙组患者身体状态评分、心理状态评分、社会角色评分以及一般感觉评分均明显高于甲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下表。
  3讨论
  循证护理模式属于一种较为新型的护理模式,此护理模式更加强调对护理人员进行循证意识培训,通过客观证据发现护理期间存在和潜在的风险问题,并制定相应的护理方案,以此不断提高临床患者生活质量和护理效果,在实施循证护理模式过程中需要学会发现问题、寻找循证支持,并根据问题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4]。由于社会各界对艾滋病的了解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因此艾滋病患者经常会感受到一些歧视,从而造成患者社会接受度较低,引起大部分患者出现心理问题,对此护理人员不仅要加强对患者进行病情护理,同时更应该注意的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和健康宣教,使社会各界更加了解艾滋病,加强对患者进行社会支持。本研究显示,经过护理后乙组患者身体状态评分、心理状态评分、社会角色评分以及一般感觉评分均明显高于甲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艾滋病患者临床护理工作中采用循证护理模式可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同时提高护理质量有積极效果。
  参考文献:
  [1]吴海萍,贺遵芳.延续性护理在提高艾滋病患者自我管理和生活质量中的作用[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9,19(09):146-148.
  [2]陈伟梅,石义容,苗琪琪,等.个性化延续护理对老年艾滋病患者病毒载量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临床护理,2019,11(05):396-399.
  [3]林悦,阿依努尔·加汗,吐尔逊江·买买提明,王先化.新疆艾滋病治疗医护人员营养认知及营养教育调查分析[J].新疆医学,2019,49(06):600-603+618.
  [4]黄夏昉,李启斌,周琳玲,等.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患者生活质量及心理社会因素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21):172-173.
  [5]许娟,杨慧玲,秦丽君.循证护理对艾滋病病人生活质量影响的研究[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02):136+141.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分析围手术期优质护理预防老年胃肠患者术后感染的效果。方法:我院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接收老年胃肠患者100例。研究中根据双盲分组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患者均50例。所有患者均采取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实行常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采取围手术期优质护理。对照不同护理措施的效果。结果: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首次排气、排便时间以及住院时间,观察组患者各项指标均短于对
期刊
【摘 要】目的:探讨神经外科临床护理带教采用情景教学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8年1月至2019年7月期间在神经外科实习的74例实习生随机分为两组,A组采用常规带教模式,B组采用情景教学模式,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实习效果。结果:B组实习生理论考核和实践操作考核成绩明显高于A组,教学效果显著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外科在临床护理带教中采用教学模式后,能有效提高实习生的
期刊
【摘 要】目的:研究高龄重症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的护理方法。方法:自我科病例中选定223例高龄重症急性肾功能衰竭实施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患者参与本组实验,就诊于2011年1月至2018年12月,观察患者具体病情变化,对护理对策进行总结及整理,保证护理方案具有针对性。结果:本组探究中,患者治疗期间收缩压(146.3±16.1)mmHg、舒张压(90.8±16.3)mmHg、心率(101
期刊
【摘 要】目的:讨论在高血压病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应用健康教育及护理干预模式进行干预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出2016年1月至2019年5月于我院实施高血压诊治处理的患者210例,应用数字随机表对患者进行分组,即参照组与观察组。参照组运用基础性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基于参照组加入健康教育及护理干预模式。记录、对比两组的护理结局。结果:较之参照组,观察组的健康知识水平达标率明显超出17.14%(P<0.
期刊
【摘 要】由于儿童精神病患者特有的年龄特点,其生理功能和逻辑思维还不成熟,行为和控制情感自控能力较弱,因此在护理工作中应给予特殊对待。同时,应对治疗过程中,取得患儿及其家属的信任支持给予重视。在治疗过程中要加强健康宣教,在医院、家庭、社会的共同作用下,促进患儿康复。【关键词】儿童; 精神病; 护理; 宣教【中图分类号】R1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6-01
期刊
【摘 要】目的:探究肝癌介入治疗病患采取护理干预对改善生活质量价值。方法:选择在我院进行肝癌介入治疗的84例病患为研究样本,其治疗时间均在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之间,采取随机数字排列表法将其分成组均42例的常规组以及实验组。予以常规组基础护理措施,予以实验组基础护理以及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生活质量得分。结果:实验组病患在物质生活、心理功能、社会功能以及躯体功能方面得分均高于常规组(P<0.0
期刊
【摘 要】目的:研究重症心力衰竭患者中应用ICU标准化护理流程的效果。方法:随机在我院2018年4月至2019年3月抽取48例重症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双盲法分组,为24例实验组患者开展ICU标准化护理流程,为24例对照组患者开展常规护理流程。结果:分析及观察2组患者各项数据,明显实验组护理后心率、护理后血压、护理后生活质量均更为理想,对比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  1.2方法  为24例对照组
期刊
【摘 要】目的:分析手术室细节护理在确保手术室护理安全中所发挥的价值和必要性。方法:选择我院在2016年3月~2018年9月诊治的手术治疗患者124例作为护理对象,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2例,观察组采用手术室细节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护理质量评分和安全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安全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数据对比P<0.05。结论:在手术室的护理中应用手术
期刊
【摘 要】目的:分析循证护理服务在胃溃疡临床中护理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胃溃疡患者8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平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循证护理服务,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80 例胃溃疡患者经过对症治疗以及循证护理,效果显著,80例患者均治愈出院,没有1例患者出现消化道出血等相关的并发症;患者的满意度达到了97.5
期刊
【摘 要】目的:分析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干预在心肌梗死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8例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54)与对照组(n=54),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各项护理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相关治疗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