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辅导员职业指导胜任力初探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理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kun7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高校扩招和国家经济发展的转型,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变得日益严峻,加强对大学毕业生的职业指导越来越重要。职业指导价值观、职业指导知识、职业指导文化构成了高校辅导员所应该具备的职业指导胜任力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职业指导 胜任力 就业形势
  
  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的逐渐增大,高校辅导员在毕业生就业中的指导作用越来越得到更多的关注。这要求高校辅导员除了做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工作外,还要具备一定得职业指导素养和能力。探讨高校辅导员的职业指导胜任力结构,有利于促进高校辅导员工作的职业化和专业化建设,有利于促进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提高就业质量。
  
  一、树立正确的职业指导价值观
  
  职业指导价值观就是高校辅导员在就业指导过程中,基于对高等教育以及大学生就业独特理解和体验基础上而形成的关于就业指导图式化的理论和观念。正确的职业指导价值观是高校辅导员职业指导胜任力的理论支撑,对于指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择业观具有重要的意义。
  教育以国为本,即教育必须符合国家的利益,从国家的国情出发,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教师应当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高校辅导员必须站在国家利益的高度去审视就业指导,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大学毕业生能够形成对祖国命运和前途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才能树立服务社会、服务祖国的就业观,鼓励广大毕业生服务西部、走向基层,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
  教育以发展为本,即教育的终极目的是促进人的發展。“教育从来就是某个共同体、社会或民族借以向下代传授它认为对于本团体的稳定和生存必不可少或至关重要的文化传统的一种社会过程。”教育最终能否完成人类社会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归根结底还要看教育能否促使作为社会主体的人的身心的发展。高校辅导员必须用发展的理论来加强对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引导学生对自身能力、兴趣等进行科学的分析,正确评估自己的工作动机,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
  
  二、拥有专业的职业指导知识
  
  高校辅导员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职业指导和职业生涯规划知识。针对大学生就业的职业指导,高校辅导员必须具备两个方面的知识:一是指导大学生对自己的大学生涯进行合理规划;二是对大学毕业生求职进行科学指导。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应包括评估自我、确定短期和长期目标、制定行动计划和内容、选择需要采取的方式和途径四个步骤。首先进行自我评估,根据家长、老师和同学们的评价,借助于职业兴趣测验和性格测验,分析出自己的一些弱点,对于自己的职业兴趣有大体的了解和定位。其次是确定短期和长期目标,长期目标一般是以后职业规划的顶点,短期目标设立一般是素质能力的提高。最后,应该根据不同年级设计不同的职业行动计划,为将来的择业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这种职业指导必须贯穿整个大学生活始终,不同的时期又有各自的侧重点。
  大一为心理准备期。高校辅导员要引导刚入校的新生对四年以后自己的生活作个初步的打算,对于毕业后要经历艰苦的择业过程有个初步的心理准备。引导新生参加学校活动,增加交流技巧,要初步了解职业,特别是自己未来所想从事的职业或自己所学专业对口的职业,提高人际沟通能力。
  大二为职业定向期。引导学生考虑未来是深造或就业,通过参加学生会或社团等组织,锻炼自己的各种能力,同时检验自己的知识技能,提高自身的基本素质。可以开始尝试社会兼职,参加实践活动,并要具有坚持性,最好能在课余时间从事与自己未来职业或本专业有关的工作,提高自己的责任感、主动性和受挫能力。
  大三为选择加速期。在对考研和就业压力与利弊的分析基础上,对到底是升学还是就业必须有个清醒的认识和抉择。一旦确定准备就业,目标就应锁定在提高求职技能、搜集公司信息上,参加和专业有关的暑期工作,和同学交流求职工作心得体会,学习写简历、求职信,了解搜集工作信息的渠道,并积极尝试,和已经毕业的校友、师哥师姐谈话了解往年的求职情况。
  大四为目标分化期。进入大四的毕业生,对于自己的职业生涯都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和规划,这个时候需要把自己的计划付诸于实际行动。此时对于高校辅导员的职业指导而言,重要的是要掌握一些职业素质测评方法和技术,帮助毕业生进行职业规划和设计,重点提供一些实际的经验,如面试技巧、政策宣讲等,帮助毕业生顺利就业、签约等。
  
  三、营造和谐的职业指导文化
  
  职业指导文化是指高校辅导员在对大学毕业生进行就业指导中形成与发展起来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主要包括职业指导者的职业意识、角色认同、教育理念、价值取向及情绪的反应等。为了更好地对大学毕业生进行职业指导,辅导员间必须形成一种新型的文化氛围。
  其一,协作文化。这主要强调辅导员之间的互相信任与合作。加拿大学者哈格里夫斯(Hargreaves)认为教师文化有四种类型:个人主义文化(individualism)、派别主义文化(balkanization)、人为合作文化(contrived collegiality)和自然合作文化(collaboration)。他认为,自然协作文化是教师之间在一种自然状态下所形成的团结互助、支持信任的教师文化。这种教师文化不受学校或团体意志所迫,是源自于教师内心深处的个人所需和愿望,具有自发、自愿、自主、超越时空和不可预测的特点。E.迈克尔(E. Michael)深入分析了四种教师文化的关系,见下图:
  
  限于时间和精力的不足,高校辅导员很难成为职业指导和规划的专家,对职业指导的研究不可能非常精深,而只能针对大学生急需的内容加以研究,这必然导致人力、资源的浪费。辅导员可以分类进行研究不同的内容,然后互相交流各自的知识,最好能换位对不同的学生进行指导,这样可以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而实现了资源共享和最优化。
  其二,服务文化。高校辅导员要转变思想观念,必须突出服务意识,根据学生的需求,拓宽服务范围,由过去的重管理向重服务转变,建立和完善毕业生就业指导体系,主要包括:毕业生生源的核对与审核、各类就业政策的集中宣讲和咨询、各类用人单位就业信息的采集发布、优秀毕业生的推荐工作、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及跟踪服务、签约流程的指导与监督、就业压力的心理调试与释放、求职面试技巧等等。
  
  参考文献:
  [1]周南照.教育改革与文化观念转变.教育研究,1987,(2).
  [2]郑建君,杨继平.大学辅导员胜任力与学校人力资源管理开发.经济与管理,2005,(9).
  [3]曾茜.基于胜任力的人才甄选.现代企业教育,2006,(1).
  (作者单位:山东理工大学)
其他文献
[摘要]为了办好高职高专软件技术专业,为江苏软件产业培养出更多更好的软件人才,本文从专业市场调研、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设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方案确定、课程体系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了关于高职高专软件技术专业建设的探索与思考。  [关键词]高职高专 软件技术 专业建设 课程体系 师资队伍    一、引言  进年来,在江苏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软件产业在江苏保持了较好的发展势头,为江苏的软件人
[摘要]:随着企业的发展,现代企业教育制度在现代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所处的地位及所起到的作用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因此,企业非常重视企业教育制度的建立,许多企业在建立现代企业教育制度过程中已经探索出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办法,并在实际操作中取得了非常可喜的效果,基本上实现了“培训、考核、使用、待遇”一体化的机制。  [关键词]:现代企业教育制度 产业化 网络化    建立现代企业教育制度是所有企业发展的重要组
[摘要]:改进教学方法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的关键。本文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教学实践,提出了“简、实、新、理、情”五字教学法,对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有着重要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 五字教学法 教学质量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指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要
[摘要]通过数控车实训课程的教学研究,本文从培养能力目标、知识与技能模块的构建、教学项目的制定和课程教学评价体系的建立四个方面阐述了基于行动导向,数控车实训教学体系的构建。  [关键词]数控车 行动导向 项目化实训    目前,我国职业教育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以服务为宗旨,以就業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办学方针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已得到普遍认可。职业教育打破传统的职业教育学科体系课
[摘要]文章结合目前我国软件行业的发展状况,针对目前国内软件企业对软件人才的需求,结合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实用的教改实践模式,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教学改革 高职院校 软件人才    近年来,我国软件业虽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与一些软件大国,如美国、日本和后起之秀印度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没有真正实现产业化、规模化、正规化。这其中影响的因素很多,有
【摘要】 从平时的教学实践中找到了小学中年级段学生“乐学”的神经元,从中摸索出“寓教于乐”的心得和实践方法。  【关键词】 小学语文寓教于乐 方法 探索 实践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20)02-148-010  三年级是小学阶段的转折期,是从低段向高段过渡的中段时期,学生的思维开始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变,语文学习中对学生的听
[摘要]:奥尔夫的观念是一种原本性的音乐教育,认为音乐教育首先是人的教育,孩子们在参与音乐活动过程中,学习合作交往,增强自信心,学会理解和爱。作者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情况,论述了奥尔夫音乐教育的魅力。  [关键词]:奥尔夫 音乐教育 儿童发展    音乐教育首先是人的教育,这是德国音乐教育家卡尔奥尔夫的一个很重要的教育思想,他特别强调“原本性音乐”,即不只是单纯的音乐,它是和动作、舞蹈、语言紧密结合
[摘要]高等师范学校加强学生人文素质培养是实现高师教育目标、培养合格师资的必然选择。教育学课程教学是渗透人文知识、增进人文修养的一个很有力的途径。教育学课程教学工作者应挖掘教材中的人文因素,从传授人文知识、培养人文精神、塑造完善人格等方面加强人文教育。  [关键词]教育学 高师生 人文素质 培养    人文素质,是指由知识、能力、观念、情感、意志等多种因素组成的一个人的内在品质,它包括文化知识素养
[摘要]本文通过对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期刊阅览室“乱架”现象的认真观察与分析,总结出了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并提出了一些新的排架方法,既节省了人力,大大降低了乱架率,又便于读者取阅,保证服务质量。  [关键词]图书馆 开架阅览 科学排架 服务措施    笔者长期在图书馆期刊阅览室工作,经历了从原始的闭架人工管理到现代化的开架计算机管理的转变过程,对开架阅览有一定的了解,下面将如何做好开架阅览的管理
摘要 本文从实例出发,结合教学活动的本质和信息时代教育资源的特点,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回应“教什么——信息时代的教学追问”。探讨了信息时代教学目的性的重组问题,阐述了以“传导信息采集方法,解读知识迁移原理,优化情感构建体系”为主要特征的教学内容更新原则,以期信息能更好地服务于教学,让教研活动尽快回归到教育的本源。  关键词 信息时代 信息采集 知识迁移 情感构建    一、问题的提出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