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高危人群无症状颈动脉斑块易损性与实验室指标的关系及对脑血管缺血事件发生的影响

来源 :中国当代医药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freeangel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脑卒中高危人群无症状颈动脉斑块易损性与实验室指标的关系及对脑血管缺血事件发生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20年6月在东莞市松山湖中心医院行脑卒中筛查确定为高危人群且合并无症状颈动脉斑块的120例患者临床资料,根据颈动脉超声结果将所有脑卒中高危人群分为稳定性斑块组(n=71)及易损斑块组(n=49)。比较两组的基础资料、实验室指标水平,分析脑卒中高危人群发生脑血管缺血事件的危险因素。结果 稳定性斑块组与易损斑块组的外周血空腹血糖(FPG)、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易损斑块组患者的外周血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胱抑素C(CysC)水平高于稳定性斑块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脑血管缺血事件组和非脑血管缺血事件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体重指数及FPG、TC、TG、HDL-C、Hcy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斑块性质与LDL-C、CysC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易损斑块(β=1.784,OR=2.546,95%CI=1.734~2.996)、LDL-C水平较高(β=1.695,OR=2.198,95%CI=1.453~2.760)、CysC水平较高(β=1.564,OR=1.754,95%CI=1.176~2.488)是脑卒中高危人群脑血管缺血事件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脑卒中高危人群合并易损性无症状颈动脉斑块,LDL-C、CysC水平异常增高,且是后续脑血管缺血事件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其他文献
伴随着现代城市建设的迅速发展,人们对城市建筑空间及公共艺术的审美需求也不断提升。本文基于色彩对增添城市风采、提高城市艺术文明程度的重要性,结合公共艺术设计的审美性、文化性及大众参与性,对长春市地铁2号线各站的公共艺术设计进行案例分析,探究“色彩”在公共艺术设计、在城市建筑空间中对城市的整体形象提升、精神风貌体现的作用,以满足人们对城市空间建设的发展需求。
阐述国内外智慧农业的发展现状,基于物联网+智慧农业的建设,包括智能监测监管系统的设计、智慧农业平台的创建、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系统的应用,从而实现内外协同发展现代农业。
<正>美国在地缘政治上一直以来对中国进行战略围堵。鲜为人知的是,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也一直对中国的外汇储备进行围堵,不许中国购买资源与核心技术,只
期刊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快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公安部根据公安工作发展新形势,提出建设智慧公安新要求。学院审时度势,以“智慧侦查”为着力点,大力推进一流学科建设,构建了符合新时代公安工作要求的“智慧侦查”教育教学体系,“智慧侦查”教育教学特色已然成型。在此基础上,学院将进一步完善“智慧侦查”的“六大体系”建设,深化智慧侦查的思维理念、教研水平和育人成效,持续推动“智慧侦查”教育
以竹制座椅作为研究对象,基于感性工学原理探索竹制座椅外观的设计特征,用以研究如今消费者对竹制座椅造型特性的偏好。通过结合感性工学原理和禅意设计理念进行设计,为竹制家具造型设计提供新的参考。首先,调研、收集市面上的竹制座椅的样本和感性意象词汇,利用聚类分析法和层次筛选分别对样本和感性意象词汇进行筛选和整理,且对有购买竹制家具计划的消费者使用通过语义差别法(SD法)建立的调查问卷以得到对应感性意象评价
<正>工程变更影响工程造价控制成效,还需甲方对此引起重视,以厦门市妇幼保健院集美院区建设项目为例,结合自身工作内容与职责,在各参建单位的预付款、进度款、结算款的申报、审核、支付等方面加大控制力度,分析对工程变更条件下的造价控制。工程变更使工程项目整体造价控制成效不理想,主要是在变更过程中工程量发生变化,现场施工与签证内容不一致,还需甲方对此项工作引起重视,结合自身工作内容与职责,在前期准备阶段就能
期刊
近代化改革运动导致宗法文化赖以形成的“前现代”要素式微,现代化要素植入乡村,对宗法文化的多元压制力量形成,宗法文化退出了乡村治理领域的主导地位。然而,人们仍然基于“惯性”在宗法文化的指引下创建并延续“村落共同体”,并以宗法文化规范和引领自己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传统意义上的宗族或其房支在村委选举中保持较为一致的选举取向并成为影响选举结果的重要力量,姻亲以及拟制血亲亦在宗法文化指引下在村委选举中分担着传
经过近20年的实践与发展,我国规划环评制度逐步得到建立健全,形成覆盖资源、环境、生态等方面的评价体系,并在近几年完善了规划环评前置依据,加强了空间引导性,拓展了评价对象。当前,全国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纲要已编制完成,我国即将迎来以国土空间规划为基础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规划环评也应进行调整优化。基于我国规划环评制度发展的回顾与态势研判,对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双评价”与现行规划环评在编制内容与机制上的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