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初中物理课堂的有效性思考

来源 :学生之友(初中版)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ol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是教师实施教学计划、学生获得知识和能力提高的主要阵地。实现有效教学就是针对“高负低效、教师很辛苦、学生很痛苦”的教学而言,是“提质减负”的根本途径。新课标要求:这就要求我们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还应该重视科学探究能力、良好的思维方式、创新意识和科学精神的培养,为学生的终生发展打下基础。我在教学实践中,主要是从强化教学环节来实现有效教学的。
  一、课前认真研究教材、学生,做好教学设计
  教师不能以完成课本知识传授为目标。教材是学生学习的基本材料,学生对教材上的知识不熟悉,吃不透,就无从谈能力的提高和发展。教师应当帮助学生利用教材作为学习的平台展开学习活动。教师要能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及其化解方法和技巧。实验探究活动要考虑留给学生思考、交流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经历观察、发现、实验、分析、推理、交流及评估的过程。此外,要了解《义务教育阶段物理课程标准》对本节课教材的具体要求,了解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
  研究学生,了解学生是有效教学的必要前提。因为教学效果不是以教师的精彩表演为判断依据,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以学生所获取的知识、能力的提高为判断依据的。因此,要充分估计学生当前的知识技能水平,学习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的关系,还要考虑学生个体之间客观存在的差距。同样的学习内容,哪些学生可能需要个别辅导。实验探究的环节中,不同的学生之间也存在着差异,包括观察能力、发现、提出问题的能力、实验操作能力等。教师做到胸中有数,才能实现因材施教,实现全体学生共同发展的目的。教师要善于着眼于科学探究过程,让学生经历实验探究的过程,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探究的意识,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如在“引言”的教学中,首先指导学生观察一些有趣的实验,观察玻璃罩中长短蜡烛的燃烧,观察加热烧瓶颈部时烧瓶中的小金鱼等,这些实验直观、有趣,而且结果往往出人意料,给学生留下了较大的想象空间,促进学生思考,产生好奇感,使他们怀着对知识的渴求走进物理世界。
  二、创设合理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实现有效教学
  物理学是一门自然科学,与自然和生活是紧密相连的。自然与生活中的情境能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设计的情景,要让学生好像相识而又不能一下子说明其道理。
  在教学“汽化和液化”,我从学生最常见的现象入手,通过在每个人的手背上涂酒精,让学生观察酒精的变化,体验手背上涂酒精处有何感觉。通过教学的双边活动、实验操作、探究学习等形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乐于探究自然现象及日常生活中现象的物理原理,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意志品质。在教学“影响液体的蒸发快慢因素”这部分,我提出:晒衣服为什么要用衣架撑起来挂在太阳下晒?这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但要学生直接说明其道理,却又有困难。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与认知产生了碰撞。便引导学生就衣架、撑、太阳下三个要素展开讨论,讨论很激烈,影响蒸发快慢因素很快就归纳出来了。还能用来解释生活中其他有关现象。
  三、针对教学内容采用相应的教学方法实现有效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学生的主体地位。要做到凡是学生自己能学会的内容要让他们自己学。在苏科版物理教材中有许多内容是学生能自学的,如说明书(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天平的使用方法)、读一读、信息库等,这些内容应该让学生自己读,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今后使用其他用具的能力。再如课本上有许多实验设计方案、实验记录表格,课本是采用了“布白”的方法,留给学生自己讨论设计的。这些内容如果教师进行讲解,就违背了教材编写的初衷,影响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创新能力的提高。另有一些知识如果在教师的讲解下,如物理量的单位,符号,换算方法等,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得更多的知识,产生更好的效果。因此,教师要能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采用相应的教学方法。
  经历实验探究过程,培养实验探究能力,发展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意识和科学实践能力,是课程改革的重点,也是传统教材中所缺少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创设探究氛围,扩大探究空间和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的观察、发现能力。例如,在学习《光的色彩》时,我利用洒花水的喷雾器,让学生动手在阳光下模拟人工彩虹现象,讨论操作的方法,观察的角度等,经历体验、讨论的过程,从而理解我国《玄贞子》中记载的“背日喷乎水,成虹霓之状”的意义,同时也为我国古代的科技成就感到自豪。
  四、重视物理课外活动是有效教学的重要途径
  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辅助与延伸。课外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发挥学生潜能和学习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物理兴趣的重要途径,也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环。有些教学内容在课堂上不易进行,需要安排在课外进行,如苏科版中有一道简易制作,制作一架简易天平,其中的砝码和托盘制作,在课堂上就很难找到相应的材料。再如,在学习“光的反射”时,有一道习题:晚上用手电筒照挂在白墙上的镜子,墙亮还是镜子亮?由于白天教室光线比较强,不具备实验条件,布置学生课外做实验,在黑暗的房间里,用手电筒正射镜子和白纸,是镜子亮,还是白纸亮?学生通过实验可以发现镜子看起来竟然是黑的,白纸反而是亮的,安排在课外进行弥补了课堂上的条件限制。
  五、注重知识应用,及时课堂反馈实现有效教学
  一般来说,新课教学要留一定的时间给学生进行练习,练习要以基础题目为主,检测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以便教师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与过程中需改进之处。所留的时间根据本节课所学内容的难易程度、习题量的大小等决定。教师及时批阅后,再根据反馈的信息进行个别辅导,实现教学的有效性。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除了有一些书面作业外,教者要根据课时内容安排动手操作作业,学习《透镜》一章之后,安排了一节综合实践活动:调查中学生的视力状况。调查的过程类似于科学探究的过程,即:发现并提出问题,列出可能影响所提问题发生与发展的因素,制定采集信息的方案(类似于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找信息与结论的关系(类似于分析与评价证据),得出结论和提出问题。分三段来进行:(1)猜想“影响中学生视力状况”的原因;(2)以“遗传”为例,设计合理的采集信息方案;(3)通过分析采集的信息,归纳得出结论。通过这些实践,从而将学生的思维引向纵深,揭示调查的过程与科学探究之间的联系。
  总之,要实现有效教学,教师必须以新课程标准精神为指导,用新的教学理念,树立正确的人才观、质量观;从有利于学生终身发展的角度构建新的教学模式;从每一个教学环节入手,不断探索和创新。
其他文献
变量施肥是精准农业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实现农业高产、高效与粮食安全的重要保证,它的实施可以有效控制化肥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大大提高肥料的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为此,
随着互联网成为人们的交往方式和娱乐方式,技术赋能下,社会个体的生存状态与个人主观体验被最大化释放。娱乐及游戏精神开始作为一种生存状态和精神范式渗透到社会的每个角落
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讲究导入和结尾的艺术性;运用灵活多样充满情趣的教学课内外相结合,能够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教学效果,本文就此五方面进行了探讨。  语言这种东西,不是随便可以学好的,学习本民族语言如此,学习英语更是如此,但是如果教学得法,便可事半功倍,要取得这样的好效果,趣味教学可以说是一种好方法,中学生这个年龄特点是:爱说爱动,自我约束、自我
目的探讨单侧颈内动脉狭窄或闭塞患者侧支循环与脑缺血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单侧颈内动脉狭窄或闭塞患者60例,将其按照血管受累的程度和有无侧支代偿分为3组,有侧支代偿颈内
目的评价氟康唑、两性霉素B、伊曲康唑、酮康唑4种抗真菌药物在萄萄糖美蓝M—H琼脂培养基上进行K—B纸片扩散法药敏试验的可行性。方法应用NCCLS认可的氟康唑纸片扩散法和NCC
急性肾功能不全临床常见,外科性疾病如外伤失血、挤压伤综合征等均可引起;内科疾病如各种原发或继发性肾脏病、全身性疾病、药物、有毒的动物也可引起;有毒植物如毒蕈也可以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子宫肌瘤栓塞术是一种近年来新兴起的一门技术,它是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后,将导管超选择插入子宫肌瘤的供血动脉注入栓塞剂栓塞其供血动
文中系统分析了抚顺市固体废物的收运及处理现状.并对其对策进行了讨论,认为抚顺市应立足现实,完善固体废物管理体系;对固体废物分类收集,以源头控制为主,并逐步改进现有的较
乡村旅游巧妙地将农业发展和旅游消费结合起来,是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兴旅游方式。汉中市凭借独特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优势,乡村旅游发展较为迅速。结合汉中发展
在现阶段,我国的技术成果商品化的比例较低。我们在日常生活或新闻煤介的报道中经常可以发现这一现象:有的技术确实很新颖、很实用、有很高的推广应用价值,但仍“待字闺中”,这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