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苦苣苔科植物新种资料(6)

来源 :贵州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nes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贵州地处中国西南,苦苣苔科植物资源丰富,近年来有若干个新种在贵州被发现,并被合格发表.为了让研究贵州省植物的高校、研究单位的师生和科研人员更好的了解、认知这些新分类群,现逐步将这些新类群的形态描述翻译成中文,并辅以引自原文的配图.本篇收录了白云岩蛛毛苣苔Paraboea dolomiticaZ.Y.Li,X.G.Xiang&Z.Y.Guo、赤水石山苣苔Petroc-odon chishuiensisZ.B.Xin,F.Wen&S.B.Zhou以及卵瓣马铃苣苔Oreocharis ovatilobataQ.Fu&Y.Q.Wang、小黄花石山苣苔Petro-codon luteoflorus Lei Cai &F.Wen.
其他文献
热带森林是我国森林植被的重要组成部分,明确其森林植被类型分类对于生物多样性维持机制研究和保护管理等都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以中国热带森林植被分类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为出发点,通过阐述我国各省区植被类型分类的研究历史,在综合考虑多种生物和非生物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一个新的热带森林植被类型分类框架以供探讨.结果表明:(1)尽管针对我国热带森林的分布范围和群落特征等都已开展了诸多研究,但对我国热带森林植被类型的划分依据和分类体系仍存在争议.(2)尽管我国的热带森林都处于季风气候区带内,但许多热带地区的森林植被类型并不
在庆祝《广西植物》创刊40周年之际,回顾了《广西植物》的发展历程,可分为4个阶段:初创内部刊物,萌芽起步;国内外公开发行,期刊影响力提升;抓住机遇,实现期刊跨越式发展;打造期刊品牌特色,以特色栏目带动期刊整体发展.以创刊以来发表的学术论文为研究对象,基于中国知网和CNKI中国引文数据库的数据,使用引证分析法,从发文信息量、报道对象、稿源及作者队伍特点、论文资助项目、被国内期刊引用情况、发表文章下载量等方面分析了期刊的学术影响力.总结了期刊在以下方面所取得的成绩:发现人才和培养人才,为人才的成长提供优良平台
我国喀斯特地貌分布广泛,是全球喀斯特集中分布区面积最大且岩溶发育最强烈的典型区域.喀斯特植被物种组成独特,生物多样性丰富,群落结构复杂,植被类型极其丰富.该文对已发表的喀斯特植被类型和近期的调查资料进行系统整理,依据《中国植被志》的分类原则,在群系尺度上编制了中国喀斯特植被分类系统,包括3个植被型组、13个植被型和554个群系.探讨了喀斯特植被的分类系统与原有分类系统的衔接,并依据相关资料,对喀斯特生境专性群系进行了识别和判定,以期为喀斯特区域的石漠化治理、植被修复提供科学参考.
红外大气透过率是分析目标红外辐射特性和红外辐射反演计算的重要基础.针对Modtran等大气透过率计算软件难以与红外辐射特性测量系统集成的问题,在大气透过率经验公式基础上进行推导,提出一种适用远距离、任意传输路径的红外大气透过率的工程计算方法.方法 基于传输路径上的地理位置对大气分层,使用实测数据提取大气模型参数,实现中等分辨率远距离中波红外大气透过率的快速工程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工程计算得到的平均透过率接近Modtran,且易于与实时系统集成.
生物多样性保护是全球的热点问题之一.极小种群野生植物(plant species with extremely small populations,PSESP)是为了“抢救性保护”我国濒临高度灭绝风险的野生植物、指导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服务于国家生态文明建设而提出来的保护生物学领域的新概念,该概念的提出引起了国际保护生物学领域的广泛关注.国家在“十三五”期间启动实施了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拯救保护工程,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明确把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专项
目的:初步研究不同蒸制方法对莴比苷(商陆)总多糖含量的影响及动态变化.方法:采用趁鲜蒸制、烘干后蒸制、流水浸泡后蒸制的方法炮制样品,以总多糖含量为评价指标,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及苯酚-硫酸法,探讨不同蒸制方法及不同蒸制时间下,苗药莴比苷(商陆)样品中总多糖含量的变化.结果:莴比苷(商陆)不同炮制方法中总多糖的含量差异较大,生品及醋炙品总多糖含量分别为8.73%及8.60%,趁鲜蒸制不同时间样品总多糖含量为7.65%~10.67%,烘干后蒸制不同时间样品总多糖含量为6.99%~10.45%,流水浸后蒸制
全球性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正逐步走向高质量发展,拥有丰富物种资源已成为夺取生物科技制高点的关键,因此,贵州稀有濒危种子植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在对贵州稀有濒危种子植物资源调查的基础上,选取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的小黄花茶(Camellia luteoflora)、贵州红山茶(C.kweichowensis)等103种贵州稀有濒危植物,采用模式标本产地植物追溯、现存分布区及种群散布特征调查、物种濒危等级评估、混合采种迁地保育、生物资源测试分析与资源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开展了植物物种多样性编目及其迁地
大头茶属(Polyspora Sweet)为山茶科常绿树木,共50种,主要分布于南亚和东南亚地区.大头茶属植物均具有较高观赏价值,可作为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园林绿化树种,部分种类兼具食用和药用价值.该文在对大头茶属种质资源和应用情况简要介绍的基础上,对其系统演化及分类、繁殖特征、生理特性、生态习性、育苗技术、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综述,提出了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指出未来应扩大大头茶属的研究范围和种类,加强种质资源搜集、系统发育、遗传多样性等研究,重
开花植物(被子植物)是目前最为繁荣兴盛的陆地植物,是地球上种类最多、分布最广、适应性最强的优势植物类群.然而,物种多样性在开花植物的谱系中极端不均匀,同时其物种并非匀速增加,而是集中在某些时期快速扩张.这种现象暗示了开花植物的多样性受到某些因素的调控,而揭示影响开花植物多样化速率的机制便是这数十年来植物学家孜孜不倦努力的目标.该文介绍了当前的研究进展.研究显示,那些与类群分类相关的关键性状大多与多样化无关,而早期被视为决定因素的花性状,目前被认为影响较低或是需要多性状联合才产生实际影响.多倍化是一个受到高
石斛属(Dendrobium)是兰科植物中的第二大属,很多石斛属植物是传统的名贵药用植物,具有良好的抗肿瘤作用.近年来石斛属植物抗肿瘤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该文对石斛属植物的抗肿瘤主要活性成分、提取方法以及抗肿瘤机制等方面进行了归纳.石斛属植物抗肿瘤主要活性成分有多糖、生物碱、菲类、联苄类、芴酮类化合物等,抗肿瘤作用机制主要有增强机体免疫力、抑制癌细胞增殖、促进癌细胞凋亡、调控或阻滞癌细胞周期、抗氧化和清除自由基、改变信号通路传导等.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加强对石斛属植物抗癌方面的深入研究,挖掘更多的石斛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