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如何创建良好的课堂气氛

来源 :杂文月刊(学术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as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气氛是指课堂教学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公共情绪状态,它是课堂教学能否顺利进行的一个重要因素。良好的数学课堂气氛,对于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开发智力,陶冶情操,优化教学效果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而,在教学时,我非常重视课堂的气氛。因为适宜的课堂气氛能使学生情绪高昂,智力活动呈最佳状态;反之,则沉闷、冷漠、消极的课堂气氛往往会压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抑制智力活动。下面就谈谈我在语文课中创建良好的课堂气氛的一点体会。
  一、精心设计
  一个吸引人的导入语,能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促使他们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文辞优美的文章,读着那些文章,眼前就浮现一幅幅美丽的画面。在学习《富饶的西沙群岛》一文中,我利用多媒体课件,放西沙群岛美丽的图片,有五光十色的海水,各式各样的珊瑚,海参,大龙虾,成群结队的鱼,有趣的海龟,栖息在茂密的树林中的各式各样的鸟,配以悠扬的古铮音乐,让学生在视觉、听觉上都有美的感受。把学生带进一个如诗如画的境地。然后,我问学生:
  “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 ”
  “你们想去看看吗 ”
  “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乘飞机去看一看,好不好 “
  在美丽的风光图片和柔和的音乐声中,学生很快进入课文的学习中。
  二、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
  学生既是教学的对象,又是学习的主体。因此,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关键在于教师能否切实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学习的主人。任何学习过程都存在着复杂的心理活动,在不同的心理状态下学生学习的表现与效果截然不同。当学生处于最佳心理状态时,学习情绪高涨,专心致志,课堂气氛热烈而愉悦。把微笑带进课堂。微笑能沟通师生之间的感情,微笑可以征服学生的心灵。当学生思想走神、思绪信马由缰时,充满理智和期待的微笑,能使学生“迷途知返”;当学生答问受挫时,满怀鼓励和依赖的微笑,能使学生心安智生、“柳暗花明”;当学生板演成功时,饱含肯定和赞赏的微笑,能使学生自信心大增,激起更强的求知欲。教师亲切的教态、爱抚的目光和鼓励的言语,能为学生的学习创造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和融洽的合作气氛,使学生形成和保持积极主动的良好学习心态。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成功的机会和不同的收获,既提出共同要求,也提出个别要求。如在课堂作业的配置与处理上,可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完成不同题量、不同难度的作业,并通过当堂批改或讲评,及时满足学生急于知道作业正确与否的迫切心理需求,开阔学生思路,使那些解题中”别出心裁”的学生得到赞誉。
  三、用积极的情感来感染学生,得到学生的认可
  师生的情感共鸣是课堂心理气氛的重要变量。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过程不仅是传授知识的过程,更是师生在理性、情感方面的互动过程。我们要以教师自身的情感体验营造良好和谐的课堂心理气氛。教师本身的情感状态,可以产生共鸣作用,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使课堂中出现某种心理气氛。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倾注积极的情感和真诚的爱心,用情感和爱心去感染和打动学生,以让学生能够“亲其师,信其道”。教师的师爱是调控课堂心理气氛的长久动力源泉。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他的人格和威信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具有很强的教育作用,是影响学生情感体验,制约课堂心理气氛的重要因素。教师在课堂活动中,不应把自己看成发指令、提要求、检查执行结果的监督者,而应看作教学活动中平等的一员。以民主的方式指导和组织教学,以适应学生日益增强的成人感和独立性的需要,促进学生自我定向和自律能力的发展。教师在课堂中要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良好威信影响学生,给全班学生以积极的情绪体验,以创造良好的课堂心理气氛。由于小学生是接受教育的基础阶段,所以我们教师的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意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要尽可能地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魅力,要让他们为知识的伟大而吸引,在学习中体验知识带给他们的快乐,带给他们更为强劲的前进力量。
  四、讲究提问的方法
  汉语是一门充满趣味的语言,不同的句子可以表达相同的意思,语调、语气不同,表达的效果也不一样。提问的方式直接影响学生对问题的思维和学习的兴趣。在学习《一定要争气》一文时,我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后说说自己知道了什么。当学生说到课文讲了童第周两次争气的事,一次为自己,一次为国家。我表扬后学生后让学生默读课文并思考:童第周为什么要给自己争气 他又是怎样给自己争气的 结果怎样 从童第周为自己争气这件事你想到了什么 问题虽然简短,但结合课文内容,学生带着问题认真读课文,认真思考,踊跃发言。
  五、发挥激励的作用
  表扬让学生如沐春风,不管是什么时候,我都不忘表扬我的学生。在指导学生朗读《会摇尾巴的狼》一文时,学生开始读得并不好,但我发现几个平时读书不好的学生读得很认真,于是我表扬他们读得很认真,并问他们能不能读得更好,还把他们的名字写在我的语文书上,告诉他们老师要把这些朗读小能手的名字记下来,这样老师一拿语文书就会想起他们。当学生再读时,我是耳目一新,学生的名字也越来越多地写在我的书上。而学生的兴趣也大增,师生间自是其乐融融。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愉快,从而自觉参与到学习中来,教学也就水到渠成。
其他文献
摘 要:鉴于新课程的教学思想和观念极富有创见性,发展性和可操作性,因此我在认真学习研究了新课程理论知识后,就把这些崭新的教学观运用于课堂教学中,在实践中,我重新认识课堂教学的性质与任务,重新认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任务与角色,并以此重新调整课堂教学的活动模式。  关键词:自主学习 积极尝试 勇于创新  在传统的教学中,老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教学就是教师对学生单向的“培养”的活动。课堂上一切活动都是
期刊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化和基础教育改革的推进,小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越来越受到关注。但在实施过程中,学校综合实践活动很多只是流于形式,敷衍了事。本文基于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内涵,分析综合实践活动在小学教育中的作用,总结现实小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行之有效的建议。  关键词: 综合实践活动 素质教育 小学教育  随着社会的发展,独生子女增多,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被压缩甚至取消。然而综合实践
期刊
摘 要:教学离不开评价,作业设计也离不开批改,作业布置是教学的组成部分,没有评价的教学是盲目的教学,没有批改的作业设计是盲目的设计。作业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是不容忽视的。  关键词:初中化学作业 布置 批改  教师如何才能严把“作业”关,最大地发挥“作业”的作用,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呢?“作业有效性”是每位教师需要思考的课题,我们决不能布置那些既浪费学生时间,又对于教学巩固没有益处的作业。批改化学作业
期刊
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了教育从目的内容形式方法到组织的全面变革,站在教育第一线的教师,完全有必要对教学过程重新认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订)》指出:”大力推进多媒体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教师运用现代
期刊
摘 要: 一个人拥有的词汇量和他的智商成正比,大量阅读是提高孩子能力,发展孩子智力的重要途径。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使学生爱读书,使读书成为他生活重要的组成部分。  关键词:阅读兴趣 发展智力 阅读能力  阅读是一种终身教育的好方法。当今世界,科学知识日新月异,无论老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也学不完所有的知识,语文教学的核心目的就是培养学生应用语言文字这种工具去学习其它知识的能力。所以,语文教学主
期刊
摘 要:一个有道德、有理想的人,他会努力地学习;同时,一个正在丰富自己知识的人,他的道德修养也会在逐渐地提高。知识与品德应该是互相影响,相辅相成的。对于一个中学生,如果不把品德培养放在首位,就很难使之成为将来对社会有用的人。元朝的学者吴澄说:“学必以德性为本。”清末的康有为也提出“以德育为先”的口号。我赞成前人的观点和主张。在工作中我是这样做的。  关键词:德育教育;自我约束;情感教学  一、把自
期刊
摘 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能积极地相互支持、配合,特别是面对面的促进性的互动,积极承担在完成共同任务中个人的责任,使所有学生能进行有效地沟通,建立并维护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有效地解决组内冲突。让学生在宽松、和谐、合作、民主的课堂氛围中主动学习,相互交流、合作竞争、想象创造,既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又培养了主动学习的能力。  关键词:课程标准 合作学习 教学  合作学习是针对教学条
期刊
摘 要: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兴趣成为学生最好的老师。新课改将彻底改变过去“一言堂”的教学形式,代之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启学生智慧之门的现代课堂教学。语文课堂要焕发活力,让学生彰显个性,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努力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让兴趣成为最好的老师。  关键词:兴趣 求知欲 彰显个性 放飞思维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兴趣成为学生最好的老师。新课
期刊
语言是人类文化心理结构的外化,是人类的生命之声、心灵之声。语言和人的生命、生存、生活是同步的。语言世界的拓展会促进精神世界的延伸,精神世界的提高会促进语言世界的发展。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点做起:  一、人格塑造策略  语感能力培养之所以要注重人格构建和塑造,并视其为核心本质乃至最高层次意义上的语文能力,其根本原因就在于语言本身就是人的生命意志的体现。纵观古今,大凡传世
期刊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既是社会发展、民族进步的需要,也是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和教学的根本宗旨。正如法国教育家普朗格所言,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现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一直到精神生活运动的极限。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作文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可以说作文就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百花园,结合作文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就是要实现教育的宗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