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什么是喜欢吗?

来源 :莫愁·家庭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ar_flysk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朋友圈里,微信群里,孩子們脱口而出的那些话语,常常让我眼前一亮,心头一热。
  童言,在我们的语言习惯里,都与“无忌”搭配。童言只是没有忌讳吗?童言的世界,绚烂多彩,不是那么简单、直接和粗暴。

无邪


  奶奶陪幼儿园中班的孙子在小区里转悠,路遇两年没见的邻居。
  奶奶:宝宝喊人,叫“奶奶”。
  宝宝:奶奶好。我旁边是我的亲奶奶,你有孩子吗?
  邻居:有,在很远的地方。
  奶奶:在美国。
  宝宝:为什么不回到中国?
  邻居奶奶不知道如何正确回答一个幼儿的提问,只好用一个夸张的表情对付过去。
  宝宝:叫别人奶奶,前面不是要加上姓吗?
  奶奶:哦,忘了告诉你了。
  宝宝:没关系,她孙子在很远的美国呢。
  奶奶:你为什么问她“有孩子吗”?
  宝宝:我觉得,问她有孙子吗,不好;有小朋友吗,也不好;问她有孩子吗,就全部包含了。

无忧


  早上起来打开窗,妈妈心里咯噔一下,对小学二年级的女儿说:糟糕,昨天晚上发生了一件不好的事情!
  女儿:什么事?
  妈妈:昨天晚上下雨了,被子晒在外面全湿了。
  女儿在床上笑得打滚:哈哈哈哈……真笨!
  妈妈:嗯?谁笨?
  女儿:嗯……雨笨,它都不知道我们被子晒在外面!

无惧


  夜色微凉,妈妈接女儿朵朵舞蹈课下课,两人牵着手散步回家,一路闲聊。
  朵朵:今天学校停电了,有同学尖叫,还有人在喊“安静”。我没有喊。
  妈妈:为什么呢?
  朵朵:他们难道想不到吗?他们喊“安静”,实际上自己也是吵闹的一部分,如果真想安静的话,放在心里说就好了呀。
  妈妈心里一惊:哇哦,你7岁就能想清楚的道理,妈妈17岁都还没弄明白。
  周末,又是加班。到家时,妈妈脸上有些疲惫。女儿懂得关心人了:妈妈,你最近是不是生活压力很大?
  妈妈没有回答。
  女儿真诚地建议:压力这么大,有没有想过试着反抗一下生活?

无华


  小学毕业了,儿子约好朋友昊昊到家里玩。等昊昊被他妈接走后,儿子找自己妈妈谈心:妈,我觉得你和昊昊的妈、老王的妈都不太一样。他们的妈妈都是轻声细语的“走了,9点了,回家了”;而你,河东狮吼式的“走啦!快点”。
  妈妈马上改为温柔的口吻:洗澡吧,不早了。
  儿子一愣:那,那还是算了吧。温柔跟你不大搭配,我已经习惯了你“落落大方”的样子。
  妈妈蒙了:“落落大方”难道是贬义词?

无常


  家庭作业完成了,妈妈逗刚才为作业纠结的儿子:你是不是大笨蛋?
  没想到儿子爽快认了:应该是的。
  妈妈追问:为啥?
  儿子:遗传。
  稍后,妈妈再去逗他:听说你是一个大笨蛋?
  儿子:不是。
  妈妈:为啥?
  儿子:基因变异。

无畏


  儿子把才晾了半天的衣服收回来。妈妈提醒,衣服都要晾一天。
  儿子说:我摸过,已经干透了,你这是“经验主义”。
  妈妈以往洗衣服都是全家七八件凑到一起才洗,今天只有两三件就洗了。儿子又点评道:两三件衣服也洗一缸,这是奢侈浪费的官僚作风。
  妈妈吃杏仁饼,一时口误说成核桃饼,儿子纠正她,妈妈说:无所谓的,这两个差不多。
  儿子较真了:历史,就是你这种指鹿为马的人带偏的。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而快乐的童言各有各的精彩。童言无邪,童言无忧,童言无畏……童言的种种“无”,对应的是“有趣”“有料”“有味”。亲子即兴互动,天天在直播。
  当不少成年人花钱报培训班训练表达能力时,一些孩子随口说出的一句话,足以让说惯大话套话空话的大人们惊掉下巴。
  一个叫西西的小朋友,回来跟妈妈抱怨说:今天去公园,没有认识新朋友,还是跟旧朋友玩的。妈妈纠正她:我们一般不说“旧朋友”,而说“老朋友”。西西反驳道:我们小孩随便说一些话,你们大人就不要管了,好不好?
  网上看到一个帖子,8岁的孩子跟小姨说,他喜欢上了一个女孩。小姨有点吃惊:你知道什么是喜欢吗?小子说:我不喜欢胖的,但她胖就没事。看这孩子脱口而出,我立时也脱口而出:小子,我服了。
  留心处处,妙趣横生。
  编辑 东篱
其他文献
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切实提升学校育人水平,持续规范校外培训(包括线上培训和线下培训),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今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  这是党中央、国务院从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战略高度,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克服功利化、短视化教育行为,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期刊
“双减”之后,我们的家长和孩子将何去何从?  有人说,“双减双减”,校内加,校外减,最终减了个“寂寞”;有人说,“双减”后,从此可以轻松快乐地做个“学渣”了;有人说,“双减”就是要大家集体躺平……  真是如此?否也!  “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真正理解教育精髓的家长,反而会利用好这样的机会弯道超车。  而弯道超车的方式,就是找准孩子的兴趣点,用兴趣擎举起成长的旗帜。一  心理学认为,兴趣是人积
期刊
“双减”时代,如何加强对孩子的学习指导,笔者提出如下三堂课,供家长朋友参考,并求教于大方之家。第一课:提高生活能力  学习问题,首先是生活问题。从日常生活入手,培养孩子的生活能力、自主决策和自我管理能力,这是无数学霸成功的第一条经验。  我的朋友张老师,在儿子七岁时,从外省落户苏州生活。节假日里,张老师总带儿子坐公交车满城闲逛,熟悉姑苏城里城外。一两年后,他让儿子骑自行车出行,穿行于苏州的大街小巷
期刊
有人以为,“双减”后学生负担减轻,家长也可以“躺平”了;还有人以为,学校课后延时服务,孩子的家庭作业都在学校完成了,家长就可以对孩子不闻不问,从此心安理得地做一个甩手掌柜。如果这样理解,那就真的错了。  “双减”之下,这些事家长不能减:示范  在这里,需要大家厘清一个概念:没有书面家庭作业≠没有家庭作业。老师们通常会布置一些口头作业,比如,读读课文,看看课外书,背背古诗文。这些都是很弹性的学习任务
期刊
軒轩:  爸爸人在外地,心里很牵挂你。  从你妈妈口中得知,“双减”政策实施后,你们的家庭作业少了、考试少了,在学校完成作业后,回家你就看电视、玩手机,奶奶和妈妈劝你,你根本不听。你的学习状态让爸爸忧心不已,思考再三以这种方式跟你沟通一二。  也许在你眼中,学习是辛苦的,有背不完的书,做不完的作业,学不完的知识。不可否认,学习确实很辛苦,但是爸爸作为过来人告诉你,不学习的人生更苦。  也许你会用“
期刊
订规则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我们要想杜绝孩子沉迷手机,就要制订手机使用规则,规范孩子使用手机的时长、浏览内容等。需要提醒的是,规则要全家人一起讨论形成,尊重孩子的意见,这样孩子就愿意去遵守,并能学会通过协商解决问题。  规则里要明确规定手机使用的时间和次数,如吃饭、写作业、走路、睡觉前等时间点上不可以使用手机,节假日玩手机不超过1个小时等;规定手机使用的地点,设立家庭“停机场”,上网课也要在“停
期刊
11月25日是国际消除家庭暴力日。  对孩子来说,父母是最亲密的人。但,越亲密越控制,孩子往往更容易成为家暴的受害者。为人父母,当然希望全力教育好孩子。但父母拥有爱的本能,并不代表知道如何去爱孩子。  我们特别刊发本文,让更多人认识到语言暴力的危害,对语言暴力说“不”,让孩子在安全、宽容、充满爱的环境下健康成长。  美国著名儿童学家阿黛尔法伯说过,永远不要低估你的话对孩子一生的影响力。是的,语言是
期刊
在地铁5号线上,我遇到了这样一对母女。  母女两人都戴着口罩,看不出具体年龄,但母亲年龄应该不小了,染过的头发底层是一绺一绺白发,她胸前抱着一个大双肩包;女儿坐在座位上,一个小双肩包放在双腿上,拿着手机的手放在包上。  车刚开,就听母亲一直在和女儿大声地说话,讲的是外地话。女儿连说两句:“你听我说!”声音很急促。母亲并没有听她说,只回答:“回去再说。”突然,女儿用手机啪啪啪地拍着腿上的小包,尖利地
期刊
1  我小时候,家里的中堂上写着“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两句话。每年春节前夕,父亲都要忙中偷闲写春联,这两句也是必写的内容。  有一天,父亲喝了二两酒,我趁着父亲高兴的时候问他:“你是啥时候学会写毛笔字的呢?”父亲说:“12岁那年。”当时家里很穷,但祖父知道读书识字的重要性,以一年4斗小麦的代价,把父亲送进了私塾。可是父亲在外面疯玩惯了,他学习不用功,还常常逃学。  祖父说:“你不想上学,就跟我
期刊
Q 我家女儿今年上五年级,性格开始逆反,母女之间经常因为小事发生激烈冲突。我知道不该冲孩子发火,可就是控制不住。请问我该如何管理好自己的情绪,让亲子关系更加和谐?  A 情绪管理是为人父母特别重要的一课,也是父母需要终身学习、不断修炼的重要内容。分享一件前段时间我和儿子之间发生的一件事,你会看到先处理情绪,再解决问题的重要性。尊重是进行有效沟通的前提  当我接到班主任让我和煦儿参加省里“亲子朗诵选
期刊