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情感教育问题分析

来源 :求知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xc7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的逐渐普及和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情感教育问题也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情感教学以情感模式作为切入点和出发点应用于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之中,能够有效提升教学质量,达到理想的教学目的。文章对道德与法治课的情感教育问题现状进行分析探讨,并提出完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情感教育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课;情感教育;有效途径
  一、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情感教育的现状和问题
  1.知识目的大于情感目的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包含了思想道德教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念、自立自强精神和各类优秀品质等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引领和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并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社会主义价值理念。受过去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大部分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过分重视成绩和分数,而忽略了让学生正确理解情感教育的必要性,即只注重学生智育条件的培养而忽视对学生最基本的情感教育,导致教学目标不明确,无法真正与学生进行充分的沟通交流,最终使情感教育难以落到实处。
  2.忽略学生的主体情感表达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融入情感教育,可以实现将品德教育、素质精神教育、思想道德教育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念等重要教学内容相互关联,形成系统化教学概念和正确情感教育观的理想效果。在传统的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模式下,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教师以讲授者的身份处在课堂中心位置,仅针对教材中的理论知识进行大篇幅的讲解,忽略对学生道德品质和个人情感的关注和正确指引,从而导致学生难以深入感受道德与法治教育内容的实质,更无法做到全面激发学生对课程的学习积极性,以及学生情感世界观的完善。
  二、改进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情感教育问题的有效途径
  1.理论联系实际,增强课程趣味性
  在进行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情感教育的时候,需要将理论和实际紧密联系,才能充分渗透情感教育并不断增强教学趣味性。教师还需要在课堂教学中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将理性的教学内容以感性的方式直观地向学生反映出来,通过一定情境让学生体验现实生活与情感教育之间的联系,并充分强调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情感表达和情感体验,从而开发学生内心的真实情感,进一步实现情感教育的主要目的。
  2.培养教师情感教育素质,多媒体辅助教学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进行情感教育,为了唤醒学生的情感体验,需要授课教师具备较高层次的情感教育素质,通过心灵和精神上的交流沟通,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用真实的情感传递书本知识、人文情怀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具有极高的教学责任感;同时教师还要保持良好的教学素养和精神品质,具备积极乐观的教学热情,以身作则,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健康乐观、艰苦奋斗的品格,达到以人育人的作用。对于初中生的情感教育主要針对学生的信念、道德、意识和行为教育,内容多为抽象且不具体的,这也就需要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拓宽学生学习事业,也能增强学生对法治学习的重视程度。
  3.以热爱学生为前提,加强学生情感体验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教师的情感态度对教学效果有较为直接的影响,尤其在初中阶段学生自我意识较强,获取知识时受情感需求支配较多,容易出现厌学、迷茫的不利学习现象,因此需要教师加强对学生的情感教育指导。教师要以尊重和热爱学生为出发点渗透情感教育,在公平平等的前提下关注不同学生的性格特征,关心爱护学生个人,保证师生之间彼此充分信任,和谐共处,从而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和提高教学质量,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进一步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综上所述,情感教育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率、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培养以及课程的整体教学质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投入自己的教学热情和情感,让学生在学习中得到充分的情感体验,并在自己的学习生活中运用所学进行正确的情感表达,从而有助于学生感受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意义,完善情感教育,大幅提升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郑士国.浅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情感教育[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6(10):52-53.
  [2]符晶晶,张家斗,尹德志.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课中的情感教学[J].改革与开放,2015(16):91-92.
其他文献
摘 要:文章首先对VR(虚拟现实技术)的概念进行了介绍,同时对VR虚拟现实技术的优点以及特点进行了阐述。并且也对VR技术在实际室内设计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意在提升学生的交互体验,通过理论与实际的方式让学生自主学习,加上教师的正确引导,提升学生的记忆,进而加强学习效果和质量。  关键词:VR虚拟现实技术;建筑装饰;设计教学;分析  中图分类号:G434;G642文献标识码:A收稿日期:2017-12
商业建筑集居住、餐饮、娱乐、金融、服务、消费等功能为一体,建筑结构复杂、形势多样、人口密集,对建筑防火要求比较高。近年来国家不断完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相关内容,
一、计算机网络安全存在的问题  1.病毒的威胁  一部分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来自于病毒的威胁,随着计算机使用范围的扩大和计算机使用越来越频繁,同时计算机技术也在迅速发展,使得病毒技术也在高速发展,甚至有一些病毒的发展速度超越了计算机网络的发展速度,所以就造成了病毒对计算机网络的安全威胁越来越大。  2.木马程序和黑客的攻击  在计算机网络安全中有很大一部分的威胁来自于木马程序和黑客的攻击。这些威胁就
摘 要:区域游戏是幼儿教师根据自然环境创设的一种可以激发幼儿游戏自主性的游戏方式。只有在充分调研和积极主动的探索之下,才能在幼儿园区域游戏中提升幼儿的自主性,文章从目标、幼儿、教师等不同的角度探讨这个问题。  关键词:幼儿园;区域游戏;自主性  一、制订正确的区域游戏活动目标  一般在幼儿园设的区域活动大多是娃娃家、自然角、科学角等。主要是合理利用教室或幼儿园的空间,增设一些自由活动角,幼儿在自由
摘 要:加强高校学生党员教育对提升学生党员素质、保持学生党员先进性、建设好高校基层党组织具有重要意义。“微党课”作为强化学生党员教育、管理与服务上的一次探索,提高了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党员教育等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关键词:“微党课”;学生党员;教育  中图分类号:D267.6  文献标识码:A一、当前高校学生党员教育存在的问题  1.教育方式单一、落后  
摘 要:中学语文课堂是掌握语言、提升思维能力的主阵地。而生成性的课堂教学必然会出现教学意外,运用教育机智,正确认识,睿智重构,从而使课堂上的意外事件转化成教学中的课程资源。  关键词:教学意外;正确认识;睿智重构;课程资源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一、教师应正确认识课堂教学意外  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常看到这样的意外现象:有些教师对课文理解不深入,思维不清晰,对课文解读囫囵吞枣
摘 要:数学学习习惯是指学生在长期的数学学习过程中逐渐养成并且不易改变的学习行为。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这既是学生获取数学知识的根本,又是学生不可缺少的基本素质。文章对小学生数学学习习惯养成的策略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数学;学习习惯;信息技术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章编号:2095-624X(2019)16-0133-02  一、信息技术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