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被分类系统相关论文
植被志(vegegraphy)是基于植被调查资料,全面记叙植被的群落外貌、种类组成、结构和功能、生境条件,以及地理分布等特征,并对同类植......
我国喀斯特地貌分布广泛,是全球喀斯特集中分布区面积最大且岩溶发育最强烈的典型区域.喀斯特植被物种组成独特,生物多样性丰富,群......
植被为人类提供了赖以生存的环境和物质基础,认识植被是科学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植被资源的重要前提.湖南省地处云贵高原向华东丘陵、......
借《中国植被志》编研与新一代中国植被图制图工作开展的契机,本文对四川省植被研究历史进行了回顾,分析了近40年来四川植被变化的......
广东内伶仃岛的自然植被可划分为3个植被型组、5个植被型、8个植被亚型、18个群系,人工植被有台湾相思林5个群系,另有果园林4类、......
水陆交错带是水生生态系统与陆地生态系统之间进行能量、物质和信息交换的重要生物过渡带,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气候调节、......
湿地植被是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湿地植被的结构、功能和生态特征能综合反映湿地生态系统的基本特点和功能特性,并能体现湿......
逻辑学原理是各种分类系统科学性及规范性的必要检验工具。本文采用逻辑学原理检验基于优势种的《中国植被》的植被分类系统,结果......
武功山地区位于湘赣边境的罗霄山脉中段,介于东经113°0924"-115°2129"和北纬27°0658"-27°5215"之间,最高海拔为武功山金顶......
<正> 植被分类的研究无论在理论上或实践上都有重要的意义。几年来,作者曾在广东各地作过多次地植物学考察工作,根据所得资料初步......
植被分类是植被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亦是植被研究中最复杂的问题之一。植被分类研究能够为制定与保护和合理利用植被相关的法律法......
对壶瓶山自然保护区的植被进行了研究,该区植被属于华中植物区系,地带性植被在森林分区上为中亚热带北部常绿阔叶林亚地带,属三峡......
通过野外实地调查并结合相关文献资料,对安徽湿地维管植物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系统地分析了安徽主要的湿地植被类型及分类系统。结果......
在全面踏查和典型样地调查的基础上,采用优势种、外貌与结构相结合的原则,参考《中国植被》分类系统,将珠海市自然植被划分为8个植......
在大量野外工作的基础上,借助GIS技术,建立了幕燕山地植被分类系统,研制了幕燕山地1∶5 000植被类型图,计算了幕燕山地各群系的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