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肝癌介入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后生活质量变化研究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itewolfwv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探究肝癌介入治疗病患采取护理干预对改善生活质量价值。方法:选择在我院进行肝癌介入治疗的84例病患为研究样本,其治疗时间均在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之间,采取随机数字排列表法将其分成组均42例的常规组以及实验组。予以常规组基础护理措施,予以实验组基础护理以及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生活质量得分。结果:实验组病患在物质生活、心理功能、社会功能以及躯体功能方面得分均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肝癌介入治疗病患采取护理干预后可有效提升其生活质量,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生活质量;护理干预;变化;介入;肝癌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6-0182-01
  肝癌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中较为常见,我国肝癌发病率较高。大部分肝癌病患早期无明显临床表现,当其出现显著临床症状时,往往处于疾病中晚期,导致病患错失疾病治疗最佳时机,给临床治疗带来一定挑战[1]。近年来,介入治疗在临床应用较为广泛,将其应用于肝癌病患治疗,可一定程度上改善病患临床表现,延长其生存周期。但由于大部分病患对疾病认知程度不足,极易出现负性情绪,影响疾病治疗效果。因此,本文对实验组病患实施护理干预措施,效果明显,现阐明如下。
  1基线资料以及研究方法
  1.1基线资料
  选择我院接收的84例实施肝癌介入治疗的病患为研究样本,其住院时间均在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之间,采取随机数字排列表法将其分成常规组以及实验组,组均42例。常规组与实验组男女例数分别是22:23、20:19;年龄平均值分别是56.83±8.22岁、57.01±8.29岁;肿瘤直径平均值分别是4.19±0.29厘米、4.21±0.32厘米。两组基线数据经统计学软件分析,提示P>0.05,可实施分组探讨研究。
  1.2研究方法
  予以常规组病患基础护理措施,护理人员对病患进行介入治疗相关知识宣教,告知病患介入治疗方法,取得病患配合,同时对其实施药物指导等。予以实验组病患基础护理措施以及护理干预,具体方法包含:(1)护理人员需为病患提供舒适整洁的病室环境,尽可能满足病患合理的需求,提升其舒适度。(2)由于病患对疾病认知程度不足,加之对疾病预后的多分担忧,极易导致其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致使病患治疗依从性下降,影响治疗效果。护理人员需通过积极与病患沟通,了解其出现的不良情绪以及产生原因,针对其焦虑、抑郁情绪予以相应的心理干预,同时嘱病患家属予以其社会支持,缓解病患不良情绪,增强的疾病治疗信心。(3)肝癌病患大多会出现肝区疼痛,实施介入治疗后,会导致肝脏出现水肿情况,进一步加重病患疼痛感。护理人员需教授病患放松方法,可通过呼吸调节、倾听音乐等方式转移注意力,从而减轻疼痛感,对于疼痛感剧烈或耐受程度较差的病患可遵医嘱予以药物镇痛。(4)由于病患需长期卧床,极易出现肺部感染等情况,护理人员需预先教授病患有效咳嗽、排痰的方法以及深呼吸方式,防止肺部感染情况发生;定期对病患机体压迫部位进行推拿、按摩,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保持床单干净、整洁,避免病患出现压疮。(5)病患入院后,护理人员需对其进行疾病相关知识介绍,增强病患对疾病的了解程度,可通过分发宣传单页等形式指导病患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同时了解疾病治疗注意事项。指导病患适量运动,可强化其机体抵抗能力。(6)病患出院时,护理人员需告知病患尽量减少腌制食物的摄入,戒烟酒,定期来医院复查。
  1.3观察项目
  采用生活质量核心量表对病患生活质量实施评估,从物质生活、心理功能、社会功能以及躯体功能方面进行,最终得分越高表示病患生活质量越佳[2]。
  1.4数据处理
  计量资料使用(

±s)表示,组间差异利用SPSS 20.0软件实施t检验,当显示P<0.05时,提示组间差异突出。
  2研究结果
  常规组干预后物质生活、心理功能、社会功能以及躯体功能方面得分分别是42.89±4.37分、60.39±5.49分、40.69±4.88分、45.22±5.16分。实验组干预后物质生活、心理功能、社会功能以及躯体功能方面得分分别是60.29±5.88分、75.63±5.21分、57.88±5.86分、61.03±5.92分。常规组干预后物质生活、心理功能、社会功能以及躯体功能方面得分均低于实验组(t1=15.392,t2=13.049,t3=14.609,t4=13.047,P<0.05)。
  3  讨论
  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多种新型的治疗方式在临床逐渐被推广应用。其中,介入方式在肺癌病患治疗方面具有较高的效果,其经动脉将药物或血管栓塞物质注入指定部位,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3]。但大部分肝癌病患对疾病以及治疗了解程度不足,加之过分担忧疾病预后,往往会丧失疾病治疗信心,从而影响治疗效果,降低病患生活质量。
  基础护理措施,仅仅针对治疗措施采取辅助护理,不具有针对性,并且对病患心理状态以及健康知识教育等也未引起足够认识,不能满足病患的护理需求。本次研究中,实验组病患实施护理干预后生活质量得分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护理人员通过积极与病患沟通并采取针对性心理护理,使得病患不良情绪得到有效改善,同时提升病患舒适度,实施一系列措施降低病患疼痛感,提升病患治疗依从性,从而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4]。并且护理人员对病患进行健康知识教育,指导病患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在日常生活中尽量避免接触诱发疾病加重的不良因素,因此病患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升。
  综上,肝癌介入治疗病患实施护理干预可有效提升其生活质量,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林华蓉.纽曼系统护理模式对中晚期肝癌介入治疗术后 病人生活质量和不良情绪的影响[J].安徽医药,2019,23(9):1834-1838.
  [2]林晓霞,黎琼,何龙光, 等.基于团体治疗的延续性护理在老年肝癌介入术后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9,25(16):99-101.
  [3]黄惠文.综合护理干预在改善肝癌介入治疗患者生活质量中的应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8,37(15):2075-2077.
  [4]简琬晶,颜柳英,苏丽芸, 等.综合护理干预对肝癌介入治疗患者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的影響[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8,37(14):1919-1922.

其他文献
【摘 要】目的:探讨新生儿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术的护理配合。方法:选取2017年1月到2018年12月于我院接受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术治疗的的48例高胆红素血症患儿作为观察对象,给予患儿舒适护理干预,对比护理实施前后患儿穿刺情况及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实施后患儿均无严重的并发症发生,护理实施前患儿家属护理满意评分为(80.02±3.26)分,护理实施后患儿家属护理满意评分为(95.02±4.0
期刊
【摘 要】目的:分析抑郁症患者应用心理护理对患者情绪与自我接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于2017年7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抑郁症患者80例入组,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与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情绪变化与自我接纳能力。结果:观察组的HAMD评分(12.16±0.69)分与SDS评分(45.69±4.26)分相比于对照组(16.45±1.
期刊
【摘 要】目的:探讨和分析在创伤致骨盆骨折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中术前急救、护理措施以及效果。方法:此次抽选2017年8月-2018年10月在我院医治的创伤致骨盆骨折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62例)做研究,均给予患者术前急救和护理,总结术前输血量、治疗情况、抢救情况。结果:本次研究患者术前急救的输血量在4600-6900ml之间,平均为(5612.12±200.51)ml。20例患者是保守治疗,42例患者
期刊
【摘 要】目的:研究整体护理应用于急诊急救护理工作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校门诊部收治的42例急诊急救患者并随机分能为两组,研究组(n=21)整体护理,对照组(n=21)常规护理,对比两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抢救时间与护理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且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整体护理在急诊急救患者护理中有着良好的应用效果,可以有效缩短抢救时间,提升护理有
期刊
【摘 要】非甾体抗炎药是临床上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类抗炎药,具有良好的抗炎效果,但该类药物易导致多种不良反应,如消化道不良反应等。上述不良反应不仅会直接增加患者的痛苦,同时会降低患者的用药依从性,降低药物治疗的治疗效果。对此,本文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和文献检索方法,針对非甾体抗炎药相关性胃病的预防措施与治疗要点进行了分析。从预防的角度,患者首先要合理选择合适的非甾体抗炎药,并可联用其他药物,抑制不良反应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围手术期优质护理预防老年胃肠患者术后感染的效果。方法:我院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接收老年胃肠患者100例。研究中根据双盲分组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患者均50例。所有患者均采取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实行常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采取围手术期优质护理。对照不同护理措施的效果。结果: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首次排气、排便时间以及住院时间,观察组患者各项指标均短于对
期刊
【摘 要】目的:探讨神经外科临床护理带教采用情景教学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8年1月至2019年7月期间在神经外科实习的74例实习生随机分为两组,A组采用常规带教模式,B组采用情景教学模式,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实习效果。结果:B组实习生理论考核和实践操作考核成绩明显高于A组,教学效果显著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外科在临床护理带教中采用教学模式后,能有效提高实习生的
期刊
【摘 要】目的:研究高龄重症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的护理方法。方法:自我科病例中选定223例高龄重症急性肾功能衰竭实施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患者参与本组实验,就诊于2011年1月至2018年12月,观察患者具体病情变化,对护理对策进行总结及整理,保证护理方案具有针对性。结果:本组探究中,患者治疗期间收缩压(146.3±16.1)mmHg、舒张压(90.8±16.3)mmHg、心率(101
期刊
【摘 要】目的:讨论在高血压病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应用健康教育及护理干预模式进行干预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出2016年1月至2019年5月于我院实施高血压诊治处理的患者210例,应用数字随机表对患者进行分组,即参照组与观察组。参照组运用基础性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基于参照组加入健康教育及护理干预模式。记录、对比两组的护理结局。结果:较之参照组,观察组的健康知识水平达标率明显超出17.14%(P<0.
期刊
【摘 要】由于儿童精神病患者特有的年龄特点,其生理功能和逻辑思维还不成熟,行为和控制情感自控能力较弱,因此在护理工作中应给予特殊对待。同时,应对治疗过程中,取得患儿及其家属的信任支持给予重视。在治疗过程中要加强健康宣教,在医院、家庭、社会的共同作用下,促进患儿康复。【关键词】儿童; 精神病; 护理; 宣教【中图分类号】R1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6-01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