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疗法的理论基础与模型

来源 :幸福家庭·教育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uphemia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家庭治疗是以家庭为治疗对象,以帮助家庭扩大沟通、建立有效的互动方式、降低内部张力、促进家庭功能的心理治疗措施。它的理论主要有家庭生命周期、家庭弹性、家庭规则、家庭故事和假设。家庭疗法的模型包括心理动力模型、经验模型、结构模型和行为模型。
  关键词:家庭疗法;理论;模型
  1 理论基础
  1.1 家庭生命周期
  家庭周期理论认为家庭的发展具有不同的周期,一个完整的家庭生命周期包括成年、结婚、成立一个家庭、孩子降生、应对青少年、离开家庭、重组代际界限、退休和孀居。不同家庭生命周期要求其成员掌握不同特定的发展性任务,比方说,新婚夫妻在成立一个家庭阶段必须学会如何获得更好的亲密感,而到孩子降生阶段,他们则必须学会同孩子保持亲密的关系。
  1.2 家庭弹性
  家庭都具有成长和修复的潜能,以便于积极应对各种威胁和不幸,这种潜能被称之为家庭弹性。心理治疗师要在家庭治疗过程中重视家庭弹性的取向,积极寻找那些促进家庭抗击分裂性挑战并修复自身关键性的互动过程。另外,家庭治疗师还鼓励家庭寻求家庭成员之间的弹性,包括那些一起未曾应用的弹性,这有助于加深家庭联接纽带,增强家庭预防和处理未来困境的信心。
  1.3 家庭规则
  每个家庭都具有家庭成员需要遵循的规则,这些规则是遵循基于家庭结构、有组织、已建立的模式。良好家庭规则能够保证家庭的稳定,使家庭功能更好的发挥。根据家庭规则理论,心理治疗师可以帮助家庭成员意识到未书面化、妨碍成长和成熟的家庭规则,同时,针对一些过时、不适当或无关的家庭规则,心理治疗师可以引导家庭成员进行修订,实现家庭功能的改善。
  1.4 家庭故事与假设
  家庭的人际关系与氛围会受到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这导致人们对所遇事件和情境意义的理解是根植于家庭所处社会、文化和历史经验之中。一个家庭所叙述的故事有助于解释,而且在某些情况喜爱有助于确证其互动模式,因此,心理治疗师应该重视家庭所处环境的文化特点,并在此基础上同家庭成员协同工作来创造新的可能性和共建替代性故事。
  2 模型
  2.1 心理动力模型
  心理动力模式最早由精神分析学派提出,不少早期的家庭治疗先驱来源于精神分析学派,这一治疗思想对家庭心理治疗产生了深刻影响。例如,阿克曼把精神分析与系统理论相互结合,将家庭功能失调看作是一种家庭成员间角色补充的失败,并且是长期为解决冲突和受到不公正对待的产物。当前,心理动力模型理论的前沿是科胡特的自我心理学,自我心理学把重点放在婴儿和看护母亲的早期关系上,特别是婴儿认为母亲是自己的延伸上,它强调核心自我以及理想化父母的发展。同时,该理论认为自恋代表早期发展的一个阶段,并且可能在成年期以人格失调的形式而继续存在。
  2.2 经验模型
  经验模型强调心理治疗师与治疗者的即时性沟通,该理论认为即时性沟通可以催化个体成员成长和潜力充分发挥的家庭自然驱力,而这种催化作用有赖于治疗师与治疗者之间的交互作用。这一模型的使用者主要有威特克和开普勒,威特克重视不利于个体成熟与发展的家庭人际关系的影响,并认为心理治疗者应该在治疗中获得相应的治疗启示。他认为治疗者如果不能有效从治疗中获得启示,则不能给治疗者带来巨大的积极的影响。开普勒也是家庭治疗经验模型的实践者,他在治疗中重视治疗师和家庭成员共享的不时出现的即刻性。治疗师应该向所有家庭成员进行对质和挑战,使其探索他们的自我意识是怎样受到限制,并促使他们将不断增强的意识引入到更为有益的彼此关系之中。
  2.3 结构模型
  结构模型治疗的理论基础是系统论,聚焦于家庭单位的、积极的、有组织的整体性,并通过互动模式组织家庭。结构模型重视行动,主张心理学治疗师采取积极主动和具有操纵性的治疗行为。结构模型认为实现治疗目标主要有2个手段:一种是绘制家庭地图。绘制家庭地图为描绘家庭的互动模式提供了一种简单的观察技术;另一种是重构框架。心理治疗师通过对问题进行重新定义,以此促进家庭结构功能的改变。
  2.4 行为模型
  行为模型的目标在于通过加强家庭的层次顺序来实现家庭相互作用的规则的改变。行为模型通过发展定期健康、以资料为基础的干预方法,以期引进有关治疗过程的科学方法,这些治疗方法强调行为的环境、情境和社会决定因素。个体的功能被看作是行为与控制行为的社会环境之间持续的相互作用。行为模型强调父母人际技能的习得,认为父母良好的人际技能与策略对家庭良好人际互动具有积极的意义。为此,治疗师可以通过制定偶联契约和学习行为原理对父母的行为进行训练,以此实现家庭功能的改善。
  参考文献
  1 Nichols,M. & Schwartz,R. Family therapy: Concepts and Methods.Boston:Ally and Bacon.1998:402
  2 王长虹,丛中.临床心理治疗学[C].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1
  3 曹丽丽.结构式家庭治疗及其对中国家庭的运用性[J].国际中华应用心理学杂志,2005(2)
  (责任编辑 末蓝)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据统计法等对郴州市高中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认识态度、 活动项目、 锻炼时间、 活动的场地器材以及课外活动管理等方面进行了调 查 ,对郴州市四所省重点高中学校的课外体育活动为研究对象,其中发放教师问卷40份,回收35份,有效问卷32份,发放学生问卷400份,(男生200份, 女生200份)回收360份,有效问卷350份。旨在对郴州市高中生课外体育活动现状及影响
期刊
摘要:环保作为一个全球性的课题,正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孩子是未来的主人,加强对他们的环保教育,意义重大而深远,它将直接关系到我们的“今天”和“明天”能否拥有真正的绿色家园。作为教师,是对幼儿实施环保教育的最直接的人,更要尽自己的心去把幼儿溶入保护环境的大家庭里,让幼儿亲自去接触自然环境中的森罗万象,并擅用人类天生的探索性、归纳性,将所经历的经验做学问式的整理,最后引导幼儿在生活中活用。  关键
期刊
摘要:小班幼儿最显著的特点是稳定性差、好动,无意注意占优势小班幼儿的音乐活动带有明显的情绪性,如果一旦忽视了幼儿的感受,没有激发起幼儿的兴趣,没有帮助幼儿真正理解歌曲的内容,在歌唱活动中让幼儿反复练习演唱,幼儿就会感到枯燥乏味,注意力不集中,所以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幼儿的兴趣,才能上好小班的音乐活动,进一步突出幼儿园音乐教育的游戏性、活动性、综合性等特点。本文尝试就如何激发小班幼儿对音乐
期刊
摘要: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的精神,为中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提供物质保证,使学生掌握基本运动技能,养成坚持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目前学校的体育场地器材是学校开展体育活动最基本的条件。本文通过实际调查研究发现长期以来, 中学的体育场地、器材以成人的竞技体育的体系为规格标准, 场地、器材的短缺严重影响了学生参加体育活动和锻炼的兴趣。近年来,对体育器材设施对学校体育重要作用的研
期刊
摘要:从幼儿的实际出发,创造条件让幼儿的兴趣、爱好、能力、才能有充分的表露,有发挥与发展的机会。因此,不能过多地限制儿童活动,更不必要求孩子的一切行动都得依从成人的主张去做。在轻松、愉快、有趣的游戏中进行教育,来满足孩子的认知特点,保证幼儿能够自由想象,独立思考,自己选择和作出决定。  关键词:主动权;创造精神;寓教于乐  1 随机应变地进行教育,为幼儿主动学习提供机会  不能过多地限制儿童,更不
期刊
摘要:领导活动都必须通过领导者来展开,应该说没有领导者就没有有序的领导活动。领导者所承担的纷繁琐杂的责任,决定着其必须合理用权。授权是一种特殊的权力分配形式,合理授权是领导者进行管理的有效途径,也是摆脱程序化事务的最好方法。然而,授权过程中的责权问题也困扰着大多数领导者,成为制约日常工作顺利进行的一大瓶颈。  关键词:领导者;授权;权力;责任  为了适应不断变化的世界,领导者必须不断更新观念、提高
期刊
摘要:在西方社会中,和中国的社区养老服务的概念与做法最接近的是“社区照顾”,它有两个基本含义:一是是老年人不脱离他所生活和熟悉的社区,在本社区内接受服务;二是动员社区资源,运用社会人际关系资源开展服务。本文针对西方典型国家的养老模式进行了分析,并总结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  关键词:社区;养老模式;西方发达国家  1 西方发达国家的社区养老模式  1.1 英国的社区照顾  “社区照顾”的概念起源于英
期刊
摘要:中国很早就开始创作动画,其动画是独具中国的民族风格,美国的动画题材内容十分诙谐幽默,在三维动画效果处理上也十分得体。本文就中美两个国家的动画为例,在不同方向进行比较,介绍两国动画的差异。  关键词:动画;差异;中美  美国动画片都十分诙谐幽默,动画片不仅受到小朋友的喜爱同时也受到大人们的青睐。迪斯尼公司由于自身强大的实力,成为了美国动画电影业的霸主。在1996年,华·迪斯尼去世,迪斯尼公司也
期刊
摘要:马克思、恩格斯强调文艺的真实性原则,真实性、审美倾向性是现实主义的一般原则,在典型环境中塑造个性丰满又具有普遍概括性的典型人物是现实主义的更高要求,或说是“充分现实主义”的要求,这并不意味着“为真实而真实”,更不意味着真实就是纯客观地记录生活。  关键词:真实性;现实主义  在马克思主义中,艺术是一种特殊社会意识形态,是上层建筑的一部分。马克思、列宁认为,艺术是社会生活在作家头脑中反映的产物
期刊
摘要:习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难点,如何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我在平时的习作教学过程中努力做到: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积累写作素材,在想象中激发情感抒发,指导习作修改这五要素。变“要我写”为“我想写”,并通过理论结合实践,逐步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关键词:习作;教学;兴趣;积累;想象;真实;情感  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新课程改革中倡导“自由表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