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学前音乐教育中内心听觉的重要性

来源 :音乐时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dxwindow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人们对于音乐教育的功能逐渐得以认识,越来越了解到音乐教育在学前教育中的重要作用,而加强内心听觉的培养相对来说是目前我国学前音乐教学课一种较新的尝试,这对于处于感知能力发展较强阶段的儿童来说,是有益的。本文通过对内心听觉在音乐中重要性的阐述,分析内心听觉在学前音乐教育中的重要性,并对内心听觉在学前音乐教育中的培养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学前音乐教育  内心听觉  重要性
  人们在学会说话之前,都是先通过听,才知道如何表达的。音乐也是一样,内心听觉的能力就能决定其音乐表现的能力,同时,音乐表现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内心听觉的能力。
   一、内心听觉在音乐中的重要性
   音乐表达情感是通过声音来传递的,通过声音不同方式的展现能够很好地表达感情变化、心理活动、思维走向等各种人类感知觉。音乐的情感体验要借助与内心听觉的共鸣,才能够透过声音理解作品背后所要表达的情感。在对某一作品进行赏析时,往往需要较好的想象力,通过联想,把声音传递的东西与生活中的感知联系起来,在内心听觉中进行融合从而产生自己独特的感知。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所以对同一个音乐作品的欣赏,也会有不同的理解和感觉,但这都是建立在有较强的内心听觉能力上的。
   很多的音乐作品都能够表明,音乐不光只是单纯的表达内心的情感,还能够通过一定的音乐展示方式来使人感受到不一样的哲理。在对音乐进行欣赏的时候,能够感受到深层次的哲理是音乐在内心听觉上最高层次,把音乐从单纯的情感感受上升至人生感悟。内心听觉在音乐中的重要性从贝多芬身上得到完美体现,1923年,贝多芬在耳聋、健康状况恶化且精神备受折磨的情况下,凭借着常人所不及的毅力和强悍的内心听觉能力,完美的完成了最后一部巨作——《第九交响曲》。其实,在我们平时的生活当中,如果努力提高自己内心听觉的能力,就能够从音乐作品本身的美和所蕴含的情感入手,领略到包容于音乐中的精神文化内涵。
   二、内心听觉在学前音乐教育中的重要性
   学前音乐教育是我国学前教育活动中最具特色的核心内容,是儿童全面成长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前音乐教育中,内心听觉能力能够把学前儿童在音乐上的感受、理解以及初步鉴赏的能力作为一个整体来发展。但是内心听觉能力不是简单的听听音乐就能够培养出来的,它是一种长期的训练过程,而且要建立在学前儿童已经具备一定的感知能力的基础上。
   学前音乐教育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生理与心理共同教育的过程,这个得与高等音乐教育和成人音乐教育相区分。高等音乐教育和成人音乐教育的对象已经具备了较强的自学能力,其学生能够根据教师上课的内容自行学习,而且,在高等音乐教育和成人音乐教育中,学生的自觉学习是出于兴趣爱好而进行的。但是学前音乐教育则不一样,学前儿童还不具备音乐自学能力,完全依靠儿童直观的感觉来接受新的知识,所以,教师的教学内容、计划、方法、活动等都需要站在儿童发展的角度上考虑。
   出生于日本音乐世家的优秀音乐教育家,铃木教育体系的创始人——铃木镇一曾的教学理念强调让小孩子先听音乐。孩子每学一乐曲之前,无论多简单的旋律,都必先重复听其录音。而听的方法也很讲究,不是全神贯注坐在那里对着录音机听,是在最放松最自然的状态下听,如吃饭、嬉戏、入睡前各种休息或半休息的状态等。
   三、学前音乐教学中内心听觉的培养
   音乐是依靠声音而存在的,所音乐也需要遵循声音存在的规律。构成音乐材质是各种各样的声波震动,是各种乐音有秩序的、而又始终处于不断发展变化的运动状态。学前儿童处于对声波震动最为敏感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如果教师重视对其内心音乐听觉的培养,则可以使学生终身受益。
   对学前儿童内心音乐听觉的培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倾听自然的声音
   自然界的声音就是最纯朴最原始的音乐,也是生活中最容易感知的音乐。在学前儿童的日常活动中,会有很多的机会、场合和时间可以去培养他们的内心听觉能力,比如各种鸟叫声、风吹树叶发出的响声以及各种自然发出的声音。
   学前儿童处于一个对外界事物充满好奇的阶段,具体表现在会模仿大人的各种声音和表情,所以教师在上课时,设计一些可以让他们模仿的游戏,他们不光会跟着一起模仿,而且还会学得很开心。比如说:利用人体的各个部位发声,但是要注意要是学前儿童能够模仿且能够做到的。在游戏的设计中,还可以适当加入一些讨论,让他们用自己的词来描述这些声音给他们的感觉,这样也能够增强他们的内心听觉能力。
   (二)听音乐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境播放一些与音乐活动相关的音乐,带有一定的目的性去听这些音乐,并且配合一定的游戏,在音乐放完后,采取一定的方式让学生自己各自讲讲自己在游戏中对音乐的感受。但值得注意的是,同一音乐不同的播放来源在音质上会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要尽量选择原音质的音乐。而且我们平时常常不太注意,随便翻出一首儿歌就播放,有时候还会调到很大声,以为这能够让学生为之兴奋,但是其实这对于学前儿童的内心听觉训练来说是无意的,而且还会对听力造成不好的影响。
   (三)音乐欣赏
   音乐欣赏重在选曲,比如各种世界名曲。其实一般的学前儿童已经具备有一定的音乐感知能力,所以对于世界名曲的欣赏,虽然不会有多高深的领悟,但是还是会有一定的熏陶作用。在教师给学生听世界名曲时,可以把这些曲子背后的故事编成他们感兴趣的内容讲述出来,从而可以使学前儿童在进行音乐欣赏时更加形象化,有利于他们理解音乐所要表现的内涵。
   四、结语
   儿童对于音乐感知有一种本能反应,对这种本能反应加以诱导,就能够为他们情感、美感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帮助。这个时期是听觉培养的最佳时期,所以对音乐内心听觉的的培养就是这个时期音乐教育的重点所在。学前教育是人一生中教育发展的基础阶段,在一定程度上,其音乐教育内心听觉的培养对继承民族音乐文化、发展音乐的创造性能力具有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王莉娜.铃木镇一学前音乐教学法研究与应用——铃木镇一学前音乐教学法综述[J].音乐天地,2013,(04).
  [2]徐浩,刘升智,袁博.学前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对幼儿歌曲弹唱能力的改革与发展[J].中国校外教育,2013,(07).
  [3]高重阳.内心听觉的两个基本属性及三点培养建议[J].飞天,2012,(02).
其他文献
分析了在多出口校园网环境下内网和外网的双向访问的存在问题,通过智能DNS对不同ISP用户针对同一域名分别解析各自所在网络的IP地址,保证不同网用户通过各自网络链路访问内网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定阶级和集团所共同具有的,具有历史性、阶级性和时代性。当前全球化经济、科技的发展,对我国思想领域造成了很大影响,迫切要求顺应时代形势改革加强高校思
以1998-2003年编辑出版的22期<昌吉学院学报>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计量法,对其载文量及作者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并给出了简要评价.认为<学报>载文量在渐趋增长并呈现稳定态势,
以临涣煤矿9111工作面瓦斯综合治理模式为例,研究高位定向水平长钻孔在煤层群开采中的实际应用效果.主要介绍高位定向水平长钻孔的实施方案和技术原理,通过控制变量法,测定各
目的探讨B超引导下卵泡穿刺术对难治性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的疗效。方法将99例≥3个周期克罗米芬促排卵无效的多囊卵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I组(研究组)41例,于月经干净后3-7d行B超
分析了目前高校网络宣传的现状,结合当前网络发展的新特点和新变化,提出了树立网络有为、敢为意识,主动利用网络开展工作;了解网络环境下舆论运行的新特征;加强管理整合与协调,形成
21世纪是素质教育的世纪,班主任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从事者,作为全面负责一个班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的教师,其首要工作就是要不断加强班级管理,使集体成为在一定班级目标指引下
以榆家梁矿地质条件为基础,针对43304工作面辅助运输平巷为工程背景,运用理论分析,同时结合值模拟,系统地计算分析回采巷道的支护参数,提出合理的支护方案,经现场工业验证并
运用文献、调查和比较分析等方法,探讨了北京奥运会前后高校体育文化的变化,并对北京奥运会前高校体育文化的现状与问题进行了分析,展望了北京奥运会后高校体育文化的前景,提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